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旅游交通
旅游交通是指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所需要的交通运输及因其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现象的总称。旅游交通的任务是要解决旅游者在定居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往返,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以及在一个目的地内的各地区间便利往来的问题。它不仅要解决往来不同地点间的空间距离问题,还要解决其中的时间距离问题。
交通运输对旅游活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两者之间是相互制约并相互促进的。现代旅游活动之所以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其活动范围之所以会扩展到世界各地,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由于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一)旅游交通的作用
第一,从需求方面来看,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旅游者在外出旅游时,首先要解决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转移问题,通过采用适当的旅行方式抵达旅游地点。同时,采用不同旅行方式所耗费的时间,也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旅游者可用于旅游的闲暇时间总是有限度的,如果克服空间距离所占用的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旅游者可能会改变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甚至会取消旅游计划。
第二,从供给方面来看,旅游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命脉。旅游业是依赖旅游者来访而生存和发展的产业。只有旅游者能够光临,旅游业的各类设施和服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它们的使用价值;只有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强,旅游者能够大量地、经常地前来访问,该地的旅游业才会有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可能。
第三,交通运输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身也是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的重要来源。人们在离家外出旅游期间,无论是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转移,还是在旅游目的地内不同地点间的来往,一般都必须借助于相应的交通运输服务,因而需要支付一定的交通运输费用。这些费用属于基本旅游消费,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支付的开支,因此也是旅游收入的稳定性来源。
就国内旅游而言,无论在任何国家,来自旅游交通的收入在该国国内旅游总收入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在美国的国内旅游收入中,来自旅游交通的收入一般约占40%。在某些年份中,所占的比例可能会更高。从国际旅游收入情况来看,我国境内长途交通的外汇收入占全部旅游外汇收入的30.1%,来自市内交通的外汇收入约占3.3%,两者加到一起约占我国外汇总收入的33.4%。这其中还不包括来华旅游者乘坐我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往返于居住地与我国之间的国际间交通费用开支。
(二)旅游交通的类型
目前,国际旅游活动中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飞机和汽车,我国国内旅游活动中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火车和汽车,此外还有轮船等。这些交通工具各有其优势和缺陷,它们的相互配合和相互补充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1.公路交通
公路交通包括私人小汽车、长途公共汽车、旅行大轿车以及各种供租赁的车辆。目前,汽车旅游已成为人们中短程旅游外出时所乐于选择的旅行方式,特别是在欧美发达国家中更是如此。很多旅游区只通公路,特别是旅游区内部各景点之间只有公路相连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速度近年来提高很快,全国已基本上形成了公路网络。各省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也很快,旅游点也都有公路连接。
公路交通的主要优点是:
①自由灵活,便利高效。绝大部分旅游地区公路网要比铁路、水路密得多,可深入农村、山区的旅游点,并可减少转乘次数。
②短途到达时间快:“门对门”的服务可有效减少进出站(港)时间,尤其高速公路已与提速后的铁路不相上下。
③造价低:公路的造价一般仅为铁路的1/3,且不需大型车站调度,管理较为方便。
因此,公路交通较其他交通方式来说有着更大的自由度。
