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知名学者著文指出:“在传记作家的描述中,陈寅恪先生能够记住所有阅读过的文本,以致有‘活字典’之誉,并能阅读藏、蒙、满、梵、日、英、法、德以及巴利、波斯、突厥、西夏、希腊、拉丁等十几种语文;而钱锺书先生亦以博闻强记著称,素有人肉‘照相机’的美誉。但这种记忆力只是前谷歌时代的技能,它夸张地折射出人们对于知识储备的无限渴望。进入谷歌时代之后,人肉搜索引擎和硬盘代替了‘人肉记忆体’,以致这种禀赋逐渐失效,转而成为一种旧时代的历史传奇。”
尽管这一位学者为我素所尊重,但他的这种说法,我却“期期以为不可”,因为它违反规律,甚至违反常识,看似反映一种众所周知的事实,其实是似是而非的。核心问题在于这位学者混淆了人与工具的本质差别。计算机再先进,又怎能代替人的头脑呢?诚然,今天由于有了搜索引擎和硬盘,许多资料、数据、知识可以不必存储在脑子里;但这绝不意味着超人的记忆“禀赋逐渐失效,转而成为一种旧时代的历史传奇”。应该说,纵使天荒地老,亿万斯年,也就是到任何时候,搜索引擎和硬盘也无法取代人的记忆才能、知识储备,尽管表面看来,它们同样具备记忆存储的功能。
我们无论是从常识出发,还是进入学术研究的领域,都可以明确地察知这一论点的武断与失当:
其一,“心之官则思”,人的头脑的思维功能,要靠记忆对感知提供经验。何为记忆?记忆是人脑保持和提取信息、知识的心理过程,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以后的再现与回忆的心理过程。俄国著名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想象是同记忆紧紧地联在一起的。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记忆与回忆》一文中指出:“记忆和想象属于心灵的同一部分,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记忆里的东西。”而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则说得更干脆:“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他之所以这样讲,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各种学习无不以记忆为基础;没有记忆,学习过程就会像“熊瞎子擗苞米——随擗随丢”。通过记忆,人们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能力,也形成了各自的个性心理特征。记忆可使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与现在连成一个整体。没有记忆,一切心理活动、一切智慧积累,都将化为乌有。如果一切都仰赖于搜索引擎和存储硬盘,那还能谈到个性心理特征、独创性与创造性吗?
其二,记忆不仅是从感知到思维的桥梁,更是想象力驰骋的基础。所谓想象,是对感知到的表象进行主观加工与改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过程。可见,记忆是想象力的出发点,是想象力通过难以预言、难以预见的飞翔伸向虚构的跳板。研究人员分析,记忆就是大脑重新定位、恢复一部分信息、知识的过程,而想象则是重组既有信息的过程,因此两者有必然的联系,记忆力下降了,想象力自然会随之而变化。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记忆力和想象力是相辅相成的;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时,其想象力也会随之而消减。
其三,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需要贯通、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种思辨能力的养成,是建立在记忆存储之上的。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越丰富,知识面越宽广,联想、贯通的能力便越发达,可供联想与贯通的对象就越丰富。如果脑子里空空如也,一切全靠引擎搜索来提供,那还怎样进行创作与研究?
其四,“谷歌时代”的搜索引擎和硬盘固然可以查阅许多资料,但它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事先掌握线索,如果你对所要搜索的内容一片茫然,那是无法进行的。有“民国第一外交家”之称的顾维钧,在其回忆录中谈到,恩师穆尔先生曾告诫他:“不论是写文章还是为了求知,要知道到哪里去找自己所需的材料……不必让一个人费脑子去记事实、日期、人名和地点,重要得多的是学会到哪里去找这些资料。”要实现穆尔所要求的“学会到哪里去找所需资料”,光靠搜索引擎和硬盘是难以奏效的。
其五,知识在于积累,知识有“夥聚性”。你掌握的东西越多,也即托尔斯泰所说的外延越大,你的才能就越能显现;反之,以狭窄的知识面,面对枯燥无味的资料,既形成不了独到的见解,更无法对林林总总的素材进行有序地整合,又何谈创作与研究。一个只靠电脑操作来从事创作与研究的人,岂不沦为一架会喘气的机器!
其六,从知识的类别来分析。按照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在1958年提出的论点,人类知识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有些知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搜索、存储,能够用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式加以记录,进行传播。比如,那些能够用语言、文字、数字、图表等形式清楚表达,可以用固定程序显示,可以利用数据和IT技术进行整理与存储,可以编码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档案、图片、影像等等,一般称之为编码知识,或显性知识。还有一类属于隐性知识,它们的特征是高度个性化、主观性,难以明晰化、公式化、规范化、系统化地表达,不易确知,不易传播。比如,个人情绪、个人信念、价值观,以及属于感悟、抒情、暗示等微妙的心理活动,纯粹建立在个人经验、感知之上,显然,是无法进行技术化、规范化、系统化处理的。
要之,人的头脑所进行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无比复杂的思维活动,绝非电脑软件的机械性的组合所能代替的。
(201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