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者行为

旅游者行为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休养旅游、职场旅游、事务旅游等则属于服从工作的旅游。如今,旅游地理学的经济意识是以价格购买距离,这是发挥性应用经济学原理。对于个体旅游者而言,那个饱和容量可以转化为旅途不适,虽说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但作为一种原理的示意性指标还是可以的。
旅游者行为_旅游地理与温泉度假

第三节 旅游者行为

一、旅游决策影响因素

旅游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之前的所有分析都属于决策过程,目的地、交通工具、出游时间、同行者、消费预算等都属于旅游决策的内容,也即旅游者决策行为关系到一揽子环节,其与旅游需求较为相近,旅游需求属于源自内心而指向客体的纵向因果逻辑及结果,而旅游决策多属于需求各节点的横向比较过程。除目的地与居住地有互补性、交通便利、价格适中等常规影响因素外,还有以下要点在决策中发挥作用。

(一)交通工具

铁路是价格相对便宜、运量大、安全性高的大众交通工具,多数旅游者在进行决策时一般以铁路交通为基准参照,如果愿意多花钱以求迅速到达则选择航空交通(特别是跨省、出国等远距离旅游),如果希望节省费用则选择巴士作为交通工具。高速巴士在我国拥有10年左右的历史,与铁路交通比较其具有发车频次高的特点,但安全系数有所下降。高速道路为陆上轮胎交通工具的直达提供了保障,是否有高速公路直通往往决定有车居民的最后抉择。此外,当代又开发了城际铁路或曰长途动车组等新型交通工具。

适合温泉旅游的朝发夕至,适合事务旅游的夕发朝至,以及从容的昼间3小时到达等,已经成为了人们选择交通工具的准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出行旅游越来越注重交通速度和途中的舒适度。

(二)方向价值

这也是作者创造的一个词语,很类似于此前论述的感知方向或心理距离。一个聚落的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感知是有方向性的,生活、经济、历史、宗教、交通线和媒体宣传的原因,一个聚落会对某些方向感觉很亲切或值得炫耀。比如,可能相当比例的聚落居民来自同一个原籍地,居民经常与某些地区的居民联姻,经常前往某个地区做工,历史上与某些地域发生过战争或交往,居民有较为固定的宗教朝圣地,生计的原因经常行走于某条交通线。

(三)生活世界

生活与工作有时激发旅游动机的形成,有些动机直接规定了旅游目的地,此时的旅游决策实际上就是服从及顺从居住地生活系统和工作地生产系统的意志。

为了家庭团结和成员幸福,家庭旅游、孝敬(老人)旅游、庆祝旅游(生日、升学、升职)、邻里同游等都属于服从生活的旅游范围。休养旅游、职场旅游、事务旅游等则属于服从工作的旅游。旅游确实开始于自由时间里的活动,但如今已经不能将具有工作时间性质的异地事务活动排除在旅游范畴之外。

二、距离决策模型(旅游成本权衡)

影响旅游决策的影响因子很多,从某一个切入点进入,逻辑展开来,陆续会遇到难以计数的影响因子。

在经济学书籍里,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很简单的曲线,这些曲线就绘制在平面坐标系里,经济行为是十分复杂的过程,经济学家却将之在两维坐标系中画出了即增长(直线、快增长、减增长)、下降、U型、倒U型、躺S型等那样几种简单的曲线,这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实际上也就是三个变量,只要固定一个变量,那样就可以让剩下的两个变量发生联动,就可以绘制出简单但却很说明问题的曲线。

价格、成本为常规经济学分析最基本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加入代表旅游意义的指标——不适,便可以初步感觉到旅游经济地理学的影子。不适看起来不可度量,但可以转换为交通工具选择或旅行距离。比如,旅游决策结果则是选择目的地,目的地是可以用距离表示,如此就可以让价格、不适和距离形成一个简单机理性的模型体系。这三个指标相互影响,也可能存在相互包含而不完全独立的性质,但只要固定其中一个变量,另外两个变量之间便可以看作函数关系,不仅旅游经济学家这样认为,一般消费者对于这样的观点也是认可的。

以价格购买距离,是经济学家思维在旅游中的成功应用,而以往经济学家是以价格购买物品的,比如以价格购买旅游产品就是那种思想的简单应用。如今,旅游地理学的经济意识是以价格购买距离,这是发挥性应用经济学原理。这里我们应该意识到,普通物品的购买多发生在居住地,人们在进行短距离购物时一般忽略距离;在物质贫乏时代,人们为了购买高品质的实物产品,也愿意克服可能是很长的距离,但那种克服只是体力克服,经济上一般借出差之便,因而距离还是不被算作经济成本。改革开放之初,人们会利用出国考察之际,不远万里购买彩电冰箱回来。非物质如果做到可以度量,就可以转化为可以出售的产品,距离消费和出卖时间便是例子。