但是,公路交通的局限性也较为突出:第一,速度较慢。城市中的汽车时速一般被控制在40千米/小时左右。多数国家的高速公路也有时速限制,我国规定为120千米/小时;第二,人均能源消耗较大。汽车的百千米耗油量因功率设定而被固定,并不因减员而节省油耗。与大型运输工具相比,自驾车旅游的人均能源消耗相对更大。在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为节约能源,有些人提出在旅游时以公共交通工具代替私人汽车的主张;第三,环境污染较严重。旅游地区的知名度越高,来往的旅游车辆也就越多。车辆排出的废气和噪声会给本来宁静的旅游景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在以自然风光取胜的景区,修建或拓宽道路可能导致林木被大面积砍伐、野生动物被驱走;第四,安全性能差。在所有交通事故中,汽车事故发生率为最高;第五,体能消耗大。长时间驾驶或乘坐汽车的人由于被限制于狭小空间且保持同一姿势,很容易产生疲劳和无聊的感觉。
2.航空交通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喷气推进技术在民用航空中的应用以及大型宽体喷气客机的广泛运用,加之航空运输价格的不断下调,航空旅行市场的规模在不断增大,民航在国际旅游交通中的地位也因此而得到确立和提高,这使得国际旅游的运输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飞机的速度改变了过去人们认为路程太远、不宜于旅行的一些新的地区,坐飞机环球旅行已变得愈来愈大众化。现在的喷气式客机可载乘客350人,在11000米的高空每小时飞行1000千米。随着空中交通的发展,一种时速3200千米,可载乘客2000名的超音速飞机也已出现。在旅游季节到来时,大型的旅游客机经常在专门的旅游路线上包机飞行。
正因如此,各国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是所有运输方式中最激烈的,经营得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的航空公司发展很快,而经营不好的航空公司则年年亏损,以至倒闭。选择国际航班一般须考虑3个条件:性能优异、安全系数较高的飞机;信誉良好,善于经营的航空公司;直飞或中途很少停降、经济方便的飞行路线。为了招徕游客,各航空公司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尽量方便旅客。有的航空公司自己经营旅游业,把旅客的住、食、行、游都一揽子包下来。
乘飞机旅游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快速省时、安全舒适、服务一流、景观特异。同时,乘坐飞机本身就是一种娱乐享受的旅游活动。但航空交通也有其局限性:独立性差、噪声大、附加时间长、费用高、受气象变化影响大等。
3.铁路交通
自1841年英国的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人类第一次乘坐火车的团队旅游开始,铁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是旅游活动的主要运输方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火车的运营促成了大众旅游活动的正式出现。舒适的铁路旅行是100多年前美国人乔治·莫蒂默·普尔门首先创办的。他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有卧车车厢的“先锋号”火车,不久又造了具有餐车车厢的“德尔莫尼哥号”火车。从此,作为长距离旅行的交通工具——火车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铁路交通的黄金时代,到了40年代末期、50年代初期,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了顶峰,占有交通运输的绝对优势。以后,它的作用就逐渐下降。到70年代,在经济发达国家,铁路交通已让位于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目前世界上铁路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已建成铁路40万千米,占当时世界铁路总长二分之一。欧洲是世界上铁路最稠密的大陆。英国是铁路运输的发祥地,铁路交通自19世纪中叶至今,已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处在不断完善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欧洲很多国家已全部实现了铁路电气化,例如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国家,这些火车设有完备的餐厅、豪华的卧铺车厢,还有电影厅、音乐厅、商店等。
乘火车旅游的优越性相当明显。第一,火车的承载能力在地面交通工具中为最大,一列火车一般能运输上千名乘客;第二,铁路有严密的运营体系,在保障安全方面有科学调度、随车检修、巡道路检、专人扳道、叉口值勤等整套安全管理制度,所以乘坐火车是安全可靠的旅游方式;第三,火车票价仅为飞机票价的1/2到1/3,比汽车票价也相对便宜一些。这对希望节省旅费的客人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第四,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不仅提高了运营能力,也起到减少空气污染的作用;第五,火车能远距离全天候持续行驶,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交通工具。
当然,铁路交通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可达性较差、速度较慢、占地面积较大等。
我国地域辽阔,国内旅游者从事远距离旅游主要还是乘坐火车。我国的铁路已形成连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交通网络,营运里程已超过7万千米。铁路经过数次全面提速和调整列车运行图后,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许多车次的时间也调整得更有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夕发朝至的车次方便了旅游者的时间安排,从而更有效地推动了国内旅游的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国还将完成时速在300千米以上的铁路客运专线大约5457千米,这无疑将对旅游活动范围的扩大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4.水路交通
