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旅游地理学发展概况和热点问题
现代旅游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地理现象自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出现以来,已经有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研究成为社会需要,引起众多学者的极大关注,纷纷从本学科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地理学界是最早注意这种现象,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的几个学科之一,地理学者也是涉及这一领域的先驱。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有其独特的视角,以空间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区别和见长于其他学科。旅游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流动造成人与环境的直接相互作用,旅游牵涉资源、环境、区域、产业、流动等许多方面,任何对这些方面要作出透彻的理解、解释及预测的尝试皆离不开地理学的观点。最早关于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的北美洲,后经过众多学者长时间的努力,旅游地理学得以创立,并随着现代旅游业的日益兴旺不断发展壮大,学科建设不断完善。
一、国外旅游地理学研究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地理学家克·麦克默里在《地理评论》发表的《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是关于现代旅游地理研究的开篇之作。纵观该文发表后80年来的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萌芽阶段(1930—1969年)和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1.萌芽阶段(1930—1969年)
萌芽阶段属于旅游地理学的初创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来,旅游地理开始成为旅游现象出现较早的北美洲国家地理学者的研究对象,早期旅游地理研究将休闲与旅游视为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因此主要开展了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工作,取得了许多深入的综合性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及喷气式民航客机在国际交通中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开始在发达的工业国家出现,旅游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大众旅游”的出现标志着世界旅游进入了现代时期。随着更多国家出现现代旅游现象,20世纪60年代,一些欧洲国家也开始了旅游地理学方面的研究。
这一时期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而是和政策的制定有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时期美国、加拿大的旅游地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城市为中心的游憩活动研究方面,还没有把旅游研究放在主要地位。关于旅游地理的研究大致可分两方面:一是旅游地和旅游形态的个别地区的研究;二是旅游自然环境的研究。如英国地理学家罗杰斯于1967—1969年主持了第一次全国性游憩调查,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旅游流运动规律的相关资料;加拿大的沃尔夫发表了《安大略的旅游地》一文,1969年加拿大土地调查中提出游憩(休闲+旅游)资源评价系统;美国的斯坦费尔德写了《美国海滨避暑胜地》和《西印度群岛》;法国的布拉萨尔描述了阿尔卑斯山,指出山区的作用及其在保健方面的意义。
以旅游业为选题的博士论文1951年由美国克拉克大学的地理学博士H.G.韦尔首次完成,题为《爱达荷的旅游业——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而早在1953年已经有学者提出了在大学中开设旅游地理学方面课程的建议。
2.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表旅游地理的文献大量增加,旅游地理学开始进入发展、壮大时期。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更集中在国际旅游方面,以美国马特勒的著作《国际旅游地理》最具代表性。就研究内容而言,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游客空间行为、旅游影响、旅游空间分布、旅游地发展研究等,其范围更加广泛,也不再一味是应用研究。许多地理学家要求系统地研究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统一旅游地理学的术语,对旅游地类型进行分类和评价,绘制旅游地图等,开始了对有关问题的理论思考,学术意味更为浓厚。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二十三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上,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列为一个专业组。从此,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被确立了下来。
这一时期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种旅游地理学研究组织开始成立。1971年,法国地理学会建立了旅游地理委员会;1974年,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成立了游憩、旅游及体育特别委员会。1972年,在蒙特利尔国际地理学大会上,国际地理学联合会下面成立了旅游和闲暇地理工作组,1980年,在东京国际地理学大会上改为旅游和闲暇委员会,1992年以后改为可持续地理研究组等。这些国家及国际旅游学研究组织成立后,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学术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旅游地理学研究在各国国内及国际的交流与发展,使得旅游地理学研究不再像萌芽阶段一样处于分散状态。
从上述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出现的现代旅游,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真正引起地理学家的充分重视,学术研究大大滞后于旅游现象的出现。西方学者对此现象解释是:首先,学术界长期忽视对非生产过程的研究,认为旅游现象不是严肃的研究话题,从而不屑于此;其次,“大众旅游”现象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因此,它的影响在各种景观中被反映出来,以及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都需要时间;再次,旅游研究的相关统计数据十分缺乏,研究起来困难重重;最后,旅游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使旅游研究从一开始便出现种种概念性的争论等。
二、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应用学科是环境的产物,即其发展受制于社会对它的需求程度。在发达国家,农业地理研究相对衰落,是因为高度城市化和第二、第三产业在经济中居于主要地位,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区域地理研究衰落,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很快获得所需区域的全景图像。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中最年轻的学科之一,其发展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
