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交大师者典范

上海交大师者典范

时间:2023-1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教授,1983年任博士生导师。因为这时的大上海已经不再安全,名校纷纷迁到尚未被战火波及的中国内陆,上海交通大学迁至重庆九龙坡,同济大学迁至四川李庄,而范祖尧的叔叔范家鼎正好在同济大学任教,故他此行正是为了投奔叔叔。郑太朴,名松堂,字宗贤,原籍浙江平湖,1901年生于上海,先后任职于商务印书馆、同济大学、交通大学,信奉马克思主义并加入共产党。

范祖尧 上海交大师者典范

◎黄根生 于爱涛 陶晓红

范祖尧教授

范祖尧(1924— ),江苏吴江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198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教授,1983年任博士生导师。20世纪80年代起,致力于薄板后屈曲理论和起重机械结构风振研究。参加研制200吨浮游起重机、100吨造船用门式起重机等大型起重设备,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发表《简支压缩矩形板二次屈曲》、《结构风振》等论文70余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主编《结构力学》等书。曾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交大机械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力学学会三届理事。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85—1997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85工程”专管、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大“九三”主任委员、上海市“九三”市委委员、文教委员会主任、交大退休教师协会理事长。1996年获上海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个人先进称号。

范祖尧,出生于江苏吴江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敏而好学,乐于求学。虽说出生的年代正值战火纷飞,军阀割据,但受益于良好的家庭环境,范祖尧的孩提时代还是接受了很好的教育,确乃不幸中之万幸。

范祖尧的祖父是一位账房先生,在那个年代也是少有的读书人。深知欲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是唯一的途径。从这时开始,范家便对教育非常重视。范父毕业于南京河海大学,大叔叔范家驹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小叔叔范家鼎毕业于同济大学,姑妈也是高中毕业。从范父这一代开始,家里有了一个不成文的“家规”:供养长子大学毕业后,长子也需培养弟弟妹妹大学毕业。也正是因此,范家的子孙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到了范祖尧这一代,范祖尧是家里的老大。起初,父亲是吴江中学的一名教书先生,微薄的收入让一家人的生活都捉襟见肘,但是父母咬牙坚持供范祖尧上学,经济上的压力没有让范祖尧落下学业。5岁时,他便进入了黎里镇上的一所初小(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学习。受到家里浓郁的文化氛围的熏陶,虽说范家一向尊重孩子的自由,从不逼迫孩子学习,但是范祖尧自小便热爱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范祖尧度过了四年初小和两年高小的孩提岁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地的名校吴江中学(初中)。岁月已经洗脱了范祖尧身上的稚嫩,家国危机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这个时期的范祖尧读书愈发勤奋,并积极关心时事,听着广播中东三省岌岌可危的局势,从报纸上了解水深火热的人民境遇,他深刻地知道,要读书,读好书,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因而,在整个中学阶段,范祖尧一直成绩优异。

这个时候,父亲只身前往上海,在顺昌洋行任工程师,家里条件也因之改善。但由于战火纷繁,身居吴江的范祖尧母子和父亲联系不便,加之上海大都市灯红酒绿的沉沦,父亲和他们母子日益疏远,作为家中长子的范祖尧在学业之余,还要承担起一部分家务重担。

颠沛流离,为求学辗转四方

生在和平时代的人,或许无法想象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无数的英烈前赴后继,无数的志士舍生忘死,无数的豪杰慷慨激昂,无数的人民颠沛流离。

1937年7月7日发生了在中国北平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从此全面进攻中国。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蓄谋已久,终于开始全面侵华战争。而这一年,范祖尧13岁。刚刚上初二的他,为了求学走上了一条颠沛流离的道路。

当时的大上海,由于各国租界的存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暂时难以企及。一心求学的范祖尧在父辈的指引下,一路风尘来到上海,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当时的名校扬州中学。扬州中学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扬城沦陷,师生星散四方,原扬州中学周校长偕部分师生在泰州、上海复校。泰州部分又一剖为二,其一迁往上海租界,习称“泰校”;其一辗转苏北乡间,习称“苏北分校”。原先在上海的,习称“沪校”。而范祖尧正是就读于其中的“泰校”。一代名校扬州中学,培养了江泽民、胡乔木、毕季龙、谢启美等著名人物,校友中还有黄鸣龙、周志宏、李方训、朱物华、柳大纲、武衡等四十多位两院院士,文化底蕴之深厚可见一斑。

