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很少看电视,不是不喜欢,而是通常几十个台转下来,没什么感兴趣的节目。
前不久偶尔发现有一台在播《平凡的世界》,稍稍看了一会,演得一般,但这部名著本身的魅力还是把我吸引住了,如此便断断续续看了二十多集。其间,把原本读过的长达110万字的原著又通读了一遍。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共分三部,叙述了1975年至1985年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作者的伟大之处在于在讲故事的同时,对人生、对社会发展都做了与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一般无二的思索,对后来社会发展中的某些偏差做出了预言,并指出了症结所在。
昨晚看的是该电视连续剧的第53—54集,故事已接近尾声。对于演员的表现我不做挑剔,因为在流行“快餐型”“浅阅读”的当今,独独要求演员通读原著、深刻理解、进入角色场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现在这些以“小清新”“小鲜肉”为“招牌”的演员,内在也没有那么多文化的积淀。让我最不能容忍的是编剧、导演对原著的荒唐窜改。且以53—54两集为例:
田晓晨是田晓霞的哥哥,是一个已经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的青年学者。但是在昨晚的电视剧里,晓霞牺牲后,徐爱云把儿子晓晨接到了田福军身边,而这时的晓晨竟是一个看上去只有六七岁的孩子,对着晓霞的遗像称姐姐。这一“颠倒”是否必要且不谈,我只是请问:那个年代的高干田福军敢生二胎吗?
晓霞牺牲的时候,田福军已经是省委副书记兼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高凤阁也离开了黄原,升任别的地区的专员。电视剧无中生有地增加了一个因黄原大桥坍塌而引发的反贪故事,田福军竟然还在黄原当书记,高凤阁也还在黄原当“贪官”。更可笑的是出现了一长段与如今纪委办案一般无二的“反贪”场景,这一“穿越”,也够让人哭笑不得的。
编剧和导演固然有再创作的权利,但原著看似“流水账”,其实结构缜密、浑然一体,任何形式的“切割”与“添加”都有可能伤及筋脉乃至全局。
再有第54集中有一组镜头,矿工孙少平说要写一部小说,要写双水村、写黄原、写大牙湾,还说至少得写一百万字。孙少平的这些打算,是作者路遥对别人曾说过的话,而如今把它安在孙少平的头上,无疑是想暗示路遥即是孙少平,孙少平即是路遥,因而这部《平凡的世界》就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这无疑又是一处因浅薄而造成的败笔。
如果没本事让名著锦上添花,那就请尊重原著。尊重名著,其实就是尊重历史,也就是尊重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