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藏传佛教格鲁派举行传召大法会的主要场所(三)

藏传佛教格鲁派举行传召大法会的主要场所(三)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院主要是为传召法会而设,有传召机构,厨房、仓库等建筑。
寺院建筑_青藏高原旅游资源概论

第三节 佛殿、寺院建筑

青藏高原自佛教的传入,便弥漫着浓郁的藏传佛教气息,可以说藏传佛教渗入了每一个雪域臣子的血管里,而担当藏传佛教传播的基地—佛殿、寺院,也因此芸芸众生了。藏传佛教文化的精气,使它与本土建筑融为一体,形成自身的风格,在凝重中尽显灵气、贵气、大气。下面仅以西藏的佛殿、寺院为代表展示其精髓。

一、大昭寺、小昭寺

(一)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旧城中心,是全国重点文件保护单位之一。该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时在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之后,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1.背景资料

大昭寺初名“惹刹”。传说,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的方法,推测出了整个西藏的地形,并在此基础上选定了大昭寺的基址。文成公主说,西藏形似一仰卧的魔女,而拉萨的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因而只有填湖建寺才能消灾驱魔。于是,松赞干布下令填湖造庙。在填湖工程中,成群的彭波白山羊往来运输,成为主要的驮畜。寺庙建成以后,为了纪念白山羊驮土的功绩,便称之为“惹刹”(即“山羊驮土”)。后来,金城公主将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藏语称“觉”)移入该寺,寺名遂改为“觉康”(藏语之“佛殿”)。该寺以“大召”为名,估计在蒙古贵族固始汗掌握西藏地方政权之后,因为蒙语谓“庙”曰“召”。据《西藏王统记》记载,大昭寺只用了十二个月的时间便圆满完工。但当时大昭寺的规模不大,仅有八个殿堂。现存大昭寺的规模(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经历次扩建而逐步形成的。五世达赖执政之后,曾经耗巨资扩建、整修大昭寺。四方的铜瓦镏金顶,就是那时建造的。五世达赖去世后,第巴桑结嘉措又继续进行扩建,建设了许多佛堂。七世达赖时期,“噶厦”的一些办事机构也迁入了大昭寺。

2.建筑群构成

建筑群由二至四层的楼房组成,分南北两院。北院以正方形觉康主殿为中心,四周环以屋舍。东、南、西均有入口。正门西向,为五开间二层建筑。底层为门厅,两侧绘制四大天王和护法神像。二层为“三界殿”。上下拉章分列在寺门两侧。进入正门,是近110平方米的方形千佛廊院。院子四周环以柱廊,其墙壁绘满大型佛教故事画。这里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举行传召大法会的主要场所。南院主要是为传召法会而设,有传召机构,厨房、仓库等建筑。辩经台设在南入口的西侧。大昭寺的主要建筑为经堂大殿。大殿高4层。佛殿内外和四周的回廊满绘壁画。

3.殿内典藏

大昭寺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大殿的一层主供奉唐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另有强巴佛像、十一面观音菩萨、莲花生大师以及西藏各大教派的始祖造像。二层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的塑像。三层为一天井,是一层殿堂的屋顶和天窗。四层正中为4座金顶。除此之外,唐代的丝织佛像、元代的大银灯、明代的珍珠佛衣和金灯,也都算得上罕世珍品。寺内壁画以中楼北侧回廊和佛殿中的为上品,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题材包括佛菩萨像、历史人物和故事。大昭寺正门前方,树立着一座三米多高的石碑—“唐蕃会盟碑”。

4.建筑风格

大昭寺是汉、藏建筑技术的合璧之作。以主殿为例,建筑结构采用了梁架、斗拱和藻井等营造方式,明显受到了唐朝建筑手法的影响。大昭寺金顶为单檐歇山式,屋面覆镏金铜瓦,屋脊正中和两端竖立三个精细的金瑞,替代了汉式屋顶正脊上的吻兽。在金顶的四角,还装饰有汉式屋顶角梁上套兽装饰作用的摩羯鱼、八宝吉祥图或火焰纹宝珠形象。各个佛殿的门楣、窗户、廊柱、椽梁、柱头、墙壁、天花板等,都绘制有精美的图案或饰有精湛的木雕,再如,镏金殿顶的结构、做法与装修,又巧妙地糅合了汉、藏技术和艺术风格。另外,在某些局部,装饰风格也受到了犍陀罗文化的影响,如椽头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像。

