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旅游地空间结构
旅游空间结构不是简单的几何分布,而是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旅游空间结构可以抽象为: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区、节点、区内路径、入口通道和客源地市场六个要素。本章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之后,对旅游空间结构六要素进行具体分析,然后,简述三种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特点及开发重点,最后,以苏州为例阐述旅游空间结构整合的具体途径。
一、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得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区位论诞生之日起就将其应用到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莫斯克和高姆森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地旅游演变过程,并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伦德格伦、汉姆斯和伦德建立了关于核心-边缘理论的模型,他们强调了在旅游行为中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皮尔斯在讨论旅游规划时,将空间系统按尺度区分为全国水平、区域水平和地方水平三个层次。日本经济学博士除野信道(1985年)在其《观光社会经济学》一书中也曾专辟一章“观光的空间构造”讨论旅游空间结构。史密斯则归纳了多种空间结构描述的数学或地理方法。前苏联地理学家普列奥布拉曾斯基建立了地域游憩系统的概念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形成了旅游经济地区组织的基本规律。
我国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源于旅游区划研究,研究内容广泛,涉及了很多层面和角度。楚义芳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对旅游活动做了深入的空间经济分析。王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江苏旅游业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赵仁平对空间旅游系统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温杰通过计算主要旅游变量的基尼指数,论证了中国旅游业集中在沿海地区特别是主要城市的分布特征。张捷、都金康等以九寨沟风景区为例,探讨了自然观光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刘春玲、刘岩等利用拓扑学图论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临城小天池森林生态系统旅游区空间结构和秦皇岛市的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许春晓,高卫国分别对湖南省旅游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和云南省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吴晋峰、包浩生将哈格特的空间结构模式引入旅游地理学研究,用以分析客源市场和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保继刚对桂林旅游客源空间结构选取两个时间断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此外,翟辅东、秦学等也分别结合特定区域对旅游产品或对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系列研究。
二、旅游空间结构要素
(一)要素的确定
旅游空间结构要素是旅游空间构成的基本单元。要素的确定,有利于全面反映旅游目的地的实际空间结构特征。识别时,必须在旅游系统的尺度上考虑旅游活动过程中所有影响因子。
在哈格特的空间结构模型和克莱尔·A.冈恩目的地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以前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成果,我们可将旅游活动内聚力极化而成的中心视为节点,将受节点吸引或辐射影响的旅游地视为域面,将交通通信等线状设施组成的路径视为通道。在此基础上,可将旅游空间结构要素分为六个:旅游节点、旅游区、区内路径、旅游目的地区域、出入口通道和客源地市场。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8-2所示,即旅游者从客源地市场经入口通道进入旅游目的地区域,凭借区内路径对不同旅游区内的旅游节点进行旅游活动。
图8-2 旅游空间结构六要素的关系
(二)要素的构成
1.旅游节点
旅游节点由相互联系的吸引物聚集体及旅游服务设施组成,是旅游目的地区域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其空间状况往往决定该区域旅游的规格和发展格局。
(1)吸引物聚集体
杨新军认为旅游吸引物比旅游资源更能确切地表达旅游活动的经济意义,吸引物在一定空间上的积聚形成吸引物聚集体,并作为旅游产品的核心成分向旅游者出售。吸引物聚集体包含旅游者游览或打算游览的任何设施及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个体吸引物及能产生吸引力的景观和物体。
吸引物聚集体由核心吸引物、旅游形象标志物等部分组成。吸引物聚集体也许位于一个地理位置上,也有可能在旅游目的地区域的空间上成簇状分布。吸引物聚集体之间的相互补充特性使其所产生的旅游吸引力比由个体吸引物的吸引力简单相加所产生的吸引力要强得多。根据吸引物聚集体的吸引力的重要程度差别,吸引物聚集体在空间上呈等级结构。旅游地形象标志物是关于旅游聚集体的信息载体,旅游者去旅游目的地或住旅游目的地或多或少要受旅游形象标志物的影响,其功能包括:诱发旅游动机、帮助目的地决策、旅游线路安排、旅游活动选择、核心吸引物聚集体的辨别及旅游购物等。
