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理论可行性
1.区域旅游合作理论是构建“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理念的理论基础
区域合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服务,突破地域界限,开展区域合作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是世界旅游资源大国,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与分割,开展区域分工与协作,建立“资源互用、客源互送、产品互补、效益互享”的区域旅游合作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1年国务院9号文件就对于区域旅游发展提出,“加强联合,大力发展区域旅游,各地在发展当地旅游的同时,要加强周边地区协作配合,互通信息,客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跨区域的旅游联合”,其出发点就是打破行政区划,实现使旅游资源、产品和市场能够资源共享,统筹协调,推进旅游业再上新台阶。
区域旅游合作必须是能够在空间上构成联系的区域,不同功能的分区协作联合能够使区域旅游整体功能抬升。从本质上说,通过区域联合使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使地区内不同等级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在空间上合理配制,发挥区域旅游系统各要素之间共生效应、互补效应、整体效应。从旅游空间结构来说,应辨识出区域旅游协作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包括游客的空间行为特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和旅游交通空间结构等,分析其是否具有空间协作的基础。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有助于认清区域旅游协作区的旅游空间优势和制约性。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合作博弈、集体行动的困境等四大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的关系
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旅游资源本身的比较优势,区域旅游资源可能在某些属性和特征上具有优势,其它的属性和特征方面则可能处于劣势;二是区位条件的比较优势,包括交通区位条件和客源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影响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向旅游产品优势的转化,而客源区位条件即距离大中城市和旅游热点区域的远近,直接影响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价值;三是区域旅游业相似发展的基础,相邻的区域在旅游资源的结构、类型等方面往往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发展快的区域将抢先占据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处于有利的地位。而差异性的旅游产品会形成互补,共享游客市场,而同类旅游产品则形成替代性。这就要求旅游开发主体站在统筹大区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找出本旅游区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开发差异化、特质化明显的产品。
(2)竞争优势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的关系
当今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正向着差别化、凸现自身比较优势、实现共同发展的“合作性”竞争方向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旅游地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将自身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区域合作,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整体竞争力才是唯一的选择。要增强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必须由政府搭建平台,实现旅游资源统筹开发、旅游客源市场共享、旅游企业联合经营,提高区域旅游产品整体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1+1>2”的系统效应,从而形成区域旅游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3)合作博弈与区域旅游合作的关系
按博弈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如果合作各方选择相互合作,共享旅游信息和资源,不仅可以减少旅游资源的浪费,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为合作参与方都带来收益,形成“多方共赢”;如果一方选择合作,另一方选择竞争,合作方将投入相当大的成本,如开辟新的旅游线路、拓展新的旅游市场等,但竞争方易出现“搭便车”的行为,从而使得相互之间的关系极不稳定;如果双方都选择竞争,在原有旅游市场上争夺客源,相互打“价格战”,所获得的收益不及选择合作战略所带来的收益。
(4)集体行动的困境与区域旅游合作的关系
在旅游区域合作中,通过区域合作而实现的共同利益对于合作的各方来讲就相当于一种公共产品。要使区域旅游各合作方为了区域内的共同利益形成同舟共济的合作局面,需要建立起区域旅游合作的监督和协调机制。通过制定章程,依法签订各种合作协议来保证合作行为;发挥旅游行业协调组织的协调作用,实施旅游行业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内部协调、内部监督。按照机会均等、利益分享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为全局利益做出牺牲的,给予利益补偿;对违反区域旅游合作规则的行为追究责任。