(二)小昭寺

小昭寺,坐落在拉萨古城之北,距离大昭寺约一公里许,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昭寺,藏语称甲达绕木契(惹毛切),甲达即“汉人的”,绕木契意为大院子。小昭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唐,文成公主“自中国招来木工及塑匠甚多,修建甲达绕木契”。

1.背景资料

史籍记载,小昭寺是与大昭寺同期修建的。小昭寺,坐西朝东,建筑物朝向东方,据说是文成公主悲思汉唐之故。“建惹萨幻显殿与甲达绕木契殿,所有一切建造,绘画历晚十二个月,同时告成”。大小昭二寺工程竣工,藏王松赞干部“遂设广大庆筵”,为之开光。佛教故事说,开光这一天,诸佛、菩萨、护法尔时散花加持,颂吉祥言。释梵天众雨曼陀罗天花。诸帝子天女亦抖擞宝幡、宝幢、璎珞、宝幔各庄严品,并奏天鼓、笙竽、锣钹、小鼓诸伎乐等。西藏臣民歌舞欢娱,极一时之盛。小昭寺的早期建筑系仿汉唐格式,崇楼峻阁,金碧辉煌,极为精美、壮观。可惜这座早期建筑已不复存在。历史上,小昭寺几经火焚,几度修复,在十年动乱中又遭破坏。目前所见到的残存,已是晚期作品,系黄教格鲁派上密院的修法之地(寺院)。

2.殿堂结构

现存大殿占地2100余平方米,底层由经堂、佛殿两部分组成,呈前堂后殿之形式布置。经堂东西长21.4米、八间,南北宽17.6米、五间。佛殿呈长方形,4.4米×5.1米,外部环以转经甬道,大殿的周围还环以转经廊。殿堂竖向三层,第三层设有金殿一座,翘角飞檐,十分壮丽。

3.殿内典藏

主要供养有释迦牟尼、墨珠尔济、弥勒佛像。关于释迦牟尼像,即觉阿佛像,佛陀12岁时之身量,为西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系唐时文成公主由长安携带进藏。

二、寺院建筑

青藏高原旅游资源中,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风格及特色,都极具魅力,藏传佛教寺院所展示出的金碧辉煌与佛教本身的庄严肃穆,都使得藏传佛教寺院成为游客去青藏高原旅游的必去之处,无论是朝圣还是旅游,“心灵之旅”总离不开对各种神灵的膜拜。青藏高原有大小不一,等级不同的众多藏传佛教寺院,只要是在藏族定居的地方,总有各类寺院,供人们进行各种佛事活动,以下仅以西藏的藏传佛教寺院为例,介绍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一)桑耶寺

寺院建筑中,最早的寺院建筑雏形是山南桑耶寺。桑耶寺在建筑风格上有着特别的审美价值和特殊意义。桑耶寺坐落在扎囊县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始建于吐蕃王朝五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

1.背景资料

公元754年赤松德赞继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如增设大伦总管政事,清查田亩人口,派官治理;规定徭役地租,增订法律,严明赏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把吐蕃王朝推向了鼎盛时代。公元761年,赤松德赞为限制苯教势力膨胀,巩固王室统治,遂废除禁佛令,并遣使赴迦湿弥罗(克什米尔)、天竺等地迎请名僧弘法。密宗大师莲花生进藏,对于佛教西藏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佛教势力在王室的支持、扶植下,取得了一定的实力和地位。桑耶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修建的。它的建成,象征着佛教在西藏政治舞台上正式出现,同时反映出八世纪中叶吐蕃科学文化艺术水平的达到了较高水准。