价格越低,购买的数量越多,这是大需求小供给情形下的购买原理,因为社会的购买需求超大的原因,要想让社会达到购买饱和是相当需要时间的。对于个体消费者而言,只要价格合适,可以一蹴而就达到购买饱和。对于个体旅游者而言,那个饱和容量可以转化为旅途不适,虽说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但作为一种原理的示意性指标还是可以的。不适是一种负面的功能性指标,其可以平衡其他指标疯狂增长或跌至低谷,而原本的价格—需求原理却不是这样,价格趋近于无穷小的时候会得出需求无穷大的结论,其实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是这样。

在这样的分析中,由于距离是以商品的形式出现的,虽然距离越远旅游者越不舒适,但我们所建立的模型却不这样考虑,因为不适并不完全由距离决定。距离疲劳与交通工具选择的不同所造成的疲劳都可概括在不适指标中,而这里的距离只是代表商品,购买N个1公里(数量)也就决定了一个商品在哪里(旅游目的地)。如此考虑,这里的不适经常是指对交通工具的选择。

img22

图3-5 交通选择曲线和目的地决策曲线

旅游(对象)无差异曲线与旅游距离最佳点模型是由经济学家提出来的,许多旅游地理学教材都介绍了这样的模型,为了对这两个曲线理解得更为透彻,本书直接分别称其为交通选择曲线和目的地决策曲线。当已经决定了去多远的情况下,剩下的考虑就是价格与不适的平衡及抉择,价格越高则所需时间越短,或者是旅途中享受的空间越大和服务越多,否则越为不适,这样画出的曲线即交通选择曲线(无差异曲线)。用最为执白的话语解释,当目的地确定后,人们会以牺牲不适来获取低价格,或者是以高价格购买旅途中的舒适。当人们事先决定了预算(预算由两部分组成:价格+不适),且预算为定数的前提下,则可以通过与诸目的地交通选择曲线共处一个坐标系内,就可以得到最为合适的目的地。

三、旅游决策过程(旅游前行为)

(一)决策三阶段

旅游决策过程可以依据生活与工作情境、目的地集合、权衡判断三个范畴进行阶段划分。作为第一阶段的生活与工作情境,是为了研究前往旅游的推力;第二阶段的目的地集合是为了研究异地的拉力;权衡判断则是为了决策出结果。推力—拉力的结果是旅游决策过程行进的主线,相关因子都可以围绕着这三个有顺序的节点来考虑:辨识真正的动机、决定被选的目的地集合、可行性比较。

表3-1      旅游决策过程所涉及的内容

img23

(二)决策诱导因子

旅游决策过程包含很多微妙的情境,理性分析基础上还需要加入感性的元素,这让决策过程研究难以操作。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推出决策诱导因子,在举棋不定时诱导因子定乾坤,旅游实践及旅游经营的过程虽然十分复杂但结果却十分简单,那就是顾客在用脚投票,旅游者没有义务也经常没有兴趣向你表达为什么而来以及为什么不来,可我们却经常见到为调查满意度打扰旅游者的情形。关于诱导因子,本书给出一个初步的列举,当然这是一个开放的情形集合。

——“三连休”及周末选择近郊旅游地;

——黄金周选择远距离知名景区;

——服从职场集体旅游决策结果;

——选择近期人气(贺岁电影、畅销小说)旅游地;

——选择相应于季节的目的地(冬季滑雪,夏季海水浴);

——传统节日旅游目的地选择依据主角意愿,如“六一”儿童节选择游乐地。

四、距离需求

距离需求基本等同于距离消费,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唯心理维度,后者加入了经济成分。旅游需求表现为一种行为,拥有很好的可观察、能统计属性。旅游需求包括需求什么和需求多少两个组成部分,传统需求什么是比较清楚的,新需求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至于需求多少,学者一般以价格和数量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实那是完全套用经济学方法,也是很有用的方法,但缺少旅游学及旅游地理学的意味,因为旅游需求应该与空间(距离)结合起来,空间(距离)是旅游地理研究的显性因子,距离需求量即是旅游需求的一种测度,比如一个城市一年内对近距离、中距离、远距离的需求分布便是一种地理性需求。旅游者有时并不是需求目的地有什么,有时就是需求目的地距离常住地有多远。

