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叶德均学术研究中的家乡情结

叶德均学术研究中的家乡情结

时间:2023-1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或许可以这样说,叶德均的学术研究起步于淮安,滥觞于淮安,家乡生活的经历使他对一系列民俗活动产生了愉悦的感受,引发他搜集整理的兴趣,从而奠定了他学术研究的基础。例二,清代长篇弹词《笔生花》的作者邱心如女士,是叶德均在研究当中遇到的另一位老乡。尽管叶德均是淮安人,但在学术面前不以乡情用事。

张一民[1]

叶德均先生是20世纪研究中国民俗学和古典文学的领军人物,著有《俗文学论丛》《宋元明讲唱文学》《戏曲小说丛考》等颇具影响的专著,以及六十余篇近五十万字的论文。阅读他的专著和论文,你会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学术研究中洋溢着浓郁的家乡情结。

叶德均先生是江苏淮安人,出生于1911年,居所遗址在今淮安区楚州宾馆附近。父亲经商,家中雇有长工、伙计,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他的父亲爱读诗书,有专门藏书的地方,他亦鼓励儿子多读书,还为儿子辟了一间小书房。小时候的叶德均活泼伶俐,聪慧好学。他喜欢与长工伙计厮混在一起,听他们说笑话、讲故事。又喜欢和街坊邻里小伙伴做游戏、唱儿歌,小小年纪就受到了淮安民俗文化的浸润。1925年,十四岁的叶德均在淮安中学读初中时,正逢成立不久的“中国歌谣研究会”通过《歌谣》周刊向社会广泛征集民间歌谣、神话传说、俗语方言、歇后语、谜语、歌谣、民间风俗、传说故事等,各大报刊纷纷响应,辟出专栏,发出征稿启事。这年夏天,叶德均在《京报》副刊之一《国语周刊》上看到了征求谚语的启事,就写了几十则寄去,秋天又写了一些民间故事投寄至《京报》另一副刊《民众周刊》。1926年冬天,他应《天山朝》半月刊征稿,投寄了歌谣二三十则,歇后语、谚语各若干则,受到编者黄绍年先生的赏识。因《天山朝》停刊,黄绍年就将歌谣收入到他编的《孩子们的歌声》一书中,歇后语则被他转发到《民俗》刊物第十九、二十期合刊上。叶德均读高中的时候,收集整理的《淮安民谣集》一书于1929年7月由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作为“民俗丛书”之一出版,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容肇祖先生为之作序。书中收有歌谣三十六首,附录民间故事十二则。顷读这些歌谣和故事,你会感受到其间蕴含的淮安本土的民间习俗和方言,这些习俗和方言,都用简明的文字予以注释。有的歌谣是儿童们在游戏中传唱得来的,叶德均也在附注中对游戏的做法用详尽的文字加以说明。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先生儿时天真活泼的身影。此间,叶德均还陆续在《民俗》《俗文学》《通俗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淮安风俗杂掇》《淮安方言录》《淮安农谚》《淮安旧俗》《淮安医学的迷信》等文章,这些都是来自他在日常生活中对淮安民俗的关注、留意和积累,包括对儿时参与游乐活动的回忆。如《淮安的放风筝》一文,讲述了放风筝的时令、场地、风筝的种类、制作风筝的方法和放飞风筝的步骤。如果他没有亲身体验,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的。我们从他娓娓道来的文字中,仿佛能看到他和小伙伴在淮安老城墙上放风筝的情形。淮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朴,崇尚礼仪,积淀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城区的每个街道都有历史遗迹可寻,每个巷口都有民间故事流传,是淮安的水土滋养着叶德均。或许可以这样说,叶德均的学术研究起步于淮安,滥觞于淮安,家乡生活的经历使他对一系列民俗活动产生了愉悦的感受,引发他搜集整理的兴趣,从而奠定了他学术研究的基础。

1930年,叶德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在古典文学大师赵景深先生的热情指点下,他广泛地搜集文献资料,运用分类学、目录学、比较学的方法对民俗学和俗文学进行理论分析和概括总结,发表了《民间文艺的分类》《民间故事书目》《清代歌谣的采集》《中国民间文学概说》等重要文章,拓宽了民俗学研究的领域。1934年,他毕业返乡,又写出《民俗学之史的发展》发表于《文学期刊》和《青年界》。但他始终认为:“与其写概论、大纲之类什么,不如脚踏实地写点专题研究;写一本没有创建的文学史之类,还不如一篇坚实的考证。”所以,叶德均在后来的受聘任教期间,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他都是结合教学工作,从民俗学入手,运用考据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突破。虽然他的研究课题已经形成了跨地域、跨时空、跨学科的趋势,但他始终不忘家乡的本土文化,只要是有所发现,他必定予以关注,列为他的研究项目。此举几例:

例一,清代咸同年间,淮安曾出现一位戏曲家黄钧宰,别号天河生,撰有《十二红》《呼梦么》《鸳鸯印》《双烈祠》等剧,总称为《比玉楼传奇》。叶德均先生在研究戏曲的过程中邂逅到他,即从光绪《淮安府志》、民国《山阳艺文志》、王锡祺《山阳诗征续编》、冒广生《钵池山志》、蒋瑞藻《小说考证续编》等文献中,查到相关资料,对黄钧宰的生平、行迹、著述和所撰传奇的本事进行了梳理和考订,写出了《曲家黄钧宰》一文,收入《戏曲小说丛考》中。

例二,清代长篇弹词《笔生花》的作者邱心如女士,是叶德均在研究当中遇到的另一位老乡。他依据咸丰七年刊行的《笔生花》原版书自序及陈同勋、云腴女士的题序,得知邱氏为山阳人,为了进一步了解作者生平,他又翻阅了《山阳县志》《邱氏家集》和《邱氏族谱存略》,但毫无所得。叶先生只得寻找口头上的材料。山阳邱氏是淮郡的大族,他利用返乡的机会,走访了当时族中年龄最大的邱于蕃的太太丁氏,了解到邱心如的家庭情况及其居住地。叶先生随即将所得材料整理成《邱心如生平》一文,收入《弹词女作家小记》中。虽然所叙邱氏生平过于简略,但毕竟提供了一些有迹可寻的线索,之后,丁志安、仲勉、王汉义等人依据叶先生的材料进行深入考订,进一步厘清了邱心如的生平、家世和创作经过。如今,淮安区政府在古镇河下恢复了邱心如的故居,这与叶德均的率先考证不无关系。

例三,有关《西游记》的作者是否为淮安的吴承恩,一直存在着争议。叶德均出于对家乡的情感,也关注到这个问题,并查考了有关文献,《戏曲小说丛考》就收有他的《西游记研究的资料》。尽管叶德均是淮安人,但在学术面前不以乡情用事。他说:“天启《淮安府志》卷十九《艺文志·淮贤文目》、康熙《淮安府志》卷十二均著录吴承恩《西游记》,此《西游记》是否即通俗小说,不无可疑”,“但在尚无确证可以推翻吴作说之前,仍不妨认他为《西游记》的一个修订者”。《吴承恩年谱》的作者苏兴先生曾指出“不能把叶德均算作否认吴作的人士”,只能说明他治学态度十分严谨。为了把《西游记》作者问题弄清楚,叶德均在该文中还补充了一些吴承恩的生平资料,向读者提供新的线索。尤其是他从陈文烛《淮上诗》、丁晏山《山阳诗征》中发现了三首有关吴承恩的诗歌,对研究吴承恩的交游活动及《西游记》的形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对吴承恩《西游记》的关注过程中,还引发了叶德均对淮河水神无支祈的考察。在《西游记》本事研究中,涉及孙悟空这一形象来源问题的争论,鲁迅主中国神话无支祁说,胡适则主印度神话哈奴曼说,究竟是国货还是舶来品,争论颇为激烈。为此,叶德均翻阅了传奇、笔记、杂史、方志等大量的文献,考查了有关无支祈的传说从唐至清的发展变化,写出了《无支祈传说考》,发表在1937年《逸经》杂志上。他指出“蹲踞之状若猿猴”的无支祈在唐代流传颇广,南宋发生了禹服无支祈故事与僧伽降水母故事的交叉,清代水灾泛滥,无支祈传说又多新变。说明淮河水神传说来源已久,和印度哈奴曼传说无关,更非同源。这实际上支持了鲁迅的观点。

由上述三例,我们可以看到,叶德均对淮安历史所积淀下来的民间戏曲、古典小说和民俗文化情有独钟,他的学术研究活动自始至终都灌注着家乡的情结。

情结是热爱和眷念,情结产生于距离和岁月。自抗战胜利后,叶德均先后受聘于湖南大学和云南大学,由于路程较远,交通不便,他再也没返回过家乡淮安。距离越远,情结越深;岁月越久,情结越重。他的情结只能通过学术研究的成果来表达。遗憾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频繁的政治运动造成人与人关系的紧张,叶先生莫名其妙地被与其有过学术争论的人扣上“托派”的帽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1956年7月6日,叶先生投河自尽,终年四十五岁。当时,他风华正茂,学术研究处在鼎盛期,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想必他的研究一定是硕果累累,以他对家乡的眷念和情怀,或许有更多的涉及淮安民俗文化和戏曲、小说的专著及文章发表出来。他的去世,对学术界来说是一大损失,对淮安人民来说,也是一大损失。家乡的人民会永远地怀念他。

【注释】

[1]作者简介:张一民,淮阴师范学院退休教师,淮阴师范学校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