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俗风物
凤凰是多民族聚居县,共有苗族、土家族、汉族、回族等18个少数民族,其中以苗、土家、汉三族为主,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9.67万人,占总人口的75.2%。苗族人口21.9万,占总人口的55.5%。
苗族为本县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是与汉杂居。苗族,是凤凰县最古老的民族。远古苗族生活在黄河流域,其先祖蚩尤曾与炎黄部落作战,失败后苗裔退居江汉、洞庭湖一带,建立三苗国。商周时,三苗被破,苗祖迁徙到湘西“五溪”一带,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后又由湘西分迁到西南各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湘西苗族以远古骧蔸部落的仡熊、仡夷为主体,融合三苗、盘瓠两个部落中的一部分先民组成。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土家族具有长远的历史渊源,据考证,凤凰土家族可能是廪君蛮巴人后裔。土家族古代分布在湘、鄂、川、黔四省边界,一直居住在长江、沅水之间,是一个较稳定的民族。作为族称的“巴人”,曾经是一个多部落的统一体,其祖先一般认为是今鄂西的巴东、建始地区的“南猿人”以及长阳地区的“长阳人”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到了汉代,称巴郡南郡蛮、武陵蛮、娄中蛮、澧水蛮与中沔蛮(屠山蛮)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称武溪蛮、西溪蛮、天门蛮、黔阳蛮、建平蛮等。隋代称“岳左” 。宋代称北江诸蛮。 《宋史·蛮夷传》称蛮区人为土民、土蛮、土官等。明清两代称土夷、土蛮、土家。到了明未清初时期,才出现“土家”与“客家”的汉语称谓。所谓“土家”,是相对于“客家”而言的,而所谓“客家”,又主要是指汉人而言的。“土家”意为“本地人”,“客家”则意为“外来人”,只有较多的汉人移居到土家地区以后才出现。本来,土家族自称“毕兹族”,古代巴人也是这样自称的,但“毕兹”不等于就是“本地人” 。“毕兹”是土家族的自称,是古代就有的,而“本地人”是后来较多的汉人移居到土家族地区以后才出现的汉语称谓。
凤凰民族民俗独特。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韵味独特的凤凰土话,别具一格的苗族服饰,苦辣咸酸的饮食习惯,原始戏剧活化石傩堂戏,地方风味十足的阳戏,散发着泥土清香的茶灯以及玻璃吹画、蜡染、纸扎、苗族银饰等格调清新高古的民间工艺,构成了凤凰独具特点的民族民俗风情。
一、独特民居
保家楼。一种纯系护性质的民居,也是民居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始于民国年间。主要是村寨权势乡绅和地主,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便在自己的宅院建起保家楼,用以防卫敌对势力的掳掠。但也有部分是由群众集资共建,用以保护本寨的安全。
保家楼的建筑特点是:平面以布局为正方形或矩形,外观形态与古代军事建筑中的碉堡相似,高达3~4层,两层以上四壁均留有枪眼。各层之间铺设楼板,架有板梯。修建位置一般均选择便于攻守的地址,居高临下,便于观察和阻止外敌进犯。
吊脚楼。其建造独具特色,小巧别致,一般为两层楼房,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特点。吊脚楼上层宽大,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不作正式房间,但木质下吊部分均精雕细刻,有金瓜或各类兽头、花卉图样,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走廊或房间,多建筑在溪河水边高坎之上或竹木掩映之间,各抱地势,凌波弄影,既具粗野无拘之趣,又有秀丽娴静之风。它依山临水,空气清新,古朴秀雅,不仅给苗乡土寨增添了美姿丽容,而且深受苗族土家各族人民喜爱。至今,吊脚楼在县境城乡四处可见。
宅院。大多为群体建筑,用封闭的围墙,严密而坚实的大门与外界造成一种分割,形成一个独立的院子。其平面布局,以开间为基本单位,灵活地在各个恰当的地方安插大不不同的天井,组成一个有机空间群。有的则采用所谓“隔墙花厅”的办法配置一个新的空间系统;有的还形成大院套小院,庭院相连成一整体,适当利用内部的庭院、天井及内廊进行采光、通风,或作为内部交通便道。
过去宅院的房屋多以木构架为主,有两层的楼房,也有一层的平房。此类宅院,凤凰城乡处处可见,民间称它为“印子屋”“四合院”或“封火桶子” 。如过去在县城的田(应诏)公馆、刘(土奇)公馆、陈(斗南)公馆等,有的现已撤除或改建,无法见其原貌。至今仍保持旧貌完整的还有吴家弄的陈斗南住宅和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居。