(2)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节点的服务设施成分包含一系列旅游服务设施。它们是旅游目的地的空间主要成分,对区域的经济价值有重要作用,但它们不是目的地吸引力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服务设施和吸引物聚集体之间的关系正慢慢模糊。如兼有度假、娱乐、休闲、观光功能的各式度假村、生态旅游地的有住宿功能的生态小木屋、各种游乐场等,既是服务设施,又成了吸引物聚集体。旅游服务设施对旅游目的地的空间演化和空间结构有重要的影响。这些设施经常定位为与吸引物聚集体越近越好。旅游服务设施的主要分布特征和结构特征,除与空间属性相关外,还受到地方政策、投资实力等非空间要素的影响。
2.旅游区
旅游区由特定范围内具有特定风格和旅游重点的不同旅游主题的旅游节点或旅游范围组成,是构成旅游目的地区域的基本单元,它不仅包含旅游对象,也包含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旅游区内一个或多个相似的旅游节点的存在,使旅游目的地区域有可能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多样性旅游需求与旅游期望。如果能从空间角度对一旅游目的地区域内的各旅游区很好地进行规划与设计,使这些旅游区能加强地域合作而共生共存,这一旅游目的地区域就能产生比各旅游区的吸引力简单相加更强大的旅游吸引力。
3.区内路径
路径是旅游活动得以运行和实现所必须借助的空间载体,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各吸引物聚集体和服务设施之间的流动轨迹。路径既代表公路、铁路、航道等交通线,也代表各节点之间交通线大致长度及客源流向。根据旅游过程中交通线路的区位差异,路径可分为区内和区外两种。
研究表明,旅游者生成密度和客运强度大小与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客运强度与交通网络密度呈对数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可达0.89,所以区域旅游路径的发育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旅游者满意度的实现。因此,旅游目的地区域内路径应在参考各旅游节点之间的直接通达性、潜在路线景观质量、旅游者使用的交通工具及旅游形象标志物的定位等相关因素的前提下,根据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切身利益来设计。旅游目的地区域并非所有旅游节点之间都直接通达,也并非所有的旅游者在返程时都选择同一路线,因此,旅游目的地区域的路线设计也应是循环路线。
根据吸引力的重要程度差别,吸引物聚集体在空间上呈等级结构,表现为旅游者在不同旅游节点的旅游人次有较大差别,对连接不同节点之间的路径的利用率也差别明显。
4.旅游目的地区域
旅游目的地区域是指旅游者为了度过美好的闲暇时间而选择进行旅游活动的区域,范围一般包括以城市为依托,进行节点状“一日游”旅游活动所能到达的特定区域,至少具备过夜特征,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一个核心城市为住宿依托核心,进行节点状游览活动。由图8-2可知,除客源地市场外,旅游系统所有要素均包含在旅游目的地区域内。
对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进行研究,首先要界定旅游目的地区域的范围。
旅游目的地区域及其边界的确定,与旅游方式和旅游特征紧密相连。在一个旅游目的地区域,存在不同规模的旅游地,且这种旅游地与行政边界密切相关,但绝不简单地等同于行政空间。陈健昌和保继刚对旅游者旅游空间行为的研究刻画了旅游目的地区域的形成机制。根据所涉及的空间大小,将旅游空间行为划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度(表8-1)。大尺度的旅游者,倾向于选择有高级别旅游景点的地方为旅游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往往只去旅游目的地附近较高级别的旅游点;中、小尺度旅游者,出游距离较短,对景点类别的敏感度强于大尺度游客,而对于景点级别的敏感度弱于大尺度游客。为了节约成本,中、小尺度旅游者一般采用早出晚归的旅行方式,不需要过夜。从旅游者出游时的行为规律中,可对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加以界定。
表8-1 不同尺度旅游者出游的空间范围、采用的交通方式及过夜特征
5.出入口通道
出入口通道是旅游者进入旅游目的地区域的地方。它们也许会沿着一条路线集中分布,也许是在旅游者由—个目的地进入另一目的地区域的渐进过渡点上。虽然有时并未标明,但对旅游者有着重要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出入口通道预示着旅游者进入旅游目的地区域,或某一旅程的结束,具有双重功效。因此,在旅游目的地空间规划布局中必须对出入口通道予以重视。
旅游目的地区域的出入口通道是多重的,要根据客源地、旅游者特征、季节条件及交通工具等因素来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每个出入口通道的位置,设计出最合适、最具吸引力的出入口告示。
6.旅游客源地市场
旅游客源地市场通常指旅游者及潜在旅游者长期居住的区域。某个给定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地市场受多种因素制约。据吴必虎研究,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的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km半径以内;由旅游中心城市出发的非本市居民的目的地选择范围主要集中在距城市250km半径范围内。