从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不难看出,随着国际、国内旅游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基于单个区域如兰州的资源比较优势的地域分工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南宇等相关专家、学者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青海省和新疆自治区的旅游资源特点,提出构建“西北大漠黄河丝路文化旅游大区”的概念。基本点是西北地区景点集中呈珠状分布,建立以“丝绸之路”为主干线的旅游带,开发旅游支线,逐步培育并发展空间立体网络,形成联合开发、协同发展的格局;实现长线旅游向长线与区域旅游相结合的旅游经营模式;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重点旅游景区为支点,专题旅游线为纽带,组织几个特色鲜明的特色旅游区,建立西北旅游圈;通过合理的旅游信息系统的建立,加强区域间与区域内部的协作。由此,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不仅有利于弥补兰州旅游的短板所带来的旅游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带来共同受益的发展局面。基于此,“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将兰州定位为“西北游出发地”,立足兰州,放眼西北,将兰州定位为西北乃至西部地区的旅游出发地城市,是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的全新解读,对推进兰州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凸显兰州旅游在西北地区的门户枢纽地位,为实现从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与旅游集散地双重身份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1)地理区位在旅游产业地缘战略地位和桥梁纽带作用突出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西缘,处于我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孙中山先生把兰州称为“陆都”。在西北几个大城市中,兰州最接近西北地区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是我国通向中亚、西亚的“咽喉”地带,也是联系和支援青藏高原发展的最重要基地。兰州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兰州已经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商贸中心,成为黄河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兰州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贸金融中心和西陇海一兰新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作为进入新疆、西藏的门户和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连接中、西亚及欧洲各国、具有开放型、多功能的内陆口岸城市和中心城市,在促进东西部地区交流合作中,战略地位和桥梁纽带作用非常突出。
兰州也是西北重要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古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城市。自古以来,兰州就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上的黄河渡口、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支撑点。兰州“座中四联”,是连接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102、109、213、312等国道以及包兰、陇海、兰新、青藏和在建的兰渝等铁路线都在此交汇。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城市旅游的可进入性较强;也有利于城市旅游区发挥西北旅游集散地的功能。较强的辐射集散功能,使兰州在西部旅游开发中占据了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使兰州作为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不断强化,在西部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具备了重要的比较优势,具有开发跨区域旅游市场,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的区位优势。
(2)具有开发跨区域旅游市场,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的区位优势
兰州是中国西北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横跨西北、青藏和西南三大旅游区。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风情等多种文化交汇,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在加快西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以兰州为轴心,按河流、山川、文化等元素为纽带,以周边五大旅游战略资源为依托,分别形成了七条经典旅游线路。可以一览高原风光、戈壁风韵、草原风情和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始祖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神奇魅力,向西北出发有丝绸之路旅游线景点嘉峪关、敦煌莫高窟等;向西出发有青藏天路旅游线景点塔尔寺、青海湖等;向南出发有香格里拉旅游线景点拉卜楞寺、甘南大草原、九寨沟等;向东南出发有寻根朝觐旅游线景点麦积山、伏羲庙等;向东北出发有大漠豪情旅游线景点景泰石林、银川沙湖等,众多知名景点无不令游客心驰神往。
(3)兰州特色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实现从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与旅游集散地双重身份转化的优势
兰州位于多种自然要素过度地带,地处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过渡地带;地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地处黄河河谷盆地,“两山夹一河”赋予了其“山水城市”的风貌。这些自然特征使兰州具有并呈现多面性环境角色:内陆城市、高原城市、河谷城市、盆地城市、山水城市,是我国旅游资源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兰州又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独特的自然条件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奇特的地貌特征造就了兰州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历史上,兰州在沟通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特殊的地理区位加上多年来的开发建设,使兰州作为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不断强化,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具备了重要的比较优势。