寨落。是有栅栏或围墙的村落,现在,有的没有栅栏围墙的村庄,也叫寨落。寨落里的人一般是聚族而居,或是一个至几个族别聚居,或以某一个姓氏为主体,加上别的几个姓氏聚居一处,这是凤凰各民族在清末民初时期,因受统治压迫及兵灾匪患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有的几十户或几百户为一寨,而且多由3~5个小寨组成大寨。苗族寨落一般建在山麓或山腰,远离城镇,交通梗塞,以山寨居多,平寨较少。
二、古风习俗
凤凰各族的婚姻嫁聚、丧葬、祭祀、禁忌各有特点,虽然其古风旧习不断变异,但是有的仍保留至今。
苗族婚嫁。凤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湘西叫做“赶边边场”或“会姑娘”,黔东南苗族则称为“游方”,广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称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称为“跳花”“跳场”等。在这类社交活动中,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单独地、公开地或悄悄地对歌和交谈。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一些苗族社区还有专供青年们谈恋爱的场所,如黔东南的游方坪、滇东北的姑娘房等。苗族青年择偶不重财产和家境,更看重个人才华和品性。
找到合适的恋人后双方即可交换定情物。结婚一般情况下需征得父母的同意。在大多数苗族地区,青年自主婚姻与父母包办婚姻并存,这两种情况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看哪种倾向更重。一般来说,父母和子女都互相尊重和征求意见,强迫成婚的很少。而且社会习俗允许并维护青年人的自由选择。因此更多的情况是自由恋爱后由父母主持婚姻。具体步骤是,青年人谈好了,男方征求父母的意见后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正常情况下,女方父母不会反对,有时须用鸡卜来决定婚姻是否可行。一经说媒定亲,双方即商谈结婚日期和聘礼。结婚前,男方必须为女孩的舅家送一笔钱或其他财物,称“舅爷钱” 。如果父母不同意,青年男女可以私奔,寻求亲属或社会力量的支持,时间长了,父母也就承认既成事实了。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抢婚或类似抢婚的形式。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愿作终身伴侣的,男方在某天夜里,邀约几个朋友或兄弟把女方带到或“抢”到家里来,即成婚姻。三天之后,才请个“全福”的老人带只鸡去给女方父母“报亲”,请他们认可这门婚事。然后双方商定“回门”(回娘家)办婚礼的日期和具体事宜。
宗教信仰。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
苗族对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认为是一种灵性的体现,因而对其顶礼膜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岩洞、大树、山林等。此外,苗族认为一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语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两词并用。多数情况下,鬼被认为是被遗弃或受委屈的灵魂和工具所变成的,常给人类带来灾难、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谓东方鬼、西方鬼、母猪鬼、吊死鬼、老虎鬼等,被称为恶鬼。而有灵性的自然现象常被认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风神、雷神、雨神、太阳神、月亮神等。对于善鬼、恶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对善鬼有送有迎,祭祀较真诚,对恶鬼则须贿赂哄骗直至驱赶使之远离。
苗族还认为自然界存在许多精怪。比如牛在厩内以粪便盖身或在厩内打转、将粪踩成圆圈,猪吃猪仔或躺在食槽里,鸭吃鸭蛋,老虎进田,遇到两蛇交尾,母鸡发出公鸡的鸣叫等均属出现了相应的精怪。
苗族地区的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萨、土地奶、家神、祭桥、水井等。土地菩萨苗语叫土地鬼,一般由几块石头垒成,土地屋多为木制或用三块石板搭成,极为简陋,设于寨旁路口处或大路边行人休息处。家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设立“家神”偶像。祭桥流行于黔东南大部分地区。龙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对象。
图腾崇拜方面。东部地区许多苗族与瑶族共同崇拜盘瓠(一种神犬)。他们世代传说着“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盘瓠视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区一些苗族认为他们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枫木树心,因而把枫树视为图腾。另有一些地区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为自己的图腾崇拜对象。
