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丰富多彩的建筑种类就像一串美妙的音符,组成一曲具有东方神韵的乐章。大概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就陆续走出洞穴,下得巢窠,开始在平地构建最早的民居建筑,如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具有较高榫卯技术的木结构干阑式建筑文化。如今窑洞民居已经成为黄土高原旅游文化的一道风景线,是远古民居的活化石。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_中华旅游文化

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1.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符号。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丰富多彩的建筑种类就像一串美妙的音符,组成一曲具有东方神韵的乐章。按照实用功能,可以将中国古代建筑分为如下一些类型。

(1)民居

民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哪里有民众,哪里就会有民居。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温度、风力、降水量以及地势相差很大,对人们的居住习惯与风俗的影响也就很明显。不过,概括起来看,受原始社会人类居住特色的影响,民居可以分为两大风格:一类是由穴居发展起来的“木骨泥墙”式房屋建筑,一类是由巢居发展起来的“干阑式”房屋建筑。前者主要在黄河流域和寒冷的北方,后者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及多水的南方。当然,二者也不是截然分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两种类型相互交叉融会的情况也很多。古文献就记载有:“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大概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就陆续走出洞穴,下得巢窠,开始在平地构建最早的民居建筑,如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具有较高榫卯技术的木结构干阑式建筑文化。而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则反映的是由浅穴居向“木骨泥墙”建筑文化的发展阶段,距今也有七千年左右。此后,随着社会进步,中华各地的民居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形成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今天能见到的主要有如下一些。

黄土高原的窑洞。这是与穴居一脉相承,也最具有原始遗风的民居建筑,特别是靠崖窑,就是凭陡峭土壁挖掘出的横向水平窑洞。还有一种地坑窑院,即先挖一个长方形的或丁字形的深坑,然后在坑的壁面开凿窑洞,坑就成了这几个窑洞共同的天井,故又称天井窑院。而锢窑窑院则基本脱离了坑穴的原始依凭,它是指在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材料建造一层或两层的拱券式房屋,称为锢窑,用数座锢窑构成的院落称为锢窑窑院。窑洞民居的最大特点是冬暖夏凉,适宜北方干旱寒冷的地区。如今窑洞民居已经成为黄土高原旅游文化的一道风景线,是远古民居的活化石。

朝鲜族的炕房。这种民居虽然已经是土木结构的平房,但穴居的痕迹依然可见。房屋以木搭架,屋顶四面坡以草或瓦片覆盖,墙壁为泥土构成。每栋房屋一般一分为三,其中三分之二的大间全部铺成火炕,三分之一做灶间,灶间外则是仓库。人们一般起居都在有炕的大间,这里又分隔成客房、儿女卧室等等。炕房的特点是进门就得脱鞋,整个起居环境特别讲究清洁卫生。

满族庭院民居。满族是穴居时间较长的民族之一,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火炕构造的产生,开始在地上建筑房屋。住房采用木结构,墙用砖石砌成,或用土夯成,关键一点就是要厚。满族住宅一般都有庭院,四周筑墙,门内有一影壁墙,院内南侧建有方形木楼,上储粮食,下放农具;北侧为正房,三五间或更多,是家人的起居处;院子的东西两侧有厢房,东为杂屋间,西为畜禽舍。正房又分里屋外屋,外屋是厨房,里屋又用木板隔成“里外屋”,并沿墙砌成“蔓字炕”(南北西三侧有炕),家中饮食起居、宴宾待客都在土炕之上。

北京四合院。这是北方汉族民居的典型代表。其选址布局有说是按后天八卦理论而行,实质是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着南北轴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住宅大门多建在东南角上,进门就是影壁,以避内外对冲,自此转西到前院。南侧的一排房间作为客房、书塾、杂物间或男仆的住所。从前院循中轴线的二门进入后院,这里是全宅的核心部位。院北的正房是长辈的居住处,东西厢房是晚辈的居住处,周围用走廊连接。在正房的左右,建有耳房和小跨院,可作为安置厨房、杂屋和厕所的地方。有的在正房的后面再建一排后罩房。住宅的四周,由各座房屋的后墙及围墙所封闭,一般不对外开窗,而在院内经营花木景致,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其特点是自成体系,居住方便。大户人家还可以在二门内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四合院向纵深方向排列,或在左右建别院。

藏族的雕房。在藏族农耕区,人们会在向阳高处固定民居,一般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其屋形如碉堡,故也称为碉房。雕房往往有院落,与北方的小院子没有大的区别,雕房的屋顶上一般有经房,上层住人,下层多作仓库或牲畜圈。

白族的“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宅院。云南地处西南,当地白族根据当地特点,创建了“三方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民居形式。其特点是既照顾到风向、地形,还可以防震。在建材方面,采用卵石砌墙、铺地,以柱子做屋梁,四根柱子为主要支撑点,左右后三面以土墙围护,前面两间以木板相隔。也有的把房屋建为两层,楼上储物,楼下住人。屋正中设火塘,火塘内冬天不灭火,睡铺设在火塘周围。入夜烤火聊天,别有一番天伦之乐的情趣。白族民居的最大特点是院落干净,正房格子门雕刻精细。

闽粤客家围屋。客家人喜欢聚族而居,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群体住宅。客家群体住宅的布局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型院落式住宅,平面前方后圆,内部由中、左、右三部分组成,院落重叠,屋宇参差;另一种则是最具特色的“围屋”。这种建筑平面看,方形、矩形和圆形等形式都有,结构是用砖砌或用土夯成墙,于内部木构架相结合。最大的圆形围屋,直径达70余米,三层环形房屋相套,房间达300余间。最外一层环屋高达4米,外墙厚达1米以上,外墙部不开窗,上部有狭窄墙洞,作观察及枪眼用,其目的是防匪患。整座围屋外观就如一坚实宏伟的大堡垒。外环屋的底层作厨房及杂用间,二层储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内两环围屋都只有一层高,围屋中央建堂,供族人议事、婚丧典礼等公共活动之用。

傣族的“凤凰立足”。这是典型的筑巢而居的遗风,即干阑式建筑,也叫竹楼。它是用硬木料做楼架,用竹子做楼板和墙壁,用草盖屋顶。竹楼设计精巧别致,有楼梯、走廊、凉台。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十分凉爽、通风,又避虫蛇之害。

土家族的吊脚楼。这种建筑既具有西双版纳竹楼的风格,又吸收了中原院落式建筑的特点,是中原院落式建筑同西南干阑式建筑的完美结合。但在分类上仍将其划分在干阑式之列。常见的吊脚楼分上下两层,用四根大木桩沿着山坡走向搭成木架,再在以正屋地面平齐的高度搭横木,然后盖上木板。在楼的上层有正房“堂屋”,用作接待客人、休息、吃饭之用。正房两侧是厢房,作厨房、火拢、寝室之用。屋子四周墙壁大多为木板,立木为柱,连柱架梁,梁上搭檩,檩承屋橼,屋顶盖以杉木皮或瓦。楼的下层用来放置农具杂物,或饲养牲畜。吊脚楼还有一种形式,是沿河而建的,屋子向河心一面伸展。

黎族船形屋。海南五指山下的黎族多同姓聚居,其民居形式变化多样,最具有特点的是船形屋。其特点是以竹木枝条构架,用藤条捆扎,屋顶呈弓形,上盖茅草,下垂及地,就像船篷一样。屋中用竹条或小树枝等当地板。最奇特的是门开在屋子的两端,为取光,一般在屋顶侧面开一两处天窗。船形屋有铺地形和高架形两种,后者的地板距离地面约2米,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这类船形屋也属于“干阑式”建筑结构。