3.兰州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是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之都,在西部民族文化传承上具有特殊地位
(1)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丝路边塞古商道的咽喉地位突出
兰州有2000年多年的建城史,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边塞商埠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及其支流大通河、庄浪河、溪水和苑川河两岸的阶地上,就有兰州先民生息、繁衍,创造了黄河上游辉煌的马家窑、半山、马厂和齐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奉命“将万骑,出陇西”,在河口西南侧北渡黄河,西征河西匈奴。是年在凯旋途中,于西固北侧南渡黄河,在西固黄河南岸修筑了兰州历史上第一座要塞,取名“金城”,“言城之坚,如金铸成”。兰州作为中国这一陆都古城的州名,始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废郡置州后设立的兰州总管府,因市南有巍峨挺拔的皋兰山而名之“兰州”。
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黄河渡口,自汉后成为西北丝路边寨古商道边防重地,是中原连接土蕃、西域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也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的重要文化渡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汇聚的枢纽。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月氏,从金城郡临津渡口过黄河,前往西域,之后西方的葡萄、苜蓿、酒杯藤、胡桃(核桃)、胡麻、胡豆(蚕豆)、胡瓜、石榴等物产及佛教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魏晋至隋唐时期,中亚的昭武九姓胡人组成商团,沿丝绸之路东进在兰州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商人聚落进行贸易;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65岁的高僧法显和唐贞观三年(629年)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赴天竺(今印度)寻求戒律,取道金城到达天竺。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派使臣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同松赞干布通婚,途经兰州,曾在今山字石处的唐槐拴马休憩,后来此地建有天齐庙(也称东岳庙)。安史之乱后,兰州城一度成为吐蕃政权的属地。到五代回鹘势力深入兰州,并控制了由内地通往西域的通道。此时后唐建都洛阳,回鹘经常用马匹和后唐交换纺织品和茶叶,一年换回的纺织品竟达几十万匹之多。那时前往后唐经商的回鹘人常达千人之多,有些人还定居兰州。北宋兰州成了“茶马互市”重要的转运站。西夏国党项族常用本地盛产的良马、骆驼、牛、羊、毡毯、甘草等同北宋汉族人民交换瓷器、丝织品、茶叶和粮食。为此,宋朝专门设立了提举茶事兼理马政的茶马司,专管民族贸易,茶叶,马匹事务,并为以后的明、清政府所承袭。有人认为兰州的马场、马滩等就是当时茶马司临时圈养马匹之地。明永乐三年(1405年)后随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丝绸之路”逐渐冷落,但兰州的“茶马互市”却日趋繁荣。清初,将庄浪、西宁、甘州三个茶马司并入兰州道治理后,兰州不仅成为西北茶马互市的中心,而且也是羊毛、药材的集散地。
(2)深厚的多民族文化积淀,奠定了文化传承上的特殊地位
兰州是与丝绸之路同时兴起的一座历史古城,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区,曾是商贸往来的大市场,也曾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这里有着古老而动人的人文历史积淀,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不仅彩陶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驿站文化回藏民族风情文化等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也极其丰富,这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也决定了兰州在西北旅游中的独一无二性,奠定了兰州在西部文化传承上的重要地位。
西北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数量大、种类多、品位高、垄断性强,因而极具特色和吸引力的区域之一,兰州具有西北地域特质民族文化集中展示区的特征。由于地处青藏、黄土、黄土、青藏、内蒙古高原自然生态文化与多地域少数民族人文文化交互地带,作为古代东西文化聚结的重要渡口,黄河又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千百年来,兰州融会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形成独特的西北地域特质黄河文化品牌。并不断汲取着丝绸之路文化、多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兰州地域文化,留下了珍贵的而丰富的文化历史遗存。作为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兰州又成为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农耕文化草与原文化交融汇集,成为丝路文化、始祖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边塞文化等大文化特征的集成之都,而由此形成的彩陶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驿站文化回藏民族风情文化等传统文化独具特色,民族交融形成了具有兰州独特地域的陇原文化聚落形式,具有集成展示多民族文化的优势,也具有西部民族文化传承上具有特殊地位。