祖先崇拜在苗族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去,其灵魂却永远与子孙同在,逢年过节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饮食也要随时敬奉祖先。许多地区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猪”“椎牛祭祖”,黔东南有“吃牯脏”,黔中地区叫“敲巴郎”,黔西北、滇东北有打老牛习俗。其中,黔东南的吃牯脏至今盛行不衰,最为典型。吃牯脏亦称祭鼓节、鼓社节、鼓藏(牯脏)节,以宗族(鼓社)为单位,每7年或13年举行一次。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寄居中在木鼓里,祭鼓就是敲击木鼓召唤祖先的灵魂来享用儿孙的供品。主祭者称为牯脏头,祭品牯脏牛是专门为此而饲养的。每届祭祀活动前后延续3年之久。
苗族人虔信巫术。主要的巫术活动有过阴、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还有蛊术等。巫术活动由巫师主持。巫师大多是非职业化的。他们在前述各种原生性崇拜和巫术活动中起着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师还兼任寨老。巫师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还能讲述本宗支的谱系、本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和迁徙的路线,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古歌古词和民间故事,有的巫师还兼有歌师和舞师的职能。所以说,巫师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人,在苗族社会中充任知识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师还掌握一定的医术,懂得一些草药,在为人驱鬼的同时,辅以科学的医药手段。
打猪。苗族祭祀本家祖先的一种活动,苗语叫“保巴果” 。打猪要进行一整天,要请舅家7个客人来喝酒,其中一男一女在“禾丢”(竹片弯成的棚架)前相对而坐,另5人端坐堂屋,面前各置一个酒碗,当苗老司念到“哈叼”(喝)时,客人要端起碗象征性地喝酒。
打猪时要将猪前腿和后腿分别捆到一起,用两根木棒从猪的前腿和后腿穿过,压在地面钉紧,再用木棒将猪打死,燎毛刮净。开膛后要将猪一部分肉做成肉串,与一后腿一起摆到“禾丢”内祭祖,封之为“牙合”(忌肉),由苗老司请祖先享用后,交由舅家客人背回家去。客人回家时主人不能送,客人也不能谢,以免惊动祖灵。客人背肉回家途中遇人要高喊“背忌肉来了”,通告对方。对方若与背忌肉者异姓,则要老远避开。背肉的人回到家,当晚要请族人将忌肉吃完,吃不完的,要包好埋入氽洞里,碗筷要拿到河里或井边洗净,不能在家洗,不能将油汤喂牲畜,否则,认为要被虎伤蛇咬。
参加打猪的人不准留胡须。打猪过程中,不准讲汉话,不准说虎蛇,不准开玩笑。同时,忌讳汉人窥视,忌穿有衣领的衣服。凡是参加打猪的人,事前都要沐浴净身。如有违忌,则认为打猪祭祀不能生效,违忌者必须赔偿一切损失,以便择日再祭。
接龙。是苗族一种非常神圣的礼拜活动。苗族人为家道兴旺,往往许愿于龙,并请两位苗老司来做法事,请母舅接龙,请寨中族人帮忙。母舅来时,主人要到村口迎接,并当场送酒两碗,送红包一个。
整个接龙活动一般要两天。第一天,敲起锣鼓,吹起唢呐,请苗老司祝词。到中午时分由苗老司带主妇和母舅接龙。主妇要穿节日盛装,与母舅同来的妇女都要着绣花衣裙,戴银首饰。龙接回时,在家男子都要拿着纸钱和香火,由另一苗老司引到村口接龙,燃放鞭炮,引龙进屋。然后,客人可以散去。
第二天,要根据苗老司的安排,在堂屋挖一小坑,放朱砂水一碗,用岩板盖上,称为龙室。然后,苗老司带着主人家男女,摇铃念咒,绕龙室三周,放鞭炮,引龙入室,再用土填实周围,接龙仪式即告完毕。
苗族人家十分看重龙室,走到苗家人屋内,不可敲打龙室,惊扰神灵被视为大忌。
还傩愿。“还傩愿”是苗族独特的酬神活动。古时苗家人往往为消灾灭祸、生活安康、家庭兴旺而祈求祖灵护佑,许下一年、二年、三年之期的大愿,至期如愿,要遍报亲朋,椎牛杀猪宰羊请苗老司还愿,即为还傩愿。还傩愿场面庄严、神圣,富有原始野性魅力。
椎牛。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活动。椎牛既有富裕人家为家道兴旺,感谢祖先保佑的目的,也有因为病灾或事不称心而祈求祖先保佑的。
椎牛分合村公祭和单家独户举行祭祀两种。一般在许下椎牛大愿后,必须经五六年乃至十几年的准备才能还愿。还愿需要一头水牛、两头黄牛、两头猪、一只鸡,耗费非常大。
椎牛那天,亲朋好友要前往庆贺送礼,所以围观者很多。椎牛时,在空地上立一花柱,柱上套一篾圈,牛系圈上,苗巫师口中念念有词将牛献给祖灵,由母舅将牛刺死。牛死后,唢呐齐鸣,锣鼓喧天,人们尽情欢闹嬉戏。