这个时期的范祖尧,萌发了对理工科科目的浓厚兴趣,自身的勤奋和睿智,加上扬州中学良好的师资储备,为范祖尧打下了坚实的理工科基础。范祖尧尤其喜欢数学,每每挑灯夜读,不知疲倦。

1943年,19岁的范祖尧来到四川李庄的同济大学求学。因为这时的大上海已经不再安全,名校纷纷迁到尚未被战火波及的中国内陆,上海交通大学迁至重庆九龙坡,同济大学迁至四川李庄,而范祖尧的叔叔范家鼎正好在同济大学任教,故他此行正是为了投奔叔叔。从上海到四川,需要突破日军的封锁线,范祖尧和姑嫂同行,在旅途中为了躲避日军,天天更换交通工具,一路颠簸近两个月才到达目的地李庄。

有着扬州中学的毕业证明(因战争原因未毕业,但是有校长的证明),加上范祖尧自身扎实的理工科基础,他以突出的成绩考入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

国难当头,同济大学也是仓促迁至李庄的,所以教学条件差,学生的生活也是极为艰苦的,而千里迢迢奔赴同济求学的范祖尧又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因而他的大学生活非常清苦。但范祖尧坚信,要为祖国尽一份绵薄之力,首先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识积累。不管学业负担有多重,生活条件如何差,范祖尧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保持成绩名列前茅。

大学时代的范祖尧,受到了当时同济大学中一些知名老师的培养和熏陶,其中以数学老师郑太朴对其影响为最。

郑太朴,名松堂,字宗贤,原籍浙江平湖,1901年生于上海,先后任职于商务印书馆、同济大学、交通大学,信奉马克思主义并加入共产党。1922—1926年留学德国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结识朱德、邓演达等革命家。回国后参加北伐战争。1949年1月,应邀经香港赴北京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途中因中风逝世,时年48岁。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正是在老师的教导下,范祖尧学习了国内顶尖的工科知识,在这个基础上,也加深了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对救亡中国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范祖尧在四川度过了大学的四年时光,其间抗战的胜利让他欣喜若狂,但其后双十协定的失败,国共合作成为泡影,中国大地又陷入内战的泥潭,让范祖尧甚是忧虑。当时同济大学的学制是五年制,最后一年为德语教学。因抗战胜利,同济大学迁回上海,故范祖尧在上海接受了最后一年德语教学的大学生活。1947年,范祖尧大学毕业,掀开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伉俪相依,传文明子孙满堂

有句话说得好,每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而范祖尧的结发妻子胡钟兰女士就是这样一个人。

范师母是家里的独生女,自小思想就比较开放,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的岁月中,她不仅致力于自己的学业,更是积极参与各项进步活动,积极为中国的解放而努力。但是由于家庭的原因,后来她只能放弃学业回家,成为一大遗憾。

范祖尧和范师母是通过同学介绍认识的。他们相识后便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感情越来越深,加之各自的家庭都是通情达理的书香门第,自然成就了战火年代自由恋爱的一段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范祖尧和范师母也踏入了婚姻的殿堂。此后60多年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由于都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他们非常注重子女的培养。他们育有两子,长子范之刚,次子范之平(后改名范大伟),分别是留学美国和瑞士的博士。长子范之刚,生活也算坎坷。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而初中未毕业,在居委会工作,任团支部书记。1979年通过自学,参加全国科委举行的考试,获全国第三名(解放日报曾经有过报道),进入上海师范大学学习,曾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毕业后公费出国到瑞士留学,在美国完成图像处理专业的博士学业。毕业以后,历任美国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美国(IEEE)电器工程杂志编辑等,并拥有100多项专利。次子范之平学的是电气专业,保持了范家工科传家的传统,并在之后获得瑞士苏黎世高工硕士学位,毕业后在瑞士和上海合资的徕卡显微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任总经理长达十年,业绩显著数获嘉奖,曾获上海市政府白玉兰纪念奖,并受到瑞士领事馆的奖励。

