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地理的认知对象

旅游地理的认知对象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地关系的空间尺度是一个很有意境的概念,其不是单指地球或单指人类的规模及有关属性,而是指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图1-6 旅游地理的人地关系空间尺度旅游还是应该坚持人之初为基本,不离开土地,不放弃远足中的眼见为实,依据成长经验而不单凭理性和逻辑。
旅游地理的认知对象_旅游地理与温泉度假

第二节 旅游地理的认知对象

一、人地关系

旅游地理的认知对象,既可以理解为具象的实物系统(比如空间系统),也可以理解为抽象关系(比如内在的矛盾性)。如果作为一门学科,最好选择抽象关系。抽象关系对于普通社会人及阅历不深的专业学生而言,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最为直接的理解便是存在、分布、功能和发展规律,同时要兼具时间意识。

从旅游范畴出发而进入旅游地理学领域,也即主要为旅游而研究空间,空间可以让我们找准认知的方向性,也能找到具体的位置,但空间也可能为空。空间也可以让人们行走于其中,可被视听或被触摸而验证,旅游地理学可以成为学习者研究并掌握的领域。

地理空间有尺度大小,这个尺度的下限以个体人的大小及家庭为基本参照,它的上限则是地球,也可以有高至10km大气对流层顶、深到大洋海沟底的说法,当然主要还是指地球表面以人类聚落为中心的区域里。小于下限和高于上限的活动范围,由于人类仅靠身体移动不能到达微观世界和宇宙,往往不被认为是旅游地理空间。比如,微生物景观往往就不被典型地认为是地理现象,太空行走也不是地理现象。对地理现象的认知可以借助工具,但工具不能完全阻断人类感官对认知对象的观察、触摸、体验、品尝、嗅觉。没有工具就不能感觉到其存在的现象一般不能称为地理现象,比如空气中到处都存在着的电波,我们不能眼见为实,用仪器却可以证明其存在,但手机信号的强弱分布往往不被认为是地理现象,可手机信号中继基站的分布就可以算作地理现象。

人地关系原本是地理学中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也即是自然决定人类还是人类可控制自然。从大小和力量来看,当然是自然规律要控制人类,但从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和强大的主观能动性来看,人类的聪慧又是不可低估的。

人地关系的空间尺度是一个很有意境的概念,其不是单指地球或单指人类的规模及有关属性,而是指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比如,地球是大是小要看对谁而言,绕地球一周对人类而言确实很难,但即便是靠步行在陆地上进行环球旅行,一个人在一生中还是可以走上几个来回的,而蚂蚁则完全不能靠爬行完成环球旅行。换言之,人地关系的空间尺度不是指谁决定谁的问题,而是指人类在迄今乃至未来一定的时期里以百年的时间消费来探索或确认地理空间基本格局的可行性,那种认知在某些情形下基于个人,有时也以整个人类为基础。对地球尺度的旅游空间进行分析,都是相对于人的能力而言才有的认识。人的空间认识能力有初始也有发展,比如我国有天方地圆、东海仙境、海外洋人等传统方位性说法,后有五大洲和地球村的概括,如今我们的能力远非人类之初可比,但也没有强大到超越地球上的大自然,可目前人类的认识能力确实是处在自然界不敢小看人类的水准上。

img6

图1-6 旅游地理的人地关系空间尺度

旅游还是应该坚持人之初为基本,不离开土地,不放弃远足中的眼见为实,依据成长经验而不单凭理性和逻辑。随着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部分放弃行走与部分放弃感性的领域在扩大和增强,但旅游地理学仍坚持着行万里路,这门学科不排斥理性逻辑。

二、空间划分

自人类定居下来并形成社会,逐渐产生了基于认识者自身利益市场的三大空间,这就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异地空间。三种空间的划分是针对个体居民或某个具体聚落而言的,如果站在整体人类立场上,则有生产、生活与纯自然空间。也即,异地空间包括了大自然和他人的生产及生活空间,某个地区的生活与生产空间可以兼做其他居民用做旅游的异地空间。生产空间的所有活动以产生财富为第一目的,发生在生活空间里的活动具有多种目的性,只能以诸如追求幸福、实现安康等非指标性的说法作定位,生活空间是指家庭及居住社区。旅游发生在异地空间里,异地是旅游者活动的空间,也是旅游地居民的生活空间。