兰州地处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冲,作为西北交通枢纽、黄河渡口重镇、丝路明珠的兰州,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创造了灿烂的马家窑、半山,马厂和齐家文化。这里出土过举世罕见的陶鼓、汉纸;汉武帝时代的名将霍去病,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班超,历史千辛万苦到印度取经的玄奘,入藏和亲的文成公主,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和民族英雄林则徐等流芳百世的人物在这里留下了他们足迹和可歌可泣的故事。曾盛极一时的“茶马互市”和“丝绸之路”都在这里留下深刻印记。兰州是全国唯一黄河穿越市区的大都市和省会城市,黄河是兰州城市历史发展轴,悠悠旋转的“黄河水车”追溯着黄河古代农耕文明所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田园风光,使兰州享有“水车之都”的美誉;屏障中原、联络西域”的临河关隘“金城关”在丝路贸易中发挥了大河渡口的战略作用;古老的“羊皮筏子”在历史舞台上完成了从黄河摆渡到黄河漂流的角色转化,却没有就此淡化这座城市“联络西域”的地位,其至今仍是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羊皮筏子”、“搏浪”、“丝路驼铃”等景点呈现出兰州茶马互市商埠重镇的历史地位;“黄河母亲”雕塑则是博大、坚韧、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象征;“彩陶王”雕塑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文化,龙源公园向人们传达着悠久的中华始祖文化;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黄河铁桥”是这座内陆城市融入近代工业文明的标志。作为西北民族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兰州是中原汉文化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场所,“水上清真寺”、“西关清真寺”、“白云观”、“山字石教堂”等等建筑则增添了民族文化与宗教风情。体现了中西文化相互交流、兼容并蓄的特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兰州城市景观因此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无疑为城市旅游区的整合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元素。
(3)旅游景区资源丰富,具备实现从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与旅游集散地双重身份转化的特点
兰州域内森林草原、水域湿地、两山绿化、丹霞地貌、古镇民居、民族风情、节庆活动等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按新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兰州市旅游资源3大景系齐全,10大景类中占有7项,其中,自然景系包括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和生物景观3个景类;人文景系包括历史遗产、现代人文吸引物、抽象人文吸引物3个景类;服务景系包括旅游服务1个景类。在98个景型中有46个,其中属自然景系的12个,属人文景系的31个,属服务景系的3个,分别占26%、67%和7%。全市共有256个资源单体,其中,属自然景系的有70个,属人文景系的有152个,属服务景系的有34个,分别占27%、59%和14%。代表性旅游资源分为:森林公园有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吐鲁沟、石佛沟、徐家山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游览区有五泉山、白塔山、仁寿山、黄河风情线等;园林公园有雁滩公园、西湖公园、水上公园、西固公园、儿童公园、银滩湿地公园、水车园等;人文景观有马家坡遗址、茅道岭、杜家坪遗址、明汉长城遗址等;革命旧址有八路军办事处、邓家花园;古迹包括肃王府、肃王墓、勇士城、鲁吐司衙门;古物及古建筑群有泰和钟、铜接引佛、白衣寺塔、将军柱、兰州水车、白云观、五泉明清建筑等。城市风貌“具北国之雄、兼南国之秀”,特别是黄河兰州段现已开通40公里市内旅游航道,为实现打造世界级的黄河旅游风情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期。同时,馆藏“四库全书”、“淳化阁贴”、“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读者》杂志等文化精品享誉国内外,文化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明显。因此,兰州已具备实现从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与旅游集散地双重身份转化的特点。
4.兰州旅游圈结构特点再次彰显兰州旅游的双重发展潜力
李建国、陈梅花等对兰州旅游圈及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兰州旅游圈旅游资源数量较多、类型较全、部分旅游资源在国内外都有独占性,资源禀赋十分丰富。目前兰州旅游圈旅游客源市场以国内为主流,国内旅游流几乎覆盖全国,但甘肃客源地仍占较大比重最大,说明兰州在全国其他省市中都有稳定且流量较大的旅游流发生。来兰州的旅游流主要以观光游览为主,入兰州后国内远距离旅游流主要集中在市区的白塔山公园、中山桥、水车博览园、甘肃省博物馆、五泉山等景区,这说明兰州吸引远距离游客的是黄河文化及甘肃丝绸之路文化,更倾向于兰州的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但做为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仍然较短,仅为1.7天,尤其是省外远距离旅游客流,主要还是把兰州作为中转目的地,进一步前往丝绸之路沿线的精品旅游景区,如西北的嘉峪关、敦煌莫高窟、阿勒泰的喀纳斯湖等,东北的景泰黄河石林、中卫沙坡头、西夏王陵等,往西的塔尔寺、青海湖并延伸至拉萨布达拉宫,以及兰州以南的夏河拉卜楞寺、郎木寺、黄龙、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等其他高等级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倾向于丝绸之路旅游线、黄河风情旅游线、民俗风情和草原风光旅游线等;近距离以兰州市居民为主,主要分散在城郊的休闲度假旅游景区,如兴隆山、石佛沟、吐鲁沟、什川梨园旅游区、仁寿山公园、八盘峡度假村等,他们更倾向于兰州的休闲、娱乐旅游资源。这一方面说明兰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重要的区域地理位置及便捷的交通条件,特别是兰州做为青藏铁路旅游的北起点、丝路旅游的枢纽、新疆旅游的东起点的旅游优势区位,使兰州成为本区发展旅游的唯一依托城市,已具备吸引外来旅客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说明兰州的旅游资源和产品仍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还有可优化和资源充分利用的空间,具有实现兰州旅游产业双重发展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