游牧民族的毡包房。在内蒙古和新疆草原地区,游牧的蒙古族、哈萨克族,为适应游动的生活而居住在可以方便移动的毡包中。这些毡包往往三两成组,附近用土墙围成牲畜圈。毡包(蒙古族称为蒙古包)的直径4~6米不等,高2米余,以木条编为骨架,外覆羊毛毡,顶部开有圆形天窗,供通风和采光之用。不同民族的毡包房在形状、构造、选址方面有细微差别。蒙古包一般建在水草丰美的缓坡上,门朝东方开,牧民们认为“门朝太阳升起的地方,全家可以幸福安详”。

(2)园林

园林应该说是人类居住需求与旅游需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与逻辑的必然结果。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故中国的园林体系中,无论在历史悠久方面,还是在内涵丰富方面,都是居首位而无愧的。其特色十分鲜明,最能传递出中国建筑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

中国园林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先秦是中国园林的萌芽时期。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就“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可以说,这是早期园林的雏形。到周朝,“文王有囿,方七十里”(《孟子·梁惠王》)。春秋战国时,各个诸侯国竞相建造苑囿,还在其中筑台,台上又建木质结构,是为台榭,可谓后世风景名胜地楼阁亭台建筑的滥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门心思想成仙,划地作上林苑,苑内不仅多建宫殿,还“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人工堆山之先河。同时也将以自然为主的苑囿发展成为宫殿、人造山水以及奇花异木相结合的“宫苑”,完成了园林文化发展的萌芽阶段。

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的奠基时期。汉代皇家园林比起好大喜功的秦始皇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逐渐强大起来的汉王朝有这个经济实力,加上又遇上了一个与秦始皇一样有成仙想法的汉武帝。汉武帝不仅把曾经废弃的秦始皇的上林苑重新收拾得更出色,“广长三百里”,“离宫七十所”,成为集吃住、娱乐、休闲多功能的综合性园林,还另辟建章宫,并在其中凿太液池,池中堆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以便自己进驻做神仙梦,此举竟然成了后来历代皇家园林必具的“一池三山”的范本。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应该说是随着汉代私家园林的出现而成型的。当时最著名的有大富翁袁广汉在北邙山下建的私家园林和大将军梁冀在洛阳所建的私家园林。它们打破了皇家园林的神秘色彩和垄断地位,而以师法大自然为建园宗旨,奠定了中国风景园林的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寄情山水,是旅游觉醒,走向自觉的时代。旅游文化在文坛和画坛风起云涌,人们对自然风景内在规律的揭示与探索,刺激着风景式园林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私家园林竞相出现,如石崇的“金谷园”,萧绎的“湘东苑”等都名重一时。皇家园林也开始由畋猎苑囿向私家园林转变,北魏洛阳御苑华林园就是明显的例子。这时期的园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寺庙园林和城市郊区公共风景园林的出现;二是园林趋向小型化,再现山林意境的写意堆山和以松、竹、梅、石为意趣的建造理念成为主导。

唐朝是中国风景园林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处于繁荣局面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皇家园林达到极盛。隋朝遗留下的西苑,唐朝新开建的大明宫、华清宫、兴庆宫、九成宫、翠微宫、万泉宫、望贤宫、琼岳宫、上阳宫等等不下20多所,个个都穷极华丽。大的如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隋书》);美的如华清宫,“夜来雨后轻尘敛,绣出骊山岭上宫”(杜常《夜雨晨霁》)。二是私家园林趋向普及,诗人、画家也亲自参加建园。当时长安城内的宅园,“山池院”几乎遍及各坊里。城外郊区的“别墅”、“山庄”也不少。名人王维、白居易、柳宗元等都是旅游爱好者,也是欣赏园林、设计园林的高手。三是公共园林进一步发展。如长安的曲江池、杭州的西湖、湖州的白萍州等都是市民们去游玩的公共园林。

两宋时代是园林普及的时代。因为这时的经济循着唐发展的惯性还在继续进行,特别是商业经济和有闲阶级、市民阶级在长足地发展,东京、西京的园林为之兴盛。北宋徽宗皇帝爱石成癖,无疑是受园林的影响,又促进了园林的发展。时人李格非著《洛阳名园记》,可见园林之普及。仅在他的书中就记载了19座著名的私家园林。南宋偏安江南,政治上元气大伤,但经济上还有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和繁华都市的支撑。国家政治受挫,更刺激人们逃避责任去追求享乐,造园之风兴盛于江南。仅临安及其周围地区见于《都城纪胜》和《梦梁录》的园林就有50多座。这时的造园之法日趋成熟,园林与诗、画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园林设计别出心裁,建筑种类繁多,特别是以石材叠堆假山已经成为园林点缀的普遍方式。

明清是中国园林的又一个兴盛时期。这是在唐宋造园艺术与技术发展成熟的基础上,进入到的一个新的兴盛阶段,并形成了不同地域的特色风格。大致分为三大块:一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园林;二是以苏、扬、湖、杭为中心的江南园林;三是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岭南园林。北方园林的特点是皇家气派,因为受五百年京城众多皇家园林的影响。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均以私家园林为主,商人市民气息浓厚,工于匠心,咫尺神韵,小中见大。一个苏州城,就有大小园林100多座。明代还出现了《园冶》(计成著)和《长物志》(文震亨著)两部园林艺术论著,园林建设进入理论时代。

中国园林气象万千,对其研究就必须进行分类,但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划分方法。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划分。

从占有的性质来分,可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类。但这种划分有包含不全的缺陷。于是又有四分法,即分为皇家园林、官家地主园林、寺观园林和风景名胜区园林(公共园林)。

从地域特色来分,如前所说,可以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三大类。

从园林艺术风格来分,可分为规则式园林,这种形式在中国古代园林中极其少见;自然式园林,即以自然风景为主,不规则的山水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即将自然式与规则式结合起来,而且比例差不多的园林,这类园林在古代中国也不多见。

园林建筑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在千百年的积累和不断的创新中,推出了不少建筑方面的新事物。这里将有关园林的一些建筑作个简单介绍。

苑。古时指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后来帝王或贵族作为专门畋猎游玩的场所,也就成了古代园林的代名词。

囿。有说没有垣墙围绕的畋猎场为囿,有垣墙围之则叫苑。也是早期园林的名称。

园。原意是指四周用篱笆圈围,用以种植花木蔬果的地方,后来延为供人休闲、游乐或观赏的地方。因园中一般多林木,故又称为园林。附之于宅第旁的园林叫庭园。

亭。这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亭的原意为古代边境的岗亭,秦汉以后,逐渐被引入园林,改造成一种以敞开为特点,供游人停憩的建筑物。“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园冶·亭》)亭也被建筑于道旁、井边、桥上等地,有各种各样的亭。

阁。常常作为园林中的主体建筑。阁的原意是指搁东西的搁板,故藏书处就叫藏书阁。阁发展成建筑时,就是重楼。它与楼的区别是不“曲”,且高耸,如滕王阁实际上就是楼。

楼。两层以及两层以上的房屋称为楼。楼还有一层意思,狭而修曲曰之楼,即进深不是很大,有曲折又比较高的房子叫楼。楼建设在园林中则注意与环境适应,尽量建得简洁,平面布局也比较灵活,但又显得豪华,居主建筑地位。著名的楼有黄鹤楼、岳阳楼等。