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是以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迅速提高背景下的旅游需求的猛增为基础的。理论研究和事实证明,旅游是人类追求高的生活质量的必然组成部分,是人的需求中处于高层次的影响人本身的发展欲求的方面。只要全球社会和经济继续发展,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人性需求就会随之继续增长,旅游业在总体上也只会发展不会衰落,以旅游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只会继续兴旺而不会衰退。可以预期,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一体化,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迟早能够摆脱仅能生存的局面,迈上较高的发展层次,取得更好的生活水准。在此背景下,全球的旅游需求在规模上会逐步增大。同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需求的变化趋势将是结构上的深化,它将以多样化为特征。换言之,旅游研究同时还要面临旅游需求在结构深化的过程中提出的许多研究课题。
空间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在旅游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世界上以旅游地理研究为主领域的学者虽不很多,但旅游地理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世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贡献。地理学者参与旅游研究,其贡献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区域开发提供必需的资源和区域分析依据;预测从客源地到目的地间的旅游流量;对旅游区域的内部结构、旅游地的社区状况和客源地至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旅游规划提供基础;为其他研究旅游的社会科学学者提供重要的背景资料。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世界上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特征,近期的发展有着以下较为明显的趋向。
1.各国地理学者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称谓略有差别
各国地理学者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差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则是旅游活动(即在外过夜的)。由于历史上形成的语义习惯不一致,对同一个语种的同一个词都出现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英语国家中,加拿大旅游地理学者所称的“recreation gregraphy”事实上包含了对所有闲暇时间内活动及其作用物的地理研究(可译成游憩地理学),而在英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recreation”一词通常只指在常住地附近从事的不在外过夜的闲暇活动,因此他们的“geography of recreation and tourism”(可译成休闲和旅游地理学)才等同于加拿大学者所称之“recreation gregraphy”。美国学者大多采用英、澳的理解,但也有人采取加拿大用法。由于旅游(在外过夜的)所牵涉的服务设施(最重要的是旅馆和交通)和空间范围远比休闲(不在外过夜的)所涉及的多、大,其经济和社会意义也重要得多,旅游成为地理学者研究闲暇活动的主要领域。地理学家对于休闲的兴趣,主要体现在研究城市规划问题和地方社区环境的改进之时。
2.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存在着“兼营”
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同时还有其他的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和区域规划、交通等,这些“兼营”旅游地理研究的学者多在地理系或类似性质的机构工作。只有少量学者是以旅游地理研究为主领域的,他们多在专门的旅游教育机构中(旅游学院、旅游系等)工作。由于文化和职业习惯原因,西方旅游地理学者的专业视野宽阔,他们不仅具有从事地理学研究的全部素养,而且也深谙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考虑问题的角度是全景鸟瞰式,很少就事论事。因此,西方旅游地理学者的研究内容是极其多样化的,资源的开发、旅游地的规划、旅游客流的宏观空间格局、旅游者对于旅游区的感知和旅游行为、旅馆等旅游服务行业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地的环境保护、特种旅游(如朝圣)的区域环境影响等无所不有。有时候仅从著作或论文的内容和思维方法上,很难了解作者的专业背景。本质上,西方地理学者在从事旅游研究时表现出的跨学科性和整个社会的开放性质是一脉相承的。
3.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过程
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主题,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这种研究主题的扩展与转移,是建立在旅游地理学者驾驭问题能力的提高的基础之上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的旅游地理研究基本上限于中小尺度的空间范围;对于旅游者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旅游者本身的属性(人口特征、客源地和目的地等);部分旅游资源评价系统原本是立足于大区域的,但由于系统本身技术上的原因,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旅游区域开发的决策权主要在地方政府手上,评价系统也弃之未用。地理学者在参与旅游研究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把握宏观研究的能力,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要求地理学者从更广阔的角度研究问题,旅游地理学者的研究主题便从过去局部着眼转向面对全局,同时也保留和发展了解剖性质的小区域和专题研究。
4.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旅游地理研究,只有极少的属于纯粹思辨性质的理论研究(如关于旅游区位问题),且缺乏相应的必不可少的实证工作,绝大多数研究是着眼于具体的实际问题,这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创始时期必须要经过的阶段。这种以具体问题为对象的分散作业难以吸引学者们保持长期的兴趣,因此便有了后来的对于理论的饥渴。20世纪70年代中以前的旅游地理著作,具较高理论深度的极少,以致英国著名的旅游地理学家科波克告诫并预见道:“毫无疑问,未来研究中大的进展将是在概念上和理论上。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概念网络,除了案例研究的数量增加以外,将不能有什么别的进步。”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科波克的预见开始成为现实,无论是史密斯的《游憩地理学》还是皮尔斯的《旅游开发》都体现出经验总结基础上理性思维的深邃。这种旅游地理学的科学化趋向,首先是来源于对过去工作的归纳总结,同时也同当今旅游地理学者研究领域的拓展、所用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实用研究)密不可分。旅游地理学者今天仍保持着注重研究旅游业中提出的实际问题的传统,在注意实用的同时兼顾理性的上升。
5.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其内部产业结构及产业的前向与后向联系都已相当复杂,它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已非某一门类的专家所能解决。为此,在研究解决某一问题或旅游的区域开发时,常常是经济学者、地理学者、管理学者和其他专家聚而会诊。在大多数的实际旅游问题研究中,旅游地理学者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融合性质的研究,也扩展了旅游地理学者的知识面。由于技术在西方已高度发达,旅游业在应用现代技术方面又处于各产业的前列,旅游学者已开始注重新的技术手段在研究、教学和咨询工作中的运用。其中最突出的是旅游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用。在旅游地理学者看来,这种系统同地理研究和国土研究、城市和区域规划中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并无二致。旅游信息技术手段不仅使旅游地理学者(和其他的旅游学者)可以快捷地获得各方面信息,它还可作为便利的分析工具,大大提高研究成果的多样化表达水平,并朝研究、教学、咨询的一体化方向迈进。
