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温泉遗产
一、遗产在温泉度假中的作用
(一)抑高昂情绪而求放松
客人是上帝,这是针对经营者而言的。不能简单地说旅游者的高昂情绪和畅爽感觉不好,微观层面上我们还要研究如何获得畅爽感觉的方法,但旅游可以有多种情形,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旅游度假,那就要抑制度假中持久的情绪化。温泉度假需要放松(relax),其中允许小小情绪起伏,但若控制不好,情绪化会压倒放松而改变了度假氛围。遗产是一股强大的力量,遗产与温泉两个场叠加起来,就可以保证更多的度假者走向放松之路。
图6-12 遗产旅游资源的度假功能
(二)抑制功利意识
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受功利的强烈驱动,当进入温泉场中,受温泉物理秉性的作用,一般会进入恍惚状态。恍惚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在体验、本我、本能等各种可能的因素作用下,通常会很随机地进入感性或理性的产品选择过程。温泉体验毕竟可归为一种高消费,经验和约束松弛及环境诱导,很容易导致中产阶层在度假中彰显个人在生活世界里的成功,那样便引发低收入度假者的不快和高收入度假者之间的消费攀比。
也即,温泉恍惚是一种半忘我状态,亦我亦他状态十分难得,在已有规范的价值观世界里,许多很短暂的难得状态经常被忽视,人们多承认清醒和睡眠两种状态,现在我们通过慢放键找到了这一中途站,享受之并尽量延长之,温泉度假提供了那样的氛围,在温泉度假中设置遗产元素让我们在充分休息后再做积极前行。遗产叠加在温泉上(比如寺庙提供的温泉洗浴——寺汤),在形式上得到放松而不是兴奋,在心态上得到忘我。
二、温泉遗产的坐标位置
(一)自然与文化
需要给温泉遗产一个位置,我们不能从万事万物中单独拿出温泉来讨论,那不是旅游地理学的观点。既有的温泉知识及温泉现象(温泉事实),决定了可将温泉遗产首先定位于自然与文化做两端的轴上。人们一般按照温泉的物理性质与社会意义两类指标认识温泉,物理指标包括涌出状况、温度、水质、分布、水量等,社会意义指标包括温泉利用和作用的方方面面。
(二)历史与未来
自然与文化确定了一个轴,按照旅游地理学来看,那是空间意识的一种表达,因为自然在聚落之外而文化在聚落之中。与空间轴正交可以画出一个时间轴,这就是以历史和未来做两端的纵轴。
执白地讲,文化就是罗列社会事实的方方面面,历史便是将社会存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历史一般会呈现沿时间的规律性,文化是时间断面上(sectional)的全部。如果说文化是非功利的,那么在历史与未来轴上,就可以用功利性实现刻度,如果说以有用性还不能区别文化与历史,用经济性或资源性就可以清楚地区分历史(设定讨论生产方式)与文化(设定讨论群居的生活方式)。至此,温泉资源、温泉地域经济、温泉效率利用(活用)、温泉与健康、温泉未来等,如此就可以构筑十字交叉的坐标系,此时我们可以将温泉遗产概念放在坐标的圆点上。
(三)历代温泉事实的内容分离
在自然与文化轴上,要讨论文化则不可避免进行历史回顾;在历史与未来轴上讨论温泉的资源有用性,也不可避免要讨论历史沿革。如何能避免两部分内容的重叠?