台。古时称“积土为台”,即筑得高而上面平的方形建筑物。春秋战国时,盛行建筑高台,并在台上盖房子,以供游赏观眺祭神。中国古代园林还有在水中筑台的时尚,如中南海的瀛台。

榭。园林中的临水建筑。在古代,人们认为“土高为台,有木为榭”(《书·泰哲上》),即台上有屋叫榭。这是一种敞开建筑,本来是讲武、阅兵用的,将其引入园林后,成为建筑小品,建筑时特别注重与水面和池岸的关系,一般是三面环水,一面着陆,是供人们休息、观赏的亭式建筑。

廊。古代原指堂下的边屋,后来,廊变得多种多样。在园林中,廊更是发挥着分隔空间、联系交通、点缀风景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建筑小品。有的廊非常著名,如颐和园中的长廊。

舫。是仿造船的造型建在园林的水面上,供游人宴饮、观赏水景用的建筑物。通常舫的前半部三面临水,后半部以小桥与岸相接。如北京颐和园、广州番禺宝墨园中都有石舫。

轩。最初是指有窗的长廊,后来一般指建于高旷地以敞朗为特点的房子。如苏州拙政园的倚王轩。

(3)宫殿

宫殿是代表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最高水平的作品,也是文化与传统的最集中的体现。所谓“宫”,其初意就是一般的居所,后来专指皇帝的居所,包括其起居、行政、休息游玩的全方位建筑;“殿”原意是指高大的房子,与“宫”连词后,则是指宫中的重要建筑。

根据《世本》记载,“禹作宫室”,夏代就已经有了宫室建筑。而商周的宫殿则已经很有规模了,因为河南安阳小屯村考古和陕西岐山考古都证明了这一点。春秋战国时期,对宫殿建筑的功能要求已经有了基本的规则:即按中轴线建筑,三朝功能划分,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等。但在秦汉时期,这些原则都还没有严格遵循。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修宫殿,阿房宫是他的宏伟理想,但只修了个能容纳万人的前殿,就连同王朝的倾覆而灰飞烟灭了。随着高度中央集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皇权威严不断强化,一个又一个富丽堂皇、穷奢极欲的宫殿在中国建立,著名的有汉朝的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隋朝的仁寿宫、大兴宫,唐朝的大明宫、兴庆宫,北宋的东京大内,辽、金、元的燕都宫殿等。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明清故宫,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

在这些宫殿兴衰更替的过程中,最具有影响的有几个宫殿的建制。一的西汉未央宫,它将三朝议事处不作周制的纵列安排,而是同在主殿。中央用于大朝,两侧用于常朝。后来两晋到南北朝都是按此东西堂制布局。二是隋朝,大兴宫一改汉晋以来的传统,恢复了周制的“三朝五门”。三是唐朝大明宫,其内有一个殿因建于金峦坡,而被称为“金銮殿”。德宗时,翰林院也移到金峦坡上。由于皇帝常常在金銮殿接见翰林学士,于是被文人演义进文学作品中,流传民间,金銮殿就成了皇帝正殿的代名词。四是北宋东京的宫殿,创造性地发展了御街千步廊制度,对元、明、清宫殿建筑影响巨大。五是元代的宫殿带有浓厚的喇嘛建筑以及西亚建筑风格,对后代建筑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宫殿的建筑布局集中有几个要点:

第一,前朝后寝。即宫殿的前半部分是皇帝处理政务、举行大典的区域,宫殿的后半部分为皇帝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第二,三朝五门。三朝是指外朝、内朝、燕朝。按照宋人的说法:“外朝在王宫库门外,有非常之事以询万民于宫中。内朝在路门外,燕朝在路门内,盖内朝以见君臣,或谓之路朝,燕朝以听政,犹今之奏事,或谓之燕寝。”若以明清故宫为例,午门至天安门之间就是外朝,太和门内及太和殿之廷为内朝,乾清门及乾清宫之廷为燕朝。五门即五重宫门,其名称各个朝代和各宫殿不同。如唐朝宫殿是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俩仪门、甘露门。明清故宫则是大明门(大清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太和门)。三朝五门制就是按照先五重宫门,然后三朝殿依次建筑在纵轴线上。

第三,左祖右社。这是依据古代礼制安排的布局,即在宫殿的左前方设祖庙,右前方设社稷坛,便于祭祀。

第四,中轴对称与阴阳五行。在宫殿的建筑布局中,要体现出皇帝的尊严和受命于天的君权神圣学说,其实践基础就是阴阳五行。居中者、居北者都是尊贵的。上方、前方、奇数、正数皆归于“阳”,下方、后方、偶数、负数尽归于“阴”。阴阳协调,对立统一。阳居主要方面,为贵。宫殿所有建筑都必须遵循此规则。于是,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外朝主要宫殿布局用奇数,内廷建筑多用偶数,依此类推。

在中国的宫殿参观游览,会见到不少文化小品和文化陈设,它们都是有深刻的意义和一定的实用作用的。主要有:

华表。上古时代称为“谤木”,是民众对君主提出非议的用物,反映的是原始的民主制思想。也有人说,其原本是路标,指示方向用的,称“桓表”。还有人说是地界标志,称为“邮表”。更有人说原是墓碑,叫做楬。无论是哪一种,都经历了木柱——石柱——华表的发展过程。现在的标准形制是:笔直的汉白玉石柱挺立在宫前,柱身上雕刻蟠龙流云纹饰,柱的上半部横插一块云形长石片,一头大,一头小,柱头上还有蹲兽,名犼。

石狮。也有的用铜铸成。它们左雄右雌成双成对蹲守在宫殿大门的两侧,象征着皇帝的尊严和威望。现在常见的遗存下来的狮子,实际上是与外来文化融合的产物。这种卷毛狮子形象是随佛教从西域传来的,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成了皇帝的宠物。但从其作品风格看,往往是体积庞大而无质量,正反映了专制皇权的本质。

日晷。本是中国古代天文科学进步的表现。在汉代以前,人们就用晷盘和晷针组成测日定时的仪器。因日晷古时指时光,又通日影,日影又意味着太阳,于是以日晷装饰宫殿,就寓意着帝王似太阳一样普照天下。

吉祥缸。又称“门海”。门前有大海,足可以镇压火魔,给人们带来吉祥。其实质就是盛水的消防缸。因其大,摆在大殿前也显得气派。

鼎式香炉。香炉作为宫殿摆设始于汉代,但并不用于烧香,而是取鼎式香炉象征着帝王政权的巩固。因为传说夏禹曾铸九鼎,成为传国重器,鼎也就成了国家政权和帝位的代名词。

铜龟铜鹤。古人认为龟与鹤都是神灵动物,而且长寿,故在宫殿里摆设铜制的龟与鹤,以取吉祥长寿之意。

轩辕镜。悬挂在皇帝御座的上方,有两个意义:一是辟邪,古人认为镜子能辟邪;二是显示自己是轩辕的后裔子孙,求得庇护。其实物就是宫殿藻井中浮雕蟠龙口衔的珠子,一个铜胎、中空、涂水银的球形镜。

中国现存完整的宫殿除了北京的故宫外,还有沈阳故宫。后者是清朝入关前的宫殿,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历时14年建成,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宫院10多个,建筑100余座,房屋500余间。另外还有布达拉宫,相传是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后世屡有修筑。现在占地36顷余,依山筑垒,主楼高115.7米,共13层,内有宫殿、正厅、灵庙、佛殿、经堂、平台和庭院等建筑。整个宫殿体现了政教合一的特点,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文物建筑群。

