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对的两种教育
教育,不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初级教育,它的对象都是人。而人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不是一张白纸,一无所有地进入接受教育状态。有些知识,是人一出生起就要学习的,慢慢地成了人自身的东西,比如有关生活的知识,如何照料自己,如何学习表达,等等;有些知识,是人所不具备的,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得,比如数理化、历史地理等等;也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需要通过教育被唤起,这就是人文精神,也涉及人文学科的教育。
我常说青少年面对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生活世界的教育需要通过家庭与社会来完成;知识世界的教育可以由一般学校来完成;而心灵世界最复杂,属于终生教育,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来逐渐完善。这并不是说,没有受人文教育的心灵就不完善。所谓的心灵世界的认识及其完善性,是一步步深化的,它主要是通过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学习与熏陶。我以自身的经验而言,十几岁时读了小说《牛虻》,根本读不懂其中复杂的人的感情世界,只是觉得小说里的红衣大主教蒙泰里尼是个很痛苦的人,因为他有个私生子,碍于道德不能承认,内心里充满忏悔。我记不得当时懂不懂“私生子”这个概念,但心里充满疑惑,对蒙泰里尼很同情,总觉得一个人年轻时的一个偶然爱情事件,不应该用一辈子的痛苦来惩罚。从这部小说我朦胧地懂得了人的痛苦是怎么回事,后来我对于人的痛苦和忏悔问题的理解,最早就是从这部小说意识到的。青少年首先从文学来认识人的心灵世界,但随着慢慢地深化,就会涉及文史知识与哲学,进入整个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本来就是帮助人认识自我,由此及彼,再推向整个人性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教育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一样,人性是人的生命内部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外部的东西。当然,人不会一出生就意识到“我是人”的问题,“应该怎么做人”的问题是道德范畴的问题,我们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个合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样一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它唤醒。光靠科学技术的训练无法完成,光靠金钱权力也无法完成,它需要人文学科的长期熏陶。
这两种教育,前者姑且称作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姑且称作为人文教育,更重于精神价值。两者从方式到形态都不一样,并非是完全和谐的,如果对人文教育也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压抑了真正的人性的因素。所以,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的教育,文学、历史、伦理、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都有专门的课程设计,但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理想结果。
人文教育的困境
其实,人文教育的困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它与所谓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指标充满了计量化的特征,这当然会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但人文一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在考虑。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个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杀母亲的事件,不仅仅在中国发生,外国也是有的。美国校园里那么多的暴力行为发生,本质上就是美国独尊技术知识教育,缺损人文教育的恶果。日本的人文教育的危机也相当严重,我与一些日本的有识之士讨论这个问题时,他们都是心抱忧虑的。有一位60年代的左翼知识分子直接地对我说,日本的知识分子已经整体上失败了,所以人文教育不可能没有危机。我看到过一则报道,日本几个中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起先也借给他们,后来老师不愿借了,他们勒索不成,居然把这个老师活埋了。我不知道这个事实与金华的那个弑母者有什么区别?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没有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反而把这些人性中的好的因素压抑了,扼杀了,所以才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爱变成了恨,友谊变成了残暴。由此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一部分有力量的学生就可以任意欺凌弱小学生,所谓的“小霸王”的现象在日本中小学里极为严重,其结果是少数男生跋扈飞扬,大部分男生都唯唯诺诺,法西斯的因素把人性真善美的因素压抑住了。日本经济高度发展了,人性力量反而薄弱,反而法西斯化。并不是说日本人都要法西斯主义,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正气抬头,知识分子人文精神强大,即使有个别政客坏种也成不了气候;只有当民族的正气不抬头,知识分子的良知受到伤害,大多数人在权力面前都唯唯诺诺明哲保身,坏种一旦窃取权力就会呼风唤雨、形成气候。而这样的人文状况,多半是与人文教育的失败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会失败?又往往与国家片面发展经济,从而忽视或者掩盖了人文的危机有关系。