严格意义上讲,客源地市场不属于区域旅游系统内部空间范畴,但它确实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空间上识别市场范围是分析旅游前景的基础。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和愿望,来自其旅游动机和旅游偏爱,并受客源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旅游目的地空间布局把旅游客源地市场纳入考虑范围,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入口通道及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标志物的规划与设计。旅游规划者必须把相互紧密联系的客源地和目的地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在规划与设计之中。
三、旅游空间结构整合
整合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方法。
(一)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及其形成过程
不同旅游目的地区域在不同旅游发展阶段,应采用差异性的发展模式,适当的模式能有效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而,在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进行整合优化之前,必须确定该区域旅游发展所采用的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若干“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型”,但大多偏重于单项要素的研究,如旅游者行为、旅游区划或旅游流的规模和变化,集中在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和旅游客源的时空流动分析等有限的个体领域,没有将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系统。下面从“旅游系统”角度全方位研究空间结构模式。
各个要素在旅游空间上的不同组合,使旅游系统具有十分丰富的内部形态和结构,而这些类型各异的内部形态和结构是确定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基础和依据。根据旅游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我们可以把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分为凝聚模式、放射模式和扩展模式三种类型(刘俊,2003年)。
1.凝聚模式
凝聚模式的旅游空间结构如图8-3所示,该模式一般形成于起步期,是旅游空间成长的最初阶段。
图8-3 凝聚模式
(1)形成过程
在凝聚模式的旅游空间结构中,旅游活动首先在一些先天资源优势突出、交通条件相对便利的零散景点产生,通过几个代表性旅游地的开发、建设,形成单一旅游中心——腹地体系的空间结构,为旅游活动提供全部服务。在这少数几个旅游地发展的基础上,带动和协调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大多是具有多中心型心理特征的探险型旅游者或当地居民,旅游活动基本处于自发状态。随着旅游者数量的增加,当地居民逐渐形成了旅游开发意识,开始向旅游者提供吃、住、行等基本服务,形成旅游业发展的雏形。此时劳动力素质及服务状况差、旅游接待设施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导致旅游业经济效益较低。
(2)主要特点
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范围狭小,系统内部尚未形成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下一级旅游分区也未形成,与区外联系松散;旅游开发处于R-P共生阶段,节点数目有限,规模较小,景观单调,综合吸引力较低;旅游路径系统较为薄弱,而且旅游流的流向呈单向性;客源地市场缺乏稳固性,仅具有近域吸引向性,且较为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波动性明显,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缺乏成熟稳固的产业链。
(3)开发重点
加强旅游节点的吸引力和相关产业要素的配套建设,不断增强自身资金积累能力,通过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以国内旅游为重心,重点开发一两个旅游节点,进一步增强极核的极化作用,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区,使其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向更高层次和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2.放射模式
放射模式的旅游空间结构如图8-4所示,该模式是在凝聚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过渡性阶段。
图8-4 放射模式
(1)形成过程
随着少数几个旅游节点的开发和建设,区域内旅游资源潜力被充分认识,大规模旅游开发条件开始形成,财力、物力等投入进一步加大,大多采用R-P提升模式,一些旅游资源正在不断得到开发,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通道系统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取代旅游接待设施不足的问题而成为制约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出于发展旅游业或振兴地方经济的需要,地方政府逐渐将建设重点转向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可进入性的改善和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使旅游者数量进一步扩大。同时,旅游区对周边地区旅游流的扩散作用也开始显现,依托某一个或几个旅游城市,形成几个具有特色的次级旅游区。
