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献给大山的礼物

献给大山的礼物

时间:2023-1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海回民工队》不仅仅是写回民工队的历史,它是整个林区开发建设的壮丽画卷,它塑造的是包括穆斯林在内的千百万林业工人的英雄群像。文学反映历史,文学作品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产生的,《林海回民工队》也不例外。《林海回民工队》虽然是新人新作,但是,它却给文坛增加了一抹新绿。

献给大山的礼物

——写在长篇小说《林海回民工队》即将出版的日子里

这是一份献给穆斯林的礼物;

这是一份献给大森林的礼物;

这是一份献给所有为林区的开发建设作出贡献的人的礼物。

***

半个世纪前,在东北林区有一场壮观而恢弘的壮举,那就是对大森林的开发、对新林区的建设。

那是共和国刚刚诞生初期,东北剿匪取得重大胜利之后的又一次战役,那是一场伴随着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胜利的又一次伟大壮举。

全国的解放,预示着一场大规模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国家对木材的需求将成为突出的问题,于是,开发林区、向大山要木材便成了共和国的重大国策。

东北林区大规模开发,祖国四面八方的人拥到了小兴安岭、拥进了大山。特别是林业三师的开进,使这个绵亘了上千年的原始地带沸腾起来了,这其中就有穆斯林。

这是一群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穆斯林汉子,他们的父兄们曾经沿着古丝绸之路,穿越绵延的沙漠,来到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古国,在经历了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之后,这些勇于探索、勤于进取、敢为人先的民族的子孙,又继续向着这个国度的东方进发了。他们经过了长途跋涉,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了这个绵延亘古的原始森林中,《林海回民工队》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林海回民工队》讲述的是在林区开发伊始,一群穆斯林兄弟为了寻找新的生活出路,为了改变自己,告别了土地,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关内老家闯关东,进林区,参与林区初期开发建设的故事。作者用酣畅的笔墨,以详实的历史事实,以饱满的激情描绘了回族青年松林、吴友义、马殿清、麻万金等穆斯林兄弟们在参与林区开发建设中所表现的吃苦耐劳、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历史史实。虽然是小说,但无论是历史背景还是历史事件,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情节展开,都蕴涵着历史的真实。许多人物,许多细节,都是建立在真实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基础之上。

小说以松林、吴友义等乡民离别家乡,踏上前往东北林区的路为开端,既而进入大森林,接触并参与了从采伐、吊卯、运材、流送、出河、归楞、装车等一系列的木材生产过程。

通过这些过程,再现了20世纪初东北林区开发伊始轰轰烈烈的林业生产规模,也展现了一支穆斯林队伍在林区开发建设中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也展现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回汉群众由于信仰的不同而存在着的隔阂与矛盾,揭示了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相互了解、相互依傍、相互融合、团结统一的历史必然。

《林海回民工队》不仅仅是写回民工队的历史,它是整个林区开发建设的壮丽画卷,它塑造的是包括穆斯林在内的千百万林业工人的英雄群像。它通过对一支回民工队转战深山老林故事的描写,再现了半个多世纪前在党的领导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万大军向深山老林开战、为国家生产木材的轰轰烈烈的壮举。

在我国,穆斯林虽然有相对集中的居住区,但是,这些小面积的居住区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陕、甘、宁地区和山东、河北一带,成为回族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它都以突击队、先遣团的形式突显于事件的旋涡。

五十多年前,转战在东北林区的穆斯林兄弟何止是九十九条汉子?据有关资料记载,自1948年起,在伊春林区木材生产战线上的回民工队就有十二支,每支回民工队都有百十余人。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以群体集中的形式分布在翠峦、“一○一”、五道库、金山屯等不同的作业点儿,他们从事的木材生产工作样式之多,工种齐全,从采伐到归楞,从推河到流送,从汽运到装火车,从山上林场到林业局贮木厂,到处都有回民工队的影子。由于穆斯林的吃苦耐劳,勤奋骁勇,敢打敢拼,不畏艰难,回民工队在伊春林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成为伊春林区一支相对独立、令人敬畏的产业队伍。甚至可以说,在我国的近代史上,除了抗日战争时期由著名的民族将领马本斋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之外,还没有以回族集中的队伍在某个地区从事某种工作,东北林区的回民工队当属建国之后首创,是一支空前的、完全由穆斯林集结起来的林业产业大军。文学反映历史,文学作品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产生的,《林海回民工队》也不例外。