(4)会馆

会馆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用途的建筑类型,它的出现与旅游和经济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并保存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会馆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汉朝的邸舍。就当时邸舍的作用和性质来说,它是都城长安里外地同郡人的客馆,是专门为那些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同郡乡亲提供住宿方便的。到隋唐时期,随着商业交往的发展,邸舍也发展成为邸店。按《唐律疏义》的解释“居物之处为邸,估卖之所为店”,可见邸店就是为客商说合买卖、提供寓居和堆货的场所,具有突出的商业和商旅色彩。当时一些商业大都市,邸店少则百多处,多则三四百处。宋代邸店继续发展,工商业经济发展到封建社会的高峰,而封建科举制也达到了其发展的极限,天下商贾士人为利忙为名忙,奔走四方,会馆因之应运而生。它反映了封建宗族思想在社会的延伸。一个人的兴旺,需要家族的帮助;一个人的兴旺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家族共同的事业。明清时期,几乎每一个州县,乃至一些繁荣一点的商业小镇,都建起了会馆。会馆有分行业或分地域的,其目的是为同乡、同业、同行的人在异乡互相联系、沟通信息、互相帮衬,保护本宗族或本集团的利益,客观上也方便了打破区域的商务流通和各种旅行。如在省会、京城的会馆就往往兼做地方官绅进省晋京时居住之用,也为参加省里、京城考试的学子提供旅居。一些社会名流、文人学者进行社会交往或各种旅游时也常常得到会馆的帮助。

会馆的性质与作用决定了它在建筑时必须突出两个功能特点:第一,在会馆里或旁边有供居住的房舍;第二,有公共活动的场所,特别是场子、戏台之类。由于会馆是由某一地域有资力者集资兴建的,又起到一个信息平台的作用,所以它又自然产生出了一些社会特征。一是具有地域特色,从而传播了地方文化,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的融合;二是保存和发展了传统文化,有实力的会馆为了争得在异域或省城、京城的社会地位,会不惜财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挖掘本地文化的优势,使很多工艺杰作和文化精粹在这里得以保存下来;三是促进和美化了当地的城镇建筑,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镇,会馆往往是最好的建筑之一。现存的一些著名会馆有四川自贡市的西秦会馆,是陕西商人在清乾隆年间花16年时间修建而成的,占地4000多平方米,非常壮观。河南社旗县城里的山陕会馆,由陕西、山西商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开始兴建,历时100余年才结束,占地7700多平方米,布局严谨,功能齐全。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是山东、陕西商贾筹资修建,从乾隆八年(1743年)起,历时60年才完成,占地3310平方米,整个建筑富有山西地方文化的情趣,艺术水平颇高。天津广东会馆,是广东商人集资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兴建的,占地7000余平方米,是天津地区目前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会馆,它将南方的建筑装饰风格带到北方,丰富了当地文化。

(5)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传统教育的主要存在方式之一。它始于中唐,初成于晚唐五代,鼎盛于两宋和元代,普及于明清,止于清末的学制改革。如今各地的书院遗迹已经成为旅游文化的一个突出景观。

书院名称的由来,宋人王应麟《玉海》解释说:“院者,周垣也”。书院就是指用一周土墙围起来的一个藏书之所,即古代图书馆。如唐玄宗时的丽正殿书院、集贤殿书院等。中唐后,天下大乱,官学荒废,私学兴起并多以书院名之,书院之名也就由图书馆转为学校的含义。宋代,儒学兴盛,科举完善,学校和书院两种办学形式都趋向成熟。一些致力于兴学的名学者充任地方官,如朱熹、周敦颐、汪立信、文天祥等,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宋代有白鹿、石鼓、睢阳、岳麓四大书院。书院是多功能、制度化的私学机构,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为与官学平衡发展的教育组织。元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时期,但书院建得很多,各路、州、府都有书院。明清书院继续发展,各县都有书院。很多历史名人都与书院有关。岳麓书院,光是清代就出了哲学大师王夫之、理财大师陶澍、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学者兼政治家曾国藩、外交家郭嵩涛、维新运动领袖唐才常与沈荩、教育家杨昌济等。正如余秋雨所说:“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得差不多了吗?”

书院建筑因其功能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选址多在山水胜地,环境幽静;二是有讲学、藏书和供礼三部分建筑组成,有的规模相当大,如岳麓书院,在南宋鼎盛时有学子千余人,其宿舍就很占建筑面积;三是碑刻等文化遗存物多,且学术价值高。

(6)陵墓

陵墓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因为它受传统文化的祭祖观念和礼制的影响,特别是统治者把养生与送死等量齐观,不惜挥霍巨额财富和人力为自己修建陵墓。如秦汉时期,规定以国库的三分之一来经营帝王陵墓,陵墓建筑也因之在中国发达起来。今天所见留存下来并被作为文物保存的陵墓,很多都是帝王陵墓,当然也有许多纪念性的陵墓和历史名人墓。

封土成坟的习俗大概是从周代开始的。此前,对死者往往是“墓而不坟”,也就是埋葬之后不堆土、不植树。到了周代,礼制建立,什么都讲一个礼,实际就是要讲等级次序,死人也要分出个高低贵贱来,于是有了“以爵为封丘之度”。从此,坟头越做越大,地位越高坟越大,建筑也复杂起来。以帝王陵墓为例,陵墓的封土形式大致有五种。

第一种是垒土成邱。这是自周朝开始的一种比较简单的筑墓形式。作为君王来说,堆土工程往往较大,坟被堆成山丘状,故称之为邱,邱上植树立标志。邱的形状无定式。

第二种是方上。这是秦汉时期形成的陵墓风格。其形状是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将坟堆筑成一个上小下大的锥体。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好像被截去了顶部,故称之为“方上”。“方上”在唐代曾一度中断,宋代复古,才又出现“方上”形制,但规模已经远不及秦汉。

第三种是依山为陵。这是唐太宗的创造。他认为秦始皇建的“方上”形式的皇陵是愚蠢的,劳民伤财,又不安全。于是提出利用地形,以山峰作为陵墓的坟头,在山腰凿石洞为玄宫,山陵四周筑方形陵墙,南面墙有朱雀门,内建献殿,前筑神道,两侧立有石像生示礼守卫。同时在墓前立碑,在墓室内置墓志。

第四种是马踏墓坑埋土。这种方法实际上与建筑的关系不大,因为它不建陵墓,而且只有蒙古族采用之。即在帝王死后,将尸体置于两块凿成人形空间的楠木中,用金线框紧后,挖坑埋入草原之下,上覆新草,并让马反复踏之,直到看不出与周围有别的痕迹。

第五种是宝城宝顶。这是明清时期帝王陵墓的特色。其建筑方法是在地宫上砌以高大的砖城,然后在砖城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城墙上还筑有垛口和女儿墙,就像一座小城,这就叫“宝城”。高出宝城的圆顶就叫做“宝顶”。在宝城的前面,还建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造方形明楼,这就是“方城明楼”。楼内立有皇帝或皇后的谥号碑。这种陵园也建有围墙,是长方形的。

陵墓建筑一般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一些纪念陵、衣冠冢就很少或没有地下建筑)。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陵墓建筑越来越豪华奢侈。以清皇陵为例,其地上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护陵监。这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也只有皇帝陵墓才有如此设置。有的俨然一座小城,不但有住宅、街市、衙署等建筑,还有城墙围绕。汉武帝的茂陵甚至因护陵而建立了护陵县,人口达27万多。当然,护陵监的建筑应属于陵墓的外围附设建筑。

