寻找高手的高手
秋末,在嵩山达摩亭侧,须发皆白的刘老天天迎着晨光练拳。
刘老中年时期患病,在疗养期间,常与病友一起练拳健身。虽无老师指教,但看得多了,什么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他都能凑合着比画几下。康复后的数十年里,他住在乡下,练拳从不间断。
到了晚年,邻里乡友皆盛赞刘老的功夫非凡,而刘老却不以为然。他说他是半路出家,不得要领,常因未得名师真传而深感遗憾。
去年一天,刘老在《嵩山行》一书中得悉,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中,有操练达摩拳的一派。书中说达摩拳寓刚于柔,随势化力,神形兼备,有显著的强身健体、祛病益寿之功。达摩拳虽源远流长,但只在民间秘传,欲觅操练此拳的当代名师,绝非易事。仅仅照书上的几幅插图去操练,是不行的,于是刘老知难而进,从南方乡村千里迢迢来到嵩山,着意寻访达摩拳的当代传人。
刘老在嵩山南侧见到一座达摩亭。他寻思:此亭既然与达摩拳同名,说不定在此能找到寻师的线索,遂于亭侧一农家借住。这期间,他一如既往,天天出户练拳,风雨无阻。他知道嵩山乃武林圣地。为了避免方家见到耻笑,他练拳总是偷偷赶在夜色未尽之时进行。因为他有自知之明:他的拳路全然不讲规矩,或蹲或跳,或踢或转,或俯或仰,皆凭兴之所至随意变换,无规律可循。所以每当发现有人观看,他便不练了。
每天晨练之后,刘老便浴着晨光徒步下山,出入街头巷尾、山村农家。无奈辛辛苦苦近一年,求贤拜师的事毫无着落。
一天,他在一招生广告栏中得知洛阳有一专门传授达摩术的培训班,于是欣然前去报名。
入学第一堂课由该培训班负责人欧阳老师执教,讲授达摩拳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武术史上的地位。
欧阳老师在台上讲,刘老就在下边翻开《嵩山行》一书对照着看。越听讲刘老越是佩服欧阳老师:他讲的内容皆有根有据,跟书上写的几乎完全吻合。是欧阳老师以《嵩山行》一书为讲义呢,或者是《嵩山行》的作者在著书前曾来此听过课?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这位欧阳老师原本就是《嵩山行》的作者?刘老搞不清楚。
但有一点刘老是清楚的:此次来培训班投师学习达摩拳术,确确实实是找对了路子!
上第二堂课是观看达摩拳术现场示范录像。片名是《达摩拳觅踪探源》。可惜屏幕上画面一直模糊不清。刘老原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所致,戴上老花镜再看之后,他才明白不怨自己的眼睛:他身旁好几位学员先后径自离开了教室,可见不只是他一个人看不清楚。
不一会儿,欧阳老师被几个学员领进教室。欧阳老师把刘老上下打量了之后,便抱拳施礼问道:“老先生您好。老先生可是从嵩山的达摩亭来的?”见刘老点头称是,欧阳老师顿时喜形于色地对学员们说:“我向大家做个介绍:这就是我曾向大家提过的那位老先生。昨天老先生来到我们学校,我出差未归,未能相见;今天上午我授课,因听众较多,又未能注意到老先生在场。学校对老先生多有怠慢,还请老先生见谅。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半年前,我市武术研究会应邀选派我去嵩山协助电视台录制一部名为《达摩拳觅踪探源》的纪录片。该片具有抢救文化遗产的重大价值。我欣然前往。那一天早晨,剧组根据少林寺僧人提供的线索再次赶往达摩亭下,躲藏于丛林之中,果然发现这位老先生在亭侧石坪上练拳。老先生鹤发童颜,银髯飘飘,老当益壮。他的拳术,平稳舒展、圆活贯通,身形、神形、架法、步法,皆超凡脱俗,真可谓锤自心出、拳随意发呀。直看得剧组的人惊叹不已、拍手叫绝。当时我们便偷偷地远距离地录下了老先生晨练的全套拳术。我们同行的几位武术高手判断说:这位老先生操练的无疑就是正宗的达摩拳了。从少林寺回来,我就以这段录像为教材举办了这个培训班。原来我们以为达摩拳已经失传了,其实没有失传!刚才有几个学员来向我报告,说他们认出眼前的老先生原来就是录像中操达摩拳的大师。老先生此次能亲临我校指导教学,是我们大家的缘分!是我国武术界一大幸事!可喜可贺哇!同学们,来来来!大家都过来拜见我们的老师父!”
刘老听罢此言,才知道原来是闹了一场误会,急得满脸通红,嘴张了几次却说不出一句话来。他想说“不是”——不妥;想说“是”——更不妥。正当他嗫嗫嚅嚅、欲言又止时,欧阳老师已率全体学员齐刷刷地跪倒在他的面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