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花甲老人不明白

花甲老人不明白

时间:2023-1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伴问他干啥去。花甲老人不明白。那人说,市场的地摊上,东西随便摆放,菜叶、果皮成堆,乱糟糟的一片,再加上鱼虾气味难闻,塑料袋满天飞,有碍观瞻,卫生也不讲究。突然,车子停下,里面下来一个年轻人,一看,正是早晨市场上接谈的那一位。年轻人忙着帮老汉把自行车推回院里,然后请他上车,到区政府参加一个办公会。

赵老汉今天早早就起来了,喝过一碗开白水之后,挎起一个竹篮就往外走。

老伴问他干啥去。他说:接到手机短信:今天有两个新疆来的远客,要到家里来看我,晚上得好好招待招待。我要跑趟市场,买点河鱼、海蟹;再选点山蘑菇、黑木耳,炖个鸡汤;还要做上一顿“抓饭”(这是老人的“拿手活”——当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学来的),这就要选二斤羊肉里脊、几只胡萝卜、几头圆葱。

“现在就是方便,市场上要啥有啥。”话音刚落,老汉已经走出了家门。

农贸市场倒也不远,他往西一拐,不足二百米,就到了。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往日熙熙攘攘、闹闹盈盈的场面,竟然全部消失,像变戏法一样,卷地不见了。街道上,空空如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眼望不到边,怪清冷的。人呢?市场上那些摆摊儿的人呢?那装满菜蔬的大车,高声叫卖的商贩,挤挤撞撞的人群,怎么一股脑儿都不见了?他们都到哪里去了?花甲老人不明白。

这时,正好一个年轻人穿着球衣球鞋,从胡同里跑出来,老汉迎面问上一句。

那人说:“今天和明、后两天,市场暂时停止营业,上面的卫生检查团来了。”

老汉依旧不明白:市场是卖东西的,碍着检查团什么事?

那人说,市场的地摊上,东西随便摆放,菜叶、果皮成堆,乱糟糟的一片,再加上鱼虾气味难闻,塑料袋满天飞,有碍观瞻,卫生也不讲究。所以,需要集中整治一番。

听了,赵老汉点了点头,“唔,是这么回事。”——心里似乎明白了。

那人刚刚抬腿要走,老汉却又问上一句:“那以后,这里就不让摆摊儿卖东西啦?”

那人不假思索地简单回答一句:“三天过后,照样营业,啥也不耽误。”

老汉这可就弄胡涂了,顿时疑窦丛生,问题连成了串儿——难道三天以后市场上就不乱了?鱼虾就不腥了?塑料袋就不飞了?难道三天以后就用不着讲卫生了?那检查团的检查,究竟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他对年轻人说:“人老了,思路不开阔,左想右想想不开,反正就是不明白。”

这回却轮到年轻人点了点头,说:“唔,是呀,是呀。”分手时,他亲切地问了问老人家的住处。

又过了一袋烟工夫,老汉还是没有动地方,他琢磨着,既然卫生检查团关心市场的环境卫生,为什么不想想办法,从根儿上解决一下营业秩序呢?比如,对农产品如何摆放提出要求,对经营方式做些明确规定,建立一些责任制,分片包干,等等。不抓根本,光是这么突击检查一下,走走过场,“水过地皮湿”,不是白白地耗时费力吗?难怪人们编出“顺口溜”来:“全民总动员,对付检查团。检查团一走,虎是虎来狗是狗(原来啥样还啥样)。”

心里就是不明白,可是,身旁已经无人可问,只好“自己做梦自己圆”了。

什么东西也没有买到,空手而回,心里很是烦闷。老汉胡乱地吃了一点饭,看看墙上的挂钟,八点已经敲过了,他到棚子里把自行车推出来,准备再到超市去一趟。可心里却还是合计着,干部们不是老讲: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为人民办实事吗?不是老讲:不要“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吗?这种苦头已经吃够了,有些人怎么就是不接受过去的教训呢?——不明白,实在是不明白。

心里想着事,好险没撞上迎面开过来的小轿车。突然,车子停下,里面下来一个年轻人,一看,正是早晨市场上接谈的那一位。年轻人忙着帮老汉把自行车推回院里,然后请他上车,到区政府参加一个办公会。路上,司机介绍说,这是刚上任的副区长,姓赵。

老汉高兴地说:“弄了半天,咱们是一家人。”可是,马上又说:“赵区长,我是个普通的退休职工,不会说也不会道,别让我挨憋了,送我回家去吧,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办:远道来了客人,我得打酒、买菜招待他们。”

副区长说:“赵大伯,你在会上,不用讲什么大道理,就是当着那些卫生局长、工商局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农贸市场管理干部的面,说说你的那些‘不明白’。”

“师傅,”副区长说,“麻烦你再跑一趟,帮赵大伯把菜买了。”这时,汽车已经进了政府的院门。

(200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