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记叙文的写作

关于记叙文的写作

时间:2023-1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初中班选出我的三篇记叙文:《冰原上的盛事》、《青天一缕霞》、《碗花糕》,作为语文课文。记叙文作为文体,范围十分宽广,我这里专门谈其中的散文写作。它属于文学门类,同新闻类的消息、通讯,或者传记、日记、回忆录的写作,有所不同。先说一篇记事散文《冰原上的盛会》。这类记叙文一般的写法,都是按照过程顺序,从头到尾往下写。真正爱情的获得是结识了著名作家萧军,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初中班选出我的三篇记叙文:《冰原上的盛事》、《青天一缕霞》、《碗花糕》,作为语文课文。李晶老师讲授前,邀我结合这三篇文章,就散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如立意、构思、联想、对比、心理刻画、细节描写,以及运用文学语言、选择特殊视角、注意开头结尾等,做些讲解、分析。下面就是我的讲话记录的整理稿。

记叙文作为文体,范围十分宽广,我这里专门谈其中的散文写作。它属于文学门类,同新闻类的消息、通讯,或者传记、日记、回忆录的写作,有所不同。既然是文学作品,散文的写作自然要运用文学手法,不能只是叙述,还要讲究文采,力求生动感人,而不能满足于鲜明、准确;要有情感灌注,有的还离不开形象刻画、心理描写、想象、联想,要讲究修辞造句,讲究语言表达方式;讲究结构,起承转合;尤其是强调要有独创性,文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散文作为记叙文体,记人、叙事、抒情、写景,有时还要有议论。这在下面的讲述中都会涉及到。从系统指导、探索规律角度,我估计广大同学已经从语文老师那里听到很多了。为了不致重复,我想结合自己的几篇散文,从写作手法方面谈一些具体、实际的体会。

先说一篇记事散文《冰原上的盛会》。这是写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捕鱼节的。这里是蒙古族自治县,多民族聚居,渔猎、游牧、农耕文化融合。看上去很荒凉,却有一种迷人的风致和特殊的文化魅力。这种冬季捕鱼活动,源于史前,盛于辽、金时代,现在的采捕手段、捕鱼工具、操作规程,都是沿袭原始的风习。那天天气非常冷,我们这些应邀前来的各地的作家朋友,吃过早饭就到了一望无际的冰面上。人差不多都站满了。捕鱼前有个神秘的“祭湖”、“醒网”仪式。然后就开始下网、捕捞了。整个过程比较长,等到把鱼网全部拖出,冰上堆起高大的鱼堆,游人散去,已经日影栽西了。就这么一整天的盛事,怎么写成文章啊?

这里遇到两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一是吉林省作协和松原市要求能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上发一篇文章,因为它发行二百多万份,在全国以至世界上影响面大;可是,篇幅有严格的限制,只能在两千字上下。我是采访团团长,自然责无旁贷,任务就落在我的头上了。二是这里的捕鱼节已经举办多少届了,年年都有作家来写,松原市文联出个散文集,专门写这一活动的不下几十篇。你还怎么动笔,能另出什么花样呢?

我想在两个方面出奇制胜:第一,在立意方面,找准文章的眼,或者说支撑全文的精神支柱。像人有脊梁一样,文章也要有个支柱。就是说,美妙的表现形式固然重要,但要出奇制胜,还必须凭借深刻、充实的内容。第二,在表现形式上,要别出心裁,大胆创新。

立意,一是回归传统,突出原始的民族风情;二是打出保护生态环境这张牌,打造绿色品牌。这两方面都是最时新、最吸引人眼球的。

明确了这个中心内容,下面就要围绕这个中心内容来组织素材了。这类记叙文一般的写法,都是按照过程顺序,从头到尾往下写。这么写当然可以。但是,这必然重复人家的老路,非得“碰车”不可。我想了个绝招儿,保证不和别人重复。

我是这样组织的:全文两千字,分为十个自然段。前三个自然段写散场后的场景。

夕阳恬静地悬浮在昏黄的天际,看去颇似一面铜锣。仿佛听得“嘡”地响了一声,这一天的冬捕会战,便在查干湖的万顷冰原上暂告收场了。它使人联想起古代战场上的“鸣金收兵”。