两子的成就和范祖尧夫妇密不可分。首先,他们一直受到范祖尧的言传身教,因而无论经受怎样的艰苦、怎样的苦难,都有撑下去的勇气,就像范之刚面临“文革”辍学的苦难,没有沮丧放弃,而是坚持自学,最终完成学业,在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另外,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是他们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范祖尧夫妇感情和睦,在对待孩子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首先是给予他们自由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相信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也是在父亲的影响下,范之刚兄弟俩自小便对工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其次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兄弟俩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读书,造就了他们良好的基础。

简简单单,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范祖尧成了同济大学的一名讲师,开始了贯穿他一生的教育之路。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范老师从同济大学调入上海交通大学。

那个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亟需一批像范祖尧这样的有工科背景的大学生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各大工程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大,此时的范祖尧完全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工程师,用毕生所学为国出力,建设祖国。可是范祖尧选择了成为一名大学讲师,微薄的收入,相对较低的社会地位,让他的同窗们一时大为唏嘘。但因为心中有着那么一个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信念,范祖尧坚持成为了象牙塔里一位默默的园丁。

学习、传道,这是贯穿范祖尧在上海交通大学任讲师岁月中的两条主线。

首先是学习。范祖尧明白读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抓紧每一分时光,用读书来完善自身。范祖尧本身是土木工程系毕业,但是他却来到了机械系任教,虽说同是工科,但专业上的一大转移,困难有多大,不言而喻。于是在这个阶段中,他努力学习机械相关的知识,并不耻下问,敏而好学,最终让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机械方面的专家,在起重运输和工程机械及结构理论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教材和论著之多,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代名师。

然后便是传道。这个是他来当讲师的一个初衷。早年颠沛流离的求学路,让范祖尧深刻地感觉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假如有难得的学习机会,却因为没有好的老师,或者老师的不尽职、不尽责而让学生的学习事倍功半,那样实在太不应该,所以范祖尧自成为讲师的那一天起,就立志要尽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学生满意。从范祖尧的学生那里,我们可以得到对他的评价,概括起来就是这么几个词:认真,细心,严格,尽责。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范祖尧的讲师生涯中,虽说个人的声望和影响力不算大,但是他对学生的负责,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已经让他在交大的老师和学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翻开范祖尧的生平履历:

198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教授;

1983年,任博士生导师;

1985—1997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曾任校教务处和研究生院教学督导,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

“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范祖尧的一生可以这样简单的概括。1980年,范祖尧成为机械系的教授,开始了他进一步的学林生涯。而1982年全国开始有博士生导师,范组尧是教育部通过的第二批博士生导师,他在当时教育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范祖尧的一名学生,他是一名普通又特殊的学生——张建武。说他普通,是因为他是范祖尧门下许许多多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中普普通通的一位,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研究院的教授,是范祖尧老师的第一个硕士生,之后也是范祖尧的第一个博士生,后来做范祖尧的助教。他是这样回忆恩师的:

“范老师是我的授业恩师。可以说没有范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记得在范老师门下学习那会儿,范老师特别注重基础学科的教学。比如有限元法、变分原理、能量原理等等这些结构力学的基础课程。当时,我还不理解,到了后来我发现,假如没有范老师给我们打下这些坚实基础,我后面任何成就的获得都会困难很多。”

“范老师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我和同窗们都非常佩服。在知识点的表达时一般也都非常考究。认真,就是那个时代那些老教授们的代名词,这一点在范老师身上尤其明显,那时候经常会有同学前去劝范老师不要太辛苦,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简单又朴素的话,表达了张建武对范祖尧先生的尊敬之情。作为那个时代的优秀教授,范祖尧值得所有人的尊重。

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范祖尧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自己摸索出了一套教育的方法。也正是这套方法,让他的学生们受益匪浅,不说事半功倍,至少在学习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范祖尧的教学很有特点,作为起重机专业的教授,首先他注重学科交叉。他把起重机专业与计算力学,弹性力学紧密结合。范先生在授课过程中,特别注重将多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范祖尧一直坚信,大到物理、数学这样大的方面,小到起重机专业这样的局部,知识都是与时俱进的,所以他注重将行业中最新的知识引入课堂。授课过程并不局限于书本,将此领域中最新动态、发展变化,放在授课内容中。还记得1980年代,校外企业人才紧缺,很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都要依靠学校的横向课题来解决。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很多都是企业的课题。对此,范先生要求青年教师学会与企业打交道,积极参加厂里的产品开发。安排研究生去工厂,譬如上海起重机厂、大连起重机厂,一待一个月,都是范祖尧亲自带队,他一直强调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年轻教师与学生多到工厂实地参观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则帮助解决一些企业遇到的问题,二则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书本上条条框框的知识点。

