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青藏高原古建筑概述
青藏高原古建筑具有悠久历史,是藏族先民智慧的结晶与象征。建筑自身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在远古、蛮荒的岁月里,青藏高原远古藏人正是为满足生存需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自身的聪明才智、审美艺术与生存需求紧密结合,创造出青藏高原独特的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享誉海内外的,位于西藏山南泽当平原石山顶上的第一座藏王宫殿——雍布拉康。
从公元前4000-5000年时期的史前社会,青藏高原便已有了建筑。卡若遗址出土的房屋废墟便是佐证。据考古发现,卡若人的房屋,一般在10-30平方米之间,其中一座近70平方米。这些房屋的发展序列是:早期主要为半地穴平底和半地穴圜底房屋,稍晚出现地面房屋和双室房屋。到了晚期,主要是石墙房屋。有的还可以复原成半地穴二层楼屋。这种楼屋,上层住人,下层养家畜。
卡若遗址的房屋建筑,据初步分析,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木结构的草泥墙建筑。以草拌泥筑墙可以增强坚固性能,使其不裂缝。居住面用途垫平,然后夯实或烘烤,使其坚固耐用,房屋中央用石头砌成炉灶。室内和房子四周较均匀地分布有柱洞。第二类为半地穴式卵石墙建筑,居住面规整而坚硬。墙壁用石块靠穴壁垒砌,黄泥抹缝,多为方形。从村落布局看,当时人们居住的区域已有一定规律,房屋遗迹像是打破了叠压关系,比较复杂,可以分为三期遗存,至少延续五百年左右。原始村落布局除房屋外,还发现有石铺路、石墙建筑、窖穴等,说明居住者在努力改善居住条件。
青藏高原古建筑不仅具有历史悠久的特征,同时也兼具风格多样,装饰高贵典雅,结构合理舒适的特性,若依据青藏高原建筑的功能、特色来划分,可分为若干类型,如有代表王权、政教合一等大小统治权力象征的王宫、佛宫、宗堡;有代表神圣宗教的佛殿、灵殿、佛堂、佛阁、经楼、佛邸、僧舍及寺院;有王权教权集于一身的宫殿;有贵族、土王的佛邸;有保卫本土的山堡、碉楼;有牧区的格式帐篷;有农区的石砌楼房、木造楼房、平顶房;有林区的山寨木楼;有花园林卡;有庄园式村庄;还有佛塔等。古堡型、宫殿型、寺庙型、帐篷型、城市型、园林型、农舍型,各具风姿、气息浓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