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心集》序
这是一本中华诗词习作集。前些时候,我答应了编者为这本诗集写个“序”,而且讲要多思考一下以后,再恭恭敬敬来写这个“序”。要恭恭敬敬地写,就得选个良辰吉日,安心宁神地来写。由于工作忙,一拖就拖到了今天,也或许是有意拖到今天——2005年1月1日。恰好这个新年元旦是久雨后的一个大晴天,千门万户,曈曈暖日,真是天作之合,心情特好,来写此“序”。
为什么?因为这是一本不平常的诗集。这不仅是一本我校老同志的中华诗词习作集,他们“数载孜孜翰墨间”,“斟词酌句敲诗韵”,而且是具有一片纯真童心的高尚精神境界,“两袖清风心坦然”,“碾作春泥无怨”,也是一部呕心沥血的团结创业史卷,“几多辛苦几多甜”,“老少齐心创佳绩”,还是一幅山花烂漫的神州振兴彩画,“勃勃生机千百业”,“舜帝尧天尽大风”。爱国爱民,爱乡爱校,兴观群怨,跃然纸上。读之怡然神畅,思之恍然心悟,究之慨然情悦,望之察之果然“白发焕青春”。
还有,作者中绝大多数我都熟,或者很熟;有的是我大学读书时的同学,有的是我大学任教时的同事,有的当过我的领导,有的曾是我的学生,有的一直是我的好友。令我难过的是,个别作者已与世长辞了,而其容貌声音却永难忘却。作者中绝大多数都和我一样,同我们这所大学一起成长:亲眼看到“昔日丘陵荒芜地,今朝矗立大黉城”;亲身伴着“大厦高楼平地起,夭桃秾李满园妍”;又怎能不“往来如烟多感慨,沧桑半纪换人间”!是的,滔滔往事,历历在目;浓浓旧谊,深深铭心;充沛情感,盈溢在诗里词间。他们年纪老了,身离休了,身退休了,不在一线了;然而,他们“历经患难情更切”,心未离,心未退,红心驻青春,“老骥不离鞍”,永远同学校的发展、荆楚的建设、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以及人民的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白鬓喜迎新世纪”,“征路远,心如铁”,“岂畏难,壮怀烈”,“再创辉煌为国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是的,这的确是一本中华诗词习作集。作者学写中华诗词时,大多数已六七十岁了,小的也近六十岁了,真可说,“行年七十始迷诗,莫怕他人笑我痴”。他们中不但绝大多数弄不清楚中华诗词的平仄、粘对、押韵等规则,甚至有的还连字的“四声”也迷迷糊糊。但他们学了,决心学了,如痴如醉地学了,而且越学越想学。为什么?我深深感到,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皇冠上的宝石的中华诗词,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强大的艺术魅力;二是作者都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坚定的爱国信念、经风雨征程沉淀而成的丰富的历史经验与社会阅历。这两个因素交汇在一起,他们一学,就心领神悟,情交景融,就旦旦而学,久而不怠,终于有成。其实,这也是这本诗集“前言”中所讲的“首先”、“其次”、“其三”这三点。编者深知,所收集的作品,有显而易见的初学痕迹,甚至有的句子有不合诗词规则之病,有的句子有流于口号之嫌;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初学者而言,毕竟瑕不掩瑜,这些作品何止“甘为春光作衬陪”?而是更有“寻芳不觉春风醉,似见奇葩正压枝”,“莫道七旬年已暮,正风文海盛行船”。真好,长风饱鼓云帆,破浪直济沧海!
我认为特别重要的是,这本诗集的确是一片境界、一部史卷与一幅彩画。诗言志,他们的民族情感、爱国信念、社会阅历、历史经验以及人生感悟,春花秋月,暴风骤雨,往事多少,奔流与盈溢在他们的诗中。不谈多,就拿我们学校来讲,我们学校建校时,有什么?一座荒山,一片荒原,破墓废祠,泥墙茅屋;曾几何时,今天大树参天,浓荫蔽日,鲜花怒放,高楼栉比,真是“碧树参天广厦联”,“风景这边如画”,一座大学名城拔地而起。外国友人赞之为:发展快,规模大,学科齐,水平高,环境美,风气好。中外专家誉之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建设的缩影。正如前述,作者中绝大多数就是与这一所学校一起成长的。学校的成长也凝聚了他们的无愧人生与峥嵘岁月。他们“淡泊耕耘从不悔”,“严冬酷暑自坚贞”,“华夏中兴抢分秒”,“不愧炎黄好子孙”;更何况,放眼白云黄鹤之乡,放眼荆楚大地,放眼神州故国,人间正道,天翻地覆。抚今思昔,他们怎能没有感慨?怎能不挥毫泼墨?怎能不以诗言志、以歌咏言?当然,“欣逢盛世精神爽,且趁东风唱晚霞”。桑榆似晚,然而东风正盛,霞晖满天!我同他们一样,也是随着我们学校成长的,同他们中绝大多数朝夕与共,从而同他们怎么能不是心心相印、声息相通、“滚滚思潮幕幕新”呢?是的,好一片境界!好一部史卷!好一幅彩画!
所以,在“诗坛争颂好时光”的今天,我答应了编者为这本诗集恭恭敬敬写个“序”,聊达心情于万一。“序”中没有直接引用古人的诗句与今人的诗句,直接引用的都是这本诗集的诗句。所引用的其实也是我要讲的,但所引用的比我要讲的更艺术,从而更深刻、更动人。我还希望继续读到《怡心集(第三卷)》。今天是元旦,日破云雾,万里红遍,红雨随心,青山着意,沧桑巨变,世界惊殊。在“序”的结尾,还是引用诗集中的两句:“人生自有潇洒事”,“明媚春光细细吟”。敞开心扉,拥抱杨柳春风尽舜尧的社会主义祖国吧!
谨为之序。
2005年1月1日(甲申十一月廿一日)(瑜珈诗社诗词研习班编著,内部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