当时,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们都是一代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是顶尖的人才。但是就算作为中国起重机领域的知名教授,在教育学生时,范祖尧也很是随和,不会摆大教授架子。一般一下课,范祖尧的身边总是会围满了学生,看到学生一个个勤于思考,范祖尧甚是欣慰。当遇到一些比较有难度,一时解释不清楚的问题时,范祖尧会让那位学生课后去他办公室,将问题一点一点解释清楚。

另外,范祖尧也非常重视教学相长。把对学生的教育和自身的进修最大限度地联系在一起。在自身的研究遇到瓶颈时,往往会找一些比较突出的学生来一起讨论。学生提出独到见解时,他会首先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自己认真演算。一直保持了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仔仔细细,桃李满园乐陶陶

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的范祖尧,对待他的博士学生可谓尽心尽责。

由于博士大多都是有着扎实的基础,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能力都相对较好,所以范祖尧对他们的教育模式较为自由,会给博士生们充足的时间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他自身扮演的角色这是一个忠厚长者,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帮助学生制定良好的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论文撰写方面,范祖尧奉行的是“严师出高徒”的原则。从范祖尧《从推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引起的思考》、《提高博士研究生论文质量要从根本抓起》等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范祖尧对这方面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

对待硕士生、博士生的论文,不论是发表在交大学报还是外面的期刊杂志上的,范祖尧都会认真校正。在专业角度上,范祖尧会认真考究每一个论点的引据是否合理,每一条批注是否正确等等;在文学措辞上,小到标点符号的斟酌,大到段落语句的层次安排,范祖尧都会一一批注,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参考意见。每篇范祖尧认为已经合格的论文,都会是专业角度上认真负责,论述合理;文学角度上,措辞考究,简洁易懂。这些要求与范祖尧对博士生的高要求是密不可分的。范祖尧认为,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开创性能力的综合体现,一篇高质量的优秀论文是博士生和导师协同努力的结果。在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时,必须牢牢记住“坚实宽广”、“系统深入”、“创造新要求”等高要求和高标准。而作为博士生导师的范祖尧,在他的学生撰写论文时,往往会把握学术方向,注重论文特色和创新点,发挥博士生积极性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他还提出了建立学术讨论会制度,即在导师的主持下,以博士生为主体,包括硕士生、博士后、教授一起参加的,经常性的学术活动,能有效提高论文的构思,明确主攻目标,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对于论文的修改和完善也是益处颇多。然后他从自己所带的博士生做起,严格抓好答辩工作,通过阶段性的督促学生,明确博士生在攻博期间在本学科相关的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的要求,提高博士生撰写论文的能力。此外,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提倡使用淘汰制,以确保培养质量,保证答辩工作的严肃性。

正是这样的态度,让范祖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正是这样的负责,让范祖尧的学生毕业多年后仍然时刻不忘恩师的授业情谊。

文以载道,化作春泥更护花

那一代老教授们一般都是淡泊名利的,一个个都是学富五车,一个个都是学界泰斗。他们拥有的知识完全可以出校当一名工程师,可以拿几倍甚至于几十倍的薪酬,可他们都没有。对他们而言,学术研究和传道授业是重中之重。范祖尧也不例外。

范祖尧主要从事起重运输和工程机械及结构理论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大型起重机结构研究、薄板稳定性理论和结构风致振动。他主持设计和研制100吨门座起重机结构等五项大型起重结构,均属国内首次研制成功。在薄板后屈曲和风致振动等方面,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结构力学》、《起重机结构力学》等5本教材和著作。1990年获“国家教委从事高教科研工作四十年”表彰荣誉证书;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个人先进称号。范祖尧曾任上海交大机械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10年之久,还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上海力学学会理事。