(2)主要特点
区域内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旅游功能基本健全,路径通达度也有较大提升,旅游流动呈现双向性,旅游系统开始发育。旅行社在组织旅游线路时有了较大的灵活度和选择余地。旅游节点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节点综合吸引力有了较大增强,市场拥有程度不断扩大,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客源地市场,对于外来因素影响的敏感度降低,具有全国吸引向性的旅游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呈现出以旅游区为核心、以主要交通通道为轴线的互动体系。
(3)开发重点
在这一阶段,区域旅游增长速度较快。这类旅游地域系统一般应采取重点发展国际旅游的战略,通过国际旅游的带动作用,以面促点,以点带面,不断拓展市场,带动和促进国内旅游业及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但同时也应注意,次一级旅游区的选择开发需特别谨慎。一方面,因为受通道系统的制约,旅游流向主要还是以集聚为主,扩散效应有限;另一方面,要注意旅游地的近距离替代效应和屏蔽效应。因此,次一级旅游地的选择,既要紧邻一级旅游区,又要突出特色,与一级旅游区形成互补增强优势,避免恶性竞争。
3.扩展模式
扩展模式的旅游空间结构如图8-5所示,该模式对应于旅游地的准成熟阶段,是区域旅游系统从凝聚模式经放射模式继续演进的最终结果。
(1)形成过程
随着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空间的成长,旅游节点越来越多,不同性质的旅游区开始出现。旅游目的地日益呈现出多区的空间增长格局,旅游综合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通道系统的改善不但使系统本身获得了充分发展,而且众系统内部已经形成成熟、完备的旅游服务网络体系。一级旅游区在区域内已具有较强的集散功能,对旅游地域系统的功能、规模及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
在此影响下,旅游目的地区域进一步向外扩展,形成若干具有“飞地”性质的二级旅游目的地区域,形成—级旅游区(中心)—次级旅游区—旅游腹地通道的网脊式空间结构。旅游业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形成以旅游收入为主导的成熟产业链。各级旅游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次级旅游地依托旅游通道与上—级中心地建立联系,形成更广阔的区域吸引范围。
(2)主要特点
扩展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一方面使各级旅游中心地对旅游流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另一方面,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会变得异常激烈。因为发达的旅游通道体系使得旅游者改变流向非常容易,极易造成区域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紊乱,以至形成旅游地之间恶性竞争。因此,扩展型目的地空间结构的形成并不一定意味着区域旅游经济系统进入了稳定、高效、有序运行的成熟阶段,还需仔细研究各级旅游地的比较优势,确立各自在区域系统中的特色和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同时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和协调,以形成合理的区域旅游分工合作体系。
图8-5 扩展模式
(3)开发重点
该阶段的发展重心应为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并举,通过开发和创新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及营造旅游形象,实现产品结构多样化、高级化,以增强旅游地域系统的竞争能力,扩大市场范围,进而促进旅游系统整体发展。
(二)旅游空间结构整合
旅游空间结构整合产生了旅游竞争,致力于区域旅游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体现,突出可持续发展性。
1.整合思路
对某一旅游目的地区域进行空间结构整合的大致思路如下:界定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对旅游目的地区域进行细化,形成不同特色旅游区;采用计量地理学方法对旅游区内旅游节点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度量;探讨旅游流的空间流向和流动方式,分析区域旅游路径和旅游入口通道;引入“市场域”的概念,对国内和国际客源市场进行表征和测度;从空间角度提出目前该区域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在分析目前该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造和优化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发展模型(图8-6)。
图8-6 空间结构整合的大致思路
2.要素分析
从整合思路中可以看出,要素分析起关键作用。要素分析有利于将旅游目的地区域调整到最佳旅游发展状态,其分析思路如图8-7所示。
图8-7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整合要素分析
3.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选择