三、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地理学初步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一些地理学家对自然风景区的成因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张其昀的《浙江风景区之比较观》、任美锷的《自然风景与地质构造》等。系统科学地研究旅游地理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在改革开放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地理学大变革(如人文地理学的复兴等)背景下出现的。中国旅游地理学进入系统研究的标志是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随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研究力量日趋深化和成熟起来,目前大量的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等均以旅游地理学为基础。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走过了一条实践—理论—再实践—提高和完善理论的道路,中国旅游地理学优势与挑战并存,其发展历程可大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79—1985年)
中国系统科学地开展旅游地理学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至80年代初形成了旅游地理学的第一个较快发展时期。初创阶段的旅游地理学,主要以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地的研究为主,侧重于对旅游地景观的描述,并探讨其分布、形成规律,对旅游区的交通、客源的流向及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进行分析,研究者大部分是地理专业人才。从开始起,旅游地理学界就积极参与开发实践,并获得成功。如郭来喜1983年在全国保护长城工作会议上提出“保护长城,研究长城”,首倡国内外集资修复长城代表区段,发展旅游业;1984年郭来喜主持完成《华北海滨风景区昌黎段开发研究》项目,是一个获得巨大成功的旅游地开发范例。此外,如卢村禾(1985年)等完成的《皖南旅游区开发对策考察报告》、孙文昌(1985年)等制定的《辉南龙湾区旅游规划》等也都有比较大的影响。1985年李旭旦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首次列入了旅游地理学的条目,标志着旅游地理学正式成为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2.发展阶段(1986—1992年)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经过不断摸索和反思,旅游地理学在科学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1987年12月,在深圳召开的人文地理学讨论会上,中国地理学会在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下设了旅游地理学研究小组,标志着旅游地理学已经在中国地理科学领域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地方旅游开发和管理的需要,使旅游地理学家对自己的研究计划和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修正,以适应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社会变革的需要,其独有的指导功能受到旅游界认可,承担的区域旅游开发规划数量骤增,完成了一大批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科研报告。如范家驹等与海南省旅游局合作完成的《海南省旅游发展规划大纲》(1992年)得到了国内专家和海南省政府的高度评价,1993年由海南省政府颁布施行,成效显著,成为进行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也为各省旅游规划提供了参考。
这一阶段的旅游地理学研究主要侧重于参与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和规划实践,在大量个案实证研究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理论和模式有了初步总结。陈传康在总结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先后提出了风景要素组成、风景结构层次、旅游业结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图式和区域旅游六种开发模式等,为区域旅游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郭来喜积极倡导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提出了站在世界、全国、区域的大系统上来考虑区域旅游的优化模式,并走出国门积极推动旅游地理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他的《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与旅游区划研究》和《中国旅游资源基本特征及其开发研究》是最早向国外介绍国内旅游地理研究成果的两篇论文,引起了国际重视。
3.深化阶段(1993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入历史以来最旺盛时期。旅游地理学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研究领域日益拓宽,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不断应用于旅游开发实践,尤其是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调查、景区规划方面,成绩斐然,并参与了高层次的旅游决策。如郭来喜倡导设置生态旅游主题年的建议被国家旅游局采纳,将1999年旅游主题定为生态环境游;中科院地理所和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合作,制定了《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为制定中长期旅游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1996年由中科院地理所和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共同承担,由郭来喜主持的《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及宏观配置体系研究》课题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九五”重点项目,成为中国国家级自然科学领域的第一项重点旅游研究项目,显示了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产业的成熟性和先导性,成为旅游地理研究的一个新里程碑。
这一阶段,旅游地理学界完成的旅游项目数以千计。如郭来喜1997年主持的《北海市旅游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首次进行了旅游资源普查、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和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的三位一体化的综合性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资源普查、抽样调查(游客、旅行商)和遥感图像分析,建立旅游信息系统(TIS),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该规划被认为是到目前为止国内旅游规划体系最完整、技术方法最先进的区域旅游规划,已成为区域旅游规划的典范,为后来业界编制地方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了完整的参考样本。