但是范祖尧从来只是默默地研究自己所涉猎的学科。那些荣誉对于他而言,更多只是一张纸。对于科学的热情,让他在教书之余,投身于起重机专业的进一步研究工作中。我们更多看见的,是一个花甲老人,带着老花眼镜,在草稿纸上演算到深夜;是一个微驼的身影,在涵泽湖畔,手中捧着一本书静静阅读。

有些人,注定一辈子都会和教育结缘。范祖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退休后的范祖尧本可以安安静静地颐养天年,但是那份对教育事业的牵挂让他舍不得离开,他选择和交大在一起,任校教务处和研究生院教学督导、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每每收到邀请参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硕士、博士生的论文答辩时,只要身体允许,他便风雨无阻,一定准时赶到。退休后,任交大退休教师协会理事长多年,继续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建言献策,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交大的教育状况,加上自己60载教书生涯的积淀,对相关课程给出评价、意见建议,对领导决策起很大帮助。

恩师启蒙,主“九三”志振中华

刚刚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的范祖尧,本着教书育人的情怀,过起了一个平凡普通的大学教师的生活。对理工科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尽心,对学生的责任感让范祖尧整年整月忙碌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当时在机械系任教的范祖尧结识了机械系的贝季瑶、楼鸿棣教授。贝季瑶是我国机床和工具制造业的奠基人,一代机械大师;楼鸿棣同样是一代机械教育大师,曾培育出嵇醒等大量杰出人才。且两位都是热爱祖国、弘扬民主与科学、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德高望重的知名教授,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范祖尧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随着关系的不断深入,范祖尧同贝季瑶与楼鸿棣成为了忘年交,通过平时生活的观察和政治考验,贝季瑶和楼鸿棣也成为了范祖尧加入九三学社的入社介绍人。

九三学社的入社章程是严肃甚至是苛责的。但范祖尧自身的政治素养、文化修养和两位恩师的谆谆教诲,终于于1980年10月通过了范祖尧的入社请求,让他成为了九三学社的一员,九三学社也因而多了一位优秀的社员。范祖尧的30载九三岁月自此开始。

进入九三学社的前10年,可以说是范祖尧脱胎换骨的10年。

在前10年中,范祖尧接触了很多之前未曾想过也没有机会触及的见解与观念。入社以后,范祖尧积极学习社章和社史,参与社内的各项活动,并虚心请教社内的老同志,他对民主党派的性质、任务、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并增强了作为民主党派一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1987年6月,作为九三交大支社主委的范祖尧打破以往同大学生以对话形式交换意见的固有模式,以“加深了解,沟通思想,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增进友谊”为出发点,用谈心会的形式主持了一场有九三学社11位著名专家、学者和百余名交大的本科生、硕士生参与的座谈会。在范祖尧的主持下,达到了畅所欲言和共同探讨问题的良好效果。他联系我国的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形势,阐明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成就和希望等社会热点问题,学生们感到心悦诚服。

对于范祖尧而言,这次会议是他入社以来思想上收获最大、教育最深的一次活动。首先,这是范祖尧第一次以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身份参与九三的大型活动。再者,在本次活动中,有关九三学社在现阶段应该发挥的作用的探讨,也让他收获颇丰,有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茅塞顿开。在会议上,以范祖尧为代表的九三同志结合自身的经历,现身说法,就个人的看法同学生们沟通,如关于多党制的问题,当时苏联是一党制,欧美国家是多党制、议会制,而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这是各国的历史、国情和实际情况不相同造成的,虽然都是多党制,但是有着一定的区别。

在这个阶段,范祖尧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上海交大“九三”等党派和工会共同提出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后来成为全国高校广为推行的“三育人”机制。又如“211”工程的咨询及预审,校“九五”规划的制订,以及为研究生教学上水平出谋划策。另外,这个阶段的九三学社社员积极参与校工会的工作,如为灾区捐赠衣物、书籍等,为希望工程出力,资助校幼儿园添置教学设备,以及为校重病职工家属献爱心等,在九三学社工作越发突出的范祖尧,参加了校教代会的主席团,并任民主党派团团长,对分房等敏感问题提出重要方案。在校党政领导参加的座谈会上,对办好两个校区,廉政建设,校改革方案,校风建设,发展校办产业,教学和科研改革等,范祖尧均积极献计献策。

