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民间文艺中吸取营养

从民间文艺中吸取营养

时间:2023-1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研究中国民间文艺学史时,叶先生的这部遗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的戏曲,与民间文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民间文艺的关注,同样体现在叶先生的小说研究中。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宋元明讲唱文学》和《歌谣资料汇录》两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歌谣资料汇录》之前的引言、凡例中,比较集中地表达了叶先生的民间文学观。

文 平[1]

叶德均先生是江苏淮安人,1948年至1956年曾在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956年7月去世。叶先生从青年时代开始钻研中国小说、戏曲和民间文学,成果颇丰。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他的遗著《戏曲小说丛考》三卷,卷上为戏曲论文,卷中为小说论文,卷下为其他民间文学论文。这些论文分别写于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写的文稿,大半刊于赵景深主编的上海版《俗文学》和《通俗文学》,少数刊于戴望舒主编的香港版《俗文学》和傅惜华主编的北京版《俗文学》以及其他报刊。遗著中的另一部分文稿,是新中国成立后写的,或新中国成立前未曾发表,新中国成立后写定或重写的。

通过这部遗著,我们可以看到叶先生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都倾注于中国民间文艺的研究。直接研究民间文艺的论文如《宋元明讲唱文学》《无支祈传说考》《歌谣资料汇录》等自不必说了,就是研究中国戏曲如南戏杂剧曲目,研究中国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三言二拍》等时,也力求从民间文艺这块土壤中来寻求中国戏曲小说的源流发展演变,提出了许多给人以启发的见解,这是很可贵的。在研究中国民间文艺学史时,叶先生的这部遗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的戏曲,与民间文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叶先生在长达数万字的《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中,以详细的材料论证了这个问题。南戏是宋元时期产生于沿海温州的一种地方戏,与北曲杂剧一起形成了当时流行的两大剧种。到了明代中叶,南戏发展得更为成熟、兴旺,形成了五大唱腔。这些唱腔都跟民间曲调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作为南戏最初产生地的温州腔,就是以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村坊小曲”为主的。“所以那时的农民,妇女们都能顺口而歌,随心出腔。这样,所有的歌谱,不是存在于纸面上的东西,而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东西。”温州腔发展到后来,虽然为余姚、弋阳两腔所代替,但温州腔所具有的原始南戏的特点,却一直保持下来。不论是余姚腔还是弋阳腔,都是劳动人民最喜爱的戏曲。对于这种情况,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会有不同的看法。历史上曾有人认为,南戏盛行,“声音大乱……若以被之管弦,必至失笑”。叶先生经过对南戏唱腔的详细考察,认为这是“从重音律、管弦的保守观点出发,不明白民间创造新腔调的趋势,因此产生这样歪曲的结论”。叶先生又进一步批评了明代一些封建士大夫由于偏嗜北曲和轻视人民的创造,把人民大众创造的南戏说成是“不幸”“胡说”,认为“这显然是有意的歪曲和诬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叶先生对劳动人民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艺术是给予高度评价的。除此之外,叶先生对我国古典戏曲的其他方面,如曲目、曲品、曲家、剧名、杂剧等也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或钩沉,或考证,或琐记,或杂识,旁征博引,梳理阐释,其研究方法之精细,叙述条理之清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风。

对民间文艺的关注,同样体现在叶先生的小说研究中。同戏曲一样,中国古典小说与民间文学如唐宋以来的说话、评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许多名著的产生,大都有一个先在民间广泛流传,然后再由文人写定的过程。在研究这一过程时,叶先生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以《水浒传》为例,指出这部作品从宋到晚明,经历了四五百年间若干文士的增补、修订、删削,按理说应该离本来面目越来越远,但事实却不尽然,其中的风习、事物、语言、习惯还保存宋元人的本来面目。叶先生特别以“灯市”“酒库”(酒楼)、“锦体”(文身)、“圆社”(踢球)为例,将《水浒传》对这些风俗的描写与宋代古籍《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的有关记载相对照,二者情形相当符合。对此应该如何解释呢?叶先生虽然没有探究下去,答案却是不难理解的,那就是,作为历代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享用的民俗文化事象,由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其生命力是最长久的。《水浒传》这部在民间文学基础上形成的长篇小说,虽经几百年的时间,经许多文人之手,这些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仍能具体真实地保存下来。文艺与民俗有着内在的深层联系,从民俗角度来考察一部文艺作品,更能发现这部作品艺术魅力之所在。

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宋元明讲唱文学》和《歌谣资料汇录》两文。前者新中国成立后出过单行本。讲唱文学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起源于唐及五代时僧侣所创制的俗讲,其后发展分流为宋代的陶真、涯词、鼓子词、诸宫调、覆赚,元代的词话、驭说、货郎儿,明清的弹词、鼓词,宝卷等。在封建社会里,一些旧文人出于阶级的偏见,对流传于民间的各种文艺形式是轻视贬低的,更谈不上对它进行科学的研究了。叶先生的《宋元明讲唱文学》,对“讲唱”这一文艺形式的源、流及其演变情况作了详细的考证。作者一反传统的偏见,认为这是“民族形式的叙事诗”。在考察每一种具体的讲唱形式时,也充分注意到它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如宋代流传于江南一带的陶真,听者“尽是村人”,“陶真既然为农民所爱好,其来源也当是产于农村”,并以陆游诗为佐证;又如货郎儿,它是宋元以来城乡小贩唱的,它朴素、便于歌唱,“这正是民间音乐的特色”;再如莲花落,原是一种僧侣募化时所唱的曲子,然后发展成为贫人乞食唱词,并从一般的莲花落发展成为叙事的莲花落。作者通过宋元明讲唱文学的系统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全面认识这一文艺形式的好材料。

《歌谣资料汇录》,汇集了从宋代以来的笔记、诗话、地方文献、通俗小说以及元、明、清南戏、传说中出现的歌谣170余首。每一首歌谣的前后均附有关于这首歌谣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内容、含说明的文献记载,这就为歌谣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免去了许多检索之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歌谣资料汇录》之前的引言、凡例中,比较集中地表达了叶先生的民间文学观。叶先生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口头创作遗产的丰富,认为“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歌谣,不仅产量丰富,而且质量也是优良的”,“这些口头文学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针对一些人认为古代的口头创作早已全部在现代人民口头上消失了的看法,叶先生指出“这种看法显然是不恰当的。事实说明,古代人民的口头文学,有一些仍然保存在现在人民的口碑上”,“人民口头创造的歌谣,保存在文献中更是丰富”。作者在分析了这些歌谣的思想意义之后,也概括了歌谣的几种常用表现手法,一是继承诗经传统表现手法的“比”和“兴”,二是继承六朝乐府的谐音手法,三是对比的手法。这些观点都是很有见地的。

“从民间文艺中吸取营养”,过去我们多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其实,理论研究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向实际,面向民间,从民间文艺中吸取养分和活力,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获得新的材料、新的感受、新的见解。在这方面,前人走过的路和他们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是值得很好地借鉴的。

(本文原载于《思想战线》1991年第5期。)

【注释】

[1]作者简介:文平,笔名,原名秦家华,云南大学教授,曾任《思想战线》主编;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家;已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