桑耶寺的具体建造年代,《西藏王统记》记载:“兔年奠基,复于兔年竣工,历时凡一纪”。一般认为是公元779年完工,也有人认为桑耶寺的初建年代应为公元762—774年。关于桑耶寺建造有这样一个故事,说赤松德赞召集大臣们“聚议”,提出要“建立一足为表彰之遗迹,或造一与东山同大之水晶塔,或建一能望见舅氏汉土之城堡,或以红铜包裹黑波山,或在迦觉塘掘深九百九十排之井,或以金沙镇塞瓦隆卓沟,或塑藏布河流,或建三宝所依之殿堂,约一升大小,试择易而为之”。众大臣后来讨论结果认为建一迦蓝最善。于是藏王赤松德赞请莲花生主持迦蓝工程。大师施作魔法,从手心中变出迦蓝幻影,藏王看了大吃一惊,遂名之桑耶,意为出乎意料,故又名存想寺。一些史料记载,桑耶寺古称“乌登勃来”,为仿照印度阿兰达苏里的乌丹达布热寺修建的。

当时的桑耶寺寺,中央取佛教中山王之须弥山形建正殿,上、中、下三层,分别以藏、汉、天竺之规模建造之。大殿四周,分别取“东胜身洲半圆形之相”,“南赡部洲肩胛骨形之相”,“西牛货洲圆形之相”,“北俱卢洲四方之相”各建三殿。以“声闻、转法轮、独觉、吉祥天降善逝之规式建红、白、绿、黑四塔”。大殿南北又建日、月两殿。工程完工之后,藏王“聚集无量饮食受用,召集无数西藏人民,举行隆重之庆祝和多次最极稀有之开光”。并剃度七名贵族子弟出家为僧,成为第一座拥有僧人之寺庙。可惜的是,这座早期的建筑群没有能够完整地保存来下,寺院随着朗达玛灭法而败落不堪。萨迦政权时,喇嘛贡嘎宁清进行修葺整建。自此,该寺归属萨迦教派。萨迦重建后的第六十年,主殿毁于火。六世达赖后,进行修复和重建,1945年热振活佛又进行了整修。

2.建筑群构成及特色

建筑群的总平面为圆形,直径约336米,占地面积近9公顷。中心为一座方形大殿,殿的四角方向建红、白、绿、黑四塔,寺院建有二十四座佛殿和辅助用房。主要建筑按方位可分成四组。南向:有丹尊拉康(阿利耶巴洛洲)、甲嘎林(印度翻译洲)、阿巴林(调魔真言洲);西向三座;强巴林(兜率慈氏洲)、班扎林(豪杰贝札洲)、桑典林(不动静虑洲);北向为色界拉康(菩提发心洲),摄仓林(白哈尔神厍洲);甲察林(多种宝贝洲);东向是强白林(胜智文殊洲)、赤康林(清静律洲)、赤麦林(达觉仓巴洲)。大殿的南北两侧,有达瓦拉康(下亚霞,妙宝殿)和米玛拉康(上亚霞、妙满殿)。此外,还有晒佛台、足金尼满殿、足金拉康、嘎马康、热主札仓和厨房等。院周环以圆形围墙,厚1.2米;高4米,墙上耸立着许多小白塔,塔的间距约一米左右。四向开四座寺门。以东门最大,系寺院正门。距围墙约9.5米处,有一围嘛呢转经筒走廊,墙厚0.9米,高1.5—1.7米。距地约0.8米处镶嵌嘛呢转经筒,其高为40公分,直约20公分的小圆柱体,可以转动。围墙与嘛呢墙之间形成了一条转经道。乌策(中央巅峰之意)大殿,是全寺最壮观的建筑,它由祖拉康(佛殿)、中甬道、外圈大甬道组成。祖拉康,底层分经堂、佛殿两部分。经堂长方形,二十八间,317平方米。佛殿座坐西朝东,平面正方,设双层墙,呈回字形,墙间为1.2米宽的转经道,殿中主尊系释迦牟尼佛像。佛殿建筑面积约812平方米。二层由佛殿、前厅、达赖寝宫组成,主尊大日如来。三层,中间为双排回字形立柱,上部梁架悬挑,斗拱交接,十分复杂。屋面设五顶,中间三重檐攒尖顶,四角四座单檐攒尖顶。这种格局,为仿照印度菩提迦耶大塔及类似中世纪婆罗门庙宇之形式,也就是金刚宝座之规,造型新颖、独特。佛殿祖位康周围环以甬道,计三十六间,二层,1380平方米。中甬道之外围,又围74×74米的方形大甬道。整个乌策大殿总面积达8900余平方米。“一切工程合律藏,一切壁画合经藏,一切雕塑合秘咒”。寺内文物颇多,有古碑一方,位于乌策大殿正门南侧。为赤松德赞时所立。碑高3.8米,座高0.8米,碑身上部带收分,盖顶方形,翘角,盖上方盘托月牙宝珠。大殿门廊内,悬挂有一口唐式铜钟,高1.1米,直径0.55米,铸有古藏文。铭文大意是说,神圣的赤松德赞父子、夫妇,衷心祝愿这里的护法高僧,为制伏邪恶,弘扬佛法,积下圆满功德。殿门左右,还有石狮一对,高1.2米,宽0.47米,长0.76米,形象雄健,石座方形,雕刻莲花纹样。