无疑,捕鱼节这是一个盛大而欢腾的节日,但我更倾向于把它看作一出货真价实的野台大戏,唯一的理由是它彰显了典型的劳动艺术,而且带有规范化的程式。你看,在冰原的大舞台上,全副毛皮装束、英风飒飒的渔夫们不都是戏剧的主角吗?而他们身旁两千米长的拉网便成了道具,数以万计的游人则是名副其实的观众。现在,无论是演员、道具还是观众,连同上千台的车辆,已经潮水般地退去了;寒光四射的冰面上,只留下无数个下网的冰窟窿,当然,最显眼也最令人心旌振奋的,还是那盐堆、柴垛一般的捕获品,那光鲜鲜的几万公斤鲜鱼。

到了第四自然段,我才开始交代捕鱼节的有关背景,追述捕鱼节的由来。

第五、六、七、八、九这五个自然段,集中交代两方面的中心内容:

五、六、七三个自然段写回归传统,保持原始的捕鱼方式。怎么写?不能空对空地议论,或者只用叙述语言交代,要有形象,有描写,这样才能生动感人,像是身临其境。我通过写开湖仪式,先是“祭湖”,闷声闷气的法号响彻晴空;喇嘛们列队诵着经文,祭师们戴着鹿、牛、鹰、虎等原始图腾面具、跳着查玛舞,祈祷湖神保佑渔民富庶安康和水下精灵永续繁衍。“醒网”仪式,查玛舞围着冰洞来跳。然后,依照传统习俗,进湖开网的渔工用大碗喝“壮行酒”,吃奶干、炒米。酒足饭饱之后,喜炮齐鸣,一支浩荡的队伍奔赴“冬捕”现场。同样,捕鱼工具、捕鱼过程,突出保持固有传统——把长达两千米的拖网送进事先打好的冰窟窿里,十分费事;最后,在另一端用马匹来转动绞盘来拖拉冰下的渔网。这种传统习俗,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之所以用马拉,是考虑到马在冰面上震动较小,如果机器轰鸣,会影响鱼群的安定。

八、九两段,集中写保护生态环境,也都是通过描写人物、故事来展开的。

最后一段结尾,以抒情笔调揭示这次活动的意义、价值:

这里是一个完全感性的世界,声音和色彩的世界,欢呼笑语、歌鼓喧阗的世界。这种劳动中歌舞、丰收时庆祝的美学意义,是在浩大的时空中,通过一个个劳动者的体温与脉搏展现了自古迄今的无穷的生命活力。这里多的是粗犷而真实的历史遗存,无须借助于深邃、高超的理念,也用不着附加什么猎奇的视角和矫情的浪漫。表面上看,这荒寒的角落,似乎是被诗意与哲学遗忘了,其实质却蕴涵着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回归与生命还乡,攒集了太多的心理文化和哲学命题。

上面说的是叙事。下面谈谈写人。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吧?她的生命历程十分短暂,仅仅活了三十岁;却留下一百多万字的作品。她是黑龙江省呼兰县人,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她早年丧母,童年十分孤寂。后来,错嫁给一个同乡青年,万般痛苦之下又逃婚出走。真正爱情的获得是结识了著名作家萧军,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生活非常困苦。但他们患难与共,感情融洽。并在萧军的影响下,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为躲避特务的迫害,他们逃离了哈尔滨,到达青岛、上海。受到鲁迅、茅盾等左翼作家的赏识与帮助。萧红开始在文学界崭露头角。特别是长篇小说《生死场》社会影响很大。萧红也因此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知名的女作家,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正当生活逐渐安定下来,文学创作也比较顺利的时候,两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决定用暂时的离别来弥补裂痕,她离开上海,只身东渡日本。回到西安后,矛盾更加尖锐,两人正式分手。后来,萧红又与端木蕻良结婚,从内地辗转到了香港。萧红在寂寞、苦闷中,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又是一部传世杰作。这时她已患有严重的肺结核,日军占领香港后,萧红病情加重,终于在战火纷飞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萧红遗体火化后,葬在了香港的浅水湾。

坐落在呼兰县城南的萧红故居,现辟为萧红纪念馆。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访问了萧红故居,还到过她曾埋骨的浅水湾。那里已经成了游乐场所,富豪居住地方,刘德华就住在那里。我感到很悲凉。写了一篇散文:《青天一缕霞》。

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名字呢?原来,云霞,是萧红作品中的风景线。她像白云一样,到处飘逝着,很快就飘得无影无踪。她的许多作品都写到了故乡的云。

