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发生了长达80多年的分裂,非常动荡。由于外族入侵,皇帝与王朝走马灯般频频更替。这期间,有一个叫冯道的人,每遇朝代变动,统治者都要请他去辅政,这样他一生曾事四姓、历相六帝,不折不扣地是一个官场上的不倒翁。
但我们用易理去分析冯道的一生,观其言行,察其初衷,就会发现冯道实际上效仿了坤卦中所讲到的大地的美德。在那样一个艰难的世道里,冯道能够做到忍辱负重,确实不容易。 他的诗作中表达着一种强烈的汉人心性,他觉得他辅佐的皇帝个个都是虎狼之辈,正因为冯道看透了这些,他才能够在“虎狼丛中也立身”,从容镇定地度日。
冯道也不是个贪图安逸的人。 他历事六朝,始终不倒,在政治以外他的政敌们在私德上无法攻击他。说明他在品格修养方面即使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至少也清廉自守,使人无懈可击。 历史上,现实社会中,凡是被人攻击的,归纳起来,不外财、色两类,冯道这两种毛病都没有,这方面连痛恨他的欧阳修在史书上也未置一辞。
冯道在传承儒家文化、积蓄国家的元气方面,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中华文化在历经几十年的磨难后,不仅能够得以保存而且继续传承下去,冯道于其中有相当大的功劳。为了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他不惜背上不忠的千古骂名。他的度量也很宽宏,顾全大局能够包容仇人,能够感化仇人。
《易经》讲天地人的和谐,人们应该效法的安详与纯正,柔顺的地遵循天的法则,坚忍、方正、宽人,含蓄而不炫耀,收敛而言行谨慎,谦逊坚持中庸的原则,安静地谨言慎行。具备方正的品性,外柔而内刚,外圆而内方。在行止中要保持追随而不超越的淡泊,在人品中要体现一种包容而不排斥的至柔性格,这正是为人的基本态度。
然而,用柔的原则,也不可以极端,极端必然凶险。必须深切体认主从关系,坚持纯正,冷静客观,通权达变,掌握变化,柔而能刚。只有善用柔的法则,才能够逢凶化吉。
成功者大都能够遵循秉承大地之德,这也是他们获得更大成功的前提所在。曾国藩是晚清大臣中建功立业的第一人。一生遵循天之道,自强不息,开创事业,力图中兴。他在局面做大时,则效法“厚德载物”的地之德,公开鼓励下属谋求独立发展,树立了全新的用人观念,不仅充分发挥了部属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也显示了他卓绝的见识和博大的胸怀。
左宗棠投奔曾国藩后,被派出去编练湘军。左宗棠回乡招募兵勇,自成下军,后来这支部队发展到5万多人,成了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曾国藩派他收复了浙江和福建,大胆任用;使他很快与自己平起平坐。虽然左宗棠在多种场合曾对曾国藩颇有微辞,两人也几年不通音讯,但后来为了收复新疆,曾国藩第一个保举左宗棠,即是相互扶持,也表明他的胸襟之大,实非常人所及。
由于曾国藩在属下自立门户的问题上政策相当开明,并适时加以鼓励,湘军的力量迅速发展, 很快成为一个庞大的军政集团, 而且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统一性。左宗棠始终奉曾国藩为共同的精神领袖,致使曾国藩的事业迅速扩大。十年后,湘军集团中督抚将帅,纷出并立,与曾国藩地位相当相近者就有20余人。 这些军队与督抚协调行动,互相配合照应,更使曾国藩的声望如日中天。
大地能够应天而动,不私其身,厚德广细,有让的精神,故能成其大。 曾国藩的事业能够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局中延续了几十年, 就因为他能够遵循地之道。
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中,心怀傲慢与自大的人,当然不会把别人放在眼里,总以为自己很伟大,凡事都想和别人争论。 要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英雄在前头。长江后浪推前浪。太过骄傲只会自取其咎,反而会遭到大家的嫉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