当然,三大空间的划分是基本的也是传统的情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三大空间的划分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公共空间异军突起,这让生活空间的私有性及公共空间的共有性得到了充分显现,原本的边缘成为新中心,而此前我们不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如此,三大空间变成了四个空间,如果再考虑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空间,五种空间的说法也是成立的。

三大空间发生的活动主要是工作、生活和旅游,这也是基本和传统的情形,其并不排斥某些特例或演化出来的现代现象,比如,现代很多人的工作场所就发生在异地,这是交通发达和经济发展所促成的现象。如此立足基本也探讨演化的观点,与所谓的“穷其源,寻其踪,索其隐,辨其形,通其变,察其今,知其事,究其因”的学术思考路线是吻合的。也即,凡事可先求核心再求范畴或先确定远点再看发展,如果在界定过程中为了求得精度却深陷其中时,掌握主流也是一条变通的路径。

img7

图1-7 地球空间的功能分割

三大空间是基于个人感觉的划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任何一种认识都存在着立场上的弱点,注重了质也就失去量上的准确,比如异地空间在规模上远远大于个人的生活空间及生产空间,但我们这里却把这三类并列了。另外,传统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就有这样的情形,居民在异地购买了房产并将之作为度假使用,那个异地就有了第二家性。如果选取俯视的视角,则有生活空间(聚落地)、生产空间(工厂)、自然空间、公共空间等划分,这样的划分对旅游地划分而言是有意义的,那是指向旅游目的地分类的一种考虑,而个人性生活空间、生产空间与异地空间的划分是相对于聚落居民的考虑。先有聚落后有旅游,因而三大空间划分的观点是基本的。

三、三个元概念:旅游地理学的逻辑起点

此前的讨论基本上属于铺垫、准备和事先交代,专业人士较为正式地论及旅游地理学,往往从本书称之为元概念的三个基本定义入手:闲暇(leisure)、游憩(recreation)和旅游(tourism)。除非是由高新技术支持而发展起来的现象,那时将全力介绍新技术是什么,并要阐述新技术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既有,而像旅游这种并非因新技术突变而直接催生的社会现象,可以从区分入手来确定哪些既有存在可以用作参照。

img8

图1-8 三种问题的逻辑起点

(一)闲暇

闲暇是个时间概念,是指人们工作后扣除睡眠、个人生理活动和家庭事务之外的剩余时间,这个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也即,闲暇是指个人不受意愿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喜好而去利用的时间。虽然没有明确地指出情境,但是一个概念的提出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完全由前提条件决定的。闲暇隐喻着与做事的对应,工作时间要做事,家庭生活中也有很多羁绊,就是针对多数人多数情景下不愿意也不得不做事的前置情境,才有了作为后续概念——休闲的出现。

虽然人类社会以勤劳奠定了关于做事或不做事这一轴线的价值观基础,社会主流价值观也对无所事事持有否定性态度,但在内心世界里,一路走来的人类是渴望有充足的自由时间,这是形成价值观前期阶段的情形。至于休闲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还成为社会的高雅符号,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出现的,是财富积累较大幅度超过小康时的一种价值演化,即便如此还是得将“休”这个字放在“闲”的前面做修饰,因为“休”字本身作为勤奋工作的对应而具有积极意义。就目前社会发展进程而言,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基础是不能被彻底颠覆而只能做部分修改,只能对基础进行加固或者做功能上的扩张。诸如“人之初,性本玩”、“人类辛勤工作最终是为了解放自己”等观点,只是当今世界为争取休闲权利和向往美好的一种过激的表达方式,其并不能主导现实中人类的日常活动。

