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发在兰州”的前提是“引客到兰州”。
兰州作为西北重要的省会城市,占有地利优势,尽管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仍有待提升,但作为旅游集散地的功能正日益突出。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兰州的知名度以及兰州旅游的影响力,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来兰州观光旅游,是我们提出“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初衷,也是兰州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作为陇上名城和丝绸之路重镇的兰州,在“引客到兰州”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通过各种媒介和多种宣传推介方式,把这些有独特优势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宣传推介到国内各地和世界各地。
1.兰州有2000年的建城史,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多民族文化交织融合,黄河风情旅游、西部民族文化游、西部景观生态旅游等极具兰州特色的旅游形式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西北民族文化使得人文旅游资源对海内外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市自然生态型旅游资源数量虽不多,但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极具开发的潜能,黄土高原、黄河冲蚀地貌、马衔山、兴隆山等地貌景观以及形成的峡谷、岩穴、丹霞地貌等,是开展探险和科教旅游的有利条件。兰州多民族融合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特别是兰州太平鼓、永登高高跷等一大批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对外地游客极具吸引力。兰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夏无酷暑,秋季凉爽,冬无严寒,且区域有多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这些因素使兰州跻身避暑胜地的行列。
2.兰州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城市,是丝绸之路旅游黄金线路的重要支点城市,也是承载东、南、西、北区域旅游的支点和六条主线的辐射集散中心,文物古迹众多。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4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A级旅游区(点)19处,文物点500多处,古遗址250处,古城12处,古建筑50余处。其中鲁土司衙门、红城感恩寺、明肃王墓、中山黄河铁桥、永登县中堡镇汪家湾村和树坪乡的汉长城、明长城、城障、烽燧遗址等5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兰州有八路军驻兰办事处、邓宝珊将军的邓家花园等革命文化圣迹和五泉山、白塔山、白云观、白衣寺、青城古镇等名胜古迹;有兴隆山、吐鲁沟、黄峪沟、关山沟徐家山、仁寿山下十里桃园、永登玫瑰园、丹霞奇观天斧沙宫等众多自然景观。兰州是全国唯一一个黄河从市区穿过的城市,特殊的“两山夹一水”的东西狭长的带状城市格局,将城市旅游空间上划分为市区旅游区、东南近郊旅游区和西北远郊旅游区三个旅游区。市区旅游主要以黄河景观、城市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百里黄河风情线是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公园;东南近郊旅游区以优质的森林、山地自然景观和佛、道教文化为主要旅游资源;西北远郊旅游区以高原自然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
3.自古以来,兰州市就是多民族融合、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历史上,羌、西戎、匈奴、鲜卑、吐蕃、党项等古代民族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他们的足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兰州的民族之花越开越盛。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兰州就占了其中的52个,这在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更难得的是,多年来,全市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在民族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52朵民族之花在兰州这个“大花园”里竞相盛开,争奇斗艳。现有回、满、藏、东乡、蒙古、土、裕固等51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12.7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89%。改革开放30年来,兰州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兰州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使兰州市少数民族和周边省、自治区以及省内其他市、州的少数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有着较强的辐射作用。两千多年来,兰州地区战事频繁,八次移民,各民族南来北往,相互碰撞,相互交往,中西文化东进西出,相互交流,相互吸纳,经过长期积淀、整合,兰州地区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宽容的、进取的文化心态。《图经》载:兰州“人性质朴,好勇,喜猎,蕃汉杂处,各从其俗”。兰州人的心态大度、宽容,各民族可“各从其俗”。因之,至今还有多民族的文化遗存,五大宗教并存一城,各民族团结互助。兰州已成为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集中展示中心,定期举办的花儿会、民族服饰秀,遍布全城的民族饮食文化,以及地方特色浓郁的艺术品加工项目都有着较好的开发前景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兰州是一个多宗教、多教派的城市,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教种齐,历史久,信徒多,分布广。宗教对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很大,它在各民族的文化心理、文化传统乃至具体的文化形式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比如,宗教的建筑、音乐、节日对相关民族的建筑、音乐、节日有着直接的影响,像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古尔邦节、肉孜节等,既是宗教节日,也是民族节日。此外,宗教倡导的修身行善、救苦济贫等价值观念在一定条件下对调节人际关系也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和谐社会氛围的营造。在兰州既有像五泉山、白云观这样的佛道圣地,更有西关大清真寺这样的伊斯兰文化圣地,堪称甘肃省的伊斯兰教中心。
4.现代文化资源
现代科技文明、工农业和兰州人民改变恶劣自然生态环境的精神开发潜力巨大。兰州市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地质所油气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研究所;有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20所高校,发展科技文化旅游潜力较大。科学研究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中国科学院的冰川冻土、沙漠高原、大气物理、地质和化学物理等研究机构设在兰州,并拥有一批著名的专家和学者,许多科技成果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科研基地和开发西部的重要依托。兰州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创建于1909年的兰州大学,是国家综合性重点大学和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西北师范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是西北地区师资培训和少数民族教育中心。兰州的新闻、广播、电视、文艺、体育和医疗卫生等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兰州是西北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兰州石油化工企业是西北最大的现代化石化企业,核工业部五○四厂被称为新中国的独子,具有发展现代工业文化旅游资源基础。兰州具有开展农业观光文化旅游和乡村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有榆中高原夏菜、永登苦水玫瑰、安宁鲜桃等优质农产品,加之民族众多,特色突出,少数民族的民居、古建筑和田园风光等对游客有强烈的吸引力。兰州人民“背冰挑水”绿化南北两山,“引大入秦”引水工程等体现了兰州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兰州精神文化的瑰宝,也是开展生态观光文化旅游的重要现代文化资源。
5.依托兰州独特的历史人文地理产生的兰州特色美食是大大助推人们游兴的旅游资源。——兰州牛肉面作为兰州的金字招牌自然名不虚传,兰州市的每条街巷,无论大小,至少都有一两家牛肉面馆。兰州牛肉面虽在全国遍地开花无人不晓,但是不得不说,只有到了兰州品尝过兰州本地牛肉面才知道外地的牛肉面全都是三寨版。——兰州的手抓羊肉不膻不腻,醇香可口,鲜美无比;而且有很多品牌手抓羊肉可供选择,如“马大胡子“、“唐汪“、“东乡手抓“”马中华“等等。——穆斯林风味的油香、馓子、锅盔遍及大街小巷,热晶糕、牛奶鸡蛋醪糟、灰豆子、酿皮子、甜胚子无不吸引人的味蕾……
兰州也是驰名中外的瓜果名城,夏秋季节更是具有避暑和品瓜果的旅游特色。
6.近年来,兰州旅游服务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市拥有星级旅游饭店53家、旅行社180多家、旅游车船公司、旅游购物商店、旅游餐馆等旅游企业共50多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4万多人,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达18万多人。开辟旅游线路50多条,精品线路18条,与国内18个旅游城市建立了合作关系。“食、宿、行、游、购、娱”旅游产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可以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而且具有承接国内外大型会议的经验,这也为充分利用夏秋凉爽气候承接国内外大型会议、会展,开展会展旅游创造了条件。
独特的自然地貌,多元的文化并存,优越的地理位置,好客的地域气质,加上名传天下的饮食文化,兰州完全可以做到“引客到兰州”。由此越来越多的人将被吸引到兰州来投资、旅游和生活,从而加快旅游、服务、交通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