当我踏进萧红故居一看,实在有些失望。寥寥几幅灰暗模糊的照片,一些作家用过的旧物,疏疏落落地摆在五间正房里。原有的两千平方米的后花园,这印满了萧红的履痕、泪痕和梦痕的所在,如今已盖上了一列民宅。更为遗憾的是,留下百多万字作品的著名女作家,陈列室中竟没有收藏一页手稿、一行手迹。联想到坐落在圣彼得堡的普希金就读过的皇村学校,虽然经过一百七八十年的沧桑变化,包括战乱与兵燹,但是,普希金当年的作业簿和创作诗稿,依然完好无损地保存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压抑,悲从中来。

既然手稿没有,还莫如去读窗外的云。仰望云天,同女作家当年描述的没有什么两样,天空依旧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大团大团的白云,像雪山,像羊群,像棉堆,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我想,如果赶上傍晚,也一定能看到那变化俄顷,令人目不暇接的“火烧云”。

其实,我早已习惯于把望中的流云霞彩同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作类比式联想。比如,现在,我就自然地把这个地上的萧红与天上的云霞联系起来——

看到片云当空不动,我会想到一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没有母爱,没有伙伴,每天孤寂地坐在祖父的后花园里,双手支颐,凝望着碧空。而当一抹流云掉头不顾地疾驰着逸向远方,我想,这宛如一个青年女子冲出封建家庭的樊笼,逃婚出走,开始其痛苦、顽强的奋斗生涯。有时,两片浮游的云朵亲昵地叠合在一起,而后,又各不相干地飘走,我会想到两个叛逆的灵魂的契合,——他们在荆天棘地中偶然遇合,结伴跋涉,相濡以沫,后来却分道扬镳,天各一方了。当发现一缕云霞渐渐地融化在青空中,悄然泯没与消逝时,我便抑制不住悲怀,深情悼惜这位多思的才女。她,流离颠沛,忧病相煎,一缕香魂飘散在遥远的浅水湾,……

这篇散文运用了两种重要的文学手法:

一是联想与想象。

二是通篇使用对比手法:

1. 地上的人与天上的云。

2. 萧红作品中的故乡场景与现实中的所见。

3. 萧红故居与普希金故居。

4. 萧红与其他大作家相比。同那些跨越时代的文坛巨匠相比,萧红也许算不上长河巨泊。她的生命短暂,而且身世坎坷,迭遭不幸。她失去的不少,而所得可能更多;她像冷月、闲花一样悄然陨落,却长期活在后世读者的心里;她似乎一无所有,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串坚实、清晰的脚印,树起了一座高耸的丰碑。她是不幸的,但也可以说,她是很幸运的。

5. 萧红作品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相比。十字街头拐弯处,当年萧红读书的小学校还在。微风摇曳中,几棵饱经风霜的老榆树似在发出岁月的絮语。下课铃声响起,一群闪着澄澈、亲切的目光的活泼可爱的女孩子,野马般地拥向了操场,有的竟至和来访的客人撞了个满怀,随之而喧腾起一阵响亮的笑声。我蓦然想起,《呼兰河传》中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不也是这般年纪、这样天真吗?可是,只因为她太大方了,走起路来飞快,头天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一点也不知害羞,硬是被活活地“管教”死了。从“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话就是放肆”的死寂无声的黑暗年代,到能够在阳光照彻的新天地里自由地纵情谈笑,这条路竟足足走了几千年!

6. 对比全国各地的云彩。在浪迹天涯的十年间,萧红走遍大半个中国,而且,曾远涉东瀛。她看到过青岛上空的彩云,肯定领略过那种云的“青春的嘘息”和轻快感、温柔感、音乐感;她注意到关中一带抓一把下来似乎可以团成窝窝头的朵朵黄云,透明、绮丽的南国浮云,素朴、单纯,仿佛用高山雪水洗涤过的热带晴云,樱花雨一般的东京湾上空的绮云。然而,除了故乡的云,其他全没有记在笔下。