在建筑风格上,桑耶寺是西藏古代建筑中最有特色的一组建筑群,它完全是按照佛经中的世界形成图说设计的。乌策大殿象征着世界中心须弥山;太阳、月亮殿,象征日、月轮;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周围的十二座佛殿表示须弥山四方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圆形围墙也就是世界的外围铁墙。桑耶寺的设计思想也给汉地宗教建筑带来了新的启示,产生了很大影响。公元十八世纪中叶,清政府为了尊崇黄教,仿照桑耶寺的模式,在承德兴建了普宁寺。这两组建筑群,是藏汉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表现。

(二)托林寺

托林寺是西藏古老的寺院之一,位于阿里西南边陲的札达县城。

1.背景资料

公元842年,吐蕃赞普朗达玛因灭法被僧人刺死,吐蕃王朝在奴隶、平民起义的贵族争权内讧中瓦解。西藏分裂为许多地方割据势力,他们各据一方,兼并地方,成为豪强。古格王国就是当时比较著名的割据势力之一。由于政权稳定,经济文化也有了较稳定的发展环境,佛教在这儿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公元九至十三世纪的另一个特点是遭受灭法打击的佛教,经过一个阶段沉寂之后,再度兴起。散落在阿里和河、陇、康一带的僧人,派人外出游学,延请名僧弘法。同时,不少印度、克什米尔僧人,从伊斯兰的压力下逃入阿里及卫藏。他们翻译经典、教授门徒,使得宗教势力急剧地发展了起来。寺庙拥有属民、土地、牧畜等强大的经济力量,成为左右一方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方世俗之家,无不企图控制一个寺庙集团作为支柱,以追求新的威望。而寺庙则希望掌握世俗和宗教的双重权力。因此,两者迅速结合了起来。僧俗联盟的统治,促使了宗教的膨胀发展,社会的大量财力、物力被用来大兴土木,修建寺庙。许多著名大寺如托林、萨迦、纳塘、粗布等相继出现。托林寺由益西沃和大译师仁青桑波创建。益西沃,汉语称天喇嘛智光,为古格第一代王德尊衮之长子,原名柯日。其后半生一心为法,弃位出家为僧、并亲自前住印度迎请佛学大师,途经噶洛国被俘,惨遭火刑,他的侄孙江曲沃(天喇嘛菩提光)闻讯“令人携无量黄金,请求赎还”。噶洛国声称,须有与益西沃身体等量之黄金,方可准赎。江西沃罄所有黄金,还不足一头之量。益西沃说:“用重金赎金,只能带回去一个废人,尚有何益?应该把这些黄金携往天竺毕札马拉西寺,迎请阿底峡大师进藏,弘传佛法”。江西沃于公元1036年迎请阿底峡及其二十四名弟子进藏,古格王亲自出迎,并指定大师居住托林寺。因此,该寺庙得到不断修建、扩大,并伴随阿底峡的声望而闻名于卫、藏、康等地。

2.建筑群构成及风格

托林寺,紧挨象泉河畔,总平面东西长,南北窄,分殿堂、僧居、塔居三个部分,呈条形布置。殿堂有:迦萨殿、弥勒殿、十八罗汉殿、白殿、集会殿、护法神殿和讲经台、嘛呢房等建筑。迦萨殿位于西端,居中,其他殿堂向连延伸,两侧排列。迦萨殿东的东西向轴线上,有一座大菩提塔,殿塔之间围成广场,兼跳神的地方。迦萨殿,是托林寺的主要建筑,设计十分特殊。建筑东向分内外二圈。内圈殿堂呈十字形,正中为14×14米的方殿,安放着立体坛城和朗姆那佛像。方殿四向设四殿。周围环绕回廊一周。外圈东向为门厅,供养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南、西、北三向各有殿堂五座。中间殿堂7.4×8.2米,带转经道。外圈四角建有四塔,塔高约13米。迦萨殿计有二十三座佛殿,而号称百殿,故名迦萨。迦萨,百也,多的意思。殿堂的建筑,在西藏千姿百态的佛殿中自树一帜,独具风格。

