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文化学理论

乡村文化学理论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被界定为落后和迷信,村民被界定为现代意义上的“农民”,这些都与村民自己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相去甚远,潜在的认同危机由此而得以酝酿。石勇认为,由于文化认同危机,乡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农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无意识的精神上的不安、文化上的焦虑。这种忽视乡村文化自身的理论分析容易陷入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误区,既不利于对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深入研究,也不利于乡村文化秩序的重构。
乡村文化学理论_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

1)乡村文化学内涵

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涵盖田园景观、农耕生产、建筑饮食、节庆民俗、村规民约、手工艺品等传统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Patmore认为,乡村由于生活在这个连续体中人们的文化特点而变得富有魅力。Clock也指出,乡村是一种特殊的居住地,乡村文化的生活画面可以被加工、整体推销和出售。由此可见,乡村文化和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产品生产和组合的主要素材与着眼点,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手段。但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非乡村元素的介入,“乡村旅游与休闲娱乐从最初的被动发展到主动发展并成为改变和塑造乡村景观和乡村社区的主要因素”,许多乡村地区甚至因此出现了传统文化异化、地域特色消失等现象,导致当地社区的旅游吸引力减退,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文化从整体上讲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创造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传统文化重视天人合一和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也使得传统文化的自然主义情结得以在广大的农村扎根下来。众所周知,我国的城市和乡村很长时期呈分离状态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证城市工业的增长,又采取了城乡隔离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方面由于农民传统意识根深蒂固以及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等原因使得现代城市文明难以快速渗透到广大农村;另一方面,却无意中使得农村尚未受到类似于城市的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而保留了相当的民族性文化。在城市中业已完成的社会化在广大的农村尚未实现,传统的宗法制的社会关系还起着主要的整合作用,血缘关系是其纽带。

2)乡村文化传承问题

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说:“文化在我们探寻如何去理解它时随之消失,接着又会以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重新出来了。”孙庆忠在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研究中发现,尽管受到现代化的冲击,但是乡村文化自身的传统并未断裂。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中,却依然在原有的关系网络中交换信息与资源,寻求支持与庇护,与城市人的联系极为有限。这就是文化惯性的力量。但是必须要承认,乡村社会在改革开放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乡村社会的文化内涵在以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框架中被隐匿。学者们普遍认为,城市商品社会制造出来的流行文化、不切农村实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渗透到农村的诸多角落。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

温铁军认为,由于现代性因素向农村的全方位渗透,带有强烈消费主义特征的现代传媒进入农村,农村和农民在社会和文化上越来越被边缘化,农民的主体性逐步丧失。在快速的社会变动中,农民不再能从一直以来的传统中获得人生的稳定感,又不能从以广告和时尚所引领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中获得现代的人生意义,农民被抛入一个传统已失、现代又不可得的尴尬境地,并由此导致农民的普遍无力感、无根感和焦虑感。赵旭东在文化认同危机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乡村文化在改革时代的全面复兴中,这种危机得到了一种看似矛盾的体现,即一方面是改革与再造,而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复兴,两者沿着各自的认同轨道运行,并行不悖。通过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被界定为落后和迷信,村民被界定为现代意义上的“农民”,这些都与村民自己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相去甚远,潜在的认同危机由此而得以酝酿。石勇认为,由于文化认同危机,乡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农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无意识的精神上的不安、文化上的焦虑。

在对农民价值的研究中,贺雪峰把农民的生存价值分为本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本体性价值需要回答农民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为什么活着及怎样看待生与死的问题,这是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而社会性价值则回答的是农民如何看待他人及应该如何处理与他人关系的问题。陈柏峰、郭俊霞对受现代性影响的农民价值世界进行了深度思考,开始定位于农民的价值体系与生活世界,从村庄深处寻找社会转型与农民需求之间的关联,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使得现代性的因素不断渗入农民生活世界中,农民生活的逻辑和村庄治理的逻辑也因此发生了相应变化。“社会性价值最终被看做是毫无意义,而利益才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此时,农民的价值世界彻底坍塌了”。或许是由于贺雪峰与陈柏峰的师生关系的缘故,他们的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的承继性和连续性。

农村的文化生态是一个有其存在价值的独立系统,是农村共同体内的一个精神家园,从本质上讲,它超越于感官的物质享受之上而不受农村的贫穷或富裕支配。农民需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来表达自己的世俗关怀,表现自己的人生意义。若不关心农民的文化生活,不关心他们人生意义的重建,他们在传统已失、现代价值却无法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必然会被各种其他力量所吸引。另一方面,当农民整体的人生价值不能确定时,整个社会的价值与道德空白是绝不可能依靠法律来填补的。因此,学者们基于现代化的视角研究农民的价值观与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就显得意义非凡。

目前学者们对乡村文化的研究是在把握了中国一百年来的现代性经验的基础上,把当代中国的乡村文化研究放在这个历史纵深的坐标里,来认识当代中国乡村文化的历史延续和断裂,并从多个角度对现代性进村后造成的种种冲击以及由此形成的乡村文化的失序现象、乡村文化内涵的变异等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在分析乡村文化失序的原因时,学者们的视角仍然相对集中在经济对文化的制约层面,对乡村文化的自身延续性、乡村文化的历史传承与代际传承等方面缺乏进一步的探讨,对于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文化价值的研究更是比较缺乏。这种忽视乡村文化自身的理论分析容易陷入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误区,既不利于对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深入研究,也不利于乡村文化秩序的重构。

3)乡村文化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渐加大了农村地域开发的力度,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迈入了快车道,小城镇的迅速崛起使广大的农村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城乡二元结构已有所松动,城市和农村不再隔离,开始走向协调发展的道路。农村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尤其是小城镇的社会化进程,这使得其文化的发展呈现出3大变化。

(1)乡土文化圈的形成

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加之城乡联系通道的畅通,使得城市的物质文明以及城市人的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意识等向农村快速扩散。同时,农村教育的普及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这些都加速了农村的社会化进程,从而使得各个地域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文化圈成为可能。这些地域文化是以乡土化为其本质特征的,它将农村文化从田埂意识中解放出来,并剔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而将其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融入整个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体系中去。针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亚洲国家都已开始寻找“失去的根”,试图重新挖掘传统文化之精髓,重建文化本土之内涵。我国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现代工业文化的同时必须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乡土文化圈的形成,无疑会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再现与发掘。

(2)现代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快速整合

随着城市和农村两大地域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和农村将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现代都市文明为特征的城市文化和以传统乡土文明为代表的乡村文化开始不断发生冲突,最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整合。城乡文化的交流也将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乡土文化不断吸收现代城市文明,借以丰富自身内容,城市文化也会吸收乡土文化中的传统精髓与乡土气息,从而使得城市和乡土文化不断整合,共同构成现代中国文化,这样也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全面社会化和现代化。

(3)乡镇企业文化——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推力

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乡镇企业成了农村经济的支柱。不同的地理、人文及历史传统等环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乡镇企业文化。乡镇企业文化是现代工业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的结晶。它将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带入农村和小城镇,从而为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思想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它又以强烈的辐射和引导功能,改变着农民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因而成为农村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乡镇企业文化与乡土文化并不冲突,它以多种形式和途径与当地乡土文化相融合,是乡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乡村文化发展的特色就是传统文化不断地面临转型以及现代城市文化的冲击并且在乡村中的快速成长。这对于城乡发展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如何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构建现代乡土文化将是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