第二部分为神道。这是通向祭祀区和宝顶的导向大道,又称为“御路”、“甬路”,是显示皇家气派的门面工程。神道最显著也最具有特点的建筑物是道两旁的石刻,也叫仲翁和石像生。最初神道并不长,只是在通往陵墓的道旁置少数石刻。后来这甬路越修越长,上面的文章也越做越多。到南朝时基本形成一种规制。而明十三陵的神道竟然长15里,神道上的建筑由外向陵墓依次排列有山峰阙、石牌坊、大红门、更衣殿、神功圣德碑楼、影壁山、石望柱1对、石像生18对、龙凤门、七孔桥。以上建筑以石牌坊为整个陵区的正面入口,以龙凤门为标志,开始进入陵区的中心部位,过了七孔桥再向里才是祭祀区。

第三部分为祭祀区。这是陵墓建筑的最集中也最重要的部分,祭祀在这里进行。由神道而来首先见到的是祭殿前碑亭,然后向方城明楼依次排列有神厨库、朝房、值房、隆恩门、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祭祀时用的大殿,为陵园地面最重要的建筑)、三孔桥、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桌,至明楼。

陵墓的地下建筑主要是墓穴,也有其他如秦兵马俑之类从葬坑等附属建筑。墓穴又称为“地室”、“玄宫”、“幽宫”,其建筑也有由简及繁的一个发展过程。

整个原始社会都采取土穴墓室埋葬死者,既无棺椁也无墓室。直到向文明社会过渡时,才开始出现用木板围成的椁室。

此后一直到西汉前,约2000年时间内,一直采用木椁墓室。所谓“椁”,就是盛放棺木的“宫室”,也就是棺的外套。椁除了在当中放置棺材外,棺的四周还可以存放殉葬品。在木椁玄宫建筑中,有一个著名的方式叫做“黄肠题凑”,也是木椁墓建筑的顶峰。具体构造方法,据颜师古说是“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此种构造只有西汉帝王才能享受,个别勋臣贵戚经皇帝特赐也可以享用。

自西汉末年开始,砖石发券砌筑的地宫逐渐取代了木椁玄宫。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帝王砖石发券砌筑的地宫已似人间宫殿。如明定陵的地宫就筑在宝顶地下27米深处,占地面积1195平方米,其基本布局仍如生前所居住的宫殿一样采用“前朝后寝”制。整个地宫分为前、中、后三殿及左右两配殿,共计五殿,顶部铺以琉璃瓦。地宫门用巨石制成,整个地宫均用汉白玉、艾叶青石和花斑石料发券砌筑而成,气势宏大。

现存古代著名的帝王陵墓有:秦陵,在陕西临潼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秦始皇的陵墓,配有大型兵马俑墓坑。茂陵,在陕西兴平县策村之南,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也是西汉皇帝陵墓中最大的一座(西汉帝王陵墓共有11个,除文帝的霸陵在西安市东郊凤凰嘴,宣帝的杜陵在西安市三兆镇外,其余九陵都在西安市北面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昭陵,位于陕西礼泉县城东北22公里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墓。乾陵,在陕西乾县城北梁山上,是唐高宗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唐代帝陵共20座,其中18座集中分布在陕西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6县,东西绵延100余公里。另有昭陵李晔陵在河南渑池,哀帝李柷陵在山东菏泽)。永陵,位于四川成都市三洞桥,是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钦陵与顺陵,都在江苏江宁县东善镇牛首山下,分别是南唐烈祖李img44、中祖李璟的陵墓。宋陵,位于河南巩县嵩山北麓与洛河间的30平方公里的地盘上,这里埋葬着北宋7个皇帝及被追尊为宣祖的赵匡胤之父赵弘殷,故称七帝八陵。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贺兰山东麓,东西约5公里,南北约10公里,在此地带中共有西夏帝陵9座。由于每座帝陵地面都有八角密檐式塔状陵台,故西夏王陵有“中国小金字塔”之称。明孝陵,位于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是明太祖朱元璋及马皇后的陵墓。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下,是明代13个皇帝陵墓群的总称。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在48平方公里的“前圈”共有清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个帝王陵和4座皇后陵、5座妃园寝。清西陵,在河北易县城西永宁山下,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座帝陵,还有皇后陵2座,后妃合葬墓1座,妃园寝3座。以上这些帝王陵墓都已开辟为旅游景点,对人们了解古代墓葬建筑和文化提供了方便。

(7)公共工程

古代国家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组织公共工程,而这些公共工程,特别是那些工程巨大、影响深远的,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生产力水平。中国古代公共工程涉及面比较广,而最具有建筑技术成就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长城。长城现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可见其历史的厚重。它的雄伟气势,反映了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的坚韧性,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军事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防御体系,不是积极进攻型的军事思想的产物,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非侵略性和守卫家园的坚定性。从建筑学的角度看,长城堪称古代世界的奇迹。长城的起源,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据《左传》记载,周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就有“楚国方城以为城”。该城北起河南鲁山县东南,南至泌阳县东北,全长千余里。战国时各国都积极修筑长城,特别是秦、赵、燕三国,为防御北方的匈奴、东胡的骚扰,在北部修筑长城,奠定了“万里长城”的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秦、赵、燕三国的旧长城连接起来,同时继续修筑延伸,形成“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蒙恬列传》)的长城。“万里长城”的名称就是这样响亮地叫开的。西汉对长城东西两端作了延伸,西向经敦煌、出玉门关,达到今天的新疆境内;东向则经狼山、阴山、赤峰,抵达吉林。此后,各朝各代(除唐朝外)都根据需要或修缮加固或修补延伸过长城。现在所见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所修的建筑了。明代自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历经200余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长城的工程,完成了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计划。明长城全长12700余里,途经今9个省、市、自治区,有“五里一遂,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之说。其施工组织、工程设计和技术都达到了长城建筑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长城的建筑地点大多环境恶劣,或处崇山峻岭,或处大漠荒原,建设者采取了就地取材的办法解决了建材问题。如在黄土高原一带土版筑或土筑,山岭地带则用石块垒,有条件的地方就用整齐的条石或特别的城砖修砌。也有的地方依山就势利用山岩建雉堞或劈崖做墙,还有的地方用木板或柳条为墙,甚至在冬季还有筑冰墙的。现存明长城则以夯土墙和砖石墙最多。长城的高度与宽度因地势和建材结构而不同,高从3米到8米不等,宽2米到6米不等。

长城作为军事建筑,它的构件内容主要有:城堡,按等级又分为镇城、路城、卫城、关城和堡城,这都是驻兵重点把守的地方。城墙是长城的主体,多选在蜿蜒曲折的山脉,在其分水线上建造,标准的砖砌城墙有7~8米高,上窄下宽,墙顶5~6米宽,对外一侧砌有垛口,垛口高约1.8米,有img45望口和射孔,用以拒敌,内侧有女儿墙,高约1.2米,每隔一定的距离在城墙内侧建有供士兵上下的梯道。城台,在城墙上每隔200~300米就建有一个城台,城台有两种,一种叫铺房,与城墙一样高,只是向前突出一部分于墙外,形成一台状,上有简易的房子,供士兵巡逻时避风雨,另一种是敌台,也叫敌楼,它跨建在城墙之上,可以储存战备物资和住宿士兵,相当于近代的碉堡。烟墩,也叫烽火台、狼烟台,它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配套设施,大约2.5~5公里设一个,多建在长城内、外的高山顶上或平地的转折处,是用砖石砌成的高台,用以观察和通报敌情。