椎牛一般要三天时间,第一天上客,第二天椎牛,第三天散客。椎牛期间,无论是谁都要打花鼓一次,但一般按与主人的亲疏关系来排序,先主人、再母舅、再妻舅,等等,晚上主客对唱椎牛歌。
椎牛活动耗费很大,非一般人所能接受,加之社会的变迁,人们思想认识的变化,目前,这项活动已很少见。
拦门酒。拦门酒是苗家古老的一种习俗,一些地方直呼“识友酒” 。相传古时候苗族的祖先生活在平原、湖滨,生活幸福。后历尽峰烟,被迫迁徙至深山老林间。无情的岁月养成了苗家人豪爽狂放、爱憎分明的个性,但凡有人来访,入门前主人以酒一碗敬之,饮者为友,就会受到苗家人的热情款待。时代变迁,如今的拦门酒已成苗家欢迎贵客光临的一种礼节。
拦路歌。拦路歌往往和卡鼓连在一起。苗家走亲、婚嫁,仍保留“拦路”和“卡鼓”的风俗。客散时,主家寨子的少男少女早已在寨边路口等着,男的三五个手挽着手,女的六七个肩挨着肩,拦住出寨的路口,唱着苗歌,要客方的少男少女留下来。他们既可互相用歌声表达真情,也可互相用鼓舞传达深意,那婉转的歌声,那撩人的鼓点,在深山峡谷中回荡,激动人心,勾人魂魄。
边边场。苗族青年婚前恋爱比较自由,青年们赶场、聚会,往往是男的两三个一伙,女的五六个一群,或坐在树荫下,或坐在草坪中,有说有笑。散场回家的路上则挑中意的对象,以歌表情,以歌结友,俗谓“边边场” 。“边边场”整个过程充满浪漫情调,充满诗情画意。
唱苗歌是苗族表述心迹、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苗歌博大精深、构式严谨、种类繁多,在或激越高亢或委婉缠绵中表情达意。青年男女苗歌唱答时陶醉在一种艺术氛围中,求含蓄多比兴,绝无淫词滥调。赶“边边场”必须避开同宗父老兄弟,偶尔相遇也必须马上规避,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同姓男女皆为兄弟姐妹,不能谈情说爱,更不能通婚,同姓通婚将被视为大逆不道。
爬刀梯。爬刀梯是苗族独步天下、惊险绝伦的艺术奇葩。爬刀梯和椎牛一样,是苗族还傩愿祭祀仪式中庄严神圣的程序之一,充分表现苗族人民祭祀祖先时心灵的虔诚和向祖先祈祷时感情的真挚,具有十分神秘的苗族巫文化色彩。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部分苗巫师为了满足人们观感刺激的需要,逐渐将爬刀梯这一活动从祭祀程序中剥离出来,使之成为一项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观赏性艺术。
爬刀梯往往在空敞开阔的坪坝举行。先将一根高大坚实的木杆立在坝中,杆上呈梯级状插着数十上百把锋利无比的大刀,使整根木柱形成一架望去寒光闪闪、令人目眩心惊的刀梯。
爬刀梯之前,都要由苗巫师先做法事。其时,牛角争鸣,苗巫师手端“法水”碗,先祭祀祖先及四方神灵,后用“法水”围着刀梯点洒,祈祷爬刀梯者平安无事。法事完毕,苗巫师赤脚踏着锋利的刀刃,一步一步爬上数十米高的木杆顶端。看上去惊险异常,但绝少见有挂红(见血)的。爬到刀梯顶端时,身手敏捷的苗巫师,常常用肚子顶住梯顶,手脚展开,宛若大鹏展翅,令人惊叹。
更为神奇的是,爬刀梯不仅苗巫师及其徒弟可“爬”,如得允许,有胆量的观看者也可一试身手,绝对不会发生意外。试爬成功后,将刀抽下来试试刀锋,仍然锋利如初。
踩火犁。同爬刀梯一样,原来都是苗族还傩愿过程中向祖先表明心迹、祈求保佑的祭祀活动,因其惊险刺激且自成体系,久而久之便逐渐从祭祀活动中剥离出来,形成苗族独特的高难度的传统表演艺术。
踩火犁用的铁犁都是平常农村耕田耕地使用的铁犁。表演前,先将十数片铁犁放到旺炭火上烧红,而后取出,排成一排,远远看去,宛如一个长方形的燃得正旺的炭火坑。踩火犁开始后,苗巫师光着脚板从灼红的铁犁上走过去走过来,悠闲自得,如履平地。
踩火犁表演近乎神话般神奇。前来观光的游客有跃跃欲试者,偷偷去摸苗巫师走过的铁犁,还没摸着,已觉得热气逼人,少数摸到的,往往被灼伤。其中神妙,围观之人叹为观止。
三、节日古礼
凤凰各民族有共同的节日,也有本民族独有的节目。这些节日古礼反映了各族人民的传统习俗、道德风尚、思想情操、宗教观念等。透过它们,可以探索到各民族文化的渊源,感受到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着重介绍一些凤凰独有的传统节日。
四月八。是古代苗族祭祀先烈的盛典。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人民都要聚集到预定的地点跳鼓舞、对山歌、上刀梯、表演刀枪箭术,以表对先烈的怀念和继承先烈遗志的决心。传说远古时,凤凰县龙塘河跳花沟每逢四月八日,都要举办盛大歌舞会,苗族男女你唱我和,相伴而舞,自由恋爱。后来有一年,官家派人前来抢亲选美,拆散了对对恋人,糟蹋了许多美貌少女。第二年的“四月八”,苗家青年早作准备,在官家派人抢亲时,奋起反抗,但遭官府血腥镇压,苗家勇士全部战死。从此以后,每年的“四月八”,苗家人民都要举行盛大活动以祭祀四月八殉难的先烈。
春社。就是古人祭祀土地,以祈丰收之意。周代用甲日,后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祭祀,谓天子之祭也。全唐诗《社日》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佳句,凤凰则有“三戊惊蛰五戊社”的俗传,即把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定为春社。意为春回大地,柳绽新芽,气温日升,农民陆续播种打秧,开始繁忙的季节已到。届时,为了祭祀土地神,各家各户吃社饭、社肉,喝社酒。社饭,即社祭时所供的饭食;社肉,即社祭时所供之肉;社酒,即社祭之酒。时至今日,这种赋有诗意的节日城乡大部沿袭,但删繁就简,多以吃社饭表示向土地神祈祷。
