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国内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有关竞争力的概念和理论引入我国。最早进行国际竞争力研究是从1989年开始,当时的国家体改委与IMD合作对中国的若干产业进行国际竞争力研究。此后,有关区域竞争力问题很快为各行业所接受并重视,其中也包括旅游业。
1991年,狄照昂、吴明录等人承担了国家科委重大软科学课题“国际竞争力研究”,该研究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出发,对一国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提供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并选取亚太15国进行竞争力的国际比较。1993年,任若恩教授与荷兰格林根大学的专家合作,利用生产法对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单位劳动成本、相对价格、劳动生产率的可比历史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来寻求中国制造业各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国家体改委自1995年参加《全球竞争力报告》所有项目的比较和全球竞争力排序。从1996年开始,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和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组成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组,对中国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并连续3年出版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
中国社科院的裴长洪研究员1998年出版了其专著《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就“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展开专项研究。2002年张金昌博士出版了《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一书,就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来源、理论进行了总结,在阐述国际竞争力的一般评价方法后,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模型,最后就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与评价。
目前,国内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含义及其考量进行了一些界定,着重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竞争力的相关性,并借鉴国外对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对于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如郝寿义、倪鹏飞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一文中,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财富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能力,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全面进步及对外影响。在评价指标方面,他们设计了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及住宅等六大类指标,并提出了计量模型。他们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尹继佐领导的研究小组,曾以上海经济发展作为主视角,对我国北京、天津、广州、深圳、苏州等十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考量和排名研究,且对我国沿海业已形成的三大都市圈功能定位作了分析。其研究成果被编辑出版在《2004年上海经济发展蓝皮书:创新城市》一书中。
倪鹏飞在“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一文中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但它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他认为,城市价值是由城市企业或经济人创造的。每一个城市的产业群都由若干产业组成,每个产业又分若干个产业部门和环节,每一部门和环节又有不少企业,城市价值体系是所有企业价值体的集合。城市价值体系的状况决定于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中实际显示的产业集合优势。城市产业集合优势是产业内竞争优势和特定产业比较优势、领先优势、后发优势等诸多优势集合。它们综合形成的力量即是城市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倪鹏飞建立了城市竞争力的“弓弦模型”(硬分力为弓,软分力为弦):
城市竞争力=F(硬分力、软分力)
硬分力=劳动力+资本力+科技力+设施力+区位力+环境力+聚集力
软分力=秩序力+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
黄旭成、唐礼智在“城市竞争力理论探索”一文中,论述和分析波特和IMD的国家竞争力模式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们的城市竞争力模型(见图5-3所示)。
图5-3 黄旭成、唐礼智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他们认为,城市竞争力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加以培育,受企业管理、经济综合实力、基础设施、国民素质、科技实力、对外开放程度、金融环境、政府等因素的制约。在一定意义上,城市竞争力表现为产业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则是通过企业竞争力来加以支撑和维持的。因此,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而综合经济实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基础,并根据上述因素,设计了相关评价指标。
类似的研究及模型还有一些。从不同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尽相同的研究思路和评价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