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先
一、从与神农架相关的三位伟大历史人物说起
神农氏的存在应该是一个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多位祖先的共同复合体。它对中华民族有十大贡献:农业、畜牧业、水利、工具制造业、火的运用、建筑业、中医药、饮食、商业和音乐。从人物形象来讲应该是一个身体和心灵都非常健康的人。
屈原终其一生绝大部分是郁郁不得志,最后由于秦破郢都悲愤投汨罗江而死,时年62岁。在当时的医疗情况下,他应该是个非常健康的人。但从心灵上讲,他可能患有抑郁症。因为从个人境遇上看,他是能够自由行动且生活不至于窘迫。相对于司马迁所受宫刑,他并没有受奇耻大辱,所以我理解屈原应该是一个心灵并不健康的人。但这样的想法并不影响我对屈原的崇拜,也不影响屈原的伟大。恰恰我理解的屈原可以在他的伟大基础上再增添光辉。这里说句题外话,我们一直以来都将屈原定位为中华民族爱国诗人第一人,其实,自古至今研究屈原以及对楚文化的研究,都是有缺位的。窃以为,屈原的更伟大之处,在于他的科学探究精神!譬如《天问》,共373句,1560字,173个问题,其中大量的是对自然科学的探究:为什么有冬夏?哪里的季节与我们相反?地球的形态问题?为什么天垂西北,地倾东南?为什么大禹治水能成功而其父鲧不能成功?为什么鲧不成功而舜帝还用他的儿子治水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两千多年来,发扬光大了屈原的科学探索精神,中华民族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将屈原定位为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爱国诗人更为精准恰当,也更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实,他完全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例如在楚王败逃河南淮阳之际,利用他的声望组织相关军事力量与秦军抗衡,甚至收复郢都。
王昭君自请出塞和亲,使匈奴和汉朝60年无战事,具有巨大的牺牲精神,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当她和亲第三年老单于去世,她马上上表要求归汉,结果汉皇为了与新单于(老单于的大儿子)和睦关系,要求她“循胡制”,嫁给新单于并生有二女。11年后新单于死,她又要求南归,汉王再次没有允许且要求她嫁给新单于的儿子(老单于的孙子)。至此,她彻底崩溃,服毒而亡,时年33岁。虽然她最终选择了自杀,但一个封建礼教下成长起来的汉族女性,能够忍受一次下嫁,按照中国文化的观点“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我认为她的内心是非常强大的,心灵是非常健康的。
二、什么是健康
西方的观点认为:身体的健康历来被视为幸福、快乐的重要条件。健康的标准主要是:拥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生理功能状态良好,并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发育匀称,体重标准,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他们将人类的生理、心理、社交、灵性等视为互不相干的部分,与中华民族的整体思维模式大不相同。近几十年来,有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联系共同作用的趋势。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康概念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灵性健康的统一,认为健康是一个整体思维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佛家思想有助于放下执着,令人接纳生命的变易。这可针对现代人的种种“心病”;例如:减少现代人对物欲地位权势的争逐,转向追求更高的意义价值。儒家思想重视主体对别人的感通,强调生命责任的承担,赋予人价值创造的使命;道家重视逍遥自由,追求体认自然自在的美,使人与所处环境保持和谐关系。中国医家着重实际保健养生,使人落实生活,颐养天年。总之我们一贯重视“全人”概念,认为身、心、灵互为关联,同时与社会、大自然不断地交互联系和影响。
从西方医学观念而言,病人要战胜病魔,治疗策略多是由对抗和打击的思维模式出发,消灭体内的细菌、病毒和变异部分。
东方医学则将疾病视为身体功能失调,内部平衡被破坏的结果,因此,治疗的取向在于强化病人的整体系统和恢复内部平衡,而不是单纯地处理疾病在身体上所呈现的症状。故此,根据气候及病人的心情、情绪、体质和社会关系的不同,给病人开出的处方也不一样。简而言之,中国传统医学讲究固本培元、增强自我平衡,强调机体内部和外在的和谐关系。
也就是说,西方治疗偏向“对抗克制”,多数以外干预和改善症状为主要手段。东方文化则强调“调节平衡”,即维持生命的和谐,而不一定直接调整具体的生病部位。东方哲学从身心合一的角度看待生命,传统中医也把健康视为人体内在机制(精、气、神)和外部环境之间所达成的平衡协调状态。
三、心灵对身体的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生物体对外来环境的影响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适应性,或者叫抵抗力。比如南瓜试验。再比如我曾经看到一个报道,一个90多岁的老太太一直在照料她的智障儿子,当70多岁的儿子去世后的几天,老太太也寿终正寝。医院的医生惊奇地发现,老太太身体的各种器官早就衰竭或者坏死,能够活到90多岁,完全是一个奇迹,唯一的解释,就是因为放心不下她的儿子。这是心灵的伟大之处。研究表明,人类高兴的时候,能分泌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的化学物质。它是一种神经传送素,主要负责大脑的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我们的情绪,尤其是快乐和幸福的情绪,统统受多巴胺控制。