六月六。是苗族祭祀祖先的节日。凤凰苗区有苗族青年天灵射杀皇帝的传说,这个传说与《苗族文学史》中的《田螺相公》内容完全相符。传说苗族英雄天灵,经三年苦练,一箭可射到京城皇帝的宝座上,功夫到家那天,为养精蓄锐,天灵早早就睡了,嘱咐母亲鸡叫头遍时叫醒他。谁知老母半夜后簸米,不经意拍响簸具,“拍拍”之声引起鸡叫,天灵听见鸡叫后急忙爬上将军山(山在贵州松桃、铜仁、湖南凤凰的交界处),弯弓对准京城方向就射。箭射中了皇帝的宝座,但皇帝尚未登殿。天灵因此被害,据说被害这天是六月六日。于是,每逢此日,苗胞便云集凤凰山下,吹唢呐、唱苗歌、跳鼓舞,祭奠先烈,祈祷吉祥,祈祷幸福,祈祷未来和希望。
封斋。每逢小暑节前之辰日起,至小暑节后之已日止,为开斋时。第十四日为封斋日。封斋日是天王爷遇难的日期。在此期间,忌食鱼、虾、鸡、鸭、鳖、蟹、猪、牛、羊等荤菜。如果误食,必降灾殃。在苗族居住区,可以吃猪肉、牛肉和羊肉。如见山禽、野兽、虫蛇类不能打,并避讳叫其名。如在此期间死人,必须杀猪来祭拜天王悔过,这一做成已经成了一种风俗,尤其是风乾天道两旁的居民更是严格遵守这一风俗习惯,并且在斋前必须将所有用物净洗一番。社会人士,都将天王视为能灵应的尊神。新中国成立后已废止。
中元。道家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旧时道观在这一天作斋醮,憎寺作盂兰盆斋。凤凰历来以农历七月十一日至十五日为中元节,又称“鬼节” 。民谚:“七朋半,鬼成串”,夜间不准小儿出门。自十一起,各家祭祖先,焚香烛,设肴馔,至十五日化纸钱包封,或焚“金锭银锞”,叫做“送亡” 。县城玉皇阁每晚撞“幽冥钟”,钟声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撞钟僧人下午不吃饭,日夜不离钟,直到十五日方休。
土家族过中元节叫过七月半,简称“月半” 。
赶秋。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以娱乐、互市、男女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关于赶秋的由来,有的说是赶“立秋日”,有的说是“赶秋千” 。“赶秋千”反映苗族人民对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与幸福的追求。
吃新节。土著的苗族,主要以农耕为生,人们所期望和看重的,便是吃新。在吃新节里,除办鱼肉酒饭、煮南瓜糯米粥外,还将新的包谷、禾胎、豆荚、茄子、辣子、苦瓜等陈列于家龛之前及土地神祠前祭之。未吃饭前,将所有菜肴各取一份并盛饭一碗,先送狗吃,传说谷神是狗带来的,狗有大恩。吃新的时间,一般以小暑节后已日算起,再过十日逢卯日,便是吃新的时间。
四、风味小吃
凤凰人吃的文化、吃的习俗也丰富多彩。苗族、土家族与汉族的饮食习惯有同有异,在食物的制作与烹调方面,又具有各自的特点,现就一些味道可口、独具特色的小吃作一些介绍。
酸鱼。在凤凰的苗族聚居地区,酸鱼味道酸咸,香辣可口,是用来招待贵客的菜肴。每逢苗家的喜庆节日,酸鱼佐包谷烧(酒),别有一番风味。苗家酸鱼还可拌炒酸辣椒、酸茄子、酸黄瓜、酸番茄、酸春芽、酸竹笋、酸蕨、酸葱以及包谷酸、糯米酸等各种酸菜食用,味道也各不相同。
制作酸鱼的程序虽不太复杂,但特别讲究。先挑选半斤左右的酸鱼,洗净颊鳃,破肚取脏,抹以盐粉,鱼背朝下,置于坛里,铺放平整,一层一层往上铺好,待一两天即取出放至篾筛阴凉,干水即收,再将糯米粉、辣椒粉和其他佐料放于鱼腹空腔,再放于坛,上用桐叶或包谷球壳覆盖,加以篾圈竹梢卡住压紧,将坛盖好,坛口围槽盛水淹及三至五分为宜。一般可储存两三年,需食用时,随时可以从坛里取出。苗家用酸鱼待客的习俗,至今仍保留。
血粑鸭。血粑鸭子是凤凰,乃至湘西最具特色的地方菜之一。制作时将预先浸泡好的上等糯米装入碗里,宰杀鸭子时将鸭血溶入糯米浸泡均匀,等鸭血凝固了,再蒸熟。放冷后,将血粑切成小方块,然后用菜油煎熟。待鸭肉九分熟时,再将血粑放入鸭肉里烹煮,并掺和一定的香料物品,呈金黄色即可。鸭子煮血粑既有鸭肉的鲜美味浓,又有血粑的清香软糯,吃起来口感香浓,让人食欲大增,真是稀有的人间美味佳肴。
腊肉。腊肉是苗家人的待客珍品,每年临近年关时熏制。熏制时先将猪肉切成三至五斤一块,揉盐和各种香料后腌三至五天,待盐及香料浸进肉内,再用竹条或藤条穿串挂到火坑上,以烟火慢慢熏干。如用橘子皮熏烘,腊肉油中透红,红中透亮,不见烟灰,颜色更显好看。熏制得比较好的腊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腊肉做菜前须洗净、煮熟、蒸软、再切片,既可直接蘸酸汤辣子食用,也可加佐料翻炒,香味独特,菜色亦佳。
社饭。凤凰社饭源于社日祭祀。它主要以糯米、黏米各半,拌以腊肉钉钉、猪油、胡葱、青蒿(别名社菜)等原料,制作工艺精细,食之香而不腻。立春以后,草长花开,当地人为了祭祖祀神,从田野采来鲜嫩的社菜用石碓冲碎,用清水洗净其苦酸味,再放到锅里烘干,拌上野葱用青油回炒,制成“傻”菜;然后将本地精产香糯米与切成颗粒的过冬腊肉拌合同煮;饭半熟时拌上“傻”菜,再焖烹片刻,社饭就作成了。社饭既有糯米的甜香,又有腊肉的薰味,还有社菜的清香,饭一开锅,香味四溢,直令人馋涎欲滴,食欲大振。