现在作为旅游名胜开发的长城遗迹主要有北京八达岭长城、河北山海关长城、甘肃嘉峪关长城,以及河北滦平金山岭长城。

城防建筑。有国家就有国防问题,而国家最早的雏形是城邦国,即以一个“城”为中心的地域、政权、公民的综合概念。有城就必须有城防,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城防建筑在早期也是国防建筑,是很重要的国家公共工程。

城防建筑的历史,比长城要早得多。《易·泰卦》就有“城复于隍”的说法,即从壕(隍)里挖土筑城墙,构(河)成墙立。战国时的《考工记》记载了周朝的都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纬九经,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春秋时,有大大小小100多个诸侯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城市也发展很快。人口集中,财富集中,加上各国间战争频繁,夯土筑城自然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国防工程。对此,《左传》有过明确的记载。当时的筑城工程是在司徒的领导下,按照周密的计划进行工作的,而且有一套标准的筑城规程。这时,城墙顶部宽要求是底部宽的三分之二,而且出现了垛口和女儿墙。城门上也有了城墙。有的都城还建有内外两重城墙,如齐国的临淄等。春秋时期,城墙的厚度一般为5米,到战国时,最厚的已经达15米以上,而且城壕也挖得更深固,可见战争之激烈。秦汉时,城门楼建筑已成定制,而且还出现了突出城墙的墩台,被称为“马面”。马面在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修建一个。汉代还出现了瓮城城防建筑。瓮城是建在城门外的小月城,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用来加固城墙的防御力量。自唐朝开始,瓮城已成为城防建筑的普遍形式。宋元以后,由于火药用于战争,迫使城防建筑由土城向石头城或砖砌城墙发展。到明中叶,砖城已普及。

现在的著名城防建筑有: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年),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墙,其周长有13.75公里,高12米,底宽16~18米,顶跨12~14米,有马面98座,现存正楼、箭楼6座,城外护城河跨20米,深10米。北京城东南角楼,位于北京火车站东南,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是明代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楼。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北京内城正门,城楼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箭楼建于正统四年(1439年),1900年皆毁于八国联军战火,现楼为后来的修复品。南京城墙,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建成。城墙周长33.676公里,现存21.35公里,墙高15~18米,上宽7~12米,下宽10~18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城,城的外廓城周长60公里,现已辟为环城公路。平遥城墙,在山西平遥县,北魏时就筑有城池,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时外壁砌砖,城周长6163米,高8~10米,底宽8~12米,顶宽3~6米,其最大的特点是马面多,防御设施之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兴城城墙,在辽宁兴城市区,城墙创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为明代辽东长城防御体系中一座重要卫城。明代名将袁崇焕曾据此抗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蓬莱水城,在山东蓬莱县城北丹崖山下,临海而建,明洪武九年(1376年)始建,是我国著名的海防建筑。崇武城墙,在福建惠安县崇武镇,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御倭寇而建,城墙用花岗岩石砌筑,高7米,周长2567米,戚继光曾在这里督练水师。

水利。水利是农耕民族的命脉,治水也是古代国家永远为之劳作不息的公共工程。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记忆中最成功的伟业。中国是水患最多的国家,也是水利工程取得辉煌成就的国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战国时期沟通江淮和黄河的邗沟和鸿沟运河工程;秦统一中国过程中修筑的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和岭南的灵渠;汉代的白公渠,长安、洛阳的漕运水道;三国时的江淮屯田水利;隋朝的大运河;唐朝关中的三白渠、浙江的它山堰;元代的京杭大运河;明代“束水攻沙”的治黄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水利工程和治水技术。

灵渠,又名兴安运河,在今天广西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23年至公元前214年修成。它的经济意义在于沟通了湘漓两水,也第一次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联系起来,促进了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其政治意义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建筑科学的意义则在于它不仅是人类历史上较早的人工运河之一,而且它创造性地建起自动调节水量的工程和人工提升水位通航的科学工程,此法至今还为一些特大型水利工程所运用,如葛洲坝水利工程。

京杭大运河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最耀眼的亮点之一,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47公里,始凿于春秋时代,开通于元代,定型于清代,为中国两千年经济发展与南北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本身的修建也为水利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攻克了诸多难题。

此外,还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水利工程,也非常值得中华民族骄傲。如分布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坎儿井,就非常科学并具有地方特色,与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再比如海塘工程,它是为抵御海潮侵袭,保护沿海居民生产、生活的堤防工程。在近两千年的筑塘过程中,形成了一道总长达1300余里的防海长城,因之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另两项是京杭大运河和坎儿井)。

2.古代建筑名词及建筑文化中的等级观念

建筑,特别是房屋建筑,是人们居住与活动的场所,封建社会的人是按等级划分的,在无处不体现“礼”的中国古代社会,建筑文化的等级色彩表现得非常突出。

(1)建筑整体等级

中国建筑在修建之时就有一个整体上的等级原则,即按照建筑的社会功能、所有者身份地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殿式。即宫殿级的建筑规格。如皇家宫殿、大型寺庙道观中的主要殿堂可以建设成此规格式样。此类建筑宏伟,同时可以配套使用黄色琉璃瓦顶、多层斗拱、重檐庑殿、朱漆大门,还可以丹青描绘龙凤图案及各种彩绘,故显得富丽堂皇。

大式。从体量和规格上都要低于大殿,不许用琉璃瓦,斗拱和彩绘的使用也有严格的规定。此类样式的宅第建筑为官吏、富商所专用。

小式。即平民百姓可以使用的住宅建筑规格,其体量、规模和结构都要受到种种限制。

(2)建筑的基本构件

台基。也称为“基座”,属于古建筑的基本结构部分,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少受地下潮气的侵蚀。早在商代,就有“堂祟三尺”之说,即在三尺高的台基上建房。西周开始向高台发展,一直到西汉,高台建筑都很发达。但到了东汉以后,一般就已经很少使用高台了。只是作为一种权威的象征沿用下来。与台基有联系的建筑附件有石栏、石阶(宋代叫“踏道”,清代称为“踏垛”)、辇道等,还有华美的雕刻。

佛教传入中国后,带来了“须弥座”形式,亦称“金刚宝座”。“须弥”是佛教中所说的一座大山,也是世界中心。以其为台基,是取其稳固、吉祥之意。须弥座一般是用砖或石头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文饰。中国南北朝时已经出现了须弥座,多用在石窟塔座的佛座,后来成为所有建筑高贵级别的象征。

按封建制度的规定,平民建筑是禁止有台基的,官员、贵族宅第的台基也有严格的规定。

屋顶。是建筑物上用于遮雨蔽日的覆盖部分。中国古建筑物的屋顶,就像古人之冠冕,受到十分的重视,不但瑰丽多姿,而且要符合礼教的严格等级制度。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到汉代就有了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夹五种基本形式和重檐,后来又陆续出现了单坡、丁字脊、十字脊、盝顶、拱券顶、盔顶、圆顶等,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复杂形体,可谓千变万化。

在以上屋顶式样中,以重檐庑殿顶为最高等级,以下依次为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等。