四、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关于旅游地的综合开发个案研究,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环境容量的理论研究、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但总体看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同国际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旅游基本概念上混淆的情况比较严重,研究视野上仍不够宽阔,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和传统,描述性工作多,低水平重复工作多。手段上新技术的动用尚处于初步尝试阶段,旅游地理学者同其他相关学者(旅游经济学者、城市和建筑学者等)合作研究的意向较弱,研究成果大多缺乏理论背景及理论研究尚不够系统化。
与其他地理学分支学科一样,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是以“任务带学科”的方式,即是以区域旅游开发和规划生产任务为主线带动学科发展起来的,这是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特色。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无论是高校还是研究所的旅游地理研究工作都承担大量的政府和企业委托的规划任务(西方发达国家这部分工作主要是由专业咨询公司承担),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识,并成为一种推动学科发展的动力。但同时从学科发展的意义上来看,大量的重复性的规划任务往往会削弱了理论方法的研究力量,影响到学科的学术进步。
中国旅游业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虽然中国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与旧体制下的产业不同的发展环境,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会受到变化中的旧体制的负面影响。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中有待研究的问题会既不同于它发展初期的问题,也会同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问题有较大的区别。旅游地理学者同其他旅游学者一样,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变动剧烈的社会大环境,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把握发展方向。换言之,中国旅游地理学在未来的相当长时期内,将要有不同于过去、顺应世界潮流又有自己特点的主体发展方向。
第一,要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目前旅游基本概念的混淆已严重影响到学科的发展,突出表现在随意定义新概念或扩大某些国际上已有定义的概念内涵,导致我们的研究成果与国际上无法交流。这是提高我国旅游地理研究水平极为重要的一环。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要从目前的以资源、旅游开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研究为主,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其中的专题包括: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论的完善与应用;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客流的空间调节;旅游对于环境(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过程和机制;旅游地开发总体规划;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污染的防治;城市旅游及相关研究等。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理论研究与实用研究相结合的宗旨。一方面切忌纸上谈兵,不将一些可能会是很有实用价值和科学基础的理性思维投入实证之中;另一方面应避免仅仅是在忙忙碌碌的缺乏提高的个案研究上累积。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一切应用性学科发展的立足点,中国旅游地理学必须保持这一方法论传统,但在数量分析中不应运用那种实用价值不高或过于烦琐的数学方法。旅游地理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如何,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对象的解释和预测功能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是否适当,当然,这一切都是以正确的逻辑思维为前提的。
第四,在研究方式上,应当提倡跨学科性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主动吸收相邻学科(经济学、社会学、管理科学等)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旅游业是一个产业联系面广、本身结构比较松散的行业,它给学者和决策者提出的大都是涉及的因素很多的综合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各学科专家必须走到一起来。中国旅游地理学者过去与其他学科学者合作研究较少,客观上降低了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科的社会影响。相反的例子,如以地理学者为主吸收其他学科专家参与的河北昌黎黄金湾岸的开发研究之成功,则正好说明了实用研究中跨学科合作的优势。旅游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如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没有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仅靠旅游地理学者是难以获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
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国内外旅游市场吸引力强,旅游地理学研究领域广阔。中国现阶段的研究状况比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状况要好得多,但英国学者科波克当时对西方旅游研究的告诫在今天看来对我们仍然十分中肯。中国旅游地理重视区域旅游开发和规划生产任务的传统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还将继续发扬光大,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注重实用的同时兼顾理性的上升和概念体系的建立,旅游地理学才能在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热点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热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从初期发展阶段着重研究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交通建设、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地图等基础性课题,到逐步深入研究旅游生态系统、旅游地域系统、旅游者空间行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更高层面的课题。目前,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热点问题,在国外主要集中于旅游吸引物、旅游者行为(旅游者决策行为、动机行为、感知行为、空间行为、旅游流等)、旅游空间分布、旅游影响和旅游地发展研究等领域;国内主要集中在旅游区划、旅游者行为、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