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要有一点书卷气

要有一点书卷气

时间:2023-1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说“书卷气”的“气”。我们说,要有一点书卷气,绝非提倡“本本主义”。而人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不断地同外界交换能量,充实、提高自己。我们提倡要有一点书卷气,强调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除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先说“书卷气”的“气”。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反映人的属性,人的精神状态,包括气质、气度、仪态、格调、风貌、气概等内涵。

这个“气”和“书卷”叠加在一起,应是指在气质、仪态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高雅的气度与风貌。晚清的陈其元有言:“学者苟能立品以端其本,复济以经史,则字里行间,纵横跌宕,盎然有书卷气。”他原是就书法而论,但因其植根于“敦品励学”,这就道出了根本,因而具有普适性。

书卷气,诚然是优良素质的外在表现;但它却是由内在品格所决定的,所以强调“立品”;而它又肇源于书卷,就是说,这种内在品格与外在表现,都是通过“济以经史”亦即读书、励学来完成的。苏东坡有两句诗讲得很好:“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个人角度,读书、励学,是健康成长的助推器、发展前进的导航针,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品格修养和精神境界;往大处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与活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兴替。当然,敦品有赖于励学,却又不完全依靠读书,它还要从社会实践中来,从学以致用中来,从自我修养中来。

现实生活中,与书卷气相对应的,有江湖气、市侩气、痞子气、粗俗气、酒肉气,还有书生气,等等。顾名思义,前面几种气,看来都要不得;那么,书生气呢?也不太好。“书生气十足”,是政治上幼稚、处世上呆笨的表现,比书呆子——读死书、读书死、死读书,好不到哪里去。我们说,要有一点书卷气,绝非提倡“本本主义”。读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最后必须落实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增长才干上来;落实到增强思辨能力、廓清思想迷雾、提高政治觉悟上来。

现在有一个说法:凡是活着的人都是一种“耗散结构”。这是借用自然科学中的一个名词。比利时普利高津教授1968年提出: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就可能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稳定的有序结构。而人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不断地同外界交换能量,充实、提高自己。现在是一个信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天的新事物、新知识层出不穷,不同外界持续地“交换能量”,就无法实现与时俱进的要求。尤其是教师、作家、编辑、记者,也包括负一定责任的各级各类干部,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范围广、要求高的知识经济时代,整天在那里输出知识、沟通思想,甚至做出判断、进行决策,更是迫切需要注入新的能量,不断地补给营养,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否则,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必然导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贻误工作,损害事业,实在是咎莫大焉。

我们提倡要有一点书卷气,强调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除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前几年,《人民论坛》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干部每周的读书时间比较少:34%的受访者,每周的读书时间为零到三个小时,27.6%为三到六个小时。就是说,六成以上的干部每周阅读时间在六小时以下。47%到4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许多人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思想平庸、作风浮躁,带有普遍倾向。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些同志从现实功利出发,认为读书无用,“远水不解近渴”。有的甚至认为,要想得到提拔重用,首要的是在领导那里“挂上号”,这就要下力气搞好关系,拉小圈子,上面有人推荐,下面有人投票;不然,读书再多,“票决”不过关,也是白搭。这样,就经常置身于各方酒筵、同学同乡聚会、迎来送往之间,把本应用于读书的时间,投入到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称兄道弟,攀高结贵上。还有些同志单凭一己经验部署工作、处理问题;觉得书本上的脱离实际,不切实用;还美其名曰“不做书呆子”、“不搞本本主义”。

加之,现实社会中,诱惑多,应酬多,娱乐多。一些同志缺乏定力,摆脱不开这些方面的牵扯,置身其间,不能自拔;反过来,却又抱怨工作忙、事务多、矛盾错综复杂,没有片刻清闲,腾不出时间来读书学习。

不少同志没有养成读书习惯,心浮气躁,日常以上网、看电视、QQ聊天、网络游戏来代替读书。结果是,精神生活趋向符号化,阅读流于感官化、快餐化、传媒化,欲望的满足取代了意义的追求,思索代之以官能享受;即便读书,也往往停留在浅层次上,浅尝辄止,“看书看皮儿,看报看题儿”;不读原著,满足于从报刊上摘抄几句警语,或者寻找一些小感悟、小道理、小情趣的东西;缺乏计划性、目的性、连续性,零敲碎打,杂乱无章。

前人慨叹人生的无奈,说过这样两句话:“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意思是,年轻时头脑好使、适合读书,却优游岁月,不去认真读书;迨至中老年,知道读书重要,想要去认真读书,却因头脑迟钝,记忆力差,不容易读进去了。正所谓牙口好时吃不着肉,待到珍馐满桌了,却又牙口不好,嚼不动了。

当前,影视、录像、电脑、网络等各种大众传播方式普及应用,确实为文化知识的快速传播与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扩展了人们的视野,活跃了社会文化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一般地说,电子传播文化是以快捷性、直观性、休闲性、趣味性为其特征的,它的巨大的吸引力和“图像化”、“浅阅读”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书氛围的形成,造成了人们阅读能力的下降和读书人群比例的降低;文字的地盘日益被音像所挤占;接受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天长日久,人们的想象力、理解力以及思考习惯,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也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德国电影导演赫尔佐格说:“读书让人拥有世界,看电视让人失去世界。”

再深入一步探索,在社会重大变革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秩序的重建,工具理性及相伴而生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会加速膨胀,而价值理性则处于失落、衰萎状态。对于正当与否的考虑会被能否现得利、能否行得通的现实计较所代替。当人的欲望被市场化力量全面煽起而失去制约时,人们的精神追求会逐渐弱化;而金钱、享乐、感官刺激,则会相应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读书学习,弘扬人文精神、审美情操,树立高尚理想,就成为必不可少、刻不容缓的了。