斗拱。是柱顶、额枋与屋顶之间的一种支承结构,为中国古代建筑所独有。它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渐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由于斗拱有逐层挑出支撑荷载的作用,可使屋檐出挑较大,起到遮蔽雨雪和增加屋内采光的效果。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斗拱,到隋唐时,斗拱的形制已达成熟。斗拱同时具有装饰功能,故封建王朝的法制是禁止庶民庐舍用斗拱的。因之,建筑物上有无斗拱成了识别等级地位的显著标志。在社会地位上,斗拱越高的建筑,斗拱层数越多,建筑等级也就越高。

板门。即古代重要建筑的大门,门上有门钉和铺首。这是封建时代建筑等级的又一个重要标志。清王朝有严格的规定,最高级建筑用9路,如故宫,次等为纵9横7,最少为纵横各5路。

(3)布局与组群

开间。“间”是房屋建筑布局的最基本单元,通常把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叫作“间”。一座房屋通常由二三间乃至若干间,沿着面阔方向排列为长方形平面。建筑物迎面间数叫开间,或叫面阔。建筑物的纵深间数叫做进深。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是单数,因为单数被认为吉祥。

按封建等级制度的规定,建筑的开间越多,等级就越高,最高等级为开间九间,进深五间,象征九五帝王之尊。因《易经》曰:“九五,飞龙在天。”而只有皇帝才是真龙天子。清王朝规定王府正门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寝室两重各五间,朱漆大门。三品至五品官员,厅堂也是七间,门用黑漆锡环。六品至九品,厅堂各三间,正门一间,门为黑色有铁环。百姓建筑的正房不得超过三间。间的面阔,商朝到战国多在3米左右,唐朝时的宫殿、庙宇以5米居多,宋以后扩大到7~8米,明代长陵的祾恩殿间面阔达到10.34米。

组群。中国古建筑以单体围成的院落为单位,通过明确的轴线关系,串联和并联成为千变万化的建筑群落。这种组群关系,不仅体现了封闭性、内向性的特点,也体现了封建的伦理和等级制度。如在组群中,居中面南的建筑为尊,面东西者次之,面北者为最低的等级。在皇宫殿寺的组群中,不但位置、方向有规矩,而且尺寸、高低、形制,以至色彩、图案也有等级差别。皇宫中的主要宫殿、宫门、殿门,必须南北排列在同一中轴线上,以显示中央为尊的地位。其他建筑采取均衡对称的布局建筑在中轴线两边。民宅的四合院也是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左右两侧依横轴线排两座体形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峙,同时在主建筑对面再建一北向的次要建筑,这就构成了方形的四合院。这种封闭式的布局和组群建筑很适合古代中国社会的宗法制度和礼教伦理,在安排住宿起居时,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4)建筑装饰

山墙。是房屋建筑的一部分,也具有装饰作用。它是双坡屋面房屋的端部上部山尖形的墙,用以搁置檩条。后来山墙高出屋面,形成多种式样,如马头墙,就高出屋面很多,并随屋顶的斜坡而成梯形。风火墙,是类似马头墙的一种,但每个梯形墙头都有挑角耸起,形成特殊装饰,而且具有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女儿墙,是高出屋面的短墙,女儿墙也指两面坡屋顶的前坡前墙上高出屋面的短墙,又称“压檐墙”。

吻兽。指屋顶正脊两端的兽形瓦塑。最常见的是“螭吻”,形如龙,头无角,属龙九子之一,被认为有防火与辟邪的作用。

戗兽。也叫脊兽,在龙属中它们又叫“嘲风”,被安放在戗脊的飞檐翘角上,成组排列。全部列齐有11个,排列的顺序是: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猴)。但它们一般到不齐,因为它们的数量标志着建筑物的等级,其中以九件等级最高,称为“走九”,仅限于宫殿的正殿使用,故宫太和殿上的戗兽是唯一到齐了的。除标志等级的作用外,它们还被认为能防火压邪,同时具有审美价值,也具有稳固脊瓦的作用。

瓦当。是置于屋顶瓦垄末端的瓦,起着阻挡瓦垄下滑的作用,故称为“瓦当”。其上多有文字和图纹,如汉代的四灵瓦当就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藻井。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处理。一般做成多边形或圆形的凹面,上有各种雕刻和彩绘,富有民族风格和审美价值。

色彩。建筑色彩的作用,在春秋时代的宫殿上已表现出了强烈的原色,经过长期发展,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大致到明代,已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表现手法。色彩的使用不能随便处之,而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约束的。如《礼记》规定:“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黈”。当然,各朝规定有所不同。

自周朝到汉代,宫殿、官署大多选用红色。从南北朝到唐朝,宫殿、庙宇、官邸多用白墙红柱,屋顶覆盖灰瓦、黑瓦及少数琉璃瓦,且脊与瓦采取不同颜色。宋、金、元、明宫殿逐步形成白色台基,红色墙、柱、门、窗及黄绿各色的琉璃瓦,檐下用金、青、绿等色作彩画的用色格调。从唐朝起,黄色取代红色成为最高贵色,属于皇帝特用的色彩,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规定皇宫寺院用黄红色调,王府官宦人家用绿、青、蓝色。明清时又规定,只有皇帝的宫室、陵墓建筑及奉旨修建的坛庙才能被准许使用黄色琉璃瓦;亲王、郡王等高级贵族住宅只能用绿色盖顶;官宦之家用蓝色、紫(青)色。

彩画。即在建筑的一些木部件上着色绘画。最初是为了防腐的需要,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并且被纳入到等级制度中。作为装饰性的彩画,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到明代封建专制达到极端的阶段,规定民舍不得饰彩画。清代彩画形式主要有和玺、旋子、苏式等,并代表着不同的等级,用在不同的建筑上。

3.建筑的特征和艺术风格

(1)建筑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总体上看有以下一些表现。

第一,在建筑意念上追求“天人合一”,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中国古建筑的设计和布局非常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配合与协调,使建筑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这种意识可以说贯穿于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有的是有意识的自觉,有的是无意识的默契。如园林建设,就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阶段,从无意识地统一于自然到人为地背离自然,再到有意识地追求自然。而寺庙宫观的建设则始终是借山水之势,融合宗教理义,追求物我合一。至于宅院建设,以《易经》八卦五行选址,看似迷信,实际在古代文化环境下,有一定的科学含量。

第二,整齐对称的平面布局,反映了中庸思想和集权观念,是宗法制的物化表现形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非常重视整齐对称的布局方式,无论是皇宫、坛庙、陵寝、官署、王府、寺观、祠堂,还是民宅大院,一般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以此线为基础,主要的建筑、次要的建筑都有自己已经规定了的位置。每个次要的建筑都要维护主要建筑的中心地位,什么身份的人该用什么方位的建筑,都不能乱了,社会等级尊卑观念在此一目了然。等级观念的一个歪曲的副产品就是绝对平均主义,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同等级的人,其建筑比之其他人的建筑,也不能有半点出格,这就出现了现在经常可见的同一村的住宅不能有一家高出别人家一块砖头的景象。