酸汤。是凤凰人的传统汤菜。酸菜一般采选萝卜叶、白菜已开始发黄的叶片,在阴凉处摊摆一两天,使叶片呈金黄色,然后洗净、切碎、装坛,再用滚开的米汤和酸汤曲浸泡并靠近有热火气的地方摆放,一天一夜可成,其颜色金黄透亮,可凉拌或做汤。做汤时,只需放水倒入部分酸菜,放入豆腐,再加上野葱、少量辣椒等佐料,煮开就可食用。此汤颜色嫩黄,味道清鲜,食之使人增食开胃,并且可以强身健体。
菜豆腐。是凤凰民间常用的菜谱之一。制作时首先用石碓或石磨将黄豆加工成粉末或豆浆,用白菜、青菜掺和煮沸,辅之以食油、食盐、山椒花、辣椒等佐料,色清爽,味道香甜,营养好,老少皆宜。菜豆腐的由来已久。据传元朝顺帝年间,南昌府南昌县梓溪牯牛镇上,有一土家族人名刘文质,考中进士,元末致仕归流,临终前给亲生六子各白银1 000两。后来这六子各分房至泸溪、麻阳、沅陵、溆浦、黔阳六县。因刘文质六个儿子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子孙后代很多但大家相隔甚远,所以就定下了除夕先吃斋后吃荤的家族习惯,继承此习惯的就是同族人。吃斋时吃青菜豆腐,表示艰苦创业;吃荤的时候是吃猪头、猪尾和猪蹄,表示奋发向上。凤凰位于沅水上游,每岁除夕吃“青菜豆腐”的习俗在水打田姓刘的土家族人民中沿袭下来,并逐渐把菜豆腐传于各地,让菜豆腐成为常用之菜。
酸萝卜。吃酸萝卜是凤凰人一大特殊的嗜好。小街小巷、闹市路边、学校门口,一般都有老婆婆摆设的酸萝卜摊点。泡制酸萝卜的方法较简单,一般家庭都能制作。先把淡盐开水冷却,倒入翻水坛中,再将洗净的红萝卜切成块状,放入冷翻水坛中腌泡,同时放一些花椒、大蒜,盖好即可。做得好的酸萝卜酸中有甜,甜中带香,再加上辣椒的辣味,这种味道只能亲自去品尝,难以言传。
糯米粑。自古以来,凤凰各族人民在逢年过节时,有喜欢吃糯米粑的习俗,特别是过年时,用糯米粑预示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除夕前,家家户户用甑子将糯米蒸成饭后,放在石臼中,再用木杵“哐哐”地打,然后撬在门板上压成碗口大小、手指厚薄的月圆形,待晾干后,用冷水浸泡,避免霉变。糯米粑可以用油煎、火烤或和菜一起煮着吃,十分可口。糯米粑还是传递感情的礼品。春节拜年时,农村人总要带几十个小糍粑和一对大糍粑访亲拜友。现在,糯米粑已成为商品,一年四季在墟场上都可以买到洁白而圆的糍粑。
叶子粑。叶子粑一般是城乡群众的节日食品,历史悠久,最初于中秋、重阳两个节日食用,有喜庆丰收之意。后来逢年过节也会食用。叶子粑的主要原料为糯米、黏米、白蒿,制作时将米磨成粉末,拌水揉糯,用手制成一个一个椭圆形,包上各种馅儿(可包盐菜肉丁、辣子豆腐、黄豆粉糖、红白糖等),然后用桐树叶或芭蕉叶包好蒸熟,故称“叶子粑” 。叶子粑具有色泽嫩绿、味道香甜等特点。
五、名优特产
凤凰的特产有丰富的农业、工业、矿产业产品和野生动物特产品,其中有的产品闻名中外。
凤凰红晒烟。又称晾晒烟、草烟、拐子烟,是1986年评出的全国十大名晒烟之一。红晒烟在凤凰的栽培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以质优味纯、香气浓郁著称。红晒烟主要有大花、小花、花青、柳叶、旋烟等9个品种,盛产于凤凰东、北部地区。
罐罐菌。又名荞巴菌、猫儿菌,属真菌类,主要产于凤凰西北部的腊尔山台地,是凤凰著名的土特产,产品远销国内外。罐罐菌性喜温凉湿润,多生长于松树、茶树杂生的草丛中,表面有灰白、黄褐、黑色和褐色等多种颜色,晒干后均呈黑色,色泽光亮为佳品。每年农历六七月份为罐罐菌的生长期,采回洗净晒干,煮食味鲜且香,是肴中珍品。
朱砂。旧称丹砂,凤凰的朱砂矿发现已有1 000多年,开采也有400多年,自古以来远销国内外。目前在茶田、茨岩一带有开采。朱砂矿物结晶奇特,单晶为菱面体,双晶常呈矛状穿插。有金刚光泽或金属光泽,鲜红色,半透明,性脆,完好的朱砂还是一种宝石,人称朱宝砂。朱砂的有用元素是汞,人称水银。汞是自然界唯一的液态金属,它多用于化工、仪表、医药、工艺美术等方面。据地质学家证明,凤凰富集有巨大的朱砂矿田,被中外科学家列为环太平洋朱砂富集矿带。
菌油。其原料是松菌和茶油(菜油)两种。从坡上刚摘下来的新鲜菌子,洗净,每条掰成三至四小块,在热锅里焙干水汽。将所备茶油或菜油放入铁锅,油到七八成热时,将菌块放入热炸,炸到一定程度后,放些花椒佐料后捞出,装入罐中封存即可,随取随用。菌油主要用做面条或米粉的拌油,食之异常美味,浓香扑鼻,是馈赠的佳品。
姜糖。是凤凰传统的保健食品,制作始于清朝年间,主要以生姜和白糖为原料配方,采用民间工艺精制而成,其味甜中带辣,色泽金黄诱人,进口香脆,且具有驱寒散热、润肺暖胃、化痰止咳的功效,是正宗的地方特产。
家酿白酒。凤凰小吃中,饮品最具凤凰人豪爽、热情的特性。玉米酿制的苗家苞谷烧酒,入口劲足,口味醇香浓郁;糯米酿造的糯米白酒,度数不高,但甜中藏烈、醇而不软,后劲十足。苞谷烧酒常用于亲朋聚会时开怀畅饮,糯米白酒则多供悠闲之士细斟慢酌。
六、戏剧舞蹈
