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的刀子嘴
俗话说,地怕走小道儿,人怕起外号儿。杏花村社长刘生家新媳妇才来三个月,就被人们起了个外号儿叫“刀子嘴。”
社长刘生心里有气,明着暗着查了几回,也不知谁给起的,咳,怨谁,怨自己媳妇。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住在对门子里的刘二奶奶早就对刘生吹过耳边风,什么当面教子,背地教妻,不要让新媳妇拴住腿。
别看刘生是个年不过三十的青年人,却不爱说不爱笑,老实巴交。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可是这刀子嘴性格却和刘生大相反,她是三快,嘴快、手快、脑筋快。
刘生要背地教妻了,他还是老一套,以身作则。这天晚上他吃完了香喷喷的葱花饼,又喝了两碗鸡蛋汤,跟着就提起泔水桶去喂猪。
“放下!我喂,你还有碰头会!”
那话音一句比一句声儿高。刘生心头一热,嘿,别看嘴皮儿薄,心眼儿倒挺好。他不由想起新婚刚三天,她就提出实行责任制的事儿,那时自己可真不爱听,实行责任制,这社长还有什么搂头儿,自己也分一份田,那可多累哟,真不如抬抬手,支支嘴的轻松。可还没容他说两句,刀子嘴的话就像宋朝王怀女的门扇大刀一般势不可挡。
唉,说真的,在恋爱史上的黄金时候是蜜月,在蜜月中那甜滋滋的时候,新娘子说啥是啥,真是不怕东风西风,就怕枕头风。
经不住刀子嘴左一刀右一刀地削,右一刀左一刀地刮,刘生还真支持村委会在全村实行了种田责任制,麦收总产量就比去年翻了一个过儿,全村眼下就富了起来。
刘生想到这儿,觉着刀子嘴那薄薄的嘴唇儿就像朵水仙花儿似的那么迷人。
啪地一声脆响儿,刘生亲亲热热和媳妇亲了个嘴。
刀子嘴一愣:“呸,臭德性,再冷不丁地闹着玩儿,让你喝泔水。”
说着一扬水瓢,哈,吓得猪崽儿差点没窜出圈外去。
一眨眼儿的功夫,到了秋季。
刘生到县里开会去了。
这天晌午,有一老一小到社长家打官司,小的是七岁的小淘气儿,哭哭咧咧满脸泪,老的是五十多岁的王老细,怀搂着五个嫩玉米。
刀子嘴代表社长来断案,问明了事情的原委,哟,刀子嘴怎么没说话,她扭身去了自家责任田,嘿,不到一袋烟功夫就掰回了五个大玉米,冲着王老细亮开了嗓门儿:
“孩子小,不懂事,掰别人的玉米是不对,但是主要靠大人来教育。你真下得手,打人违法,亏你还活了五十多岁,哼,怪不得人们叫你王老细,拿去,这玉米我赔!”
别看刀子嘴,嘴狠心里美。
小淘气儿抹干了眼泪,王老细红了脸皮,可他心里真敬佩,就把这件事儿满村吹:
“明年要选新社长,刀子嘴要排第一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