迦萨殿的出现,震动了远近四邻。香客纷纷前来朝圣。公元十五世纪初和末叶,拉达克王扎巴德和次旺朗杰,先后两次测绘迦萨殿,按照它的模式兴建寺庙和佛殿。现在,殿堂仅存墙垣,顶盖、梁架、佛像、壁画均已荡然无存。集会殿,位于寺庙的东南端,坐西朝东。由大殿、厨房、仓库、管理用房和护法神殿组成。集会殿平面呈“凸”字形,东部经堂,西部佛殿。经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计二十八间。

佛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计二十间,地面比经堂稍高。殿堂内部满绘壁画和彩画。白殿,居集会殿东北,坐北朝南,平面规整,呈长方形,北部中间突出一小佛殿。殿内四十二根立柱。僧居,位于殿堂群的南北两侧,一字排列,在东端,有一座建筑物叫色康,传为阿底峡和大译师仁青桑波的拉章。阿底峡在这里度过了六个春秋。他讲授佛法,精修理论,写成了《菩提道灯论》等许多经论著作。塔林,分布在寺院之北和西北,沿河岸布置,东西走向。分两组,每组均有三条长塔,这是由几十或成百个同样形成的小塔一字排列串联而成,长度可达几十米,乃至上百、几百米、十分壮观。长塔每组三条,以象征三部主。长塔之间,成团建有托林寺历辈高僧的墓塔。这样庞大的塔群,在西藏并不多见。

在建筑风格上,史籍记载,该建筑物系仿桑耶寺而建。中间方殿,表示须弥玉山,环廊外圈四向的四组佛殿,分别代表“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贷洲”、“北俱卢洲”;四角四座佛塔代表四天王等等。迦萨殿的正门仿曼荼罗门饰。殿堂内的壁画极其精美,内容主要是宗教画,其他还有反映牧民挤牛奶的生活,阿里地区乡味浓厚的舞蹈等。

(三)萨迦寺

萨迦寺分南北两寺。北寺在重曲河北岸,建在奔波山的南坡之上;南寺在重曲河南岸,建在平原地带。

1.背景资料

萨迦北寺始建于公元1073年,创建人为萨迦教派的创始人昆·衮却结波。北寺最初只是作为萨迦教派的主寺而著称于世。可是,到了公元十三世纪,即当萨迦寺第四代法王萨班·贡噶坚赞执事时期,北寺开始带有政治色彩。其时,蒙古王室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控制,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写信邀请萨班到凉州会晤。萨班遂率其侄八思巴与恰那多吉前往。在这次会晤之中,萨班代表西藏地方势力与蒙古王室达成协议。从此,西藏归顺了蒙古。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皇帝位,封八思巴为国师,令其统管全国佛教事务并主持西藏地区的政务。1265年,八思巴由元大都回到萨迦,开始筹建西藏地方政权。北寺因之而成为西藏地方行政事务机关的所在地。在这种情况下,八思巴对北寺进行了扩建。“拉康钦莫”殿内有大柱四十根,中间的四根尤为粗壮。关于这些粗壮的柱子,萨迦地区有许多传说。最有趣的要数“元朝皇帝赐柱”的故事。故事说,当初八思巴在元大都任职,元朝皇帝知道他想回萨迦修建庙宇,便选了一根直径四尺的大柱赐给他。但是,那柱子太大了,根本无法运回。八思巴深为惋惜。谁知当他回到萨迦的时候,那根大柱竟然漂浮在重曲河上。这个传说生动反映了皇帝忽必烈与国师八思巴之间的密切交往。