近代中医学者认为,情志与内脏的联系,并非不同性质的精神刺激直接作用于某内脏的结果,而是通过“心神”(即自身的心理调节中枢)的调节而产生互动作用的,情志变动对脏腑气血的影响,除了取决于精神刺激因素的强弱外,更取决于“心神”的状态。假若“心神”健全,意志坚定时,机体虽受到相当程度的精神刺激,但因有良好的调节功能,亦不会引致强烈的情绪波动。如果有一时的波动,也能很快恢复,不至于造成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
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人体的各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体,都是直接受(包括下丘脑在内)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中枢所支配。而这两类中枢又与控制情绪活动的中枢紧密联系。因此,人在不同的情绪活动状态下,就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生理反应。如果情绪过度,超出了中枢控制范围(类似于中医所说的“心神”调节限度),就会使脏腑的生理功能失调而导致疾病。按照“形神合一”的理念,七情致病初期,多为精神活动或脏腑气机失调,即所谓“神伤”,但久病必然影响其“形”,造成器质方面的损害。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天之力莫大于日,地之力莫大于电,人之力莫大于心。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改朝换代,为民谋福,惩治贪墨汉奸,又有何难!苟其公忠体国,百折不回,虽布衣下士,未始无转移世运之能也。有志之士可不勉哉!人生于天地之间,形而下者曰真心实性。血肉者物质之所成,心性者先天地之所生。故而有唯物唯心之论说。人活于世间,血肉乃器具,心性为主使,神志为天道。血肉现生灭之相,心性存不变之质,一切有灵生命皆与此理不悖。盖古今所有文明之真相,皆发于心性而成于物质。德政、文学、艺术、器物乃至个人所作所为均为愿、欲、情等驱使所生。”——毛泽东《心之力》
四、如何使心灵更健康
送你六颗心:
1.平常心
平常心是打破执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按最简的原则生活,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不好高骛远,不心浮气躁,不偏执张狂,不机械呆板。如苏东坡《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余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2.自由心
这是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自由;这是放下的智慧,是心灵的放下,是明心见性,解除不正确的贪念。“逍遥游”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也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人生之中比独立更重要的是心灵自由。
所谓心灵的自由,不是逃避,也不是为所欲为,它是真诚、直率的心,是敢于行动且承担任何后果的勇气。是什么束缚了心灵的自由呢?是我们自己!我们时常会为眼前的事情感到困惑,感到不知所措,却忽视了也可以换个角度,换个心态看待问题。常言道:“心底无私天地宽。”朗朗乾坤,为人处世,铁肩道义,本分做人,安分做事,又何惧所有、何虑所忧?处于变化无常的世界,我们要有信心摆脱各种桎梏的束缚,享受人生的快乐,但愿我们能通过对人生的参悟,把心灵解放出来,给予心灵以自由。别忘记,我们才是心灵的真正释放者。
3.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尽量为他人着想,尽量做一个利他主义者。现实生活中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强调的也是同理心。无论在日常工作还是生活中,凡是有同理心的人,都是善于体察他人意愿、乐于理解和帮助他人的人。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把同理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道德标准。与人产生同理心,不是简单地认同,而是理解。当然,同时也能促动自省。
4.感恩心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诗经》有言: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是一枚感谢的种子——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是一份心意,也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感恩心的基础就是孝心。人生最不能等的就是尽孝。明朝《增广贤文》曾书: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感恩,蕴藏特强的感染力,是一股悦人达己的力量,是一股为心灵充电、成就成功的超能量;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健康性格的表现。
5.敬畏心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只有心怀敬畏才会牢记慎独二字,才有危机感,才能知方圆、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
6.慈悲心
慈悲心即道德心。正如儒家认为的道德心: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一种壮烈的献身精神。如老子所说:慈行无辙迹。又如佛家的匡扶正义。
愿大家都成为一个心灵无比健康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