如果说,像萧红这样的女作家,离我们还比较远,感到有些陌生;那么,我们再来谈谈如何记叙和描写自己的亲人。现在,说说我的另一篇散文《碗花糕》,是写自己的嫂子的。

简单交代一下人物背景。

我出生时父母都年过四十了,兄嫂大我二十岁。哥哥在外,嫂子当时没有孩子,非常喜欢我。我经常睡在她那里,一切都由她照看,我淘气惹祸,帮我排难解忧。像母亲一样关怀、疼爱我,当时我觉得比母亲还要亲。却又不同于母亲,出于小叔和嫂子的特殊关系,她老是拿我开玩笑,引我出洋相,生活充满了情趣,充满了欢乐。后来,我哥哥去世了,她才二十四五岁,原本不想改嫁,是我父母硬是苦劝才不得不走了人家。但对我们家,父母和我,依然充满感情。改嫁后处境不好,很不遂心,丈夫长期患病,她挑起了沉重担子,吃了很多苦头,不久就去世了。实在是一场悲剧。

下面说说写作这篇散文的体会:

写这类文章,首要的是要有真情实感。我对于嫂子确实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叔嫂情深,情同母子。这样,当失去她以后,先是改嫁,后是死亡,我的痛苦、悲伤可想而知。曾经连续多少天吃不好,睡不好,心窝里堵得慌。在小小的童心中留下了深重的伤痕。觉得从她的身上得到的太多太多,而我所给予她的又实在太少太少,真是对不起这位母亲一般地爱我、怜我的高尚女性。几十年过去了,她仍然活在心中,想起来就感动,就怀念。拿起笔来写,也特别顺畅。思绪像流水一样,唰唰地流淌出来。

动手之前,就觉得嫂子活灵活现地站在眼前,音容笑貌,仿佛当日,往事一幕幕地像电影一般放映出来。关于嫂嫂的的相貌、模样,我是分不同时段来写的:

在孩子的心目中,似乎没有俊丑的区分,只有“笑面”或者“愁面”的感觉。嫂嫂生成一张笑脸,两道眉毛弯弯的,一双水泠泠的大眼睛总带着甜丝丝的盈盈笑意。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戏台上头戴花翎、横刀立马的大元帅。此刻,她正忙着擀面皮、包饺子,两手沾满了面粉,便让我把摆放饺子的盖帘拿过来。一会儿又喊着:“小弟,递给我一碗水!”我也乐得跑前跑后,两手不闲。

哥哥去世后,冬去春来,嫂嫂换了一身月白色的衣服,衬着一副瘦弱的身躯和没有血色的面孔,似乎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其实,这时她不过二十五六岁。

她改嫁以后,身体一直不好,头发过早地熬白,腰也直不起来了。可是,在我的梦境中、记忆里,嫂嫂依旧还是那么年轻,俊俏的脸庞上,两道眉毛弯弯的,一双水泠泠的大眼睛总带着甜丝丝的盈盈笑意……

其次,我写嫂子,运用了大量的生活细节。我浓墨重彩来写除夕之夜——

到了亥时正点,哥哥领着我到外面去放鞭炮,这边饺子也包得差不多了。我们回屋一看,嫂嫂正在往锅里下饺子。估摸着已经煮熟了,母亲便在屋里大声地问上一句:“煮挣了没有?”嫂嫂一定回答:“挣了。”母亲听了,格外高兴,她要的就是这一句话。——“挣了”,意味着赚钱,意味着发财。如果说“煮破了”,那就不吉利了。热腾腾的一大盘饺子端了上来,全家人一边吃一边说笑着。突然,我喊:“我的饺子里有一个钱。”嫂嫂的眼睛笑成了一道缝,甜甜地说:“恭喜,恭喜!我小弟的命就是好!”哥哥笑说,怎么偏偏小弟就能吃到铜钱?这里面一定有说道,咱们得检查一下。说着,就夹起了我的饺子,一看,上面有一溜花边儿,其他饺子都没有。原来,铜钱是嫂嫂悄悄放在里面的,花边也是她捏的,最后,又由她盛到了我的碗里。谜底揭开了,逗得满场轰然腾笑起来。