从1800年前后开始,远洋轮船一直垄断了大陆之间的旅游运输长达百年之久。人们熟知的泰坦尼克号就是迎合当时大规模远洋旅行的产物。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水路交通具有运载能力大、票价低廉、舒适悠闲等优越性。但由于其速度太慢、线路受河道曲折、船只吃水量深浅等限制,加上经营成本无法降低,因而水上旅游客运不如其他交通工具景气,只是在旅游水域经营着少数就地泛舟的游船,而且水上旅游项目较为单调。为适应国际和国内旅游日趋发展的需要,我国长江三峡等地的水上旅游已出现了多种豪华游船,近年已出现了竞争的局面。今后我国水运旅游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提高客运能力和服务质量。
5.景区内交通
除了上述常规的旅游交通外,各旅游地区内还有许多特殊交通工具,虽然也用于运载游客,但由于它们仅作为辅助交通工具并限于在特殊地点使用,或仅用于娱乐活动。同时,又因地形环境的限制,不宜推广,不具有普遍意义。
①缆车:又被称为观光索道,它特别使用于在地势陡峭、险峻的山区或峡谷中架设,使游客上山、过江、跨峡谷都很方便。修建缆车能减少占地面积,对山体破坏程度较小,并且不存在汽车特有的废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②自行车:在市区内或近距离内活动,骑自行车最能显出自由灵活的优越性。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有些外国人甚至把骑车游览当作体验中国民情的旅游项目。如果旅游城市的住宿业兼营自行车租赁业务,还可为零散客人提供交通方便。
③人力船筏:主要是指各种人力水上运输工具,如用桨、橹、篙等操纵的小船、独木舟、竹排、牛皮船、羊皮筏等,由于稀有而备受旅游者青睐。
(三)中国旅游交通的发展前景
除了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交通继续提供更好的客运条件外,由于民营资本进入民航运输而在中国实现的低价航空的突破,对我国旅游交通将会起到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因为低价航空的基础市场是旅游者。
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业是最近两年的一大热点,到现在已有十多家国内民营企业或企业联盟获得了经营民航的执照,至少有五家民营航空公司开始运营。
中国的低成本航空市场潜力巨大。首先,从市场基数看,中国有13亿人口,以2000年民航客运量(6000万人次)计算,每20人中有1人乘坐飞机。同期,美国的民航客运量是近5亿,以2.5亿的人口计算,平均每人乘坐2.5次飞机。可见,中国航空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其次,从市场变数看,航空市场有两个需求层次。一为高价区,当价格水平在100%~70%之间变化时,市场弹性很小,即使价格降到70%,需求也不会有多大的增长。另一为低价区,当价格在70%~50%之间变化,尤其半价时,市场需求会出现大幅增长。如果半价机票与火车卧铺价格相差无几,那么,那些原本将乘飞机出行视为奢侈消费的游客会欣然选择前者,潜在的需求就变成了现实的需求。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居民调查,如自费外出旅行,就价格、时间和舒适程度综合考虑,67%的居民愿意乘火车,25%的居民愿意乘坐飞机。中国低成本航空市场的潜力可见一斑。
2005年,中国航空业和旅游界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是几家低成本航空公司相继问世。3月,总部在天津的奥凯航空公司首飞天津—昆明。7月,总部在上海的春秋航空起飞,执行上海—烟台、桂林、绵阳、南昌四地航班。另外,获得国家航空总局批准的民营航空公司还有成都鹰联航空公司、甘肃华夏航空公司。
在几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中,春秋航空由于是旅行社的子公司而格外引起业内的关注。其母公司——上海春秋国旅是国内旅游市场的大户,主要面向大众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租用包机的实践之后,开始进入低成本航空市场。
【案例3-1】
青藏铁路通车促进西藏旅游业大发展
在青藏铁路通车带动起来的“西藏旅游热”背景下,进出藏航空、公路客运量也急剧增长。同时,西藏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打造旅游支柱产业,旅游各相关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据了解,2006年旅游总收入已占到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的9%,旅游业初步成为西藏第三产业的“龙头”。为迎接大量游客,西藏在改造一批宾馆饭店的基础上,2006年又新建餐饮住宿场所86家,增加床位9000多个。目前,全区宾馆饭店达到606家,餐饮店达到5800多家,购物点4800多个,文化娱乐场所3200多家。眼下,西藏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有19000人,比上年增长了30%;间接参与旅游的人数达11万,同比增长23%。全区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5.6亿元,同比增长17.1%,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根据自治区旅游局计划,2007年西藏将抓好传统服务业的改造、现代服务业的拓展等工作,力争接待游客310万人次,增长28%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35亿元,增长30%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