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贺兰山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因民族英雄岳飞一阙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贺兰山这个亦真亦幻的名字,和无数悲怆的意象联系在一起,自小就深深叠加于我这一介书生的脑海之中,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贺兰山情结。
贺兰山是我国北方一座重要的山脉,它东临银川平原,西接内蒙古的阿拉善高原,是宁夏平原的西部屏障,其主峰最高为三千五百五十六米,为宁夏最高峰,平均海拔两千多米。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
贺兰山风景区位于贺兰山东麓,北起拜寺口,南至三关口,南北长三十多公里,东西宽约四公里。主要景点有西夏王陵、拜寺口双塔、小滚钟口、苏峪口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华夏西部影视城等。这里峰峦叠嶂,崖壁险峭,森林资源丰富,早在西夏王朝时期,就已被视为避暑胜地。贺兰山中部还辟有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有我国西北少有的大面积云杉林,约有十五万亩,十分珍贵。丛林深处,还建有一座占地三十多顷的养鹿场。密林中劲风飒飒、松涛阵阵,犹如钱塘江潮汹涌澎湃。“万壑松涛”与“贺兰晴雪”乃塞上奇景。
夏日的一天,我们从银川出发,驱车在新修成的宽敞平整的八车道公路上,向贺兰山驶去,想进入贺兰山在银川的几个隘口,体验一回“踏破贺兰山缺”的感觉。
“贺兰”一词据说是蒙古语“赫兰”的转音,其意为“骏马”。我认为无论是其汉语的意思还是蒙古语的意思,都很贴切形象。远远望去,贺兰山巍峨起伏、雄伟壮观,在塞上骄阳的照射下,山峰连绵,似一道蔚蓝色的屏风,横亘在银川平原的尽头。细看其山形,更像一匹矫健的骏马,在塞上扬鬃奋蹄、跃势欲飞。
沿途鲜花盛开、庄稼茂盛,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又不能不想起《满江红》。正是岳飞这首激愤词章中的“踏破贺兰山缺”的名句,使得贺兰山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使得天下人都知道了这座山。而就贺兰山本身来说,它的独特风光,也是足以吸引世人目光的。特别是江山一统时,文人墨客歌咏更多的,还是它的自然景色。在明代,“贺兰晴雪”作为宁夏八景之首,就有诸多题咏之作。如陈德武的“六花飞罢净尘裳,贵富家翁做意悭。满眼但知银世界,举头都是玉江山。严凝藉雪风威里,眩曜争光日色间。独有诗人怜短景,贺兰容易又青还”。清人胡秉正也赋诗曰:“西北天谁补,此山作柱擎。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
不觉已来到西夏王陵遗址。西夏王陵位于银川市西夏区西面的贺兰山东麓,方圆五十平方公里,是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寝,俗称“昊王坟”。这里布列着九座帝王陵墓和二百零七座宗室、王公大臣的陪葬墓。在南北长二百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有二十多处遗存。晨曦中,望着静静屹立于贺兰山东麓大片洪水冲积扇面地带,以及乱石滩上的一座座黄土陵台,遥想着当年雄踞一方、独领风骚的大夏国曾经有过的辉煌,怎能不令人慨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般的世事沉浮呢?
经过素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便到了“三关口”。这里是银川直通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的主要通道,也是过去重要的军事关隘。为了不叫“胡马”度过贺兰山,当年有多少戍边将士在这里泪洒荒山。闭上眼睛,就仿佛出现了短兵相接的激烈战斗场面,而且伴随着金属的撞击声、人喊声和马嘶声,令人心旌为之一荡。当年的长城、烽火台,历经千年风雨的侵蚀以及人为的破坏,仍然顽强地挺立着,使人陡生沧桑之感。而银川和阿拉善之间,如今早已有平整如镜的大道相连了。乘车驶过三关口,穿越贺兰山缺,不过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使人在体味岳武穆当年“踏破”的豪情时,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感慨,夹杂着惋惜和些许失落。
