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湖夜雨十年灯

江湖夜雨十年灯

时间:2023-1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感慨白驹过隙也罢,惊叹时光如梭也罢,眨眼间从进入367班开始学习已经过了十年的时间,当时步入北大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恍若昨日。这十年对国家而言是巨变的十年,对社会而言是发展的十年,对我而言是则是成熟的十年。所幸,我收获了367这份同学情缘。当年我们结缘于北大,“春风桃李一杯酒”,各位意气风发,论道未名湖;今日我们缘分不断,“江湖夜雨十年灯”,必将携手并肩,共同续写367更美好的未来!

白长治

感慨白驹过隙也罢,惊叹时光如梭也罢,眨眼间从进入367班开始学习已经过了十年的时间,当时步入北大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恍若昨日。

十年前我刚刚进入管理层,对什么是管理,管理者应该做什么仅仅有一鳞半爪的理解;对管理中涉及的财务、战略、领导力,乃至心理学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没有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带着求知的欲望,我走进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走进了367,开启了一段充满知识、充满友谊、充满激情的智慧之旅。

我们中国人素来看重高等教育、精英教育。西汉董仲舒就曾说过:“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源也。”清华的梅先生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现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管理学领域的地位堪称当世的“太学”,而诸位大师更是光华引人入胜的魅力之源。在367学习的这两年中,上课的老师皆为大师:厉以宁教授、张维迎教授、姚长辉教授……诸位老师都堪称学界翘楚,通过老师们一次次的传道授业,我所获颇丰。两年时间,我系统地学习了管理学基础知识,从管理制度到管理哲学,从经济学到战略研究。在北大这所知识的殿堂里,我从一个管理学的门外汉开始“登堂入室”,在自己的脑海中构架了管理学基本体系,补上了作为管理层最重要的一课。

光华不仅交给我现成的知识,更重要是的与各位大师进行精神碰撞,享受老师们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分析力,那种共同讨论,共同研究的头脑风暴,那种智慧灵光闪现的瞬间,常常让人有种耳目一新,“脑洞大开”的快感。

在367学习最快乐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367给了我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那种主动分析,主动学习的快乐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直到今天,我依旧保持着当年养成的学习习惯。感谢367教会我怎么学习,怎么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这是我在367的宝贵所得。

如果说教学相长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那与367的各位同学结缘,则是我读EMBA的最大收获。北大是国之“上庠”,我们这些能进入光华学习的学生,也堪称“上庠翘楚”。367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大都是事业有成的业界精英,更不乏管理学的饱学之士。大家在未名湖畔坐而论道,博雅塔下挥斥方遒。我们一起谈人生、谈事业、谈理想,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发现原来我们竟是这样相似的一群人,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我们的“三观”很近。好多同学都有不薄的管理学基础,他们在讨论问题时活跃的姿态和专业素养,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台湾来的同学学习认真,那种“较真”的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虽然十年过去了,大家当时争论、争辩的情景恍若昨日,那些臧否人物,快意快心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同学之情缘起于367同窗共读的日子,我们因367而结缘,因367而相识、相知。但是,这份情谊却不会因为我们毕业而结束,更不会因为我们的工作天各一方而渐渐变淡。相反,距离遥远让我们更加思念和期盼,时光飞逝让我们倍加珍惜这份同学缘。毕业以后大家组织了同学会,每年都有主题不同的聚会。各届会长尽心尽力组织大家欢聚,重逢的喜悦让我们的兄弟情、姊妹谊越来越浓,越来越深。这种深情厚谊的氛围也让我这个本不善言辞的人,开始变得“喋喋不休”,每次欢聚似乎都跟大家有说不完的话题,叙不尽的情谊。

从进入367开始学习至今,整整十年时间。这十年对国家而言是巨变的十年,对社会而言是发展的十年,对我而言是则是成熟的十年。从初入学的“门外汉”到今天的“半吊子”专家,从当时“讷于言”的学生到今天可以侃侃而谈的管理者,是从367学到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让我迅速的成熟起来。

在这十年间经历了很多事情,也面对过很多挑战和困难,人生角色也有重大转换,可以说深切地体会到了“成长之痛”。所幸,我收获了367这份同学情缘。十年间大家不断交流,不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我们这群“三观”相似的好同学、好朋友就像是人生路上的明灯一样,相互照亮,相互温暖,共同走过风雨,相伴渡过困境。

当年我们结缘于北大,“春风桃李一杯酒”,各位意气风发,论道未名湖;今日我们缘分不断,“江湖夜雨十年灯”,必将携手并肩,共同续写367更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