做事不自由和闲暇愉悦是我们认识闲暇的基本凭借,在这个基础上也存在着外延上的变质性讨论,以工作为乐趣的人群确实存在,尽管这样的人群不占多数,但并不影响一些兴趣者对这类课题进行研究的正确性。而且,事务旅游(bussiness tourism)越来越走强的现实以及节假日家庭旅游等,让我们感觉到在当初的情境下确实不能考虑到今后的某些发生,基础难以完全包容未来走向的各个方面。做事也有愉悦,闲暇也有不高兴,这是基本之外不占主流的两种情形,但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的组成部分。也即,人类初期的繁重做事让人们渴望闲暇,过度的闲暇让现代人感到无趣,在闲暇中做有趣的事情,闲暇做事既包括旅游、休闲活动,也包括以新面貌出现的工作和生活,比如事务旅游和家庭旅游。

闲暇是一个具有舶来性质的概念,虽然我们借用西方学者的认识将之定义为时间概念,但在我国学术界经常以“休闲”来翻译之,“休闲”一词同时具有时间和活动双重所指,活动所指更强一些。将时间概念的“闲暇”翻译成“休闲”并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这是一个难以更改的现实,尽管在民间口语中有“空”、“没事”、“闲极无聊”的说法,但都没有上升到学术概念层面,在研究中要注意到这一内涵的细微变化。

换言之,闲暇是没有强迫的体力与精力付出的自由时间,在这样的时间段里不以挣钱谋生为第一目的。一般而言,闲暇对现代人是一种渴望,但若考虑不周而引导不当,闲暇也可能成为影响健康生活的一个敌人。

(二)游憩

闲暇里最主体的活动是休闲,休闲原本的活动是在家休息和家附近转悠。现在的人们在闲暇时间里主要是从事游憩活动,在家可以休息好但生活羁绊还不能让我们做到精神上的彻底放松,为此需要前往异地才能摆脱熟知环境的压抑。原本的旅游很累,但现在人们有钱有车,旅游中适当的体力和精力付出并不影响休闲的大方向,但过度观光而付出太多就偏离了游憩,况且有些地方我们也多少知道一些而不是那么陌生。

游憩也是来自于国外学术界的概念,这个词原本在我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不流行。游憩是指一类活动,文字意思是指兼顾游览、游乐的休息。学术上将游憩定义为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以憩字做复合词的词根,显然是相对劳作而言的范畴,劳作后的休息到一定程度时也不能一无所为,那样会很枯燥和渐渐失去休息的最初意义,因为过度的休息反而不再愿意劳动,因此当休息到一定时候要做一些不影响休息大前提的活动,这样就有了游憩的说法。

从构词法上来看,游憩的英文词可解释为再创造(recreation),虽然其表面上指的是消遣和娱乐,但隐含着从既有中(available)创造快乐的本意,这一点与旅游的求新、求异、求大、求特有着微妙的差别。从一个新的意义上考虑,游憩概念中自带有可持续发展精神,而旅游概念中有着不俭约的成分。在旅游概念讨论中需要刻意强调保护资源才行,保护并不是旅游概念本身内在的元素;休闲则缺少创造性元素,而游憩处于休闲与旅游之间。由于旅游的经济效益最大,旅游的动作性最大,我们愿意以旅游作事业名称。

观光中别太付出体力,别去太远的地方,若去远方一定要有舒适的交通工具,与家人同行以别在期遇上思虑过多,别与可能成为自己沉重负担的人同行,在别付出太多的前提下通过旅游娱乐一下和学到点什么等都属于游憩的范畴。可见,旅游与游憩的指标种类和数量完全一致,只是在各项指标上的分配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旅游

在闲暇的时间里,依照个人意愿,异地作为非为工作和定居的地方而去且还要回来的过程就是旅游,这是初始的情景定义。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基于个人的理解会给出各种考虑重点不同的定义,凡是具有传统生活中既有且重要的异地活动,比如去打工和走亲访友为第一目的,一般就不被认为是旅游。

人们喜欢将概念界定得没有任何问题,其实任何人都做不到那种境界。全面和精确都做到了,所定义的东西可能什么也不是或什么都像,或是现实中不存在的理想情景,那样定义也让定义变成了一种没有特征的圈定。一个人且在他的一生里只有做某个方面事情的能力,那么认识者便可以从对他自己最有价值的立场上作属于自己的定义。

