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想办一家百年小书店

想办一家百年小书店

时间:2023-1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与妻在诸暨城内转悠,看到的尽是极尽豪奢和数也数不清、成片成片的服装店以及这种店那种店,我们希望能邂逅一家小书店,或者哪怕一家书报亭也好,但最终希望仍仅为希望而已。但近几年,也遭遇滑铁卢,有数十家书店贴出了歇业公告。在我的设想中,想办的这家百年小书店或是位于县城一条小巷的尽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我精力财力有限,因此这样一家百年小书店应该靠大家、靠一代又一代人来培育与呵护。

从10年前与朋友合办的“天天向上”书店关门那一刻起,我就想着在合适的哪一天“卷土重来”。这几年文字阅读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差,就像一个“网痴”,尽管有人喊他“回家吃饭”,可他连头也不回一下。小时候母亲告诉我:只有知识才是自己的,跌跤也跌不掉。可现在,很多人爱的偏偏是身外之物。

2013年8月底9月初,因在浙江浦江办个展,所以有机会去了诸暨,文化史上许多闪闪发光的人物都曾出生于此。我与妻在诸暨城内转悠,看到的尽是极尽豪奢和数也数不清、成片成片的服装店以及这种店那种店,我们希望能邂逅一家小书店,或者哪怕一家书报亭也好,但最终希望仍仅为希望而已。10月底,因参加《江海艺境—南通百年图像与墨迹展》,故有机会去北京,漫步王府井及琉璃厂这两个著名的文化街区,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中国书店等大牌大书店不少,但人气显然不成正比。人类发展过程中,精神与物质应该是齐头并进的,如果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不就成了跛足了么?

曾在一份资料上读到,在离台北闹市区西门町不远的重庆南路,有个最出名的书店街,已有100多年历史,其间不乏百年老字号。但近几年,也遭遇滑铁卢,有数十家书店贴出了歇业公告。一般人喜欢把实体书店的滑坡归结为网络书店的兴起以及经营成本如房租等大幅度的提高。但我认为,人类精神的滑坡导致阅读人数的大幅度减少才是主因。前几时又看到某报以专版形式刊登的十数位学生记叙国庆长假生活的文章,其中竟没有一个提到读书的。

在我的设想中,想办的这家百年小书店或是位于县城一条小巷的尽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或是位于闹市区某个静静的一隅,周边红尘纷扰,但她目不斜视、娴淑宁静端庄。地方不必大,有几架好书;来客不必多,有三五知己。静静的阳光照着轻轻翻书的你,在你抬首凝眸的瞬间,书店里的植物已把影子印在你掌中的书上或面前的茶杯上。时光是静的,风是静的,连音乐也是静的……

我精力财力有限,因此这样一家百年小书店应该靠大家、靠一代又一代人来培育与呵护。钱靠大家来凑,不计多少,都是股东;店员配两名,要诚实、细心、负责;管理者是要的,但属于尽义务。经营图书之外,小书店每年都要搞几场公益讲座和不定期的免费培训,还要办朗诵会、画展、音乐会。几十年后,希望她能成为启东的橡树屋。(橡树屋:上世纪美国纽约一著名的文化人士聚会、交流之所,被誉为纽约文化人捕捉灵感的中心。由法兰克·凯司夫妇经营,长达41年。作者注)最好还能办一个店刊,印刷费当然由我来资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