东北林区的开发建设,东北林区的发展,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历史事实。它是与当时的国家经济建设、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甚至与东北剿匪斗争紧密相连的生产开发运动。

伊春林区开发建设五十多年,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在这五十多年里,为国家生产木材2.3亿立方米,无论是渡江战役还是抗美援朝,也不管是北京的十大建筑还是全国的经济建设,都有小兴安岭的木材。可以说,林区开发建设五十年,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在漫长的半个多世纪中,创造了无数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谱写了恢弘雄伟的壮丽凯歌,展现了叱咤风云的宏伟画卷。这是一段凝重的历史,这是共和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五十多年过去了,油锯的马达声与林区的号子已渐渐远去,曾经的辉煌正在淡化,那曾经引以为荣的战风雪、斗严寒的轰轰烈烈在人们的记忆中越来越显得珍贵,一部可歌可泣的林区开发史将被永远载入史册。

《林海回民工队》虽然是新人新作,但是,它却给文坛增加了一抹新绿。首先,在反映少数民族的作品中又多了一个亮点。特别是反映回族生活的作品,是继回族女作家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之后,在现代文学的海洋里又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其次,在东北林区,反映林区开发建设的作品几乎是空白。除了20世纪70年代林区老作家屈兴岐创作的《伐木人传》外,没有林区题材的作品。《林海回民工队》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仅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园地,更是文学的骄傲,是作家的骄傲,是林区人的骄傲,也是回回民族的骄傲。

***

在《林海回民工队》中,二江带着在东北挣来的钱回老家娶媳妇,赢得了村里人的羡慕,并且跟随他踏上了去东北的路程。他们要去干什么?他们要去挣钱,他们要去谋生,他们要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听说那里有大森林,他们听说那里的冬天是冰清玉洁的,他们甚至听说那里的冬天连尿尿都要冻成冰棍。可是,他们还是带着希望,带着去东北挣了钱、回关内老家娶媳妇买地的理想,到这个充满着神话、充满着诱惑力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这群庄稼地里的汉子经过跋山涉水来到东北、来到大森林里的时候,他们立刻感觉到,挣钱并不那么容易。这里虽然有绵延的森林,这里虽然有粗大的原木,可是,这里也有沟壑与荆棘,地窨子里的潮湿,随时都有蛇钻入被窝的小杆铺,冬天没膝深的大雪,夏天蚊虻的叮咬,然而,他们克服了这一切,投入到实现理想的斗争中。他们采伐、归楞、推河、流送、装车,所有木材生产的流程他们都接触了。他们从喊出的第一声“顺山倒”的号子到推到河里的第一根原木,从抬起的第一个蘑菇头到装出的第一列火车,迈开了开发林区、建设林区的第一步。

在这里,他们在接受一个新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洗礼着自己的心灵。在关内老家,每当开斋节,他们可以到清真寺去沐浴净身,穿上干净的衣服,汇到清真寺的大殿上去做礼拜,而在这远离故乡的深山老林里,连挂吊罐的地方都没有,还何谈清真寺?来到林区之后,在第一个开斋节到来的时候,马殿清阿訇对大家说:“这里没有条件,可是大山里的泉水是最圣洁的,我们可以到小河里去沐浴,真主是允许我们这样做的。”于是,他们不惧冰雪严寒,脱光了身上的衣服,一个接着一个地跳入冰河……那一刻是神圣的,崇高的。如果你能读一读这篇作品,一定会被这群穆斯林汉子的虔诚所震撼,这既是历史的真实,也是文学的浪漫。

当这些穆斯林兄弟在马殿清的主持下,跪在工棚里诵经,听马阿訇讲“瓦儿兹”的时候,大山便融入他们的血液,经文的诵读声在大山里回荡。

回民工队的这些穆斯林兄弟,他们是朴素的,他们是真诚的,他们严守《古兰经》的训诫,他们甚至没有文化。但是,他们是有信仰的,信仰是他们的指路灯,信仰是他们产生力量的源泉,信仰是他们对于未来的寄托,是他们心灵深处永远遵循的准则。