采用适当模式有利于形成最佳空间结构,从而实现旅游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达到与区域发展条件相互吻合的最佳发展状态。适当的空间结构模式能解决旅游发展中关键性问题。例如:如何构建促进旅游地的旅游者、商品、服务等合理流动的最佳空间结构;如何提高“区域感知力及区域影响力”;如何提升旅游地的安全系数;如何减少旅游地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如何使旅游地最大限度地与更广区域的旅游产品一体化;如何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建筑遗产的保护并使其更具吸引力;如何确定旅游业最合适投资的空间顺序等。
4.旅游空间结构整合的途径
确定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后,就要对旅游空间结构进行整合。整合途径有两条:整体整合与核心整合。
【案例】
苏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颇具代表性。
合理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是苏州城市旅游实现“拓展园林旅游、突出古城旅游、带动新城旅游”的关键。苏州旅游空间结构的整合,一是通过城市轴线通道进行整合,以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完整性;二是通过古城水系通道进行整合,以实现旅游空间结构核心的独特性。
在苏州市城市发展格局确定为一体两翼的基础上,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由此生成:以古城区为城市旅游的核心,新区、工业园区为城市旅游的次核心。
核心和次核心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它们是相互独立的区域,相反,次核心应该是核心的旅游结构从旅游功能到空间形态的顺理成章的延续,像一棵树的生长一样。
要实现这种“树”的生长,就必须有意识地对苏州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进行整合。一要突出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旅游中的作用,二要突出旅游产品在城市旅游中的作用。旅游在空间上表现为旅游者的空间流动,合理的城市旅游产品规划会有效地引导旅游流,起到整合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旅游价值。苏州旅游空间结构的整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融入设计理念,建设具有地方特色与人文色彩的城市空间,使新区城市景观人情化,促进新旧城市景观的共生,建立起城市新区与古城的有机联系。这是市民和旅游者认同的关键。第二,强化城市旅游空间轴线:西起狮子山、何山之间,沿干将路西路、中路、东路延伸到金鸡湖边。空间轴线中的建筑形态与环境设计的宗旨是加强新区与古城之间的延续性。第三,加强城市环路建设,疏散交通,弱化干将路轴线的交通功能。改造环城滨水步行道,利用绿化、水体来柔化新旧城区的界面,使新老城市景观水乳交融。第四,为了形成开放空间的场所感,所有的开放空间的建筑需在考虑提供不同特色和趣味的同时,保持某种程度的统一性。主要的景观设计元素如植栽、地坪设计及铺面、雕塑、喷泉、街灯等街饰小品,须在考虑整体设计架构之下,选择有变化但概念一致的素材,衬托出不同区域的概念。第五,新区和园区的建筑设计要和现代艺术高度结合。使地标建筑如苏州大剧院、苏州图书馆、苏州博物馆、苏州美术馆等最终成为新区和园区的城市象征。
由此,苏州旅游的空间格局与巴黎旅游的空间格局形成了异曲同工之妙。巴黎从旧城到德方斯新区,沿巴黎著名的中轴线展开,东起罗浮宫,经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巴黎圣母院,西到新区德方斯的新凯旋门,在空间上形成一种很好的新老城区呼应关系,成为世界级的著名旅游区。而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整合后的苏州也是通过东西轴线展开的新区、古城区和工业园区在空间上形成的有机序列,把苏州的文化发展与历史延续无声地反映出来。旅游者从狮子山的苏州乐园走到大运河,走到古城墙、古典园林,到小桥流水人家,再到金鸡湖畔,就像走过了苏州的历史、江南的历史,最终可谓达到了“视通千里,思接千载”的境界。
古城是苏州旅游的核心部分。苏州旅游空间结构的整合要从区内路径要素——古城的河道水系——入手,一是整治河道水系,二是开发古城水上旅游。
整治河道水系,包括河水水质、“双棋盘”格局(即水路、陆路并行的状况)、“三横四直”水系、桥梁和驳岸等四个方面。只有完成河道水系的整治工作,苏州古城才会真正重放水乡名城的异彩。苏州河道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应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形象定位,规划设计的理念应注重文化特色,给人以亲和温厚、平易近人的感觉,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建设的热潮,形成全民监督、全民保护的机制,使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
开发古城水上旅游,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组织旅游者的作用,还可以活化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核心部分,使古城的水乡风情充分展现在旅游者面前。苏州古城水上游始于1992年,有三条路线:平江河专线游、火车站到虎丘专线游、火车站到寒山寺专线游。但由于水污染问题一直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平江河专线游在运营一年以后便被迫停运,另两条线路虽维持至今,但举步维艰。开发古城水上游,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把现有唯一能代表苏州水上旅游特色的两条线路做好;第二步,待水环境治理完成后,把古城内以平江河为主的一些可开发水上旅游的河道开发起来;第三步,把环城河两岸及运河两岸的景观规划建设好,争取把这两条河面开阔的河道建成苏州古城未来水上旅游的黄金水道。
【案例讨论】
1.苏州古城旅游空间整合的途径有哪些?
2.苏州古城旅游空间整合的大致思路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