要读书,读什么?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着一个从经验型、自发型进入理论形态、系统形态、超前形态,提升理论自觉和思维层次的问题。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重要的,它既能为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又能统领与整合各种知识、学问。喧嚣浮躁的世界需要深刻的思想;高品位的、健全的人生,不能没有哲思的陪伴、智慧的导引。

所谓智慧,是经过转化的知识与思想观念的升华。知识关乎事物,充其量只是学问;而智慧则关乎人生,反映问题的实质,触及深层底蕴,属于哲学层次。马克思把哲学比喻为“迎接黎明的高卢雄鸡”,说明哲学是武装头脑的,是在前面指导人生的。黑格尔说,哲学是反思的科学,是事后的思索,他把哲学喻为“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两位大师讲的都是关乎智慧、关乎人生的。智慧是哲学的应用化、实际化,为带有全局性、预见性的领导决策与战略抉择所必需。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要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

历史意识或者历史本身,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与精神价值。知晓历史,敬畏历史,这是造就现代公民素养的必要前提。历史资源有资治、垂范、借鉴、参考等社会功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历史教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环节,可以发挥凝聚人心、益人心智、传承文明等重要作用;而对于每个公民来说,学史有益于陶冶情操,铸造人格,增强现代人的历史责任感,判别何为善、恶、美、丑,明辨何为公正、进步、正义,从中汲取力量,有所追求,有所摒弃,有所进取,等等。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集人生智慧之大成,我们应该通过读书学习,发掘并弘扬这些文化瑰宝,汲取丰富的精神资源,掌握博大精深的传统思想文化精髓和具有普世性、前瞻性的中华智慧,从而增强理论自觉、道路自信,充满活力,奋发向上。通过读书学习,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又有所作为;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定位取舍,实现人际和谐,相互信任,最终达到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共同要求;关注人与自我的关系,正确地认识自我、对待自我、提升自我,消除不良心态,达致精神平衡的理想境界。

古人有言:“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这是把读书同个人修养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同样,我们也应该做到,徜徉于浩瀚无际的书的海洋,从先秦诸子的哲学,左氏、司马的史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的韵文,庄、韩、欧、苏的散文,到明清小说、鲁迅杂文,通过读解、消化、涵泳,以增长智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借用一个天文学名词,就是要培植“正能量”——激发一切引导人积极进取、给予人以希望和信念的动力与感情。

要读书,如何读?

关于如何读书,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据说,爱因斯坦庆贺五十岁生日时,弗洛伊德发个贺信,说:“你是一个幸运的老头。”爱氏不解地问:“我搞科学研究,劳形苦心,刻苦勤奋,怎么能说是靠幸运得来的呢?”弗氏说:“你这学科谁也不懂,你说啥是啥,怎么说怎么是,多幸运啊!我就不行了,研究精神分析学、人类心理学,谁都能说上几句,说东道西,指手画脚,老挨批评。”读书方法也是如此,谁都有实际体验,谁都能说个“一二三”,这不是等着当“箭垛”吗!况且,每个人的情况差异很大,很难提供一种普适的经验。所以,最好是从宏观上讲,大而化之。比如说,读书不是个方法问题,而是一种自我意识,一种人生追求、生活态度,一种生命存在方式。不过,这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所以还得说得具体一点。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对于做好实际工作,不可或缺;用在读书上,同样至关重要。读书思考,可以有两个路径:一是在博览基础上,进行对照式、联结式的梳理,发掘出这些思想资源的继承、批判、发展、创新的脉络,从中汲取营养,借鉴思维方式。一是大胆吸收,博采众长;但又绝非集纳式的、撷花缀锦式的,囊括无遗,全盘吸纳;而是采花酿蜜,大冶熔金,重视选择与扬弃,自出机杼,熔铸新机。“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鲁迅语)

中国传统社会,在文化心态上,是“以过去为定向”的;要勇于突破这种习惯思维、习惯做法。过去学习理论、研读哲学有一个偏向,就是往往满足于背教条,记结论,而不善于以理论为指导,去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提倡,读书与思考同步化、一体化,要习惯于找问题,找课题,也就是培养和提倡“问题意识”——在主客观实践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自觉性的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在读书过程中,脑子里经常挂着问号,也就是“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理论是关于问题的理性思考;或者说:理论始于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不是知识学,而是问题学。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常解常新,是永不过时的,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解与阐释方式发生变化。它与科学不同,科学的问题一经找到答案,问题便成了知识,不再具有问题的性质;二是,如果说科学给人以知识,那么,哲学就是给人以智慧——提出问题本身就体现了哲学智慧。哲学家的贡献,不在于解决了多少实际难题,处理了什么具体事务,而在于他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开创性的问题。问题是哲学的发展动力,问题开启了思维探索之门。

再者,每番读书、思考,都应注意寻找一个视角。其实,哲学研索本身就是一种视角的选择,视角不同,阐释出来的道理就完全不同。视角和眼光是联系着的。爱因斯坦看人看世界,用的是宇宙的眼光,因而能够跳出“人为中心”这个成见,得出“人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埃尘——没有骄傲的理由”的结论。一部《红楼梦》,鲁迅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在组织集体学习方面,近年来摸索出多种有效的做法:比如举办学习讲座,有组织、有目的,选题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普适性;再比如,选择、推介有价值的书籍,在班子内统一部署,分散阅读,然后集中讨论,各抒己见,最好能够展开争论,最后由班长归纳、总结,博采众长,并有所升华,有所发展。

就整体来说,应该创造一种有利于读书学习的大环境。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关于读书学习的引导、评价机制,比如,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都能与学习成果挂钩;二是在全社会倡导、培植、弘扬读书学习精神,树立尊重知识、读书学习光荣,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可耻的社会风气、舆论氛围。

(201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