小说里描述“马殿清这个饱经沧桑的回族首领,在过去了的岁月里,他曾经一直希望用宗教的力量来改变自己和民族的命运。几十年,几百年,整个回族群体都在为改变命运与恶势力抗争。但是,回族仍没能摆脱被凌辱的境地,始终过着凄惨的生活。让他真正看到希望的那一天,是中国共产党推翻了旧政权的时候。这时候回族才感受到了民族平等、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欢乐。”在聚礼庆典上,他在讲“瓦儿兹”时说,“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这次神圣的聚礼,我们应该记住穆罕默德圣人讲的,‘爱国即爱教’,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过节不忘爱国……今天,我们还要完成一项特别的功课,每个人交付的‘费特赖’(少量数额的济施钱),我们全部捐献出去,交给国家买飞机,打击美国‘易卜里斯’”。

大家被他的宣讲感染了,节日、圣人的箴言、祖国、抗美援朝,这几个本来相差很远的词汇瞬间被凝聚在一起。

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们不要忽略了“械斗”这一章节。由于回汉族生活习惯的不同,加之他们互相的不理解,这就是自然形成的心理隔阂。在汉族人看来很自然的事,却给回族带来不方便。在一个特殊的场合,他们表露出一种极端的情绪而引起了械斗。这械斗不是一般的口角,也不是为了某种利益的争夺,而是为了信仰,为了心灵深处那一神圣的准则。正像作品中的主人公麻万金所言“回民最容不得的是被人欺辱。决不允许诋毁伊斯兰教”。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是几百年、上千年埋藏在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力量源泉。

写到这里,不能不让我们想起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人,那些为了捍卫共产主义信念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那就是信仰的力量。可以说,精神的颓废是信仰的动摇。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一些人物欲横流,骄奢淫逸,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一片空白,究其原因,就是信仰丢失了。

《林海回民工队》里,作者塑造了以马殿清为首的一群穆斯林汉子形象。他们各具性格,各有特点,但是,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为自己、为国家创造着财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回民工队这个大家庭里贡献着那一份力量。

松林,一个曾经当过兵、打过仗,并且在部队入了党的年轻人,他有文化,有觉悟,他辞去了农村小学教师的职务跟着二林来到了林区。在林区,成了第一代林业工人的骨干力量。

马殿清,一个爱国宗教领袖的形象。“爱国即爱教”是他的思想基础。小的时候,他亲身经历了日本人对他家人的杀害,只有他躲过了那一劫。后来在亲戚的帮助下到米家寨、济阳学经,再后来又辗转到济南、北京等地深造,刻苦学习,勤奋努力,终于成为一名挂幛阿訇。在他的心里,奠定了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牢固的思想基础。只有国家的强盛,才有民族的安稳。在残暴的敌人面前,任何信仰、任何宗教、任何尊严都是不存在的。

按照回族的教规,无论是上殿礼拜还是婚丧大事,只要是有阿訇主持仪式,都不允许汉族人近前。然而,马殿清在佳木斯清真寺做阿訇时,就利用礼拜做掩护,把一位被日本人追杀闯入清真寺的抗联战士不由分说地拉到穆斯林正在礼拜的大殿上,并给他戴上了礼拜帽,让他成为了礼拜的一员而躲过了追杀,显现了他的大智大勇与机智果敢。也正因为这,他在穆斯林中一直享有很高的威望。

吴友义,他是一个刚烈而正直的汉子。他虽然一身武艺,但并不以此而粗暴骄横。他有主意,遇事不慌,沉稳干练,给人以信赖和力量。他虽然在关内老家有未婚妻,在这深山老林里,在这个完全由男人组成的世界里,赵杰那火辣辣的爱情烈焰自然也让他尝到了炙烤的煎熬,然而,传统的道德和宗教的束缚使他最终跳出了爱河激流的冲击。