在这个10年中,范祖尧完成了从一个普通的大学教师到一个民主党派领导的转变,思想上的逐渐成熟,对国家、对人民责任感的不断加强,真可谓是成就了一位出色的“九三”主委。

有容乃大,纳百川肝胆相照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贺《九三交大四十年》出版”几个遒劲的字写在范祖尧手中这本书的扉页上,这是当时翁史烈校长所题的字。这8个字或许就是九三学社自成立以来的真实写照。而已经成长为九三领导人之一的范祖尧这一时期也活跃在中国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一心为人民利益而奔波。

1991年,范祖尧参加了时为上海市长朱镕基召开的一次座谈会。其中他提出的有关乡镇企业产品质量问题的见解时,朱镕基说:你是一位大学教授,你提的意见很好,我们市府正在讨论并制定方法。对其表示了肯定,这进一步坚定了范祖尧参政议政的决心。

1996年,范祖尧前往北京参加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交流会,受到了李瑞环的接见,并同他讨论了有关民主党派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和取得的成效,获得了李瑞环的肯定,并且向他提出了学好文件精神,深入调查研究的殷切希望。范祖尧频频参加此类活动,以一个民主党派领导的身份,活跃在各个会议,充分发挥了一个优秀民主党派成员的作用,为广大人民谋福祉而不断奋斗。

在参政议政的同时,九三学社更加注重社内的建设和人员素质的培养提升。如在建党70周年的1991年7月1日,九三交大委员会组织了三次座谈会,依次为老支委座谈会、老社员座谈会和中青年新社员座谈会。老支委座谈会中,当时已经90高寿的朱物华老教授,以交大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的身份,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16字方针,和如何加强九三学社社员队伍建设,提高道德修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番讲解。而在老社员座谈会中,他们回顾了个人的经历,表达了对共产党的无限热爱,还通过回顾九三老一辈社员与中共合作,风雨同舟的历史,谈到作为九三社员以做党的诤友而无限光荣。在中青年新社员座谈会上,新社员纷纷联系自身思想,畅谈了入社的感受和体会,表示要继承和弘扬九三提倡的民主和科学的精神。

正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范祖尧感觉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性。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能力,走进基层,聆听民众的声音对于加强自身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如若一个人个人道德素养尚且不过关,家庭关系也难以处理得和睦,那样的人又如何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呢?因而,从这个阶段开始的范祖尧,性格上成熟稳重,处事能力方面也日臻完美。

交大九三成立40周时,年恰逢交大的百年校庆。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候,范祖尧同时参与了校庆筹备和《九三交大四十年》的编撰工作。作为一个优秀的交大名师和九三学社领导,范祖尧在两项工作中都尽心尽力,可谓鞠躬尽瘁。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宗光对他高度信赖,曾说:“我们希望范先生保重身体,只要范先生在,我们心中也就踏实了。”王宗光同志在很多公开场合都表达了对范祖尧的尊重和信任,范祖尧先生卓越的贡献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可见一斑。

薪火相传,传衣钵枝蔓四方

光阴如梭,时间若歌。

1997年各民主党派先后进行了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了组织交接,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充实了新的领导班子,圆满完成了新老交替。

在这个背景下,范祖尧深深地了解到,如何将民主党派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年青一代的培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九三学社的领导之一,在老一辈九三人因年老体衰等原因渐渐淡出的时候,让年轻一代更好更快地挑起九三学社的大梁是他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的事情。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范祖尧致力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年教师和九三学社青年社员的想法,他经常组织小型的座谈会,一则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在年轻人的理念和思维,二则也在一定程度上熏陶爱国的思想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另外,他还积极挖掘优秀的青年人才,为九三学社补充新鲜血液,但同时也保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在吸纳新的成员之前,往往要仔细观察他的言行,对他的品行详细考察合格后方可发展。

2010年春节前夕,交大九三主委敬忠良(左2),副主委武天龙(右1)、吴东(左1)看望范祖尧教授(右2)

在范祖尧为代表的一代九三人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九三学社这个大家庭中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其他民主政党一起努力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出谋划策。

自成为交大的一名教授以来,范祖尧的人生就已经和九三学社密不可分。九三因有他而骄傲,他也因成为九三人而自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