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是打开秦始皇陵墓的时候了”讨论

“是打开秦始皇陵墓的时候了”讨论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打开秦始皇陵,每年仅门票收入就可达25亿元。”
“是打开秦始皇陵墓的时候了”讨论_旅游文化与鉴赏

第四节 “是打开秦始皇陵墓的时候了”讨论

很多同学特意找来张五常的《是打开秦始皇陵墓的时候了》、《如果我是秦始皇》、《打开秦始皇陵能挣多少钱》等文章来看,文章中针对人们一般认为“不打开始皇之陵,是因为打开会受到氧气的侵蚀,部分文物会受损”的看法,提出现在科技发达了,可以做到应有的保护,具备了打开秦始皇陵的条件。有人还说秦始皇陵“如果永远不打开,等于没有。要打开才有价值,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并且声称“我愿意花起码2000元进去勾留半天,细看一下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前的真实文化,而愿意花钱更多的君子数之不尽”。“如果打开秦始皇陵,每年仅门票收入就可达25亿元。”

一、“不提倡主动发掘”的基本伦理

帝王陵墓是否应该马上或者尽快进行发掘的争议,不是简单的发掘与不发掘的问题,它实际上涉及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正确处理问题,涉及文化保护、文化传承的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有效贯彻问题。考古是一门科学,是人们通过对过去的人类及与人类相关物质遗存的调查、发掘、认识、研究人类历史及其与人类相关客体历史的科学,是科学保护人类历史物化载体的科学。[28]就考古学的本质而言,它不是仅仅供人们“鉴赏”、“收藏”文物的科学,也不是仅仅通过对古代遗存的考古发掘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增加人们收入的科学,上述内容只能作为考古学的“副产品”而为人们利用,而且这种“利用”也必须是在有利于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有利于科学的长期发展、有利于保证国家与民族历史的物质载体延续的前提之下进行。作为人类历史的物质遗存,需要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研究,去认识、了解、保护与利用它们。这种历史的物质遗存的研究、保护与利用不是“一次性”的,是多次的,是渐进的,历史科学对人类而言是与人类历史相始终的。人类不能失去记忆,但是人类没有历史将使自己失去记忆。保存人类历史的物质载体,并进而不断深化认识与研究人类自身历史的物质载体,是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乃至人类的永恒主题。但是这种人类历史的物化载体是不可再生的,从本质上讲,考古学是一门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实验科学”,人类历史物化载体是“实验科学”的对象,因此科学的考古学就要对不可再生的人类历史物化载体以最小的发掘面积,解决最多、最大的问题,对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保护造成最小的负面影响。[29]

国家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农村的城镇化、城市的现代化,基本建设的大规模开展,这使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物保护工作任务空前繁重,当前或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文物考古工作主战场应该是配合国家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抢救那些基本建设中的文物,而不是去发掘帝王陵墓。尤其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陪葬坑,笔者认为还没有到非抢救不可的地步,是否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把所有的地下文物都挖完,还是留给我们未来的子孙,这是感性和理性的较量,是本位与全局的抗衡。秦皇陵所面临的真正的危机,不仅仅是游客的攀爬和刻画,盗墓人觊觎宝藏的贼心,以及地震、渗水、风化、霉菌,而是我们文化观念的危机。我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智能最大化,总是对自己能力的时代局限性缺乏清醒的自省。

由此可见,不挖秦皇陵的理由,不仅仅在于我们有多大的技术保护能力,重要的还在于我们有多少挖掘能力和认知能力,这才是事物的关键或实质。前者是技术,后者则涉及我们的文化成熟度。换句话说,如果技术达到了就可以挖了么?如果我们的考古学家没有能力适应人类认识的进程,落后于现在考古学的普遍认知阶段,向“古代”提不出更多更深入的问题,我们的技术再好,哪怕是世界一流,也还是不挖的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米切尔·佩塞特说“让秦始皇和他的地下宫殿继续沉睡地下,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最安全的保护文物方式”,我们无需在这一代人手中窥探所有帝王陵寝的秘密,主动发掘帝王陵寝实则是对祖先的不尊重;如果发掘出来后,很多单体文物保存不了怎么办?我们需要上升到遗产伦理学考虑这个问题。

二、对“不提倡主动发掘”的疑问

这里需要强调是否应该打开秦始皇陵地宫的问题,笔者反对经济学家张五常应该打开地宫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观点,并特别指出:保护秦陵一定要以文化遗产学为基础,要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不提倡主动发掘。对此,有同学对这一观点进行讨论:

我从小喜欢看考古节目,对充满历史谜团的古代墓穴充满好奇,那时候的我认为国家应该对能够发掘的墓穴、遗址不遗余力地进行发掘研究,从而可以解开许多的历史谜题,这对于我们了解我国璀璨的历史文化有重大意义。当然在我听了张祖群老师的课以后,我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在我国尚不具备很好的对历史文物的保存技术时,许多被发掘出来的文物氧化甚至腐烂,使得我们国家失去了许多珍贵的文物,令国人痛心。但是,我的疑问是,在我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中,存在着那么多的谜题,如果我们不提倡主动发掘,那么这些谜题还将沉睡在地下多久呢?而那些历史学者、考古学家以及像张老师这样的文化学者,在你们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的时候,难道不会比我们这些普通人更加急切地想看一看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墓穴吗?而一旦对这些遗迹进行发掘,随之而来的学术研究大概会使像张老师这样的学者激动不已吧?我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历史爱好者,急切地想去探寻一下历史的真相,想去了解一下千年前或百年前的传说是不是真的。传说中的秦始皇陵地宫,雄伟壮丽,暗藏机关无数,更不要说数不尽的珍宝,而这些,我们也只有在那些展开大胆想象的影视作品中才得以一见,可是谁人能知道真相到底如何呢?真实的秦始皇陵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国至今尚未开启的雍正皇陵地宫。民间对雍正猝死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有一则是说雍正皇帝被吕四娘砍下了头颅,所以早年有过关于是否要打开雍正陵的地宫查验雍正头颅是否被砍下的争论。当然不能为了一则民间的野史传说就开棺验尸,但历史终究是历史,它的真相永远是充满好奇心的人们探究的对象。关于雍正猝死之谜,我们始终想得到最确切的答案,关于那些扑朔迷离的民间传说,我们也想有所验证。就像我们迫切地想要知道,秦始皇陵地宫到底有多宏伟,是不是真像传说中的那样充满了无数机关一样。

现在,也许我国的发掘条件还不具备,我们没有足够先进的技术及资金的支持,甚至许多地方学者的水平不足,这些都可能导致被发掘出来的文物难以完好保存,最终被破坏甚至永久性的难以恢复,但是不能简单认为“不主动发掘”该是我们的文化出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一方面希望国家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投入更多的资金,发展更先进的技术,并且培养更多合格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学者和考古学家,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对民众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知识性教育(访谈样本19,2012)。

至于大量的贵重文物(尤其是丝绸、字画等)置于陵墓之中,有人认为受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都有逐渐毁坏的可能。因此提出放在陵墓之中,还不如发掘出来。在这些人看来,“按照现在的条件和技术,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去保护它们”。其实古代墓葬之中的墓主人及其随葬品的变化,是在埋葬之初的几十年间。如果经过这一时期,墓葬之中的墓主人及其随葬品保存较好,那么它们就会延续保存数百年或几千年[30]。这是因为墓内的封闭越来越严、氧气的数量越来越少、细菌的作用越来越微、墓室中的“微环境”越来越稳定,从而对墓室之中的随葬品保存越来越有利。当然,这不是说随葬品在墓室之内的保存是“一成不变”,而是说其在墓内与发掘出来之后的变化相比较,由于随葬品发掘出土后,2000多年前秦始皇沉睡时候的“微环境”(如真空保密性、湿度、温度、射线等指标)已不复从前,因此其变化与毁坏也将会是加速度的,这样的田野考古例证已经是相当多的了。

如果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我们现在的文物保护技术,完全可以保护那些帝陵出土文物,那么放在陵墓之中就不如发掘出来,这样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可以让人民大众得以参观。但是,良好的愿望不能代替客观的现实。对于客观的现实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现在我们对于帝王陵墓之中的“微环境”知之甚少,对于这种“微环境”中的出土文物的保护实在是“心中无数”。因此,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三、大力推动发掘与保存条件

发掘帝王陵墓既要有技术条件,还要有考古研究能力,更要有人类和历史文化的科学发展观。三者都未达标,我们就别无选择,只能把陵墓留给子孙。但不挖又不能一刀切,不能因为考古学强调尽量把文物留给我们的后人去挖,就认为这样的保护便是科学的保护了。留到什么时候呢?如果地下的文物遭遇了自身的和外来的侵蚀,那就需要先挖出来以便进行保护了。所以,一味地强调挖是不对的,但绝对不挖也不见得就是科学的保护。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文物都要留给后人,有些容易腐蚀的应该先挖出来,那些容易保存的应该留给我们的后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