作品用浓墨重笔描写了老多斯提麻万金“无常”的过程。麻万金早年来林区,他下过煤窑,扛过大包,被日本人抓到绿色监狱伐过木,在土匪的手下淘过金,他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尝尽了人间的苦辣酸甜。他自己没有儿女,收养了一个被日本人遗弃的女孩儿和一个俄罗斯遗孤,他承受着艰辛和苦难把两个孩子拉扯成人。东北解放后,他成了新中国第一代林业工人。由于他长期辗转在林区,无论是伐木、流送,还是归楞、装车,他都成了专家。他让人感到有些神秘,但是,他有大山的性格,有森林的胸怀,他遇事足智多谋,待人热情坦诚。他既有东北人的豪气,又有江湖人的侠肝义胆。为了救小金子,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赵杰,这是林区开发建设伊始并不多见的女性之一。她年轻漂亮,性格泼辣直率,活泼好动,敢恨敢爱,她认准了的事便径直追下去。她对吴友义的爱是疯狂的,也是真挚的。她看中了这个年轻而又血气方刚的汉子,她把宗教的隔阂甩在一边,她更不知道友义的心里还隐藏着秘密,直到麻万金“无常”的时候,她作为逝者的朋友、同事去瞻仰他的遗容而遭到拒绝的一刹那间,她才恍然大悟。这时,她想起了吴友义为什么几次要回避她。在她看来,这是多么的褊狭啊,这是多么的残忍啊,这又是多么的不人性啊!然而,这正是宗教与传统在社会风俗中的顺理成章。

孟二愣在这部作品中并不是主要人物,但是,回民工队与汉民工队的冲突却是从他身上引发的。他个子高,身体强壮,有气力,是林区的老把式。但是,他嘴不好,好说刺儿话。由于他不理解世界上为什么还要有回民,他说话的时候都带有对回民的刺激和不尊重,由此而引起的械斗连他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然而,尽管他对回民抱有偏见,尽管他是械斗的引发者和主要干将,尽管他在械斗中与吴友义大打出手,在小傻子迷山时是他把小傻子引出了迷路,在扑山火的过程中,也是他奋不顾身地跳入被山火包围的沟溏里,把正处于危险中的吴友义带引到安全地带,没等吴友义认清他是谁,便匆匆离去。

《林海回民工队》的意义还在于,它把老林业部长兼林业局党委书记张子良的形象跃然笔端。张子良不仅是一位林业老干部,他更是林业工人心中永远活着的贴心人。在文学作品中,《林海回民工队》中第一次塑造了这位林业老领导的形象。

提到张子良的名字,林区的人家喻户晓,有口皆碑。张子良是党的形象的代表,他是兢兢业业献身林业的好干部代表,是国家利益的代表,也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他的形象在林区人心中扎下了根。想到张子良,便让人们想到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想到鞠躬尽瘁,想到党的优良传充。

作者塑造了张子良的形象,就是希望党的优良传统在林区发扬光大,流传后世,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是事业发达兴旺的保证,这是林区未来发展的希望。

在《林海回民工队》中,张子良的艺术形象高书记不仅仅是林业战线上的一位老领导,也是回民工队的一位党代表。回民工队中所发生的无论是工作大事还是生活小事,无论是队伍建设还是思想工作,他都想在前面,一项一项地落实。

在林场的地窨子里,他亲自为工人烧炉子,在古尔邦节到来之际,他亲自带着其他干部赶到林场为穆斯林祝贺节日,而到了由于文化素质差、觉悟低而参与械斗的时候,高子良敏感地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在他看来“民族之间的问题如果处理不慎,将会给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他更知道,“多数东北人从来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回族,更谈不上对回族风俗习惯的了解”的时候,他马上意识到,在回汉民工队中开展民族政策教育的重要性。当他从林业局建局大会会场撤出来,同马殿清、于才等几位领导迅速赶到出事林场,看到工人们激动的情绪的时候,“他严肃而深情地对工人们说:‘同志们,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也很疚心。今天,是大金山林业局建局的日子,我们林业工人应该高兴,应该庆祝,应该用最好的方式尽情地表达喜悦之情,但是,现在我们却笑不起来……导致这一切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对回族关心不够,责任在我,因此,我在这里向回民同志表示我的歉意’。讲完了话,他非常诚恳地、深深地向大家鞠了一躬。”

一个党委书记,他的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的话让人折服。

还说什么呢?内疚、自悔、无以言对的心情涌上了每个穆斯林的心头。人们的心凝聚了,穆斯林们的心里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这样的震撼。

当回民工队在没有接到上级的通知,背起行李迫不及待地来到大金山林业局,“忐忑不安地站在林业局招待所门前时”,又是“高书记铁青着脸,严肃而激动地说:‘我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再干一天就圆满结束工作了,我还想明天怎么欢迎你们呢,却自己提前跑了回来,知道这是什么行为么?是逃兵,是孬种!’”“他扫视了大家一眼继续说:‘大家累瘦了,被风吹黑了,被冷水泡坏了……但是,不能忘记,我们是工人阶级,已不再是一个农民了。……工人阶级要有铁的纪律,每一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个人利益要服从党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

“高子良的每一句话都像重锤一样敲打着大家的心……”

对于高书记的批评,他们没有怨言,更没有抵触,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是马殿清主动站出来,代表大家承认了错误。

就在这时,接到了翠岗林业局着山火的通知,“马殿清站出来大声地说:‘高书记,任局长,派我们上去吧!’”

