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僧俗共拥的节日

僧俗共拥的节日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拉萨,勒尔达于二月二十九日举行。在人们的押解下,两名魔鬼被送到拉萨郊外,一个被送到山南桑耶地区地区,一个被送往北方的彭波。拉卜楞地区的娘乃节成了僧俗共庆共乐的节日。
僧俗共拥的节日_青藏高原旅游资源概论

第三节 僧俗共拥的节日

青藏高原僧俗共拥的节日主要有传召大法会、勒尔达(旅贡)节、萨嘎达哇节、拉卜楞的娘乃节、拉萨的雪顿节、七月劝法会、热振帕邦4唐廓节、萨迦金刚节、十月燃灯节、萨迦冬季法会、色拉普结节、那曲酬神节、布达拉宫跳神节等。

一、传召大法会

在青藏高原只要有藏传佛教寺院的地方,无论是城镇还是农牧区,每年藏历新年初都要举行隆重的“默朗”传召大法会,不管寺院规模大小,这一内容必不可少。“默朗”是祈愿、向往的意思,是对幸福、和平、健康的渴望,这是僧俗共同的心愿,也是他们在新一年年初集体心理的集中反映,也是一种需要满足的向往。默朗传召大法会的另一层涵义,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摧毁外道,广施佛法的功德。据说,释迦牟尼常在正月与外道斗法辩经,从正月初一到初八,他有意处于不利地位,待到正月初九至十五,便大显神通,进行反攻次第战败对手(外道者),使他们或火焚,或水溺,或堕岩。默朗传召大法会的初衷是庆贺大法会胜利,并借机求得一年的成功圆满。随着岁月的推移,它完全变成了雪域藏民族对新生活的祈愿。

默朗传召大法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创立的。第一次默朗传召大法会在拉萨大昭寺举行。自然,在青藏高原全藏区各地的传召大法会中,最负盛名的要数拉萨的“默朗钦波”(大传召)之意了。

宗喀巴52岁时,即1408年,决心仿效始祖释迦牟尼,在拉萨创立一个大型法会,以扩大格鲁派的影响,并借此法会募化钱财供养自己教派的寺庙和僧人。他的想法得到了当时在西藏居统治地位的乃东王朝君主扎巴坚赞的支持。

1409年藏历正月初一,藏传佛教史上最隆重庄严的首届默朗钦波法会在金色圣殿大昭寺揭开序幕。第一次默朗大法会,初一由宗喀巴师徒做施主,包括法王扎巴坚赞的弟弟、丹萨替寺的主持索朗桑波;初二由法王扎巴坚赞做施主;初八由柳乌宗宗本郎嘎桑波做施主;其余各天分别由较小的寺院和贵族头人做施主。15天中,共施供酥油159420斤、青稞和糌粑59900斤,干牛羊腔2172副,牛羊牲畜折合黄金2072钱,还有大量黄金、白银、绸缎、法器、盔甲等。

17世纪40年代后,五世达赖在蒙古和硕特部落首领固始汉的支持下,建立了“甘丹颇章”(俱乐宫殿),成立西藏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默郎大法会规模更宏大,内容更丰富,程式也固定化了,时间从藏历正月初三到二十四日,延长为21天。传召法会的内容有两项,一个是诵经,一个是辩经。他还规定,法会期间,哲哲蚌寺的“辖俄”(瞎管戒律的僧管,汉文中常称为铁棒喇嘛)接管拉萨市政大权。五世达赖制定的例规,一直延续到本世纪60年代以前。

限于篇幅,关于传召大法会的内容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勒尔达(旅贡节)

