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寻访“大红袍”

寻访“大红袍”

时间:2023-1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小时过去了,“大红袍”仍然没有露面。走了一段,见到一处用护栏围起来的茶树,我心想,这恐怕就是“大红袍”了。东道主告诉大家,“大红袍”分枝茂盛,叶片斜上伸展,光鲜浏亮,叶缘为紫红色。谁知,又错了:它是“大红袍”的老弟——“小红袍”。“大红袍”遂由此得名。天色已经向晚,同伴们向女老板致谢,说有幸在这里品尝到了“大红袍”这种人间至味。

《大红袍》是弹词中的一个传统书目,讲的是明代著名清官海瑞如何费尽心机为邹彬平反冤狱,十分生动感人。还有一出《敬德月下访白袍》的戏曲,表演唐朝大将尉迟恭寻访“白袍小将”薛仁贵的故事。我这里讲的也是“大红袍”,而且又是寻访,难道是要拜见那位海刚峰海大人?或者要去结识什么叱咤风云的盖世豪雄?不是,全然不是。这里写的“大红袍”,原是武夷山岩茶中之佼佼者,有“茶王”之誉。我们所要寻访的就是这样一种茶树。

我们几位文友此刻正行进在武夷山风景区的“九龙窠”里。顾名思义,这是一条由九座岩峰组成的萦回纡曲,势如蟠龙的幽谷深涧,两侧峰峦屏列,徜徉其间,有一种穿行在高墙深巷中的感觉。光滑湿润的褐色峭壁上布满了苍苔,偶尔有一两株枫、槭横斜逸出,像是红色的旗招,显得分外明艳。山顶上罩着冠缨似的浓绿的丛林,终年弥漫在浓淡不一的云雾里。尽管节令已交“冬至”,这里却依然暖风煦煦,斜日曛曛。只是,光线照射到谷底来的却十分稀少。

溪涧潺潺,流淌在错错落落的鹅卵石上,一路上弹出琮琮的琴响。诗人老G面对这种山川丽景,竟情不自禁地高声朗吟起来:“云麓烟峦知几层,一湾溪转一湾清。行人只在清溪里,尽日松声夹水声。”原来这是宋代“永嘉四灵”之一的徐玑的诗,他写的正是武夷山一带的景观。——峰峦重叠,清溪曲折,水声松籁,不绝于耳。闽北风光宛然如画。

我说,山川胜境也通人气,有灵性,而且,各有各的独特风格。这个九龙窠,幽深中透出一种雅淡,静谧里显现着无限生机,它和那种江清渚白,落木飘萧的明丽景色迥然不同,倒是“泉声咽危石,日色冷苍松”这两句古诗略相仿佛。

东道主、散文作家S先生听了,立即接上话头,说,正是这样。如同景色有其鲜明的个性,各地的物产也是各异其趣的。那种日照长、温差大的黄沙碛里,非常适合哈密瓜的生长;而这种岩壑幽深、雾雨弥漫的自然环境,则特别符合栽植岩茶的要求。有的茶园分布在溪流的两侧,有的藏身在幽深的涧底,有的附在岩壁上或者夹在山峦的缝隙之中。失去这种独特的条件,就不会有举世闻名的武夷岩茶的存在。

走着走着,女作家小N突然指着溪流,叫了起来:“看,这么清冽的泉水里,竟然还有鱼哩!”

大家赶忙围了过来,果然见到一队体态纤柔的游鱼,正对着细细的雨滴唼喋哩。

作家V女士随口吟出:“这真是‘细雨鱼儿出’啊!”

S先生纠正说,响晴的天色哪里来的雨呀!这所谓“雨滴”原是山石上氤氲而生的。

V女士若有所悟地说,怪不得唐诗里讲:“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诗里还有呢:‘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用在这里可能也很贴切。”我补充了一句。

听说,在浙东新昌、嵊州、天台一带有一条驰誉中外的“唐诗之路”。王维、李白、孟浩然等上百位唐代诗人在那里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而武夷山一带,虽然主要是遍布着宋代以后诗人的足迹,但唐人那些绘情绘景的诗句却也同样可以移用到这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不也是一条地地道道的“诗路”吗!