民族的疯狂往往是由民族的奴性开始的,而奴性是人性压抑的后果之一,这与人文教育的不健康和整体性失败关系密切极了。我一直想要研究这么一个课题,像德国这样具有发达人文传统的国家,为什么会产生法西斯主义?像日本这么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为什么会出现法西斯主义?为什么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蒸蒸日上的时候,会爆发“文化大革命”?这与经济发展、教育实践有什么关系?知识分子的良知如何在日甚一日的权力运作下步步退缩,直致毁灭?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与人文教育的失败有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的历史阶段里,往往要求万众一心,集中追求同一个现实的目标,比如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称雄世界等等,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另外一些因素,当国家举出一面旗帜要大家朝一个方向跑的时候,会以一种倾向掩盖另外一种倾向,会遮蔽甚至失落某些暂时不需要的东西,比如人文精神。因为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不容易显现出来。它的失落不容易被注意到,等到大家集体发现就来不及了,已经无法阻止邪恶的爆发。
我在不久前听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报道了两位科学发明家,一位科学家的所有科学发明都与市场需求挂钩,认清市场、申请专利,现在已经积累了几亿财产;另一位科学家也一直在搞科学发明,但他从兴趣出发,不考虑市场的需求,虽然成果累累,却一贫如洗。我不想对这个节目和这两位科学家做什么评论,只是感到有意思,这两位科学家的道路,有点像我们今天讨论的技术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前一位科学家肯定是社会的成功人士,他的所作所为会得到全社会的鼓励;后一位科学家的命运,则有点像人文学科在今天的处境,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唤起人的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根据兴趣爱好支配下的劳动行为,一种心灵世界的多样化,一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这些目标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人性向自由的追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目标,只有人是有意识地追求自由的动物。人类从原始社会到今天,发现了那么些科学成果,推动了物质文明,是为了什么?最终的目的不就是要人类更加自由、人性更加完善么?如果站在人文的立场上看,所有的物质文明、所有的科学发明,都是追求人性自由的象征。人不可能达到永恒的自由,只能通过阶段性文明发展来证明自己是否自由。以这样一种标准来看,这两位科学家的道路正是我们当前教育的缩影,我们现在比较重视教育适应市场,努力使教育直接转换成市场成果,却看不到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唤起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不仅是人文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所在,也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立场。
人文精神在教育中体现
接下来的问题是,人文精神是如何体现,如何获得的。其实,什么是人文精神真是一个难题,很难说得清楚。每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不一样,在古代,可能儒家的那一套就被认为是人文精神,在今天理解就不一样。古代知识分子认为世界有一样至高无上的东西,那就是“道”,“道”坏了,天下就大乱了,黄宗羲、顾炎武都表达过这样的意思。现代社会当然没有了这个“道”,但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社会正义的探索、对人与人真正平等的理想,即我们通俗地称为“良知”的因素,大约永远不会消失的。尤其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结构里,由于国情不同,各个国家的人文精神都有所不同,需要我们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的专家来结合实际状况努力探索,我觉得所谓理论创新正是体现着这种精神。
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中国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大约是不可逆转了,我们已经走到WTO门槛上了。但是,我们的人文教育是否也必须进入西方的模式,也必须把技术精神和科学精神绝对化,而使我们本来的人文教育传统毁掉?人文教育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面临着巨大危机,人文社会科学也面临着萎缩的结果。所以,我觉得今天在全球性的经济体系下讨论人文学科教育,最重要,也是当务之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西方强势话语下坚持民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的可能。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恕我直言,我们从事人文学科的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因此,我的看法是,越是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时候,人文教育的地位就越是重要,没有人文教育不行,只有灌输式的压抑人性的人文教育也不行。那种以工具价值为主体的知识教育与以人格培养为目的的人文教育不是平等的,而是人文教育要高于知识教育,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这才是“教育的对象是人”的主要意义。如果问我,理想中的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我毫不犹豫会说,在中学和大学里,人文学科的教育都应该摆在首位,贯穿到一切学科(当然是包括理工科课程)的教育中去,应当在接受了必要的人文的美学的教育基础上,再来学习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应用性的知识。