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意译】
将心中自伤伤人的棘刺去除、开放平易的心胸和人交往,是天下最令人舒畅欢喜的事了。
【解读】
自私、自大、傲慢……都是妨碍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流的障碍,佛家说“放下自在”,应当就是这个道理。
著名的佛学大师圣严法师说:“有德即是福,无嗔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心灵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增大自己内心的宽度,才能放下一切障碍,悠然自在。
放下的首要条件,便是大度、大量,拥有阳光心态。
古语有云:“宽容聚众义,大度集群朋。”一个人若能有宽宏的度量,不因一些小事让自己的内心受限,那么他的身边便会集结起大群的知心朋友。心宽,表现为对人、对友能“求同存异”,不以自己的特殊个性或癖好要求人,唯以事业上的志同道合为交友基础。心宽大度、胸怀坦荡也表现为能听得进各种不同意见,尤其是能认真听取与自己相反的意见。内心阳光,还要能容忍朋友的过失,对朋友不计前嫌,一如既往。心中无荆棘,更应表现为能够虚心接受批评,一旦发现自己的过失,便立即改正,和朋友发生矛盾时,能够主动检查自己,而不文过饰非,推诿责任。心宽者,能够关心人,帮助人,体贴人,责己严,待人宽。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成功者或者即将成功之人的高贵品质。
内心阳光的人往往能够用恢宏的气度包容他人的冒犯,赢得他人的尊重。
西汉宣帝时的丞相叫丙吉,他有一个车夫很好喝酒,醉酒后常有不检点的行为。有一次,车夫酒后为丙吉驾车,结果呕吐起来,弄脏了车子。丞相的属官为此大骂了车夫一顿,并建议丙吉将此人撵走。丙吉说:“何必呢!他本是一个不错的驭手,现在因为酗酒的过失被撵走了,谁还会再雇用他呢?那叫他以后怎么办!就容忍了吧,况且,也不过就是弄脏了车垫子罢了。”于是继续让他驾车。
这个车夫的家在边疆地区,经常有关于边疆情况的消息。一次他外出,正巧碰上从边郡往京城送紧急文件的使者,他就跟随到皇宫正门负责警卫传达的公车令那里去打听,知道是匈奴侵犯云中郡和代郡等地。他马上赶回相府,将情况报告给丙吉,并建议道:“恐怕在匈奴进犯的边境地区,有一些太守和长吏已经老病缠身,难以胜任用兵打仗之事了,丞相是否预先查验一遍,也好临事有个措置。”丙吉听后觉得车夫的想法很对,到底家在边境的人对这些事考虑得特别细致,于是召来属吏有司,让他们立即统计有关人员情况,做到对边境官员有个比较充分的了解。
不久,汉宣帝召见丞相和御史大夫,询问遭匈奴侵犯的边境守将情况,丙吉当下一一对答如流,而御史大夫仓促间哪能回答得出!皇帝见御史大夫那副一言不发的窘态,大为生气,狠狠加以责备,而对丙吉则大加赞扬,称许他能时时忧虑边境事务,忠于职守。皇帝哪里知道,这全是车夫的提醒之功啊!
军国大事本不是车夫所长,丙吉在朝也难以想到边区的具体状况。只因容人小过,丙吉却意外地得到了如此难得的帮助。可见,容忍别人的小过失,别人也必将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来酬答;宽容自己的仇人,仇人也有可能会尽力相报。
我们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正如当我们要在一个蓄水池中注满清澈的河水时,在蓄水池已经固定的前提下,增加输水管道的长度只是拉长了水流的距离,我们最需要去做的是将管道拓宽,这样才能更快地将水池注满。用包与容的智慧来解释,就是一个懂得拓展心理宽度的人,才能够获得承载成功所需要具备的品质。
同理,心宽者得气量。有气量的人正是因为拥有包与容的魄力,才能容人所不能容,得人所不能得,让智慧在身心中生长,使自己得到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