根据吴必虎、唐俊雅(1997)的研究,一个城市的出游市场37%分布在距城市15km的范围内,24%的市场分布在10km~50km范围内,21%分布在50km~500km内。500km以外的广大市场,也只占据了城市出游市场的18%。这种偏正分布揭示了城市居民在距离需求上的一种行为模式,既要出游也要求近的平衡结果。

五、旅游者空间行为(保继刚模型)

(一)大尺度(省际)旅游空间行为

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可以归为三点:(1)力图到高级别旅游景点(知名);(2)尽可能玩更多的高级别景点(走马观花);(3)力图采取环状路线旅游。并非要记住这些要点,好不容易去这么远的地方,一定要去代表性的景区参观,一定要多玩些地方,绕道可以实现更多的游览而不在乎多消耗体力,要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行为特点。

(二)中小尺度(省内及县区内)旅游空间行为

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可以归为三点:(1)采取节点状路线旅游;(2)旅行线路影响旅游效果(关注沿途风光);(3)以铁路、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1]

六、闲游(目的地的散步行为)

旅游者在目的地除参加正式的游览活动外,在餐前饭后、清晨和就寝之前还会做散步活动,为了区别生活中的散步行为,这里将其定义为闲游,日语里称其为散策——随性的小小观察。休闲旅游一般是对一次完整出游的性质定性,而闲游是指旅游者在目的地各类活动的一种,闲游行为的空间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一)路径不确定

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不同,闲游者的移动路径并不确定,移动中闲游者并不是直接奔向出发前已经想好的那个(些)旅游吸引物,闲游者所到之处与出发前的设想路线并不一致,出发前的设想路线也经常是仅有一个大致方向,这一点类似于旅游期望,闲游线路的具体实现要依赖于移动中的随机决定。

(二)移动中有停靠

闲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移动中会有停靠行为,即在旅游地的散步过程中,人们会不时停止前进而去确认一些对象物,或者探索一些随遇的事物。从动机上看,这种停靠行为源自于闲游者在移动中渴望得到借助外在诱导或外在支持而愉悦的需要,闲游者会根据自身的即时愉悦程度选择停靠时间长短和根据下一步的愉悦期望选择继续的移动方向。闲游者对一个公共空间越熟悉,个人的隐私性就越低,而且闲游对象物多是免费的。

(三)平日性

周末旅游者蜂拥而至、平日门可罗雀,这可谓是许多旅游地经营与管理者喜忧交织心情的真实表达。闲游市场多由中老年人组成,高学历的年轻人也愿意参加进来,他们一般不喜欢选择节假日的热闹场面,混杂氛围不适合从事闲游活动。由此看来,闲游概念的提出,也为缓解周末以外日子里客人少的现象,提供了概念支点和行动方向。

(四)周长三公里

日本学者下村彰男曾提出了温泉街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500m,大于这个距离可能让旅游者在迈步前就有心理负担。按照这个距离围成一个四边形区域则有2km的周长,旅游者在环绕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自由行成分,那么总的移动距离就会接近3km。三上纪子借鉴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而提出了2.8km、平均步行3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数据,并实现了周长2.3km范围内的实际调查工作。

闲游给了我们某种启示,那就是在旅游目的地闲游的画圈,可以让我们发现环游也可以替代远游才能有所发现的逻辑,我们不一定非得越游越远,不再增加与家的距离一样可以获得发现——旅游并不弃家,也因为不再增加与家的距离而让我们在闲游中可以毫无担心地自由思考。

img24

图3-6 以生活世界为中心的旅游花样图

旅游是家与旅行之间的一种状态,在概念上我们虽区分了旅游与旅行的关系,但在研究上却还是情不自禁地回到了按照旅行来认识旅游的立场上,比如目的地有什么旅游资源和景观等;而且,虽说旅游是生活的短暂逸出,但对于那个短暂逸出则缺少研究,因为我们对生活世界太熟悉了,以至于缺少与生活世界关联的旅游问题意识,比如在旅游地如何睡眠几乎就没有人研究。相反,多数人对旅行并不怎么了解,但却喜欢站在并不熟悉的旅行立场上去看旅游——旅游追求陌生。闲游展示了一种方向,其可以同时区分旅行与家,同时关联旅行与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才是当代较为典型的旅游形式。

【注释】

[1]此条目为本书作者所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