第三,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建筑首先是具有实用价值,而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建筑同时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实用与美观统一的特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有着完美的结合。高台基、木构架、大屋顶,是中国古建筑的主体,也是享誉世界的三大主要特征。有专家指出:“在外形上,三者之中,最庄严美丽,迥然殊异于他系建筑,为中国建筑博得最大荣誉的,自是屋顶部分。”(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屋顶要尽最大能力起到遮蔽风雨、烈日和防寒保暖的作用,就必须做大。然而做大就会出现遮挡室内光线的矛盾和产生视觉上的头大身小的沉重感。为解决此难题,古建筑在大出檐的同时,采用屋角反翘的结构方式,既能很好地保护柱架和墙体,又能增加室内采光,同时也使得庞大厚重的屋顶呈现出一种轻巧活泼的形象,有人喻之为就像姑娘提起裙翩翩起舞。如果到北京旅游,登上景山,俯视一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紫禁城,一个接一个的屋顶,黄色琉璃瓦辉映蓝天,金光熠熠,真是气象万千。即使到江南游览小镇风光,也会体验到古建筑那种错落有致,特别是全镇瓦浪之中隐没的屋脊和飞檐翘角,玲珑古朴,气势张扬,加上屋脊上的龙凤鸟兽等装饰以及瓦当上的种种纹饰,真是一个琳琅世界,给人美的享受。同样,在台基和木构架的建造上也有这种完美结合。高台基既能固基础,防潮去湿,又能抬高建筑物的主体,造成仰视,使建筑物更显宏伟壮观。木架构的主要部分——柱子的处理,则采用“侧脚生起”和“斗拱”,既能增加建筑的强度,又营造出一种优美流畅的曲线美和节奏美。

第四,具有完整的木结构体系特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建筑特征,主要由其建筑结构决定。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结构方式,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观。这种木构架体系从原始社会起就一脉相承,形成了一种完整的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建筑体系。所谓木,就是以木头为主要的梁柱式结构。具体的做法是:在地面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安檩,各构件之间用榫卯相连,构成富有弹性的木结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主要有三种形式,即井干式、穿斗式、抬梁式。其中以抬梁式使用范围最广。

(2)古建筑的艺术风格

作为一个文化对象来说,建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更应该看到,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是在建筑中存在、活动和流动的,因此这许多文化门类,作为语言、符号,都或多或少地在建筑中得到表述,从而形成建筑的艺术风格,并随时代的变迁,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

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浸润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是审美的,是一种美的追求。正像印度一位总统所说:“中国人是爱美的,整个国家就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宫殿。”而奠定这种审美取向的哲学依据就是“天人合一”,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情景合一”,所以在建筑的艺术风格上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建筑造型丰富多彩和返璞归真相结合。中国建筑的造型不可枚数,木构架的特点为其提供了方便,从方形、角形、圆形到各种不规则的造型,应有尽有。特别是不规则的造型,极力模仿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味。在建筑式样上更是琳琅满目,宫、殿、楼、阁、阙、台、亭、府、第、邸、庄、寝、斋、厅、堂、室、寺、庙、观、院、庵、龛、塔、藏、苑、囿、园、舍、坞、舫、城、陵、墓、林、丘、廊、榭、雉堞等等,而这一切都尽力建造得古朴,让人回味绵长。

第二,建筑色彩装饰浓妆淡抹,与环境和谐。中国古建筑的装饰在用色上最能突出其绚丽而又淡雅的风格。其具体运用则尽力考虑与环境的调和。如宫殿、寺院,都使用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红墙黄瓦,辉煌壮观,无论是在深山密林,还是在都城闹市,都展现出其大气、神圣和不同凡响的神韵。而一般居民住宅、江南园林等,则选用了朴素淡雅的色调,青砖白瓦,或白色精墙,青灰瓦顶,掩映在翠竹丛林、青山绿水之间,特别是一场雨后,更显得格外清新秀丽,别有一番风韵。

第三,建筑雕刻装饰精工细作,抽象与写实相结合。中国古建筑的“雕梁画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雕饰的题材十分丰富,既有抽象的象征图形和八卦阴阳太极图形,又有各种动物花卉和人物故事图案;既有一幅一景,又有连环作画,更有蒙太奇表现手法,美轮美奂。

从各个历史时期来看,不同朝代表现出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

秦代的风格表现为大气。没有大气,不可能统一中国,统一中国后的秦王朝,在建筑事业上也展现出其大气的风格。不仅是各种大工程一齐上马,而且在建筑艺术上也气魄宏大,阿房宫就是典型之作。

汉代的风格表现为粗犷、雄浑。汉朝承秦风,并趋于成熟和规整。汉代的园林建设、宫殿建设、陵墓建设,其规模都不输于秦代。作为中国古建筑艺术典范的斗拱已经普遍使用,斗拱与柱高的比竟达50%以上。这时壁画、画像砖、画像石、瓦当等建筑装饰表现出粗犷、雄浑的风格。

魏晋南北朝的风格表现为刚劲和柔和。魏晋南北朝是个破坏的年代,汉代数百年的建筑成果,大都被一把火烧了,各王朝忙于攻略和自保,已无心思建造大的宫殿、园林和公共工程。但这300余年又是一个思想解放、宗教氛围浓厚和考验人们韧力的时代。这时的房屋建筑表现为屋顶举折平缓,正脊与鸱尾衔接成柔和的曲线,出檐深远,是所谓“飞宇”,因而给人以既庄重又柔美的浑然一体的印象。琉璃瓦开始用于少数重要宫室屋顶的“剪边”装饰。斗拱的方式继承汉代传统,但更注重对曲线的运用。色彩装饰方面,一般建筑物是“朱柱素壁”的朴素风格,重要建筑则注重雕饰的华丽和彩绘的运用,并常常画有壁画,十分高雅、华美。

唐代的风格表现为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其表现形式是:屋顶坡度平缓,出檐较长,斗拱与柱子的比例较大,为40%~50%。木柱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整体建筑显得规模大,宏伟、庄重、朴实,没有刻意为装饰而装饰的部件。这时的琉璃瓦较前代增多,色彩以绿色为主,次为黄色和蓝色。现存唐朝建筑实物在五台山南禅寺和光孝寺可见。

宋代的风格表现为精致秀丽而富有变化。这时的屋顶坡度逐渐增高,屋面开始弯曲,出檐缩短而微微翘角。斗拱与柱高比减少至35%,用直昂。主要建筑物的门窗用菱花隔扇,可开启。装饰方面注重利用灿烂的琉璃瓦和精致的雕刻与绘画。建筑意识不求宏大,但求精致。今山西太原晋祠的圣母殿、浙江宁波保国寺为宋代建筑实例。

元代的风格表现为用材自然,装饰性强,一些建筑受西域风格影响。这时的梁架结构有所创新,用材小,许多构件用其自然变曲或稍加砍凿而成。瓦顶各种脊部出现了脊筒子,鸱吻尾部逐渐向外卷曲,减柱法也普遍使用,城市建筑突出钟楼、鼓楼等公共建筑。现存元代建筑有湖北武当山金殿、山西芮城永乐宫等等。

明代的风格表现为严谨稳重,但不及唐、宋的舒展、开朗。此时斗拱的比例更缩小至20%,重要建筑物的屋顶全部覆盖琉璃瓦。殿顶变得高陡,屋面弯曲大,两面翼角上翘,配以红墙、汉白玉台基、青绿点金彩绘等鲜明色调,产生出强烈的对比和极为富丽的效果。这时建筑群的布局更为成熟,能比较科学地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一定的氛围。北京十三陵是明代建筑的典范。

清代的风格表现为空间分割艺术更加成熟。从外形上看,清代建筑与明代建筑相似,只是翼角翘得更高,斗拱更小,比例缩小至12%,构件装饰趋向简化,而空间分割艺术则不断成熟。建筑物的装饰、彩绘也日益定型,匾额和对联在此时盛行。清代建筑物遗存很多,其典范之作是北京故宫的太和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