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息在水一方

安息在水一方

时间:2023-1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丧委员会认为,这种墓体的设计和色彩,象征着陈诚一生脚踏实地和廉洁奉公。蒋介石在陈诚灵前献了白色花圈,并行三鞠躬礼。启灵仪式在上午8时整举行,由张群主祭。安放在活动引台上的陈诚灵柩,由6名陆海空军少校扶护推出灵帏;12名治丧委员和蒋经国、彭孟缉担任扶柩委员,分列灵柩两侧,随护前进。这些勋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陈诚一生的轨迹。

大殓之后,遂由国民党中央党部副秘书长、治丧办事处副主任郭骥,负责勘选墓址。台湾当局公开宣称的说法是:墓址必须风景优美、环境雅洁、交通便利,同时还要考虑到费用节省的因素。为此,治丧办事处婉言谢绝了观音山农场一位董事长自愿无偿奉献出的一片土地,理由是那里过于偏僻,修筑道路的工程费用太大。但是,据一些资料透露:由于蒋介石迷信风水,他指示要为陈诚勘选一处“龙穴”作为墓址。为此,郭骥同一些风水高手曾跑遍了阳明山、北投、淡水、观音山等地,最后还是由台湾名望甚高的“地理仙”曾子南,勘定台北县泰山乡的一处“雄狮出林穴”作为墓址。蒋经国称赞这座墓址“风藏气聚、山水环抱、龙虎比和、万山朝拜、万派归源、气象阔大”。

陈诚墓地

经过4个多月才选定的泰山乡墓址,在同荣村一块海拔400米的山腰平台上。这里四周是连绵的山峰,山坡上植满了郁郁葱葱的修竹和相思树。由陈诚主持兴建的石门水库放出的水,长年灌溉着附近一望无垠的良田。墓地依山带水、视野广阔、气势雄伟、交通方便。从台北乘车到同荣村,只要20分钟,从同荣村再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达墓园。

治丧办事处请七八名建筑设计师同时为陈诚的墓园设计图样,规定以简朴、庄严、雅致和节约为原则。著名建筑设计师杨卓成先生以其简单、朴实的图样独占鳌头,为治丧办事处选中。

墓地工程于7月底正式动工。经半个月日夜施工,至8月中旬,墓园及墓穴工程告竣。墓园依陡峭的山势而建,经6层240级台阶而达于墓穴。台阶的中部有一大水泥广场,供凭吊者中途休息,其两端各立一块高4.2米、宽8米的墓志铭。寝墓的形状为一块高1米、宽2.6米的正方形结结实实的水泥体。墓内为磨光的水泥石,外面用纯黑色大理石包贴;四周围着石栏,可供游人静坐。墓的后方,有一座高10米、长29.5米的弧形护墙,用白水泥建筑,与黑色的墓体黑白分明。治丧委员会认为,这种墓体的设计和色彩,象征着陈诚一生脚踏实地和廉洁奉公。

殡葬日期定于8月30日。陈诚治丧办事处对于殡葬日的一般仪节,作了如下规定:

一、下半旗及停止娱乐宴会:全国军政机关、部队、学校、团体及民间等,一律下(悬)半旗,并停止娱乐及宴会。

二、鸣放丧炮:凡备有礼炮的要塞、部队及军舰等,都于当日中午十二时起鸣放丧炮十九响。

三、佩缀丧章:凡于当日参加殡葬的人员及身份旗、武器、乐器等,都应佩缀丧章。

四、一般礼节:于灵柩移动时,鸣放丧炮时,及吹奏安息号时,除工作人员外,都应面向灵柩,武官行举手礼,文官及各界人士则脱帽肃立致敬。

五、服装穿着:(一)文官及各界人士,请着蓝袍黑褂、中山服或深色西服(结领带),武官请着夏季军常服(佩勋奖表),妇女请着素色服装。(二)外宾文官及各界人士,请着礼服或深色西服(结领带),武官请着礼服或军常服(佩勋奖表),妇女请着素色服装。[4]

谭祥因健康关系,经医生劝阻,没有参加送葬,故特于29日下午到陈诚灵前,作了最后的吊祭。

30日晨7时35分,蒋介石赶在启灵前,第三次来到陈诚灵堂致祭。蒋介石在陈诚灵前献了白色花圈,并行三鞠躬礼。礼成后,他进入灵帏,在陈诚灵柩前环视一周,带着忧伤的神情,黯然离去。

启灵仪式在上午8时整举行,由张群主祭。在献花、行礼、读“启灵文”后,缓缓的丧炮声响起,预告即将启灵。一名陆军上尉撑着“副总统”旗,立正举在灵堂左方,面向祭者。一名海军上尉捧着蒋介石亲颁的“总统褒扬令”,也站在灵堂左方,面向灵堂中央。陆海空军中尉军官各4名,捧着陈诚身前获得的各种勋章,分三列立于灵堂左前方,亦面向灵堂中央。灵堂门口,伫立着由陆海空三军共18人组成的仪仗队,作人字形排列两侧。

