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着哪些严重不足?《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第2点“准确把握文艺工作面临的形势”一节明确指出:“……文艺领域还存在价值扭曲、浮躁粗俗、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问题,价值引领的任务艰巨迫切;文艺创作生产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等问题,推出精品力作的任务依然繁重……”第5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一节又指出:“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衣食父母。大力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虚心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进行生活的积累和艺术的提炼。”据我理解,第2点与第5点之间是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的。
当前文艺创作之所以存在着这么多严重不足,跟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的态度、方式和程度有关。旅游式、一窝蜂式的采风不是深入生活,不但无益而且有害;拿着采访本、照相机,提几个问题拍几张照片,参加几次座谈会,也不是深入生活,这是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由此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也必定是浮于表象的、肤浅的,即使形式光鲜完整,也会因缺少内在的深刻、独到与感动而无法实现感染人、鼓舞人、引领时代风尚的目的。
深入生活,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问题。自视高人一等,不愿意与广大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住下来,沉下去,虚心地当人民的小学生,“深入生活”必将无法真正继续,也就无法理解和咂透生活的纷繁复杂,酸甜温热,无缘捕捉和表现生活中最为动人的瞬间和细节。如果不坚信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生活积累才能丰富厚实,创作时才谈得上提炼和升华生活,才能创作出反映时代的精品力作,由“高原”迈向“高峰”,那么“深入生活”也会缺乏内在动力,从而忽视乃至倦于对生活的探究,使“深入生活”沦为一句空话。许多大作家的成名作为什么大多是反映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场景,就是因为在那段生活中,他不是作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生活的参与者,与周围同呼吸共命运。
文学、音乐等艺术门类之外,即使是传统花鸟画与书法的创作也同样需要深入生活。
有人视对景写生为深入生活,其实这最多算是开始走向生活。书法与绘画创作也需要源于生活发自内心的生命感动作为精神支柱,生活越深入,情感会越深越广越丰富,借书画艺术来抒发的激情也会越多越强烈。客观物象进入画家视野,成形于画家笔端,这只是浅层次的摹写自然。只有当客观物象走进画家心灵,与画家的生活经验主观情感相结合,互相激发融合,甚至以“我情”来统帅变化“他情”(美学上称此为“心化”),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有鲜活的灵魂,才算进入了艺术的范畴。八大山人笔下的小鸟为什么如此神采照人?就是因为物象中融入了“我情”,经过了画家的心化改造。郑板桥的《立根乱岩图》,画中岩若刀削,几株瘦竹挺拔向上,这竹与石,是经画家心化后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竹喻人,因此更具有典型意义。
有人以为书法创作只要临好几本碑帖,把字写漂亮就成了,这是一种误解。女娲当年抟土造人,小泥人开始不会动,女娲便向它们的天灵盖上吹了一口“仙气”,小泥人便活蹦乱跳起来。来源于生活的感动就好比那口“仙气”。革命老人、书法大师于右任有一首诗:“朝写石门铭,暮临二十品。竟夜集诗联,不知泪湿枕。”《石门铭》《二十品》都是古代著名碑刻。这首诗大约写于1930年,当时时局危殆,于右任忧心如焚,于是借书写诗联来寄托忧愤。当书法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为生活之火所点燃,便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书法也因寄寓了伟大的情怀而愈显崇高与壮美。由此可见,深入生活,投入人民怀抱,并由此而获得深厚的知识、经验、思想与情感的积累,铸就博大的人格是多么的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