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大反腐败力度,消除腐败蔓延

加大反腐败力度,消除腐败蔓延

时间:2023-1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群众对腐败问题也深恶痛绝,积极揭发举报,踊跃配合政府调查处理。人民群众对腐败深恶痛绝,认为腐败分子利用手中权利大发不义之财,不能容忍。以上问题带来非常不好的负面作用,消弱了打击腐败的力度,降低了效果,助长了腐败蔓延;挫伤了人民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和信心,认为腐败问题是积重难反。

腐败现象古今中外都有,在我国出现不足为奇。2011年上演的《洪武大案》电视剧,充分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腐败的严重程度,和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社会主义国家的古巴现在刚开始搞改革试点,卡斯特罗先后派3万大学生到全国各地进行反贪调查,结论是“贪污受贿现象普遍”。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腐败问题更为严重,屡见不鲜,每年都有许多政要人物的丑闻被媒体曝光。

腐败问题在我国建国到改革开放前基本上很少有,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滋生蔓延,并最终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记忆中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央文件中找不到“腐败”的字语,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在中央文件中,随后在新闻媒体中“腐败”一词开始被越来越多使用。我第一次从中央文件里看到“腐败”二字时感到吃惊、新鲜,感到不可思议。随后也听惯了,习以为常。

(一)腐败为什么产生蔓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腐败产生和蔓延时,政府文件、领导讲话、学者文章、新闻媒体报导对产生蔓延的原因均有论述,认识类同,概括有国内因素、国际影响,认为这是搞改革开放不可避免带来的副产品。当时流行一种比喻说:“要让新鲜空气进来就得打开窗户,打开窗户难免蚊子进来。”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在一段时间对人们关于腐败的认识发挥了说服力。过了几年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程度不断提高,对这种解释逐渐产生质疑:既然知道打开窗户蚊子会进来,为什么制定相关政策时不同时制定防范措施,安好纱窗,准备好蝇拍?非要等蚊子进到屋子里来了才准备打?可见当时政策有缺失,不够完善,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

与此同时,人们对上述看法也有可理解的一面:因为改革开放是史无前例的探索,要摸着石头过河。在有所理解的同时,觉得政府反腐败有点见事迟、反应慢、打击力度不够。

(二)反腐败现状分析

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每年关于反腐倡廉的总结报告,有个基本类同的谈法:取得巨大成绩和阶段胜利,存在问题严重,形势严峻,要加大打击力度,常抓不懈。对反腐形势的这个说法,在前十年还有一定说服力,时间太长了这种程式话的说服力就不断减小了。这样的说法太笼统,有点含糊。因此,难免引起关心反腐败的人们对党和国家反腐败态度的猜测和质疑。

为什么反腐败搞了30年了还是形势严峻?腐败案件逐年上升,腐败形式越来越多,案件涉及面越来越广,大案要案越来越多,腐败已经侵蚀到了反腐的职能部门。

为什么搞了几十年反腐老说是“取得阶段性成果”?阶段性成果这个词用来概括一年的情况还可理解。那么10年、20年的阶段性成果加起来,早应该是取得决定性的或基本的胜利,说获得全胜也不过份。因此,人们就联想到解放初的“三反五反”运动。解放初的社会比现在复杂得多,国家法制不如现在健全,政府机关工作条件都比现在差。“三反五反运动”搞了一、二年,毛主席就就公开向全党全国人民宣布胜利结束,现在反腐败搞了30年还不敢作出腐败问题基本解决的结论。

按常理说,我们党是执政党,有建党90年、执政60年的治党治国经验。在反腐败斗争方面应该取得让人民满意的成效。

多年来的反腐败斗争不尽人意。关心反腐败的人们对反腐败的现状看不明白。究竞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还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是腐败与改革赛跑?老百姓质疑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以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搞革命和搞建设令人称赞,为什么反腐败搞的这么难,搞了几十年还是个蔓延态势,这到底是执政无能呢,还是专政不力。

(三)反腐败斗争中的“怪相”