写嫂子如何拿我开玩笑、逗乐子、搬油坛、借枕头。

我小时候又顽皮,又淘气,一天到晚总是惹是生非。每当闯下祸端父亲要惩治时,总是嫂嫂出面为我讲情。这年春节的前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随着大人到土地庙去给“土地爷”进香上供,供桌设在外面,大人有事先回去,留下我们在一旁看守着,防止供果被猪狗扒吃了,挨过两个时辰之后,再将供品端回家去,分给我们享用。所谓“心到佛知,上供人吃”。可是,两个时辰是很难熬的,于是,我们又免不了起歪作祸。家人走了以后,我们便悄悄地从怀里摸出几个偷偷带去的“二踢脚”(一种爆竹),分别插在神龛前的香炉上,然后用香火一点燃,只听“劈——叭”一阵轰响,小庙里面便被炸得烟尘四散,一塌糊涂。我们却若无其事地站在一旁,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哪晓得,早被邻人发现了,告到了我的父亲那里。我却一无所知,坦然地溜回家去。看到嫂嫂等在门前,先是一愣,刚要向她炫耀我们的“战绩”,她却小声告诉我:一切都“露馅”了,见到父亲二话别说,立刻跪下,叩头认错。我依计而行,她则“爹长爹短”地叫个不停,赔着笑脸,又是装烟,又是递茶,父亲渐渐地消了气,叹说了一句:“长大了,你能赶上嫂嫂一半,也就行了。”算是结案。

我家养了一头大黄牛,哥哥春节回家度假时,常常领着我逗它玩耍。他头上顶着一个花围巾,在大黄牛面前逗引着,大黄牛便跳起来用犄角去顶,尾巴翘得老高老高,吸引了许多人围着观看。这年秋天,我跟着母亲、嫂嫂到棉田去摘棉花,顺便也把大黄牛赶到地边去放牧。忽然发现它跑到地里来嚼棉桃,我便跑过去扬起双臂轰赶。当时,我不过三四岁,胸前只系着一个花兜肚,没有穿衣服。大黄牛看我跑过来,以为又是在逗引它,便挺起了双角去顶我,结果,牛角挂在兜肚上,我被挑起四五尺高,然后抛落在地上,肚皮上划出了两道血印子,周围的人都吓得目瞪口呆,母亲和嫂嫂“呜呜”地哭了起来。事后,村里人都说,我捡了一条小命。晚上,嫂嫂给我做了“碗花糕”,然后,叫我睡在她的身边,夜半悄悄地给我“叫魂”,说是白天吓得灵魂出窍了。

第三,把浅花瓷碗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嫂嫂有一手绝活,就是蒸“碗花糕”。跟她的舅爷(在京城某王府的膳房里混过手艺)学的,又甜又香,外暄里嫩。平常做的都是两碗,大家分吃一碗,我独吞一碗。

那天放学回家,发现嫂嫂不在了,我问母亲,母亲也不吱声,只是默默地揭开锅,说是嫂嫂留给我的,原来是一块碗花糕,盛在浅花瓷碗里。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吃这种蒸糕了,泪水唰唰地流下,无论如何也不能下咽。

一次,我向母亲偶然问起嫂嫂留下的浅花瓷碗,母亲说:“你走后,我和你父亲加倍地感到孤单,越发想念她了,想念过去那段一家团聚的日子。见物如见人。经常把碗端起来看看,可是,你父亲手哆嗦了,碗又太重……”就这样,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嫂嫂,再也见不到那个浅花瓷碗了。

第四,嫂子在我的笔下,是作为悲剧人物出现的。所谓悲剧,按照鲁迅和莎士比亚的说法,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在嫂子身上有两层含义:一是她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年纪轻轻,丈夫就去世了;尔后改嫁,也很不遂心,过度地操劳,过早地去世。二是,她的改嫁,是她改变命运的转折点。按照她的本意是不想走的,终日号啕、哭泣。可是,我的父母却违心地硬逼着她走。他们一直把她看成亲女儿,关系处得非常融洽,自然不愿她离开。但是,出于道德伦理,总觉得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女子,又没有接续香火的男孩子,让人家陪着一双老人守寡在家,实在伤天害理,违背人情,总觉得于心不忍。这样,就只好忍痛逼着她改嫁。结果,好心办了错事,加大了悲剧成分。那么,这种悲剧的造成,是坏人干的吗?显然不是。看来,悲剧的产生并不一定都是由坏人、由罪恶的企图造成的。

三篇文章讲述完了,叙述中穿插了一些写作散文的规则、诀窍、技巧:

捕鱼节,强调了两条:一是立意,一是写法上要别出心裁;

萧红那篇,强调了一要联想、想象,二要运用对比手法;

嫂子这篇,讲了四点:一是要有深厚感情,要感动读者,先要作者自己感动,二是运用细节,三是找出一条线索,四是作为悲剧人物来写。

(201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