根据既有的各种说法,关于旅游的定义有以下三种类型:一种是形式上的定义,比如从时间、空间角度作定义;第二种是从目的上作定义,比如人们到底为了什么去旅游;第三种是从某个方面作定义,比如从经济视角或社会发展视角(交往和交流)给出定义。第一种定义形式适合于旅游地理学视角,因为那个视角是客观的,而人们为了愉悦、审美、刺激、探索、快乐、健康、休闲、体验等角度的定义,因不能做到客观性因而不是旅游地理学的主视角。第三种具体于某个方面的视角,是旅游地理学深度发展而形成专域的方向所在,是高层次应予学习的内容。

尽管有关旅游的说法有种种,但旅游是在闲暇时间里所从事活动的一部分,它源自休闲、经由游憩而奔向完全不知的真异地。所以旅游最先显现出来的是放假期间、前往异地和到达后的观光。迄今,旅游已经部分衍生出并不一定发生在自由时间里的性质,现在有了事务旅游概念,也不一定就是观光,到达旅游地后人们可以休闲,但前往的性质还顽强地保持着,异地性是旅游各种性质中保持稳定的特征,但也确实出现了坐在家里通过电子网络实现的虚拟旅游。也即,旅游是从休闲出发的,但它在路途中发生了一些演变,也出现了一些分化,部分元素甚至返回了出发点。

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现代人类物质及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上述描述都是在外围讨论,是在判断旅游可归属于外在的哪些重要范畴(比附),这样的范畴归属判断虽然提高了旅游的地位,但也让旅游与相近或相差很远的其他范畴混杂而有交集,比如在这种说法下就不能完全区分开与游憩的差异。一个原因可以产生多种结果,一个概念也可以接纳多种事物的归属,此时因子排序就很有意义。

旅游是离开常驻地前往目的地进行非工作性质的愿意活动。这样的定义就是对旅游内在性质的描述,也以重点强调异地性进而从异地获取而区别了游憩在目的地游览中的不多付出但也兼有收获。如此定义旅游是正确的,但也应该承认,任何定义都有不足之处,从旅游者个体角度给出定义,显然没有明示旅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产生的社会现象,也放弃了具有工作性质的旅游形式。可见,关于旅游的定义要触及诸如视角、视域等先在情境的判断问题,要平衡深度认识与适度把握的关系。

个人成长视角下的旅游就是邻家或自家在休息时前往异地的愉悦活动,那是眼见为实后并得到父母肯定的一种认知过程。邻家外出旅游让我们知道了旅游是离开家而且过段时间还回来的外出游玩,至于在外面旅游了什么还得依靠想象及父母的回答,也只有当自己亲身旅游了才可以知道旅游在外的活动有哪些,这说明旅游是什么与经验也有关系。随着电视、电脑等影像、音讯技术的普及,孩子们对旅游活动内容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就职与学习视角下定义旅游,就是要让这种定义有利于学习者在日后更容易找到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此时的旅游就可以定义为居民前往异地所生成的各种经济关系。虽然这种定义很不成熟且几乎没有一本教科书这样描述,但这往往是旅游专业学生最为需要的视角,就业是为了生存,生存大于学问。

专家视角下关于旅游的定义往往具有客观性和非功利性,可从源头性、发展性、个体性、社会性和为区分相近概念等多个角度进行把握,如果以一个性质作为主句,其他性质就可以作为属性限定。目前常规的定义主要是以个体性和源头性来概括旅游的,即旅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后人们前往异地的愉悦活动。当然,抓住了源头和基本,也就相对地弱化了当前处于终端或称作前线的发展性,对旅游现代性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经济发展视角下,旅游定义则可以认为是给予旅游目的地立场上的考虑,即旅游是外来进入者的消费活动从而带来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上述诸多关于旅游的定义表明,旅游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及变化,任何观察者无论做怎样的客观努力,都难以完全摆脱受自身立场的限制,专家的观点虽然相对客观,但也无法遮掩对就职和学习视角关注不够的那种欠缺,人们几乎做不到全面的定义,也很难找到不受任何情景限制的旅游本质,原因就在于旅游现象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与其寻找旅游本质,不如确定积极的方向。从旅游地理学立场出发,一般不追求定义的唯一正确性。为了便于讨论,本书一般以专家的观点作为基本观点,但不排斥其他视角下的观点,在适时适地的情景下,我们还要支持甚至于努力发展其他观点。