2.建筑构成

北寺规模宏大,建筑物沿山砌筑,高低错落,连绵逶迤。虽然北寺建筑现已经毁尽无遗,但从其断壁残垣,仍可推知当年鼎盛之时的气派。据有关资料介绍,北寺的主要建筑有“古隆神宫”等殿堂。萨迦南寺兴建于公元1268年。这座城堡建筑,是由本钦释迦桑布根据八思巴的旨意主持修建的。南寺总平面呈方形,占地约4.5万平方米。城堡外围有护城壕沟,沟中有水,类似护城河。城墙为回形土筑墙,上有垛口、马面,四角均设角楼,四面中部都建有高耸的敌楼。城内建筑为殿堂和僧舍。“拉康钦莫”是南寺的主体建筑。该建筑原为回字形平面的大殿,据说可容纳一万名僧人念书。

3.寺内典藏

由于萨迦寺曾为西藏地方政权所在地,寺内保存的历史文物十分众多,其珍贵者有:元代中央政权给萨迦地方官员的封诰,印玺、冠戴、服饰,以及宋、元以来的佛像、法器、瓷器等。萨迦寺的藏书浩繁惊人,不仅有罕见的用金粉、朱砂抄录的甘珠尔、丹珠尔和贝叶经,还有上万卷有关天文、地理、历算、医药、文学、历史等方面的藏文典籍。南寺的“欧珠拉康”里有十一座萨迦法王的灵塔,在其后殿里有一幅十分珍贵的历史题材的壁画,它记录了西藏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萨班与阔端的会晤。因此,萨迦寺又有“第二敦煌”的誉称。

(四)夏鲁寺

夏鲁寺是西藏佛教后宏期初期所建的著名古老寺院,位于日喀则东南三十公里处的丛堆区。丛堆是藏语商市的意思,相传这里是吐蕃十大商市之一。

1.背景资料

夏鲁寺的创建者为界·西热穷乃。据《界世系记》载,该家族原为香雄地区王裔,后事吐蕃王朝,许多人都受赞普重用,界·瓦前木曾任松赞干布的内务大臣;界译师任过赤松德赞父子两代的大臣,并精通佛学,翻译过《八千颂》等许多佛经;界·赤桑拉金不仅是热巴巾的大臣,而且是他发展佛教的得力助手之一。界·西热穷乃早年随洛顿·多吉旺秋出家受戒,后去印度求学,成为知识渊博的佛学家。为发展佛教,西热穷乃欲在丛堆地区建寺,请求大师指地,洛顿大师于是射箭定址,箭落在庄稼刚长出来的青苗地里,“青苗”藏语谓之夏鲁,故所建寺庙名为夏鲁寺。

元朝统一西藏后,界家族的扎巴坚赞任夏鲁万户长,并以其妹旬奴贝嫁与萨迦以联姻,遂使该地声名煊赫。后扎巴坚赞去内地朝觐元帝,受到仁宗皇帝的隆重接等,并赐金册玉印,又应扎巴坚赞的请求,布施财物、派遣工匠以助扩建夏鲁大殿。如今可见的夏鲁寺即为1320年扩建后的建筑。寺院扩建后,扎巴坚赞迎请负有盛名的布顿大师担任寺院主持,于是寺院僧人云集,声望日盛。

布顿大师是西藏最有名望的佛学家之一,对西藏佛教有广泛深入的研究,著作约二百余种,对显密二宗的经典作了大量的整理、研究和注释工作,编纂了大藏经的《丹珠尔》部,并撰写了著名的《布顿佛教史》,他的弟子被人们称之为布顿派或夏鲁派。

2.建筑构成及风格

夏鲁寺的建筑风格在西藏寺院建筑中十分特殊,是典型的藏汉建筑综合性,寺院由大殿、四个扎仓及僧舍组成。夏鲁大殿坐西朝东,二层。底层主殿为集会大殿,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左右,两侧各有一经堂。大殿二层完全是汉式四合院的布局,设有正殿、配殿和前殿,轴线明确,左右基本对称。四个殿堂均设有琉璃歇山顶和飞檐角,檐下斗拱,样式古朴,屋脊琉璃面砖和瓦当上图案多样,有飞天、仕女、狮虎及花卉,栩栩如生。