对反腐败的重要性,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些著名君主(如汉武帝、朱元璋)都认识到腐败关系江山社稷命运。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国务委会主席劳尔·卡斯特罗说:“腐败的兹长蔓延,比美国的大炮还要危险。”我们党一直认为反腐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必须根除。人民群众对腐败问题也深恶痛绝,积极揭发举报,踊跃配合政府调查处理。尽管如此,反腐败斗争中仍然出现一些老百姓不能理解的现象,形成一些“怪相”。主要表现是:

1.有的领导在腐败问题上口是心非,开会讲得重,实际抓得松,不干实事。甚至认为积极举报的人是“爱告状,是不安静因素”。有人错误地认为“贪污分子有本事,人家吃了肉,咱们还能喝些汤”。

2.反腐败是中央急、基层疲,上下的力量不能协调一致。基层单位出了大案还得中央来督办,不督办就难结案。基层疲的具体表现是民不告官不问,民告了官也不管;就是管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雷声大雨点小”。

3.在对待腐败分子的态度上,官与民截然不同。人民群众对腐败深恶痛绝,认为腐败分子利用手中权利大发不义之财,不能容忍。身居领导之位的干部一般不喜欢谈论腐败之事,对群众议论腐败采取回避,在处理腐败人员工作生活上的事情时同情照顾多,官官相护。

4.反腐职能部门在调查处理有些案件中,不敢深挖,怕拨出萝卜带出泥,所谓“适可而止”,草草收场,使案件没有得到彻查,从而保护了腐败分子的后台人物。

5.有的反腐职能部门在查办案件中,查到将要有结果的程度时,不依法办事,不做结论,不公之于众,把脏款拿走了事,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6.有的基层政府平时大讲反腐败,在具体事情处理上又搞腐败,侵吞克扣应该给群众发的补偿款、救济金。

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腐败案,程被查处后仍享受副省级待遇,住在小洋楼,公家配备了小车和司机,过着上层领导的生活。程病故后,中组部还给写了追悼词。有人写题为《盖棺论定程维高》一文发表在报上,文章引用了中组部写的悼词。我看了此文后凝思:中组部为什么给一个腐败分子写悼词?在报上发表这一文的用意是什么?对程维高的处理到底对不对?

上述问题,使整个反腐败斗争处于政策严、力度小、效果差的状态,不尽人意。从以上问题中不难看出:在反腐败斗争中上下认识不够明确统一。中央和地方上下力量不够协调一致,国家打击腐败的政策严,在贯彻中不同程度地被打了折扣。真正落实不够,把严打的政策变软了,处理偏宽,打击不力。腐败蔓延的主要原因是贯彻落实政策不够,形成斩草而不除根。在一些腐败涉及面广人多的案件上,反腐处于“不反不行,真打也不行”的两难和应付状态。

以上问题带来非常不好的负面作用,消弱了打击腐败的力度,降低了效果,助长了腐败蔓延;挫伤了人民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和信心,认为腐败问题是积重难反。因此担心反腐败的前景,担心国家今后发展下去的前途命运。有人直言不讳的说:“弄得不好,共产党要栽在腐败上!”担心国家逃不出中国历史上朝代兴衰更替的“周期率”(毛泽东在延安与黄炎培谈话中用语)。

(四)真反力打,消除蔓延

改革开放30年来坚持反腐败,从机制、法制、政策方面建立了完备的体系,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在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打出一个令人民满意的反腐倡廉局面。

第一、解决认识问题。理清反腐败与改革开放的关系,给反腐败在整体工作中一个合理定位,真抓实打。清醒认识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狠抓反腐败工作的薄弱环节,作出反腐败阶段性规划,克服“算走算看”思想。

第二、认真贯彻落实现有的反腐败政策措施。对现有案件依法严处,限时结案,提高效率。同时要严肃查处坚决纠正反腐败职能部门的腐败作风,取信于民。

第三、认真贯彻落实干部管理政策,把好用人关,从源头减少、杜绝腐败,避免让老鼠、苍蝇进屋之后再打的困难和被动局面。组织人事部门不把好用人关则后患无穷。

第四、反腐败应从培养人才的上学时抓起。大学时期不论学什么专业,都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让学生们在走向社会之前,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使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报效国家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