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剧演员在台上表演的词语

京剧演员在台上表演的词语

时间:2023-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任务3 戏曲艺术戏曲艺术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是旅游中“娱”的主要内容。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清代戏曲是整个古代文学艺术的总结。因此,历代的戏曲艺人都把唐明皇尊为梨园领袖。
戏曲艺术_新编旅游文化

学习任务3 戏曲艺术

【学习导读】

戏曲艺术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是旅游中“娱”的主要内容。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都已成为历史的遗迹,惟有中国戏曲不但流传下来,而且在发展中日臻完善,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知识储备】

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史

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优孟善于音乐和表演,他常在谈笑间规劝教育别人,于是“优孟衣冠”成为后世戏剧扮演的同义词,戏台上就有“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之说。最早的戏剧为汉代“角抵戏”,演员三三两两,头戴牛角相抵,这颇合“戏剧”的原义,“戏”从“戈”,“剧”从“刀”,繁体字两字都从“虎”,披着虎皮持着刀枪决斗,不过是模仿战争和决斗。这种形式在汉代十分时兴。

唐代出现了参军戏。参军戏一般有两个演员:参军和苍鹊。参军呆笨,苍鹊机灵。后来这两个角色发展为戏剧中的净和丑,一人扮演戏弄者,一人扮演被戏弄者,多为嘲弄赃官,形式犹如今天的相声。

戏曲形成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宋、金、元时期的南戏与北杂剧,明清时传奇与杂剧,清代地方戏三个阶段。宋杂剧是各种滑稽表演、歌舞、杂技的统称。元代杂剧是用元曲演唱的戏曲形式,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的,优秀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

明清戏曲高潮迭起。明清的传奇是以演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优秀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李玉的《精忠谱》等,流传久远。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间形成了五大声腔系统:高腔、昆腔、弦索、梆子、皮黄。从乾隆至道光,各大声腔在“合班”演出中相互影响,形成新的大型剧种——京剧。

清末时,民间地方戏纷纷崛起,花鼓戏、采茶戏、花灯戏、秧歌戏都是很有影响的地方戏。可以说,清代戏曲是整个古代文学艺术的总结。

知识链接:唐明皇和“梨园”的来历

人们常把戏曲艺人称作“梨园弟子”,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曲界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河南卫视的戏曲栏目也冠名“梨园春”。

梨园始自唐代,唐玄宗选定宫庭内的一片梨园作为排练歌舞的场所。《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弟子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可以说,梨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既培养演员(弟子)又兼演出的综合性的皇家戏曲学院。唐玄宗不仅自己担任院长,还亲自创作加工整理节目,如《甘州》、《霓裳羽衣曲》等。因此,历代的戏曲艺人都把唐明皇尊为梨园领袖。

二、中国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戏曲艺术的综合性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武术、杂技等艺术元素融合而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文学为戏曲的演出提供了剧本,绘画的美体现在脸谱、戏装和舞美设计上,而舞台上人物的“亮相”则具有一种雕塑美,音乐美则体现在唱腔与念白的韵味上,而舞台上人物的举手投足是舞蹈化的,武打场面中的翻、扑、跌、转等大幅度的动作又是借鉴了杂技与武术的技巧。

(二)戏曲艺术的虚拟性

与西方戏剧的写实不同,中国戏曲是写意的,是借助于虚拟和假定创造超越实境的审美意境。戏曲舞台上的虚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间和空间的虚拟。戏曲舞台上的时空安排是灵活自由的,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而任意地伸缩和变化。比如,在舞台上,演员跑个场就表示已经走了千里的路,演员手持没有点亮的蜡烛或布制的灯笼就表示天黑了,而唱了一段后,吹灯就表示天已经亮了。在《三岔口》一剧中,演员在灯光耀眼的舞台上,表演摸黑格斗,通过打斗的表演和细微的面部表情,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把任堂惠和刘利华在漆黑的店房里肉搏了一整夜的惊心动魄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是道具、布景的虚拟。舞台上并无门窗,但演员做出开门、关门、开窗等虚拟性的动作,就能使观众感觉到门窗的存在;一块画了城墙和城门的大布就可以表示一座真的城市;演员手持马鞭,配合相应的身体动作就可以表现上马、下马、慢走、快跑等。