文化是非功利的,非功利视角下可以具体为对温泉聚落生活习惯及其演变的整理,到了现代也可以延伸到对社会性的探讨,由文化到社会乃至于深入人际层面上的发展,是沿着历史在各时代做了一个停留而对文化层面做展开性讨论,最简单的方式便是沿着各个方面而非沿着历史来讨论温泉。在历史与未来轴上要讨论温泉的有用性,要紧紧把握资源性、经济性,回避讨论人际关系,也可以非此即彼的逻辑方式将不确定推向温泉健康范畴。也即,温泉获利(货币)、温泉工程、有益于健康(针对个体自然人)则可以被看做不属于文化层面的内容。
图6-13 温泉遗产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如此,针对同一个关于温泉利用的温泉事实集合,我们可以按照文化性(社会性、制度性、习俗性、人际性)与历史性(资源性、有用性、健康性)两个原则做分离,一个事实可以分离出两块内容,每块内容分属于不同的分析维度。可以将此种情形类比于对一组数据做两种不同目的的处理,处理方法不同就得到不同的有用结果。对描述性的文本(文字资料)也可以做这样的处理,处理方法取决于思维模式、思路选择和确定怎样的分离或抽取原则。
图6-14 温泉事实的分离、文化与历史的区分
三、日本有新意的温泉观点
在《温泉——自然与文化》及《温泉——历史与未来》两本书中,日本学者给出了温泉在科学和意识层面上具有遗产性质且对我国业界有新意的诸说法,其有助于提高我们端正面向温泉的凝重态度。
(一)酸外套
自然温泉的pH值变幅较大,强酸泉、中性泉、碱性泉皆有。近年来,随着弱碱性水对人体有益宣传口号的普及,体液弱碱性(pH7.3-pH7.5)、皮肤若酸性(pH4-pH6)的酸外套意识在社会中开始得到规模逐步扩大的认知。洗浴酸性温泉有助于加强皮肤的保卫肌体功能,免受外来细菌通过皮肤侵入体内,而洗浴碱性温泉多具有美容美体效果。
(二)温泉减轻地震
地壳下为灼热的岩浆,地热通过地表层岩石向外发散热量的过程比较缓慢,其远不如喷涌出温泉的散热效果好。北海道大学福富孝治认为,火山性地带产生高温、大规模涌出量的温泉水,非火山地带产生低温、小规模涌出的温泉,日本全国每分钟涌出温泉200万升,相当于年内释放出36兆千卡热量,其相当于M8.3级大地震所释放的热量,也相当于1923年9月1日发生的关东大地震(M7.9)所产生能量的3倍,温泉涌出具有减少地震发生的作用。
(三)养生专念
洗浴温泉有利于身体健康,入浴者必须俭约用汤。不仅如此,养生者必须心无杂念地只想健康方能达到疗养效果。养生专念很适合于温泉度假地,区分了欢乐温泉地、致疲劳温泉地,意味着温泉度假地建设要不同于温泉欢乐(快乐)地的建设内容。
温泉秉性与利用者心境有多种吻合可能,要达到养生目的,既要搭建温泉的诸多性质成结构,也要安排洗浴者心态,如果只是突出温泉的水性和热性,同时又调动了可导致洗浴者兴奋的积极性,一旦确立温泉服务于消费者意愿的情境,温泉养生的意味很容易被淡化。
(四)温泉番垒
温泉番垒(日文原文为番付)是日本温泉文化中的一个独有概念,我们向日本学习温泉建设已有多年,但鲜见介绍日本温泉地番垒的材料,更难见有分析性质的文章了。我们曾经有过“中国四大温泉疗养地”、“天下第一泉”、“天下第二泉”说法,现在,我们又效仿西方思维模式推出了诸如温泉Top10,也即我们喜欢争先和并列而不喜欢排序,即便是排了序也没有建设序间的利益关联。日本历史上将温泉分为东日本、西日本两大阵营,阵营内各温泉地拥有类比大相扑段位的序番号,东西对峙、营内秩序,那种自古就有的机制甚至超过了当代才有的竞合概念。
日本江户时代公布了温泉番垒,山村顺次于2000年以个人的名义公示了新温泉番垒。新温泉番垒在技术上是否合理不是本书要讨论的内容,番垒中体现的思想却是我们很少意识到的内容,秩序原本就是世界遗产给予人类的一种教化效果。
(五)允许开采量的计算
温泉资源是流动的遗产,在我国台湾有温泉古水的说法。开发温泉乃是对温泉水的消耗过程,同时温泉也处在继续形成中。理论上,温泉开采量要与形成量相等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意味着不能尽兴。可允许的开采量以多少为好,我们自己往往得不出答案,经常的做法是请教地质地热专家,专家一般是通过抽水试验和物探技术推算出允许开采量,而日本学者提出了一种非专业人员也能理解的计算方法。
超过1000m的大深度温泉井,一般设置在远离既有温泉地的山间和平原地带,以降雨量的0.5%作参数,再考虑汇水面积,就可以得到允许开采量。日本专家给出了每分钟开采100升需要1700mm的年降水和6km2(1.4km半径,井距)汇水面积的参考数值。
四、温泉遗产的分类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遗产的界定,日本学者将温泉遗产按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种,依照联合国给出的遗产分类,他们对本国温泉做了逐一的排查和分类。
(一)温泉自然遗产
包括温泉涌出的物理形态和温泉析出物的质态两大类,前者包括是否有喷气、自然涌出和间歇泉等现象,后者则关于泉华、喷泉塔(丘、台、穹)等景观。继泉质、温度、水量之后,本书第二作者王捷认为,泉态可谓关于温泉自然属性的第四种指标。
(二)温泉文化遗产
包括温泉建筑、温泉街和温泉(物)产品三类。温泉建筑包括有特色的传统洗浴与住宿设施,温泉街则是指具有景观性的日本传统温泉聚落,而温泉(物)产品包括温泉绘画和版画(温泉地风景、传统的温泉入浴情境)以及温泉地土特产等。
(三)温泉非物质文化遗产