一个小时过去了,“大红袍”仍然没有露面。东道主觉察到了大家急切的心情,便说:快了,很快就到了。这样,人们就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观察茶树上。走了一段,见到一处用护栏围起来的茶树,我心想,这恐怕就是“大红袍”了。可是,一问,竟是“丹凤水仙”。

又走了几步,见到一畦叶长而大、细嫩光亮的茶株,N女士问:“这是不是‘大红袍’?”回答:不是,这是“铁罗汉”。东道主告诉大家,“大红袍”分枝茂盛,叶片斜上伸展,光鲜浏亮,叶缘为紫红色。

走着走着,看到一小片茶园里,枝株茂密,而且,叶片微呈红晕。几个人同时喊出:“看,这就是了。”谁知,又错了:它是“大红袍”的老弟——“小红袍”。

这种情形,颇像《三国演义》里的刘玄德三顾茅庐访诸葛,见到崔州平以为是孔明,见到石广元、孟公威以为是孔明,见到诸葛均、黄承彦也以为是孔明,足见其想望之急、思念之殷。

又拐了一个弯,前面略显开阔,却不见了茶园,小石丘上独有茶亭翼然。S先生说,到了。大家还以为是到了喝茶的地点呢,心里都嘀咕着:“大红袍”还没见面呢。S先生指着右上方的山腰绝壁处,说:“请看,那就是!”在高悬山半,由石块垒起的台座上,果然长着几株茂密的茶树,旁边还隐约可见镌刻在岩石上的“大红袍”三个字。

由于山势高耸,距离较远,茶树的具体形态看不太清楚。东道主介绍说,这几棵“茶王”生长时间很长了,枝干弯弯曲曲,长满了苔藓,又浓又绿的叶片间夹杂着一簇簇的嫩芽,边缘上都呈紫红色。传说从前是靠驯练猴子攀崖采摘,后来从旁边石罅里凿出一条缝隙,架上悬梯,茶工可以勉强上去,采摘之后,悬梯立即撤除,因为这是“国宝”啊。

关于“大红袍”一名的来历,传说很多,S先生讲了一个“状元郎饮茶除病”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一个读书士子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了,下山化缘的永乐禅寺的老方丈发现后,叫来两个小和尚把他抬到庙里。方丈见他面色苍白,体瘦腹胀,便泡上一壶好茶,扶持他饮下。士人见茶叶绿地红边,泡出的茶水黄中带红,如琥珀一样光亮,遂呷了几口,顿觉口角生津,芳香四溢,肚中咕咕作响。连续喝了多次,鼓胀全部消退,身体康壮如常。谢过老方丈,他便赴京投考,竟得状元及第。不忘救命之恩,状元郎重返武夷山,在老方丈导引下,寻访了这半天腰的神奇茶树。这天,他正跪在山下虔诚地焚香祷拜,忽然一阵风来,把猩红状元袍卷上了半空,不偏不倚,恰巧罩在“茶王”的枝头,宛如红云一片。“大红袍”遂由此得名。

说着,一行人已上到茶亭坐下。女老板提着水壶汲来了山泉,然后迅速地用硬炭升起了炉火,顷刻间壶中便冒起了热气。她左手端过一个古香古色的茶盘,上面摆放着比拳头稍大的紫砂壶和几个酒盅般大小的茶杯;右手托着一个贮存茶叶的锡罐。茶叶放进壶中,注入滚沸的水,并用开水将茶壶淋过。两分钟过后,便提壶在各个杯中先斟少许,然后再均匀地巡回斟遍,最后将剩下的少许茶水向各杯点斟。S先生讲解说,这种斟法很科学,防止浓淡不均,而且有个名堂,头一次叫“关公巡城”,第二回为“韩信点兵”。

S先生是精于茶道的,大家都按照他的做法,端起杯来慢慢地细加品啜,齐声赞美佳茗的芳香清冽,饮过两杯之后,就再也不肯罢盏。我却没有这份口福,只是略微尝了一点点,便放在鼻子下面嗅着香味。因为我不胜茶力,哪怕喝上一小杯,也会招致失眠,像苏东坡说的那样:“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天色已经向晚,同伴们向女老板致谢,说有幸在这里品尝到了“大红袍”这种人间至味。女老板却歉仄地摇了摇头,说,准备不周,十分抱歉,今天我这里只有“小红袍”。——当然,这也不是凡品。

(200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