此时此刻,“高书记看着他们,想了想说:‘不,你们还没得到一点休息呢!’”

“‘这时候不上去,我们还是林业工人吗?高书记,下命令吧!’友义的情绪又被点燃了。”

“‘对,我们不能当孬种,也决不当逃兵,就是一片火海我们也要钻!扑不灭山火,我们决不回来见你!’二江也在大声地喊。”

“‘把任务交给我们吧,扑不灭山火,我们决不下山!’所有的工人们都振臂高呼。”

这是他们的心声,是回民工队所有成员发自内心的真诚请求。他们就像请求出征的先遣部队,就这样,回民工队投入到了扑救山火的战斗中。

在这里,我们不能把更多的情节展示出来,可是,通过这点点滴滴的文字,却能从中看到高子良对回民工队的培养和教育,感受到回民工队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的成长、成熟的全过程。

不仅如此,高书记还为修清真寺给予舆论的支持和物质上的援助。当时,伊春林区不仅有回民工队,也有满族、朝鲜族等其他民族成员。高书记的举措,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在林区的落实。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回民工队的号子声依然在林区人的耳边萦绕,林区开发建设的号声依然在大山里回响,张子良的精神依然是林区人心中最崇高、最宝贵的财富。

***

《林海回民工队》的作者吴秀忠是一个回族林业工人的后代,还在童年的时候,他便随着父亲母亲来到东北林区。在他的脑海里,林区展现的是一幅壮观而美丽的大森林图画。在大金山这个林区小镇上,他亲身经历了林区人所经历的一切,他目睹了父兄们在贮木厂与大木头搏斗的壮观场景。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把他推到了上山下乡的队伍里。他在农场务过农,开过集体拖拉机,他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广阔天地。后来,师范学校招收工农兵学员,上千人的农场仅仅一个名额,这一个名额却幸运地落到了他的头上。三年毕业后,带着他恋爱的收获,他的(同学)恋人徐秀花回到林区当了老师。

吴秀忠的父亲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林业工人,他是从关里农村投奔林区来的。来到这大山中,他成了回民工队的一员。他倒过小背,推过河,流过送,装过火车,归过楞。他就是作者在《林海回民工队》中描述过的吃苦耐劳、勤劳善良的人们中的一员。冰河沐浴、扑灭山火,他都是积极参与者,他甚至也是械斗的成员之一。

和父亲在一块儿的人们,他们也和父亲一样,每天都和木头打交道。他们干的是和大木头有关的活,唠的是和大木头有关的嗑。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采伐、归楞、装大火车之外,没有别的。当他们吃过饭,便利用工余时间,在工棚里面用玻璃碴打磨自己的杠子、巴门儿、压角子把,用锉刀把掐钩打磨得锋利,他们欣赏自己的工具就像欣赏一件心爱的艺术品。他们侃大山的时候都是以木头为话题。每当这时,他们谈得兴致勃勃,谈得有滋有味,谈得亲切,谈得有感情,似乎那每一根木头都和他们的情感紧密相连。久而久之在他们的心里便装下了无数的关于大山与大木头的故事。

有时候,吴秀忠看到和父亲一起干活的叔叔大爷们聚到自己家里兴致勃勃地侃大山,妈妈就给他们沏上一壶酽茶,他们喝到浓时,便站在小屋的中间,清清嗓子喊上几句二黄……这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少年的吴秀忠。他觉得那些人都是英雄,他甚至觉得父辈们做的事都是神圣的,在他的心里油然升腾起一股敬佩的感情。

有时候,吴秀忠约上几个同伴,放学不回家,专门跑到贮木场去看工人们装火车。工人们抬着粗大的原木攀上跳板的威武,伴随着铿锵的劳动号子,让他们惊心动魄,如醉如痴,吸引着他们久久地不肯离去。当他们看谁的父亲当上号头的时候,儿子的那种高傲和自豪简直难以名状。他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得上父辈们抬蘑菇头装火车更值得欣赏的。渐渐地,吴秀忠和他的伙伴们爱上了这一切,他下决心长大了也当林业工人,也装大火车,也当号头。