8时10分启灵。安放在活动引台上的陈诚灵柩,由6名陆海空军少校扶护推出灵帏;12名治丧委员和蒋经国、彭孟缉担任扶柩委员,分列灵柩两侧,随护前进。灵车上置有铜轨,灵柩下装了铁轮。轮盘顺着轨道滚动,使灵柩顺利地停置在灵车上。据说这种设备是仿照了西方首脑人物的灵车结构。

随着开道车上指挥官一声银笛长鸣,庞大的送殡行列开始缓缓移动。紧跟着开道车的,是排成“V”字队形的16辆摩托车。“副总统”旗高擎在大乐队的前面。由121人组成的陆海空三军联合大乐队,反复演奏着充满忧伤情调的《送殡进行曲》。乐队指挥只是单调、机械地将指挥棒上下移动,因为台湾当局的《军人礼节》规定,在举行丧礼时,乐队长姿势应持重端庄,不得飞舞或旋动指挥棒。

缓缓行驶的挽额车上,悬挂着蒋介石手书的“党国精华”挽额;挽额两边,挂着蒋介石手题的挽联。

12名捧勋军官,分成三排,双手捧着镶在镜框里的勋章。陈诚一生中,共获得12枚“本国勋章”和25枚“外国勋章”。在“本国勋章”中,包括了国民党最高级的一等云麾勋章、一等景星勋章、一等宝鼎勋章和一等卿云勋章;包括了因抗战有功而获得的青天白日勋章、忠勤勋章、胜利勋章和在国民党派系战争中以及反人民内战中获得的各种勋章。这些勋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陈诚一生的轨迹。

三军仪仗队由265人组成。他们把行进的速度比平时放慢了一半。缓慢而有节奏的步伐,显得整齐、沉重。

陈诚儿子履安、履洁,手提丧棒,身穿白布孝袍,头戴高高的白色孝帽,神情悲戚,默默地走在灵车前。14名扶柩委员,随护在灵车的两侧。由196个单位的代表和各界人士组成的万人执绋行列,跟随在灵车之后。

灵车过处,民众肃立道旁,组成厚厚的人墙;各商店门口与安全岛上,搭满香案、供桌。台湾《陈诚先生传》一书中有如下记述:

八时三十分发引,一条长达五公里的送殡行列,缓缓地前进,在路的两旁,满满地肃立着民众,形成两堵厚厚的人墙,高楼上也爬满了人,当灵车走过面前时,有的设香案祭吊,有的合十为礼,有的鞠躬,有的用照相机留下永恒的纪念,在木架上做工的建筑工人,也停下来就地肃立致敬。很多外籍仕女也在路旁瞻仰陈氏的遗容与灵柩,有的还拍下电影。

出殡行列,一直步行到九台街口,两位孝子叩首致谢,请送殡的人们回驾,然后灵车继续前驶,但从市区直到墓园,两旁的民众,仍然密密层层,到处是香案路祭,后面送殡的大小车辆,数以百计。

马路中间安全岛的草地上,隔个三五步便插着一把把清香;一路香烟袅绕,这些香都是市民们对陈故副总统的灵柩拜拜后,才插上去的……

中山北路的商铺,到处自设香案路祭,有些店铺还烧了一堆堆的黑布,鸣放一串串的鞭炮。仁山庄鲜花店设的香案上面,还高书了“普惠万商”几个大字。

进入泰山乡后,远近农舍门前,均可看到乡民们扶老携幼的站在门前等候副总统灵柩经过。泰山乡那条小街道上,家家户户门前都设置了灵案,上面供着素烛清香、鲜花素果,有些人家甚至敲着锣鼓,以节奏简单的哀乐,表示他们心中无限的悲悼![5]

灵车于10时20分抵达墓园。32名穿白色短衣裤、白球鞋,头戴斗笠的工人,合力将灵柩抬下灵车。他们冒着炙人的秋阳,不断发出嗬嗬的声音,吃力地爬上240级石阶,置灵柩于墓穴之中。

11时许,安葬典礼在墓前一座临时用杉萝搭成的丧棚中举行。治丧委员会召集人张群担任主祭。全体参祭人员向墓穴行三鞠躬礼后,6名护灵军官将覆盖在灵柩上的“国旗”、党旗收起。后来这两面旗帜,由张群代表台湾当局,赠给了陈诚的家属保存。

11时30分,蒋介石在哀乐声中,亲临墓地。这是他在4小时内,第二次来到陈诚灵前致祭。他在陈诚的遗像前献花、行礼;然后,默默地巡视墓地一周,没有和任何人说一句话,默然离去。蒋介石离开后,墓地既定的葬仪继续进行。19响丧炮隆隆响起。大家面向灵柩,武官们举手行礼,文官和市民则脱帽肃立致敬。

11时40分,4名号兵从4个不同的地方,同时连续吹起了安息号。号声悠悠,一代枭雄长眠地下。

陈诚的墓地与他的家乡青田,直线距离只有400公里左右,可谓近在咫尺。可是,茫茫的台湾海峡和一道无形的墙,将陈诚的墓地隔绝在水之一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