3.寺内典藏

底层主殿两侧各有一经堂,供奉甘珠尔和丹珠尔经。被称为夏鲁寺传世之宝的,一是用檀香木拼合而成的经版,一是盛圣水的坛子,据说坛子装水十数年不减少、不变味,均珍藏在正殿之内。主殿供有释迦尼和八大弟子像,殿前有一石盆,传为萨迦班智达使用过的。正殿供有释迦牟尼佛像和布顿大师的塑像,还有各种大小不同的铜质噶当塔。前殿中央为慈尊佛,周围是十六罗汉。回廊中绘有国政七宝、八吉祥图案等壁画。左右配殿系坛城殿,墙壁绘有各种坛城,是西藏早期画派的作品,内容丰富。

(五)白居寺

白居寺,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全称“吉祥轮上乐金刚鲁希巴坛城仪轨大乐香水海寺”。简称“班廓德庆”,即“吉祥轮大乐寺”。一般通称“班廓曲第”,意为“吉祥轮寺”。

1.背景资料

据《江孜地区佛教源流》、《黄琉璃》等史料说,白居寺始建于十四世纪末和十五世纪初,系明代建筑。1390年,帕巴贝之子贡嘎帕创建白居寺,修桑波仁波林佛殿。1414年,贡嘎帕之孙曲吉饶登衮桑帕和宗喀巴弟子一世班禅克珠节扩建禅林,建“白阔曲登”寺庙位于江孜平原年楚河畔江孜镇的西端,坐落在一个小山坳内,东、西、北三面有山环抱,四周以夯士城墙,城墙设城垛和敌台。

2.建筑构成及风格

建筑群以措钦大殿及“白阔曲登”(十万佛塔)为中心,分散布置古巴、琴各洛、洛布干、德娃今、塞贡、四刚王马、仁定、顿各洛、拉刚、杰布久、翁卡、西乃、列珠、长米切、康萨、拉乌(后与仁定合并)、下琴巴(后与西乃合并)十七个扎仓和马林、荣康、甘登、凯居、巴久等佛殿,以及扎厦、僧居等建筑,总平面呈椭圆形。扎仓中,以洛布干、长米切、拉刚建筑的最早,以仁定、西乃、四刚王马、琴各洛的规模为最大。

在众多的瑰丽建筑组群中,以措钦大殿和白阔曲登为最雄伟。措钦大殿,居寺庙中心,坐北朝南,建筑平面呈十字形,三层。底层中间为佛堂,计有48根立柱。北左壁有一尊大型强巴(弥勒)佛铜造像,高达二层。经堂之北为觉康正殿,宽五间,深三间,供养三世佛大铜造像三尊。两侧塑十六应真,造像作风浑厚、庄重。经堂左右,分东、西净土殿。东净土殿中间像龛供养强巴(弥勒)像,像后东壁塑千手千眼十一面大悲观音,像高大且美。殿之上周均有壁画。西净土殿,殿中龛室供养卢舍那佛,四壁布置菩萨、供养天塑像。供养天均作舞姿,体态婀娜多姿,异常优美。壁画绿底黑线,别具风格。大殿二层,有召开全寺最高级会议——拉基会议的拉基大殿,及朗斋夏殿、登觉殿等。登觉殿中有一直径约三米左右的立体时轮坛城,二层殿中的十六罗汉塑像形象逼真,体态各异,是闻名于西藏的明代艺术品。大殿北部的三层殿堂叫夏耶拉康。四面墙壁上绘满大小不等五十五个坛城。这在西藏寺院建筑中是比较少见的。白居塔,是寺院中最为华美的一座筑物。塔的藏语称“白阔曲登”,于1414年动工兴建,历时十年完成,费工达一百万余工日。因塔内有七十七间佛殿、佛龛,素有塔中寺之称。佛龛、佛殿内的雕塑、绘画中的神像,达十万余尊。数量之多,十分惊人,故人们又称其为“十万佛塔”。建筑占地2200平方米,分塔座、塔瓶、塔顶三个部分:塔座四面二十角(俗称四面八角),高四间,逐渐收涩,层叠而上。塔瓶圆柱形,直径20米,内有佛殿四间。

在建筑风格上,十七座扎仓分别隶属于萨迦、噶丹、格鲁三个教派,聚众教派于一寺,为白居寺的一个显著特点。塔顶十三天比较粗壮,与后期纤细的做法大不相同。全塔高九层,约四十米,整个建筑立面构图十分严谨。东西、南北方向的建筑外轮廓线与座宽基本上相等,构成全等边三角形。这种构图原理的运用,使得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比例,它雄伟、稳重,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这座大塔的设计者和建造工匠们,将佛教中的八种佛塔之特点融合于一身,成为西藏佛塔建筑中独一无二的珍品。