日本学者山村顺次给出的旅游定义十分具有包容性,文字中道出了旅游的一些基本要点:“旅游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以游览、自慰、保养、教养和体育等多种形式的休闲为目的,一时离开生活圈的移动及行动所为,进而包括伴随移动所产生的诸关系总和。”山村顺次将旅游定义在当代的目的多样性上,没有将基本点放在初始旅游的观光性上;同时还展现了旅游由个体到社会性的线性求变思维。这个定义也表明:自由时间和异地性是人们关于旅游的共识。

img9

图1-9 闲暇、游憩、旅游概念情景比较

四、时空维度下的旅游现象

对于旅游地理现象,通常以空间、时间和事物进行把握,空间即是指一种可视的地域存在或可在想象中的一种展现,也包括相对于某个基地(家)的方位,直观掌握往往是我们认识对象范畴的第一步。时间把握则是从历史、当代和未来三个阶段进行认识。也正因为此,地理学经常被描述为是一门关于地球表面现象的时空学问。在时空坐标下的每一个点上存在着事物,事物具有现世意义,也具有时代可变性的历史意义和未来意义,那种变形变性因事物性质而不同,可分为稳态变化和易变两类,旅游地理更关注前者,学科都是以追求永恒为己任,稳态变化的对象当然是我们关注的主要对象,但也正因为此,传统观点容易把稳态当成静态对象。

至于易变的旅游地理现象,只要其具有尽管是一时的规模性,或者是具有不长的年代意义,仍然具有仅次于稳态事物的研究意义。比如,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高端旅游可以被认为是历史上的过客,但由于其具有划时代意义、当代意义(我们正处于其中)、规模意义(对于发展中大国而言)和延时意义(在中国可以持续十年乃至于几十年),其是应用性研究的主体对象,与作为基础研究对象的稳态事物形成对偶关系。

地理学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在运用地理学知识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时,要时刻注意的是科技进步等变量对旅游地理现象的影响,当然这也包括技术进步所引发的社会现象的加速发展。

五、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重点:转向关注主体

传统旅游地理学关注客体,也即所有的客观存在都被拿来放在旅游视角下,看看其是不是旅游资源。随着观光转向了休闲度假,旅游地理学的关注重点也由客体转向了主体,旅游者行为及旅游者的旅游心理,开始成为研究的重点。旅游开始发生时,居民的旅游心理可能十分简单,那就是出去看看。如今人们为什么去旅游已经不是简单的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已经让聚落里的人们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现代旅游地理学不仅仅是将旅游者属性及行为拿出来单独研究,而且将旅游者放到时空中,把人与景作为一个整体的时静时动画面来进行研究,旅游地理学不能去除背景、不考虑前置情景和无视滞后效应做研究。旅游者是以家为原点的离家者,这是初始的情形描述,当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由来已久,那时该如何定位及比喻旅游,恐怕现代游牧是一种比较贴切的说法,其形象地给出了有家者但却经常性离开家的那种在时空间中走走停停的穿行,目前我们还不能给这种行为状态一个准确的概念。

在历史上,人们驱赶着牛羊逐水草而移动,领地、牲畜、占有劳动力等数量,决定了草原主人的身份与地位,那时的拥有是靠入侵之勇猛获得的,凭借的是自然禀赋的力量。当人们定居下来,生活与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获得财富的方式渐渐由自然禀赋转向了精耕细作和经济活动,智力开始逐步替代了体力。如今,人们虽然没有放弃定居,但却是经常地离家去旅游,某种意义上再次转向了体力付出(当然也要有经济上的支持),原本的追逐水草经过定居时代而变成如今的定居中间有旅游,追逐感性成为旅游中的时尚口号,似乎真实的自我只能发生于异地,去过(家以外的异地)、获得服务(并非购买实物)、购买纪念品(具有较低的实用功能),成为人类通过旅游完善自我发展的新指标。