关于贺兰山,史学界还有一些争论,主要是说《满江红》中所写的不是宁夏境内的这座贺兰山,而是山西的一座小山。理由是岳飞从未到过贺兰山,金国的“老窝”也不在西北,所以岳飞没有必要“踏破”这座“贺兰山缺”。其实,这些人不了解贺兰山自古以来就具有的独特象征意义。在世界文明史上,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斗争与交融,一直是一个大主题,中国的古代社会,基本上也是这样。而在中国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两大民族的冲突中,有一道天然屏障,这就是从西至东的甘肃的祁连山、宁夏的贺兰山、内蒙古的阴山(大青山)。所以,这儿从来都是著名的古战场。古代边塞诗中就有许多描写贺兰山的诗篇,唐代卢如弼有诗云:“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以生动形象而凝练传神的笔墨,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艰苦和半夜激战的生动场景。就连大诗人王维也写下了“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的诗句。王维是到过宁夏境内的,唐代另一著名诗人贾岛没有到过宁夏,但也写下了“贺兰山顶草,时动卷旗风”的诗句。可见贺兰山作为古战场,是多么的驰名了。岳飞作为一代名将、著名的军事家,对贺兰山是不会陌生的。在宋代的时候,贺兰山是宋朝劲敌西夏国的腹地。西夏国王在贺兰山中修建了许多避暑离宫,既作为他们纵情歌舞的地方,更作为他们运筹帷幄、指挥作战的大本营。当时,西夏在西北,辽在东北,共同与在中原的宋上演了一出新的“三国演义”,成为宋的心腹之患。宋的几次进攻都以惨败而告终,宋的几代名将为此也抱憾终身,岳飞对此大概也深有同感吧。所以,在他的词中把贺兰山作为击败北方游牧民族的象征,是非常顺乎其军事家、诗人的心境的。更何况贺兰山作为西北的一座名山,还具有地理上的象征意义。在古人的心目中,西北是天狼星的方位,而天狼星是“灾星”、“战乱之星”,故与岳飞同为宋人的苏轼,在宋与辽的战事失利后,写下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诗句,岳飞的“踏破贺兰山缺”,正与此有着同样的寓意。
穿过三关口后,在贺兰山的那一面,有阿拉善的主要旅游景点北寺、南寺,这都是喇嘛教的重要寺庙。南寺传说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从布达拉宫出走后,在此住了三十五年的地方,也有学者说,他圆寂也在这儿。我倒宁愿相信这种说法。这位酷爱诗歌、追求爱情的性情中人被这座宽厚的大山所收留,正说明了这里人民的豁达和善良,也为贺兰山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意味。
三关口的北边,是小滚钟口,俗称“小口子”,系当年西夏国王消夏避暑的地方。走进小口子,山洼处和山底平坦处流水潺潺、浓阴蔽日,诚如清人润光所写的“一路草香都是药,千林老树尽生苔。浮云似水流将去,怪石如人立起来”。纵目望去,四周的山峰和我们见惯了的南方的山大不一样,不但草木极少,而且每一块石头都是零碎而尖锐的,就像箭镞和刀丛一般,在灼热的高原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狰狞的铁灰色,尽显其强悍和雄性之美。与南方阴柔的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给人以独特的感受。
出了小口子再往北走,越过苏裕口就到了贺兰口了。这里有著名的贺兰山岩画。沿着山涧旁的蜿蜒小道,向纵深处走去,只见两旁的山壁山峰上,有数不清的岩画,有刻的,有磨的。有不同姿势及面相的人物和各类飞禽走兽,还有日月星辰以及狩猎、放牧、征战、歌舞等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图景,题材非常丰富。一幅头插羽毛、面容神秘的巫师形象,表现的是原始宗教活动;一群奔跑的鹿群,后面有一只挂着箭的弓,描写的是狩猎活动;还有一些比例夸张、姿势奇特的小人,反映了原始人的生殖崇拜观念。这些岩画艺术想象之大胆、构思之奇特、表现手法之简练传神、风格之朴拙,都令人叹服。望着这些早在千年前就留下的印记,心中忽然有一股莫名的悸动。生命的活水,曾在这一片崇山峻岭中流淌过。直到今天,他们的生命活力仍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激荡在我们后人的心中,使这山脉、这岩石,有了永恒的价值。寻寻觅觅,怪石嶙峋,进入深沟,岩画更精彩。最吸引大家的是一幅组画,组画上方是太阳神,稍下偏右一点儿是巫师的头像;偏左是一只细长、优美的手掌印,明显看出是一只女人的手模;再下面是一组牛群、羊群和人群。据专家考证,这组画记载了一场与战争有关的宗教活动。大致内容是,在一场激烈的战斗后,山麓下的一支部落不幸战败了,于是在巫师的主持下,这支部落的女首领向太阳神起誓,将自己部落的牛羊、人民奉送给胜利者,并在大山上印上了自己的手印。看过之后,除活生生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外,亦对那位远古的女首领生出了深深的同情和尊重。
出了贺兰口,我们的踏访也在意犹未尽中画上了句号。一行人到山麓下的华夏西部影视城休息。坐在这昔日的古堡里,边与张贤亮先生说着话,边回首眺望巍峨的贺兰山。夕阳已西沉于贺兰山下,在余晖的反射中,剪影似的贺兰山老人峰格外醒目、清晰。它似一位睿智的老人,仰面向天、神态安详、宠辱不惊、冷暖自知,虽然历经人世沧桑,却在笑看云卷云舒,见证着贺兰山的昨天和今天,更期待着贺兰山的未来。
2004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