三是人物的虚拟。在舞台上,四个或八个画着同样的面孔、穿着相同服装、做着相同的动作的龙套演员,他们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如他们穿上相同的兵装就代表了千军万马,穿上了相同的宫装就是皇宫内的宫女或侍从,这种人物的虚拟堪称中国戏曲独创。

(三)戏曲艺术的程式性

程式是指戏曲表演时要遵循的一定的规程范式。

在表演方面,就是一系列有一定内涵的程式动作,如“起霸”就是用一整套有许多基本功的动作和技巧合成的连续的舞蹈动作来表示武将出征前整理盔甲,以表现其威武、勇猛;“走边”就是用一系列夸张化的动作来表现人物在夜晚曲折的小路上疾行。

在行为方面,戏曲用生、旦、净、末、丑等行当分别来表演不同类型的角色。“生”扮演的是沉稳、端庄的男性,分老生和小生。“旦”扮演的是女性角色。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饰演天真活泼或放荡泼辣的妇女称为“花旦”;饰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称为“武旦”或“刀马旦”。“净”扮演的是刚烈暴躁的男性,脸部化妆最为丰富,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俗称“花脸”。“末”扮演思维糊涂,生活在底层的老人。“丑”扮演滑稽、幽默的男性。

在戏曲化妆方面,一般旦行和生行采用“俊扮”的方法。即以脂粉涂面,用红色涂两腮,用墨描画眉眼,给人以面色红润、五官端正的感觉;丑行和净行主要采用脸谱化妆方法,即在面部按一定的谱式画上各种颜色的图案、花纹,将人物的五官相貌加以夸张。脸谱化妆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

在服饰穿戴方面,戏曲人物要严格地按照其身份地位来穿戴,因此戏曲界有句行话:“宁穿破,不穿错”。

三、中国戏曲艺术的最高形式——京剧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京剧传统剧目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家》等。

(一)京剧的诞生

京剧的产生源于四大徽班进京。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适逢皇帝八十寿辰,闽浙总督指令浙江盐务当局承办祝寿典礼,决定选派徽班进京参加庆贺演出。四大徽班是三庆班、春台班、四喜班与和春班。他们祝寿演出结束后,便留在北京进行民间演出,很快占领了北京舞台。为了立足北京,徽班还进行了创新,使徽调逐步“京化”。

1820—1832年间,大批汉调演员也来到北京,他们大都加入徽班演出。汉调是流行于湖北长江、汉江流域的地方戏。入京后,徽汉两班演员密切合作,更促进了两调的合流,约在1840年前后,形成了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要声腔的新剧种——皮黄戏,即后来的京剧。

“京剧”这一名称,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在1876年上海著名的报纸《申报》上,这一称谓体现了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京剧虽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地方戏,但是在北京生产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受到北方观众的欢迎。同时,京剧又是脱胎于南方的徽、汉两剧,仍然保留有两剧的一些特色,因而又受到南方观众的欢迎。最终,京剧这一晚出的剧种红遍中国,成为“国剧”,并与中医、国画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知识链接:京剧“四大名旦”

在京剧旦行中,有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和尚小云四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合称“四大名旦”。他们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剧目,创立了梅荀程尚四大流派,改变了老生唱主角的一统天下,形成了旦角挑班唱戏的新局面,创造了京剧舞台争奇斗艳、绚丽多姿的鼎盛年华。“四大名旦”的称谓来自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的一次名伶新剧评选活动。他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京剧黄金时代的到来。

(二)京剧的四大艺术手段

唱、念、做、打是京剧的四大艺术手段,也是一个京剧演员必须具备的四大基本功。

唱,主要表现在唱词和唱腔两个方面。唱词由于受到唐诗宋词的影响,讲究押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唱腔主要为“西皮”“二黄”两大系统,“西皮”高亢激越、活泼明快,适于表现喜悦激昂之情;“二黄”苍凉深邃、凝重浑厚,长于表现悲愤沉郁之情。

念,又叫“道白”。道白按音韵可以分为韵白和京白两种。韵白给人以沉稳、矜持的感觉,一般用于正面人物与上层人物。京白则采用京腔京味十足的北京方言,给人以亲切、自然、诙谐、幽默的感觉,一般用于地位较低的人物。