基于上述的情境设定,本书认为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包括旅游者在内的新地域文化形成。具体的解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客观的存在,这个客观是域外立场的认知和深入其中的洞悉,但要拒绝个人感悟,那种客观包括古有和新成两部分;第二是以地域空间为可划定的范畴,总得落实到可以找到的地方;第三是存在可以用于旅游的地域展示,意在从旅游视角下可以看到的地域存在,因而归结于地域文化这样的概念;第四是要有因旅游而生成的内容,那个内容中物质实体只是肤浅的表现,深层次的组成是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和区域内人的变异或发展。执白地讲,旅游地理学就是研究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发生在人类旅游现象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

各国对于旅游地理学的称谓有所不同,欧美学者中有人称之为旅游地理学,也有称之为休闲与旅游地理学,日韩学者则多称之为观光地理学。一方面是因为语境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先进国家的旅游认知功能相对弱化,因为他们已经将地域空间研究得十分精细,虽然人们在异地可以进行各种休闲活动,但重视传统习惯的日韩还在坚持观光地理学概念,但西方国家已经把旅游地理学与游憩并列而成一门课程。异地对于我们而言,仍然有大量不清楚的地方,我们坚持着当初从国外引进的旅游地理学说法,观光是旅游的一部分,旅游中的观光成分在逐步降低,同时将休闲、度假、体验等范畴加入到旅游地理学研究范畴中,这让传统的客观立场与现代的能动立场发生了混合。

为了说明我们与日韩关于旅游的境界差别,这里举例说明关于旅游满意度的认识。在我们试图研究什么影响满意度的过程中,列举了一系列不用调查也知道结果的因子,然后不惜打断客人的体验而让他们填表,得到了做和不做几乎没有什么大差别的结论。而在日本关于温泉的建设却深得其国民的喜爱,日本国民喜爱温泉就意味着对温泉度假村、温泉地、温泉酒店满意,那么他们因什么满意?影响满意度的因子当然是多种多样的,要首先找到马上可以建设且能够操作的可行措施,至于那些诸如服务态度不好的因子就没有必要率先讨论,因为服务的改进更多是挑战一个民族骨子里的本性,改变一个民族谈何容易;他们发现了温泉场景比家庭空间略大但又不是大得出奇,略微奢侈一点那样一种规格的尺度很容易让客人满意,也即别让温泉的大气压住了客人的气场,那样的情景建设可以让获得满意的人数达到最多。为此,日韩的温泉建设并不很大,占地在世界上排不上名次,楼层也不是很高,但其精致可称为世界一流,日本的温泉力图建设的是一种温馨。

六、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旅游地理学更容易把握的核心是空间展布,居民离开家而成为旅游者,前往异地并在异地开展各项活动,这些外在可视的属性被认为是旅游地理现象的本质属性,也即旅游者内心的如何思考与领悟,那些内在的心理活动并不是旅游地理学最为核心的深究对象。为此,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者移动、在目的地的活动及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基于学习者从基础和基本范畴角度的考虑,其与研究重点(解决实际难题)有偏差。也即,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实在可把握的范畴,是研究可以找到着力点的一个圈定,旅游地理研究并不扣除地域环境来单独研究旅游现象,而诸如“人为什么旅游”这样可与地域环境剥离开来的疑问,一般不属于旅游地理学研究范畴。

可以有多种方法确定研究对象,一是找出此类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也即平时人们常常采用的定核心划范畴方法(内涵与外延);二是确定共同的平台(platform),也即寻找共同的载体,这种方法比较现代;三是在同类现象通过的最狭处进行把握,以异地这个外在、根本的属性来进行归一把握,虽然专家学者对旅游的认识已经很深,但却选择了最为直观、看似十分浅显的地段做统一;四是罗列的方法,罗列的越多则越接近完全,罗列方法虽然看似理论性不强,但由于对象组成十分具体,此方法十分实用,当罗列过多时也就出现了偏好和学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