“勒尔达”是驱逐地气中蕴积之邪力的意思,每个地区都有这个活动,不过叫法、时间及形式不同而已。

在拉萨,勒尔达于二月二十九日举行。“旅贡”是人装扮的鬼,将其送到拉萨地界之外,是驱邪没灾的意思。根据传统,这项活动法定由曲水宗降秋林寺和彭布宗兰伦扎寺各出一个人,装扮成青面獠牙的魔鬼来到大昭寺门前,在众目睽睽之下与甘丹寺法台掷骨子赌输赢。假若法台赢了,就意味着一年无魔障;若是旅贡输了,就意味着这一年会有大灾大难,必须多多修福念经。但不论谁输谁赢,都得想送瘟神般将旅贡送走。送时,僧众们一起诵咒念经,还击鼓鸣号,以张声威,而俗民百姓则在场呐喊恫吓。在人们的押解下,两名魔鬼被送到拉萨郊外,一个被送到山南桑耶地区地区,一个被送往北方的彭波。送走了旅贡,也就象征着这一年无灾无难、平安顺利。

三、萨噶达瓦节

藏历四月十五日,据考证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得道、圆寂的日子,全世界的佛教徒都隆重纪念这一日子。

四月,按藏历的说法,星象上将出现28星宿中的萨噶星宿,即氐星宿。“月”在藏语里称“达哇”,拉萨人将这个月称为“萨噶达瓦”,把祭佛日也简称为“萨噶达瓦节”。整个四月,信徒们不杀生不吃肉,转意朝佛供佛,有的还会闭斋修行,或是去转经磕长头。因为佛祖释迦牟尼曾言:“此日行一善事,有行万善之功德。”

在此简单介绍一些拉萨的萨噶达瓦节:

天色朦胧中的拉萨,空气中却已弥漫开祭神祭佛的桑烟味。因为大昭寺中供奉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拉萨遂成为圣城。拉萨城区是随着四方香客来朝拜大昭寺而兴起的,逐渐成为全藏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而,它的交通路径,也就按传统的朝佛转经路形成布局。

在这一天转经的人群中,每个人都精神抖擞,口中反复诵念“唵嘛呢叭咪吽”。佛典中说:佛家弟子或其他任何人,凡在这一天做一件善事,或念一遍六字真言,就等于平常做了三亿件善事,念了三亿遍真言。在药王山,功德林一带,黑压压的人头攒动流淌,拉萨城几乎万人空巷,人群涌过来又流失远去,一浪高过一浪,浪浪相接地聚集在药王山下的摩崖石壁前、功德林煨桑台前。

中午,川流不息、络绎不绝的转经队伍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观:沿着布达拉宫西面、北面的林廓路南侧人性道上出现一溜的受施舍族。施舍是萨噶达瓦节的重要内容。人们认为:通过施舍,佛祖会看出哪些富人是否有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积善积德的志愿,以便将来给他们公正的评判奖罚。家底殷实的人家,还有外地来还愿的香客,以及在拉萨发了财的异乡商贾,大多都会前来施舍。一来报答佛祖的恩惠,表示自己时时铭记佛祖的教诲;二来显现自己具有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心愿,以求得好的报应,有个好的命运。每年这一天,接受布施的人少则两三千人,多则六七千人。

萨噶达瓦节在安多藏区称为“娘乃节”。“娘乃”在藏语中是闭斋之意。闭斋是一种单调枯燥的苦行。把纪念佛祖的活动取名为“娘乃”,是僧俗信徒为了纪念佛祖当年的苦修。

在东部藏区重镇拉卜楞地区,僧俗众生以激昂的热情,以欢歌笑声,以绚丽斑斓的娱乐活动,在娘乃的日子里表达内心的感激,表现他们今日的幸福和欢乐。拉卜楞地区的娘乃节成了僧俗共庆共乐的节日。

拉卜楞地区“娘乃节”较之拉萨的“萨噶达瓦节”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但其宗旨没有发生变化。

