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非物质遗产的旅游文化鉴赏要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特点
(一)定义
在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明确定义的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社区、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实物、工具、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作出了具体的界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③表演艺术;④传统手工艺;⑤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1]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年12月23日)表述为在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群体中世代传承的、有较大影响的、有突出价值的文化表现形态(或叫做文化表现形式、文化表现活动),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05年)指出其范围主要包含: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特点
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趋同于非物质性、文化“活态”性、脆弱性与文化认同性。
1.非物质性。从形式上看非物质性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征,是它与物质文化遗产质的区别之所在。由于它的非物质性,可称为无形遗产,这是它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物质载体,它的存在形态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不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2.文化“活态”性。从本质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心传口授和言传身教。传承人掌握并承载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它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
3.脆弱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与发展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为文化链而得以传承,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往往随着传承人年老或死去,而人亡艺绝。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保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使其可以世代传承。
4.文化认同性。作为各民族文化得以存续的精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世世代代所操演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生活的深层积淀,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同时也是维系族群认同的重要纽带。全球的新的文化认同的变迁与中国的现代社会转型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认同的变迁与形成,“开放”与“变化”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固有的稳定的认同模式与认同格局,引发了认同危机。对中国人、中华民族来说,把握中国文化认同的变迁与形成规律,认清中国文化认同的现状,探究中国文化危机存在的原因及表现,明确中国文化认同构建的使命,在全球化进程中认识并确立中国文化身份,不断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认同,追求文化发展的先进性,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最终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繁荣共处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2]。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老艺人想要传承,年轻人无意接受
辽宁省共有2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大多都没有徒弟。84岁的谭振山老人,虽然能讲1000多个民间故事,但随着记忆力减退,一些故事已经想不起来了,可目前还没有一名徒弟;蒙古族“乌力格尔”的表演传承人只有一个徒弟,要学到他的水平还要20年,而再不及时整理,他会的一些段子也会逐渐忘掉。[3]从这个活生生例子中可以看出,老人空有一身绝技,有心传授,却无人会意,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这样随着历史流逝而消亡。
2.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传,传承途径单一
黄春财,73岁,出生在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一个造桥世家。他一生造桥31座。近几年,随着古廊桥价值和造桥技艺重新被人们想起,特别是2009年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重新认识到这一重要的民间技艺。黄春财担忧至极:“廊桥工艺,易学难精,真正掌握其要领者寥寥无几。现在整个福建省只有两人会这门技艺,还有一位已经80多岁高龄。”黄春财正努力将这门技艺传给两个儿子:一个主攻施工,一个主攻设计。很多手艺继承人像黄春财一样基本以内传的方式代代相传,传承途径比较单一,一旦后人学艺不精或者根本没有继承的意愿,很容易造成这种艺术的不完整甚至消失。
3.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没钱可赚,缺市场
缺少资金、没有市场,让一些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感到头疼。医巫闾山位于辽西走廊的东北端,周围连接锦州的义县、北宁市、凌海市,阜新的清河门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以满族人原始的自然神崇拜、始祖神崇拜、生殖繁衍崇拜以及朴素、虔诚而率真的萨满文化信仰而闻名。汪秀霞的剪纸作品,展现的就是一个诡异、癫狂而又充满了与大自然血肉亲缘的萨满世界。她的剪纸艺术简直就是萨满的绝唱。满族剪纸国家级传承人汪秀霞曾力劝后人学剪纸。但儿女们回答:你那手艺也不挣钱,我们干啥学它?汪秀霞答道:慢慢学嘛,学到一定程度就能挣钱了。没想到女儿回了一句“你什么时候挣钱,我什么时候跟你学”。汪秀霞顿时哑口无言[4]。
在申报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学”陷入了一个误区,许多地方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进入国家级名录的民间文学项目只有84个,占全部1028个项目的8%,与20世纪80年代搜集记录下来的民间文学文本(故事184万篇、歌谣300万首、谚语700万条)和民间多样性的蕴藏量极不相称。1980年代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五个大区的91个“常见故事”和“故事类型”,没有一个地方申报,没有一个能够进入“国家非遗”名录,从而得到国家层面保护。民间文学传承人只有32名,占全国进入名录的777人的4%。许多著名的作品没有进入国家级名录,使国家级名录的权威性受到损害。这些亟待在理念上和实际工作上作出调整。[5]
每年春节将至,即是“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的季节。在南京闹市区繁华而嘈杂的地摊中,会夹杂着若干个卖花灯的摊位。做花灯是这些手艺人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就是做花灯。江苏南京秦淮灯彩传承人曹真荣觉得,他们虽然得到了扶持资金,若没有市场,依旧会陷入恶性循环。现在缺的是市场,有了市场,就会有人来学,不用再为传承发愁[6]。
4.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落民间,缺乏管理保护
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边缘、青海湖西南部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汉代之前一直属于羌人的活动区域,其创造的诺木洪文化从青铜时代晚期可能一直延续到了汉代。吐谷浑为辽东古老民族东胡的一支———慕容鲜卑的又一支脉,在距今1720年前,以小小的1700帐之众,跋涉万里,横跨神州,从祖国的东北来到西北青海,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创建了一个纵横数千里的强大帝国,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数朝,历十余代国王,立国350年。都兰县热水古墓群的吐谷浑古墓的设计形式采取石块搭建墓室,墓顶上覆柏木,柏木上夯筑石顶和封土形式。墓穴里的3座墓室是垂直排列的,相对封闭,每个墓室中放置着不少迷惑盗墓贼的陪葬品,但最终没逃过被盗的命运,历史上血渭(这里血渭是音译)QM1号大墓(唐代早期吐谷浑王室墓葬)[7]多次被盗,陪葬品丧失殆尽。
表7-1 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问题和传承建议
续表
(根据案例整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鉴赏要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反映着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变迁。这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旅游价值。具体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的旅游价值因具有以下价值而得以体现:
1.审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且特色鲜明,这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物质形态基础。这其中的工艺品、表演艺术、民族服饰等,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展示着各民族的生活风貌、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还有各民族的服饰做工精细,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显明的特色,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历史悠久,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以前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由于远离都市,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使它得以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如民风民俗、方言习语、宗教信仰、节庆庙会等等。这为地方史、专门史、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等的研究提供了完整详细的资料,对于认识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种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旅游者通过旅游可以从中动态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
3.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具有原生态的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存在价值是以该民族身份的原生状态的文化形态而出现的。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向深层次开发的需求,它能使游客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出的该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从而达到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品位,扩大视野,增加知识的良好效果。
4.科考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保留和反映,是后人获取科技信息的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传承又相对完整地保留着,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剧作家提供了考察研究的范本。这些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客源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他们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成果的宣传和推介,进一步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和知名度,并逐渐被旅游者所接受而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可以这样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考价值为当地旅游的发展和深层次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5.教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艺术精品的资源,是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旅游者通过前往旅游区旅游,能身临其境,进一步详细了解旅游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增加对它们的历史发展的认识,详细了解它们的内容,而且可以对旅游者起到教育的作用。
6.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具有原生态的文化特征,所以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旅游地通过对民间艺术真实地重演、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能更好地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与此同时,对传统工艺品进行重新设计包装成旅游商品,旅游者购买当地的旅游商品,能对当地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拉动经济增长。[8]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意义
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间传说、口头传统、民间歌舞、地方戏曲、民俗节庆还有传统手工艺品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一定地域内人们智慧的结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这为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以促进人们更加深入地体验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与发展。
2.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
民族民间文化是旅游产业开发的关键生长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某种程度上说比物质类遗产更为珍贵,因而受到旅游者普遍欢迎,能够为旅游经营者、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和经济效益。为了发展旅游,为了拉动经济,或多或少都会促使各级政府以及旅游经营者们自觉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都将促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存得到宣传、交流、创新,能够扩大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3.旅游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
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将这些文化遗产引入到旅游开发中,不仅成了弘扬和传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而且还培育和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群体。如南京夫子庙秦淮观光带,把绮丽的秦淮风光和独特的秦淮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大批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而且众多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加入研究行列。
4.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其文化、经济与社会价值。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旅游开发而成为旅游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便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其次,通过产品交换,实现经济价值的转化,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被社会所了解和欣赏,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提升,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9]
(三)非物资文化遗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文化真实性。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成商品展示给游客时,当地民众的生活不得不变得舞台化。本应在特定节庆的场合才展示的一项技艺、曲艺、服饰等内容,现在却面对旅游者一遍一遍的演出。对当地民众而言,这样的频繁演出,已经没有了文化最初赋予的意义。这与以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旅游开发的初衷背道而驰。游客出游是为了追求真实性,商家过分追求盈利,将文化商品化和舞台化,对游客与当地民众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文化侵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并适当进行旅游开发,能吸引众多游客的到来。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地方通常也是与主流文化交流较少的区域,原因是这些地区相对封闭。而经过开发宣传后的旅游目的地,游客的到来必然伴随主流思想和文化在空间上的传递,当地社区民众也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受到新的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当地民众刚开始对待旅游,一定是一种欢迎和热情的态度,但当游客数量急剧增加之后,他们的生活、意识就会发生变化,以致对游客的到来开始抵制,厌恶甚至发生冲突。
3.传承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那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亲自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制作、表演等传承活动,并愿意将自己的高超技艺或技能,传授给政府指定人群的自然人或相关群体。[10]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性,在于它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或空间而存在,产生一种“活态”文化。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人的保护是关键。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依旧遇到诸多的难题。传承人断层状况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杨娟,王颖(2011)从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出发,阐释这种断层困境,并试图寻找有效的途径来改善断层局面[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