当然,培养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培养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是很难教条地理解,人文教育也未必就一定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文精神,但反过来理解,如果没有人文教育,就更加丧失了人文精神获得的条件,这是一个通过实际的操练慢慢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如果少了人文教育作根本,不仅是教育的不健全,也是民族的不健全。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人文教育的位置,本身就是一种理想主义。讲教育就一定要讲理想,搞教育的不讲理想,还有哪个行业来讲理想?也许,今天我们讲的教育理想有点脱离现实的实际状况,但是今天做不到的理想,不能证明明天也做不到。人文精神就是要促使人们永远不满现状,永远地提出问题,不断改善我们的教育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中国当然也在其中。但不能因为我们今天穷,还在发展中,处于这样一种处境,就只能认可现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国国情本身在不断变化,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是个高瞻远瞩的人,要看到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中国国情是什么。今天我们教育的十几岁的孩子,将在十几年以后的社会上发挥作用,如果我们现在不负起这个责任,十几年以后就要出问题。教育的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养,没有理想就连人格也谈不上,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我们今天讨论作为教育灵魂的人文精神,就是为我们提供思考未来的思路与眼光的,所有学科中唯教育最与未来联系在一起,与理想联系在一起。
《人文知识读本》〔210〕的设计和目标
本书正是在上述理想主义的精神鼓励下,尝试给高中学生设计的一套人文知识教材,分四个单元,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人文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单元是“从读书进入广阔天地”;第二单元为“让心灵向美和艺术敞开”;第三单元是“用一生写一个人字”;第四单元是“我们生活在传统中”。分别以读书、艺术、人生、传统为四大关键词。前两个单元各分十八章,适应十八周课时,每周两课时,一节课讲述课文,另一节课为讨论或教育实践。这套教材反对以灌输知识为宗旨,强调启发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应用到具体的日常生活当中去。所以,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准备时用大量的课外读物来补充。后两个单元各设计十五章和十二章,以结合人生经验和大量阅读,自学为主。
读书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基础,如何读书,是任何一个学生进入人文学科的必由之路。第一单元先从强调读书的重要性着手,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和方法,开阔思路扩大眼界,倡导真正的爱读书和会读书的好习惯。当然,读书仅仅是手段,通过关于读书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艺术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一台阶;艺术与审美活动紧密相连,最感性也最有趣味。第二单元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熟悉艺术的基本特征以及各类艺术所创造的美的境界。为了引导学生接触各门类的艺术,教材较多介绍了欣赏艺术的方法,但是,真正培养对艺术的鉴赏力,还是需要大量的艺术实践,如带领学生去赏听音乐、品味绘画、阅读文学、观摩戏剧等等,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从事文艺创作的活动,只有大量的实践性的课外艺术活动,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
人生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二台阶;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实践,正是人文精神在日常生活的具体显现。第三单元把人生列为人文知识教材实际上就是伦理学的教育,它关注的是人如何认识自我、爱的意义、人性上的弱点、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生态问题,等等。人生问题不仅是异常丰富、充满变化的,而且是可以用来回答和解释具体现实生活的。说到底它仍然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成为一个完满的、丰富的、高尚的人,所以与那些死板的教条的所谓道德教育不同,本教材的伦理教育充满了对人生实际问题的解释与引导,真正的学习方法还是应该把理论结合每个学生的人生实际状况,放在具体的现实环境中加以讨论。
传统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三台阶;也是最抽象最艰涩的理论问题。人文精神离不开传统,这是人所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我们今天如何来认知传统,如何把传统与现实结合起来,建立起当代人的精神家园,是人文精神最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第四单元着重探讨的正是人与传统的关系,也就是对人文精神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发展过程的寻思。这里涉及大量的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知识,也涉及当今的许多问题,需要有比较成熟的文史修养的基础,才能逐步进入这个领域。这部分比较艰深,如果学生的准备不够,也可以暂不学习,但作为一门课程的最高阶段,仍然需要学习者有充分的思考。
由感性到理性,但始终不要脱离你对生活的真实感知;由具体到抽象,但永远不要放弃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验;由书本到人生,但最后再返回更高层次的书本,在精神传统中寻求自己的“家”。这是学习这本教材的基本途径,希望广大教师与学生在应用这本教材的过程中,共同探索出一条人文教育的实践道路来。
原载《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6日
【注释】
〔210〕《人文知识读本》,陈思和、王光东、郜元宝、张新颖著,海南出版社2002年出版,本文是该书的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