包括传统的及与信仰相关的温泉节(祭日、祝日)、温泉地习俗(火祭、裸祭、洗汤仪式)、温泉地民间艺术(歌谣)和地方入浴法等。
五、温泉遗产的认定
(一)日本温泉遗产实在特征
根据《作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温泉》一书,这里将关于具体温泉遗产的描述作为研究文本,通过仔细阅读而提炼出选定其为遗产的具体理由并列出表格,其对我国温泉界也是一种借鉴。
(二)温泉遗产的认定
日本目前已经有两处温泉被认定为世界遗产,一处是位于和歌山县作为“纪伊的灵场与参旨道”组成部分的汤之峰温泉,其于2004年进入世界遗产目录;另一处是位于岛根县的温泉津,其历史温泉街景观作为“石见银山遗迹及其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于2007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世界遗产外,各国政府也即国内各级地方政府,也会对本国或属地的温泉遗产进行认定,比如日本按照天然纪念物和史遗文化财产两种分类,对包括温泉在内的各种遗产进行指定。虽然国内的各种认定并没有赋予遗产名称,但与遗产所指几乎没有差别,指定机构包括国家、都道府县和市三级。
表6-2 日本温泉遗产实例特征
日本关于遗产的意识要早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独立自主地开始温泉遗产的认定工作,最早甚至开始于1912年,当时称为国宝认定,而那时我们对遗产价值的认识还基本处于无意识、顾不上状态中,或认可一些存在为文物,但那时还没有将文物与地点结合起来。位于地点上的文物才符合旅游地理学观点,单纯认定存在本身为文物,实际只在时间轴上确定了一个重要位置。我国学者已经意识到,日本关于遗产的认识的年代远远早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世界遗产公约》的1972年,通过对《作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温泉》的阅读可知,该书举例温泉遗产指定所涉及的年代有1912、1922、1924、1927、1928、1933、1941、1950、1952、1954、1957、1959、1965、1968、1971、1974、1975、1978、1980、1982、1985、1992、1993、1994、1999、2000、2002、2004、2005、2006、2007等。对我们来说,那种先行意识和不间断的坚持精神很值得学习。
六、温泉地域资产
以遗产名义指定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温泉,很大程度上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及其宣传的影响,也吻合人类对问题认识的一般路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其他视角,一旦其他视角具有了超出既有、很微妙的新启示时,新视角倒不一定要取代既有的视角,但却具备了与世界遗产观点并存的意义。
世界遗产概念由联合国主推,除加强了全人类保护遗产的意识外,也推广了世界遗产为全人类共同所有的价值观。由于全球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对于世界遗产那样高级别的对象物尚且可以那样认为,但若推广到地方级别上那些较低的遗产,如此说法就开始出现问题,因为许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急需提高福祉水平,也即穷人和富人按照一个步调谈论或实践保护遗产是不公平的,穷国不应该与富国共有原本属于自己的遗产,他们要独有或多拥有位于自己土地上的遗产。也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中,日本温泉地域学会虽在2003年就提出了温泉遗产概念,但就是在这年年底,经过组织内多次讨论而确定了用温泉地域资产来替代温泉遗产,虽然在与其他组织联合推进时还要继续使用温泉遗产说法,但在本机构内或在向地方宣传时,则要采用温泉地域资产概念。
显而易见,温泉地域资产为遗产与经济及与地方捆绑的结果。按照这样的理解,温泉地域资产可以定义为是指地方持有的而具有可变现能力的地方性温泉遗产。也可以这样进行情景理解,对世界遗产的解释似乎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护第一,因为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我们在理论上很难找到比全人类共同利益还要重要的事情,但温泉地域资产则不然,只要温泉地域遇到了极端事件,当温泉地与外域存在着诸如经济不公平的时候,温泉地居民有权力将温泉地域资产变现,因为生存、公平是第一位的。事实上,温泉地的居民永远不会将温泉地卖出去,虽然他们拥有这样的权利。
图6-15 温泉地域资产概念的形成思路
注:数字表示思考步骤。
日本的温泉学者和温泉组织提出温泉地域资产这一事实,首先依据了世界遗产的定义、标准和诠释,再结合地方具体情况进行自我独立的理解,通过透彻的分析并作出了精辟的设计,对我们的启发应该是非常深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