白居寺的另一个最大成就,是它的造型艺术创作。寺中的塑偈、壁画、雕刻数量不仅多,而且极其精美。无论是佛、菩萨、度母、金刚、天王、罗汉、侍者、供养天,或是藏传佛教教各派祖师以及极赞干布著名历史人物的塑像,性格鲜明,富于神韵。造型洗练,舞姿飘逸,潇洒婀娜。表现的技巧简练泼辣,在西藏传统雕塑、绘画艺术基础上较多地吸收汉地以及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的艺术手法,自成风格,形成江孜流派,对以后西藏雕塑、绘画艺术产生深刻的影响。堪称是一座最辉煌的艺术博物馆。

(六)甘丹寺

甘丹寺,为国外闻名的黄教六大寺之首寺,位于拉萨河畔南岸,拉萨以东达孜县境内旺波尔山峦的山坳里,海拔3800米,旺波尔山南北走向,稍微向东弯曲,距离布达拉宫47.4公里。

1.背景资料

人们说,旺波尔山像一只卧着的大象,背上驮着甘丹寺。大象为佛家推崇的国政七宝之一,“国有七宝而兴旺”,是吉祥的象征。又有人称旺波尔山为王后岭,远远望去,象仁慈的度母,把甘丹寺紧紧揽在怀中。优美动人的传说,增添了甘丹之境的无限神圣的形象。甘丹寺始建公元十五世纪初。1409年藏历正初一,黄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大昭寺创立默朗钦法会(大祈愿法会,又称传大昭),集结八千余名僧众,诵经祈祷,进行规模盛大的供奉活动,以扩大黄教的影响。法会之后,宗喀巴和堆瓦增巴·札巴坚赞、噶纠瓦·塔玛仁钦等师徒九人,前往旺波尔山勘测地址,在拉萨仁青贝等封建势力的赞助下兴建寺庙,由宠仁钦白和仁钦伦总管。赤妥康、大殿、僧舍七十余间当年建成。跟随宗喀巴的五百名僧侣云集到这里。公元1410年2月5日,宗喀巴被迎请到甘丹寺,主持盛大的开光仪式,并担任第一任甘丹寺赤巴。以后,甘丹寺又经历了九十五代赤巴的经营,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甘丹寺,全称译为喜足尊胜洲,也有译为极乐寺,具善寺的;其意为兜率天,即佛教中的欲界第四天,系释迦牟尼为菩萨时的最后住处,于此终身而成佛。后为弥勒菩萨之净土。此天一年,相当于人间十四万四千年。寺名“甘丹”者,取“受乐知足”之意。

2.建筑构成

寺内主要建筑有拉基大殿、阳八犍、经堂、赤妥康、昂久康、厦孜、绛孜扎仓以及康村、密村等建筑。拉基大殿,又叫措钦大殿,系全寺最大的集会殿,建于1409年,1720年由藏王加盖金顶,1749年晋美多吉进行了扩建。该殿位于建筑群的北半部,坐北朝南,东西面阔43.8米,南北进深44.7,殿高三层。底层分门厅、经堂、佛殿三个部分,面积2000平方米。经堂居中,规模相当大,有108根大柱,可容纳三千余名喇嘛在此诵经。佛殿有三,主要供奉弥勒像和宗喀巴像。左殿殿门之上有一组悬塑(影塑)兜率天,塑造艺术精细。殿中有宗喀巴的五狮大金座(甘丹金座)。后屏锦缎,上悬伞盖。

阳八犍经院,位于拉基大殿之西,建筑四层,正立面南向,但入口在东。1409年兴建,1416年建成。1610年四世班禅加盖了金顶。经院内有护法神殿、上师殿、坛城殿、司东康和历代赤巴灵塔殿。护法神殿,供奉着一尊大型怖畏金刚泥塑像。怖畏金刚,藏语称“久希”,像有九头、牛面、三睛、三十四臂、十六腿,蓝身拥妃。按佛经说法、系释迦于须弥山所显现,镇服了极其凶残的南方阎王后其愿为佛教护法而成护法后塑成的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