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名楼的旅游文化鉴赏要义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中国古代多在临水之地建楼,取其凭高远眺,极目无穷之妙。
一、名楼的建筑学价值
到今天,我国的文化名楼基本上已不是其原本的样子了,这与我国的古代建筑特色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的古建筑中,木构建筑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相对于石构建筑来说木构建筑更容易遭到损坏,自然、天灾、人祸、战火等都是造成建筑损毁的原因。
各大名楼自建成之后都经历了修葺、重建,除了岳阳楼的楼体现今仍保留着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时任知府的张德容所建的原型,其余名楼都是近现代重建的,滕王阁就是根据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梁思成和莫宗江设计的《重建南昌滕王阁计划草图》于1989年重建的,梁思成称其为“推想古代原状重建之尝试计划也”。[1]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等中国十大名楼拟打包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但由于质疑所谓历史名楼都是近年重修的“假古董”,这一问题被搁置,并引起各界争议。
梁思成在古建筑重修问题上推崇“整旧如旧”的原则,而不是“焕然一新”,是“输血打针”而不是“涂脂抹粉”,要注意保留表现古建筑历史性和艺术性的“品格”、“个性”和“面貌”,要给人以“老当益壮”而不是“返老还童”之印象。[2]文物建筑修复或修补部分在色彩上应“随色做旧”,不同于西方建筑体系所强调的修复的部分要与原来的有鲜明的对比的理论,要让人“乍看起来不刺眼,仔细一看有区别”不必故意强调其强烈的对比。[3]因此,在修复过程中,“必须保存原来的构件”。[4]由于中国木构建筑的特点,使之在维修时只能用“落架”的方式,这种方式容易损害构件和附属文物,而造成文物建筑原物价值的损失。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提倡复原和重建工程,“保护为主,抢救第一”。[5]马炳坚结合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对我国文物古建筑的修缮原则中的“修旧如旧”、“原真性”、“尽可能多地保留历史信息”、《威尼斯宪章》中的“可识别性原则”、“已不存在的建筑能否重建”等问题,进行了重新解说。[6]三亚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委员会顾问何擎国在对崖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项目的建设,提出了对于“修旧如故”的理解:古建筑“修旧如故”,不是要呈现它的沧桑破旧的老态,而应该是将它曾经最光彩照人时的面貌展现给世人,这才是历史风貌的真正内涵。[7]所以,应该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对古建筑修复和重建予以考虑,做出符合文化背景的科学判断。陈从周认为建设风景需要“诗人的风度、宗教家的虔诚、旅行家的毅力、学者的哲理”,[8]同样的,这样的要求在修复和重建文物建筑时也是需要的。
不管文化名楼是修复的还是重建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名楼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的斗拱飞檐,早已超越了建筑美学的意义,它代表的是中国渊源流长的文化古韵,是一种民族精髓以及历史积淀的博大思想内涵。
二、名楼的文化价值
黑格尔说:“建筑任务在于对外的无机自然加工,使它与心灵结成血肉因缘,成为符合艺术的外在世界。”“[9]他深刻地揭示了文化是建筑的灵魂这一建筑的本质。在中国古典文化里,登楼抒怀一直都是文人骚客所热衷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行为,极目远眺,谈古论今,感慨历史,抒发情怀,感叹人生,千百年来流传的登楼文化已经融入楼阁文化之中。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名词、名句、名联、历史故事、美谈佳话也已经成为楼阁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景观楼阁建筑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体现,是观赏者与环境情景交融的渠道,能拉近时空的距离,使游览者感受世事沧桑和万物兴衰。所以,历代的文人骚客登楼感慨,似乎都笼罩了一层伤感的情绪,这不仅是因为登楼后所见的景物让人心醉迷离,更重要的是登高望远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无情。
凭借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遗存,千古吟诵的诗文等,这些名楼都具有一种特殊的震撼人心的美。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美景的滕王阁;寄托了范仲淹忧国忧民情怀,有着“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美誉的岳阳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盛誉的黄鹤楼也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崔颢的千古绝唱《黄鹤楼》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见鹳雀楼高大壮观的景象和一览黄河磅礴气势的浩然之情;因“古今第一长联”而闻名的大观楼。不知道是历史文人的佳作成就了名楼,还是名楼促使文人们成就了其不朽的佳作。清人尚在《忆滕王阁》中说得凝炼:“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
今天我们来游览这些历史留下的瑰宝的时候,对于它在建筑学上是一个怎样的定位,我们是难以明白的,我们不是梁思成,不会因为看到一座古老的木建筑而激动得流泪,兴奋的像个孩子,但是我们有自己的感受。我们所品味的是楼阁带给我们的人文气质,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每座楼阁的背后都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和传说,不管其最终的真实性如何,这都是我们的一种文化的寄托,精神的归宿。说一座楼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心脏,一点都不为过。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到楼阁所想所思是不一样的。面对这些历经历史沧桑,数次废兴而依然矗立的文化楼阁,读着附于名楼名阁上的那些沉郁悲壮的诗句、感时愤世的作品,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视野胸襟得到升华。让人在发思古之幽情时,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切眷恋,中华文化的旺盛生命力与不绝如缕的文化绵延,才是我们民族不枯不竭的泉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