傩戏。又称傩堂戏,是从苗族祭祖还愿的词曲中衍生而成的一个地方戏种。傩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远古“万物有灵”观念产生时期。苗族先民“信鬼不信神”,认为人的灵魂不灭,祖先死后灵魂仍在,可以保佑子孙后代。因此,苗民往往祈求祖先,助其实现心愿,一旦酬愿便要祭祀祖先,俗称“还傩愿” 。还傩愿主要是由苗巫师主持,跳傩时配以唱、念及动作,仪式非常严肃。明末清初,民间艺人开始将“还傩愿”的部分内容整理、加工、完善后搬上舞台,便成了傩戏。因此说,傩戏是从庄严的祭祖仪式中衍生而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曲目。傩戏没有管弦乐,但有节奏明快的锣鼓伴奏,曲调流畅悦耳,剧情风趣诙谐,更具有浓郁神秘的楚巫文化色彩,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傩戏有“土、俗、纯、细”的特点。“土”与“俗”集中表现在戏曲内容的地方特色,富有自然古朴之美;“纯”与“细”则表现在剧情构架单纯细腻,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富有艺术哲思之妙。傩戏目前最流行的是“两大腔十二大调” 。两大腔分别是“傩堂腔”和“高台腔”,其中,“傩堂腔”包括“开山调”“先锋调”“师娘调”“搬算匠调”“童儿调”等五大调;“高台腔”包括“姜郎调”“姜女调”“庞氏调”“白望调”“表堂调”“卷子调”“安安调”等七大调。“傩堂腔”与“高台腔”各有特点。
“傩堂腔”具有浓厚的祭祖还愿色彩,唱腔古老原始,“高台腔”则注重表达人间的喜怒哀乐,对真情刻画逼真,悲哀处催人泪下,欢乐处令人击掌称快。凤凰傩堂戏内容丰富,剧目繁多。按类别分,大致可分两大类,第一是始祖戏,第二是正本戏。始祖戏代表剧目有《天仙送子》《长旗先锋》《搬土地》《搬算匠》《搬童儿》《白望送娘》《开山砍五路财》等;正本戏代表剧目有《庵堂会》《安安送米》《芦林会》《池塘会》《金桥会》《楼台会》《捡田螺》《王二编筐》《擂焦锤》《庞女氏》《八仙调》《东江别》等。
苗族鼓舞。苗族鼓舞源远流长。 《红苗归流图》所附文字中,就有苗族“跳而击之”的鼓舞记载。这说明,苗族鼓舞起码在明清时代已经盛行。凤凰苗族鼓舞,大体上可分为猴儿鼓和花鼓两大类。猴儿鼓是娱乐者模拟猴子的动作翩翩起舞,其动作诙谐,难度大,舞得好的人不多;花鼓异常柔美,异常抒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凤凰腊尔山、山江、麻冲、落潮井一带苗区十分流行。打花鼓(即花鼓舞)一般是两个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还有一个站在鼓旁敲击鼓梆,控制舞蹈节奏的,也就是敲边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一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两种,步频是否踩到点子上,直接关系到花鼓的“套路”,因此至关重要。花鼓分梳头鼓和摆手鼓两种。梳头鼓是男鼓舞,两位男性舞者,根据鼓梆的敲击节奏,选择“快三”或“慢三”步伐,灵活地扭动腰肢,拿鼓棒的两手一边敲击鼓面一边做出各种优美动作,鼓点明快,动作粗犷;摆手鼓是女鼓舞,女性舞者在敲击鼓面的同时,做出鸡啄米、栽田打谷等动作,鼓点较慢,动作柔美。打花鼓是凤凰苗族十分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善打花鼓者其手、腰、步配合默契,动作流畅,舞姿柔美,对舞者或旁观者,都是一种艺术享受。
阳戏。凤凰阳戏创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湘西具有很大影响的地方剧种。凤凰阳戏最初来源于民间流行的民族歌舞、说唱表演艺术。到清道光年间,阳戏发展成“二小阳戏”,有小丑、小旦两种角色,剧情非常简单,小丑发型类似“冲天钻”,鼻画“蛤蟆图”,以轻快、俏皮、风趣著称;小旦则男扮女装,妆饰妩媚娇艳,以活泼、俏丽、风韵驰名。到清咸丰年间,阳戏进一步发展成为“三小阳戏”,有小丑、小旦、小生三种角色,表演开始形成固定剧目,技艺明显提高。到清同治年间,阳戏开始使用服装、道具,并形成更复杂的折子戏剧种。到清光绪年间,阳戏已基本成型,并流行于整个湘、鄂、川、黔边区。凤凰阳戏角色齐全,套路完整,有老生、正生、小生等“三生”,有老旦、正旦、小旦等“三旦”,有小丑、大花脸或三花脸等“净”角,服装、道具齐全。凤凰阳戏词曲通俗易懂,唱腔节奏明快,剧情诙谐有趣,充分表现了凤凰的风土人情,深刻展示了粗犷朴质的民族风格,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凤凰阳戏剧目甚多,内容非常丰富。目前最流行的主要有《嫁嫂失妻》《收租抢亲》《上天梯》《捡菌子》《打猪草》《盘花》《江边洗》《丁狗八讲书》《化子盘学》《磨盘山》《三仙传道》等剧目。
茶灯戏。茶灯戏,是发源于古民间小调、劳动山歌、灯舞等传统曲目的凤凰小型歌舞戏种。凤凰茶灯戏大约出现在十八世纪,以表现劳动者欢庆丰收、赞美生活、歌颂爱情为主要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民族色彩。茶灯戏都是喜剧,剧情夸张、幽默、风趣、简练。凤凰茶灯戏目前有两大流派:文茶灯和武茶灯。文茶灯文戏贯穿始终,武茶灯有不少武打场面。文茶灯主要流行于凤凰的东部和北部地区,武茶灯则流行于凤凰南部地区。凤凰茶灯作为小型歌舞剧,特点在“小” 。演员有二人、四人,最多不过十二人。人数虽不多,但演员舞姿妩媚娇艳,着装讲究,色彩非常艳丽,加之表演轻松活泼,语言通俗易懂,曲调优美动听,深受观众欢迎。凤凰茶灯有丰富的传统剧目,著名的有《掐菜苔》《夫妻观灯》《小放牛》《蚌壳舞》《十二月采花》《十二月绣花》《四季花儿开》,等等。
七、民间工艺