斗转星移,日月轮换。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过去了,历史像一位马拉松运动员向前奔跑着。木材生产的形式也由手工作业向机械化演进着。就在这过程中,那时的少年变成了青年,那时的林业工人渐渐地衰老,小青年变成新一代林业工人,而那些曾经为林区的开发建设出过力、流过汗的父辈们却带着对林区的眷恋,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那曾经的壮观,那曾经有过的辉煌却永远刻在人们的心中。

五十多年的历史沧桑,在这大山里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涌现了无数受人敬佩的林业英雄,他们有的受到过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有的受到千百万林区人的呵护与拥戴,他们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在这过程中,有多少林业工人的后代们跃跃欲试,试图把这一切写成书稿,可是,终究没完成,而吴秀忠完成了。这个回民工队的后代,他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克服病痛的折磨,利用两年的时间,夜以继日,奋笔疾书,记录了大山的雄伟,描绘了大森林的壮美。

在创作准备的过程中,吴秀忠翻阅了大量有关回族发展的资料,阅读了《古兰经》的大部分章节,了解了回回民族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追溯了回汉两个民族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根源,以及回汉两个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渐渐融合的漫长过程。特别是沧州吴丕清的鼓励,更加坚定了吴秀忠的写作信心。

创作这样一部三十多万字的长篇巨著,需要大量的历史原发事件,这更需要大量的采访工作。然而,由于吴秀忠的身体状况无法做到这一切,他便约请那些曾经经历过那一伟大壮举的、至今还健在的回族老林业工人到他家里来。被他约的人都高高兴兴地来到他家,详实地讲述他们曾经经历的历史,绘声绘色地描述他们那亲身经历过的历史过程。他们带着感情,带着亲身经历的眷恋,同时,也带着一种神圣与庄严。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为这是写穆斯林的书,是写他们自己的书,他们甚至把自己也当成书的作者。可以说,这本书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作品本身。

在写作的过程中,免不了众多文友的勉励和帮助。每当文友们来到吴秀忠家的时候,他都把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情节构思讲给他们听,文友们也都积极热情地为他的构思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丰富他的想法,完善他的构思。

当然,他也曾经坐在沙发上对着四壁冥思苦想,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对着灯光出神。他曾经为情节的波澜起伏而激动得流泪,他也曾经为人物的命运而心情久久地不能平静……每当这时,他便忍受着痛苦,用他的毅力和坚强去战胜这一切,向他的既定目标一点一点地接近着。

在这里,不能不提到吴秀忠写作的最大支持者——他的妻子徐秀花,她是一个肩负着家庭生活重负的女人。她是一个在丈夫患骨股头坏死、腰椎脊髓炎十几年来,为丈夫承担着全部护理与照顾的女人,如今,丈夫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毅然投身文学创作,妻子自然又多了一份对丈夫的担心与帮助。她除了承担所有家务和护理之外还要带外孙,还要为专门到她家里来请求补习功课的学生上课,还要为丈夫校对文稿,往返于打字社为丈夫打理一些他不能亲力亲为的工作。

2007年春天,洋洋三十多万字的书稿终于脱稿了,吴秀忠也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已经疲惫不堪的身体更加虚弱了。但是,他的心情却舒畅了许多。他虽然仍然直不起腰来,可是,他却像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心里感到踏实,感到畅快。应该说,他也不失为一条汉子,他的名字将和《林海回民工队》共同镌刻在书中。

吴秀忠手里托着那厚厚的书稿对妻子说:“如果这本书出版了,你用轮椅推着我,我要亲自把书送到朋友手里,送到那些给我提供素材的人手里,送到那些曾经是回民工队一员的手里,让那曾经有过的历史画卷在他们的眼前重现。我还要把书送到回民工队的后代人手里,让他们更加清楚地知道他们的父兄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更要把书送到大金山所有父老乡亲们的手里,让他们了解在林区开发建设伊始,曾经有过回民工队这一历史事实,让他们知道大金山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不仅是拼搏奋斗的壮举,而且也是民族团结的赞歌。更要把他送到政府的档案馆里,把它珍藏起来,因为它记载的是林区开发建设的一个时代。就把它当成是献给大山的一份厚重礼物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