四、拉萨的雪顿节

拉萨及日喀则的雪顿节,也是僧俗同娱共乐的盛大节日。按藏语解释,“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后来雪顿节逐渐演变为以藏戏汇演为主,所以又叫“藏戏节”,同时哲蚌寺有巨型唐卡展出,所以“晒佛”、“瞻佛”也是雪顿节的主要内容。这个节日在日喀则也叫“色木钦波”,时间上晚于拉萨,规模也不及拉萨,所以,在青藏高原僧俗共庆的节日中还是以拉萨的最为著名。

17世纪以前,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性活动。按照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人都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杀生造孽。僧侣们再寺院里要长净,夏安居,直到七月初一解禁,才能下山。七月的青藏高原,正是牛肥草高的时候,雌牛奶汁最浓的季节,酿出的酸奶也正是浓香怡人的时候,农牧民和亲朋好友用酸奶款待经过苦行的僧人们,这即雪顿节的由来。

雪顿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瞻佛、跳藏戏、游林卡。雪顿节的序幕要从藏历六月三十日瞻仰哲蚌寺巨幅佛像算起。六月三十日天不亮,人们纷纷披星戴月从四面八方徒步聚集在西藏最大的寺庙哲蚌寺山下等待着雪顿节开幕式的第一项---瞻佛。在简单而庄重的祈祷之后,巨幅佛像在近百名僧人生物号子声中徐徐垂下,香客们高声诵念六字真言,人群沸腾,哲蚌寺的巨幅佛像约有六七层楼高,长约三十来丈,宽约十三四长。通常是三世佛的佛像轮流供香客瞻仰。三世佛即俗称的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瞻佛完毕,佛僧们在大经堂里聚会,由寺院总管赐宴。饭饱茶足之后,便集体观赏藏戏预演,庆贺夏季静修的顺利结束。

藏历七月初一,罗布林卡雪顿节揭开序幕。来自境内的各队都会有一些藏戏片段的演出。第一个献艺的是宾顿巴和扎西雪巴,它们都与藏戏的鼻祖—汤东杰布有历史渊源,都是白面具戏种。宾顿巴,藏语就是“七兄妹”或“七姊妹”的意思,也就是当年汤东杰布按神的旨意找到并组建最早剧团的七个青年男女。宾顿巴流传于山南琼结。扎西雪巴是藏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流传于山南地区扎西曲登村落。相传,汤东杰布来到山南地区乃东县扎西曲登村,认为这是一块吉祥之地,便取名叫做扎西村并修建了一座桥以便去周边地区表演,后来这种表演被取名为扎西雪巴藏戏,这也成为藏戏的始源。

七月初二,江噶尔队演出,剧目是《罗桑王子》或《朗萨姑娘》。七月初三轮到津巴队,《顿月顿珠兄弟》是他们的保留剧目。七月初四,香巴剧团则推出《文成公主》和《智美更登》等剧目。最后一天觉木隆队压轴,是雪顿节最精彩的表演。

五、十月燃灯节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成道圆寂的日子。在西藏,燃灯节创立较早,叫“浪麦”,意思是全世界都有佛法的火焰在照耀。届时僧俗或在寺中、或在自家佛龛前点燃酥油供灯来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这个节日是全民性的,几乎所有僧俗都会参与,尽其力量供献。由于宗喀巴的两大弟子嘉央却杰和仙钦却杰分别于十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圆寂,而第二世嘉木样又是在十月二十七日圆寂的,所以,青藏高原藏传佛教寺院的燃灯节时间也因寺院不同而稍有所区别。如拉卜楞寺的燃灯节虽同样从十月二十五日开始,但延续三天,表示对三位圣者的纪念。塔尔寺的燃灯节从十月二十二日起,一共九天。

六、其他

青藏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因其地域、教派不同,又形成了一些教派和地域性的僧俗共拥节日。如安多地区拉卜楞寺的柔扎节;西藏热振格培林寺的帕邦唐廓节;萨迦派的七月金刚节和冬季法会;色拉寺的普结节;那曲的酬神节;布达拉宫跳神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