苗族服饰。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凤凰苗族服装喜欢使用五颜六色的布料。男装以皂黑色为主,亦有家织条纹花色或浅蓝色。青壮年多穿对襟,老年多为满襟,衣紧袖短,裤短而大,裹脚束腰,头上往往戴青色或花条纹头帕。苗服最具特色的是女装。女装衣裤较宽大,胸襟、袖头、衣边、裤脚皆绣有精巧花边,五彩斑斓。出门时,头上戴着青丝帕,身上穿着滚边绣花无领满襟,滚边绣花裤;头帕和上衣缀满银饰,有银帽、银凤冠、银项圈、银手镯、银戒指、银牙钎、银挂链、银腰带等,雍容华贵,落落大方。山江女装,衣着色彩鲜丽,银饰造型精美,是苗族女装中的精品。
苗族银饰。苗族银饰是苗族妇女喜爱的传统装饰品,并因其种类繁多、造型精美而形成了一种极具审美、欣赏和研究价值的“银饰文化”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但从佩戴部位上划分,大体可分为头饰、胸饰、背饰三大类。头饰有银帽、银盆、凤冠、苏山、髻簪、耳环、项圈等;胸饰有胸链、针筒、围腰棋盘,外加手镯、戒指等;背饰有披肩、腰链等。苗族银饰大多保留着原始的韵味,许多造型反映了苗族人民在社会历史演进的各个特定阶段的信仰追求和生活习俗。
蜡染。蜡染是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之一。凤凰蜡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纯朴典雅,给人一种自然纯净的艺术感。它纹样光洁清晰,色调清新高雅,文化内涵丰富,民族风格浓郁,是凤凰民族民间工艺品中的精品。凤凰蜡染制作讲究,工艺程序复杂,从编织到成布、从用料到浸染,前后要经过点蜡、染色、去蜡、漂洗、晾干、整理等十多道工序。蜡染印花布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制成壁挂、屏风、被面、桌罩、衣物等,成品独具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民族韵味。
苗家刺绣。苗族刺绣成品是苗族女子衣着、小孩鞋帽、苗家被面、帐檐的装饰品。近代也有绣成壁挂、屏风的。其种类很多,从色彩上分,大体上可分为单色绣和彩色绣两种。单色绣以青线为主,刺绣手法比较单一,其作品典雅凝重,朴素大方。彩色绣用七彩丝线绣成,刺绣手法比较复杂,或平绣或盘绣或挑绣,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或龙凤麒麟为题材,刺绣成品色彩斑斓,状物栩栩如生。
苗族剪纸。苗族剪纸是苗族刺绣的底样,多为即兴作品。一般是剪纸艺人采用剪、扎、挑手法在纸上随意创作花鸟虫鱼或龙凤麒麟,构图反映了苗族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心理。苗族剪纸画面造型生动,线条自然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
纸扎。纸扎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凤凰的纸扎技艺精湛,传承久远,自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凤凰地域初始建县(渭阳县)就有纸扎艺人,沿袭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纸扎艺术主要用于民族民间节日喜庆、祭祈庆典。纸扎工艺的主要原材料是竹块、篾条、木棍,用它们扎成各种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等形象,糊以皮纸,施加彩绘,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古城纸扎传承人聂方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大师” 。
印染。印染的形成始于春秋战国时代,盛行于先秦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凤凰印染蓝印花布的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通常分为两大类:纯蓝印花布、彩蓝印花布。纯蓝印花布布面是素净的,没有花纹图案,一般用于衣服、头帕、裹脚的布料;彩蓝印花布布面有复杂的花纹图案,制作十分复杂,一般用于被面、垫单、帐檐、巴裙、围腰、门帘、桌布、围布等,显得十分高贵上乘,也是艺术欣赏、收藏及研究的佳品。蓝印花布不管是纯蓝还是彩蓝,制作工艺流程都是十分复杂的。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独自创造了一种新的印染品种,并且也加入了凤凰刘氏家族蓝印花布品种项目大系,颇受广大民间群众欢迎。古城蓝印花布传承人刘大炮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大师” 。
苗家花带。是苗族妇女一种精致的装饰品,也是苗家人赠送客人的珍贵礼品。苗家花带的构图多取材于自然界的花草虫鱼和古老传说,寓意吉祥的动物及其他图案,新颖别致,独具一格。花带颜色鲜艳亮丽,编织技术精湛细密,可作围裙带、腰带等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