做,又叫“做派”,泛指表演的技巧,包括身段、表情等。戏曲演员的表演讲究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法,称为“五法”。其中,手指手势,如旦角用的“兰花指”,旦角将食指直伸以示愤怒的“怒指”等;眼指眼神,京剧演员常用笑眼、怒眼、醉眼、嗔眼等不同的眼神来传递;身指身段,演员在台上通过起落、进退等做出各种优美的身段动作;法统指表演的技术方法与规格,如水袖功、口功、甩发功、手帕功等;步指台步,如花旦走轻盈的碎步,生净抬腿、跷脚迈方步等。

打,分为空手对打和使用武器对打两种。京剧的武打动作不仅有章法,而且难度高,如“朝天蹬”就要求一条腿独立,用手将另一条抬起的腿拖住,使脚和头贴在一起,稳稳站立,因此京剧演员往往从小就接受严格、艰苦的训练。

(三)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不仅是京剧化装的一种方法,还是京剧文化的一种象征,具有夸张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京剧脸谱的夸张性是依据面部肌肉的纹理和五官的轮廓界线,用浓重的色彩将人物的相貌加以夸张变形。如在现实生活中,你看不到像关公那么红的脸,像包公那么黑的脸,像曹操那么细长眼角长着奸纹的三角眼。而通过脸谱加以夸张之后,就可以突出人物的特征。

京剧脸谱又是象征性的,有“心灵的画面”之称。不同的颜色往往象征着人物的不同性格、气质和类型,红色表示正面人物的忠勇正义,黑色表示人物的刚烈或粗鲁,紫色代表沉勇刚毅,白色代表阴险狡诈,蓝色和绿色表示勇猛粗豪,金色和银色代表神仙、妖怪。京剧脸谱的图案也是具有象征性的,如姜维脑门上画的太极图就表示他知阴阳、善八卦,宋帝赵匡胤的脸谱上绘有龙额日角(在一只眉上画有一条草龙)以表明帝王之相。

四、丰富多彩的地方戏

(一)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山腔,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之称,元末明初之际发源于江苏昆山一带,至今已有650多年历史。最初,它只是地方民间的清曲、小唱,明嘉靖年间,戏剧音乐家魏良辅改编了它的唱腔,使之由俗变雅,由简陋变精细。其弟子梁辰鱼谱写的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轰动朝野,从此流传江浙各地并远至北京。大量文人雅士撰写昆剧剧本,使昆曲有了浓重的文人化倾向,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相继搬上台。昆剧成了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因其气质高雅清秀,有“中国戏曲的幽兰”之称。

在18世纪后期,地方戏兴起。由于昆曲过于文雅和繁难,逐渐脱离了下层观众,在反映大众化审美趣味的地方戏冲击下,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几乎绝迹于舞台的昆曲采取了保护的措施。1956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周总理曾感慨地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之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恢复了昆曲剧团,一大批表演艺术家重回昆曲表演舞台。2001年5月18日,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昆曲的特点是歌舞合一,讲究“词到、乐到、舞到”。悠扬舒展的笛声,莺啼燕啭般的水磨腔,华丽典雅的词唱与念白共同构成了昆曲清晰、委婉、柔美的艺术风格。

昆曲对后世戏曲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地方戏中,有很多都是经它的滋润哺育而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又有“母剧”之称。由于昆曲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又有“活化石”之誉。昆曲主要剧目有《浣纱记——寄子》、《宝剑记——夜奔》、《牡丹亭》、《渔家乐》、《长生殿》等。

(二)越剧

越剧是我国的第二大剧种,广泛流传于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安徽一带。越剧起源于清末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一带盛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因其地处古越国而得名。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唱腔委婉清丽,表演真切细腻,舞美贴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剧演员初由男班出演,后改为女班或男女混合班,现多由女班来演。越剧主要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五女拜寿》等。

(三)黄梅戏

黄梅戏,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因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调而得名。黄梅戏曲调悠扬、抒情又富有韵味,唱腔优美婉转、带有乡野气息和民歌风味,唱词和念白具有生活化、民间化特色,特别是一些衬词、垫词,如“呀子依,依子呀”等的使用,更给人一种亲切自然、活泼生动的感觉,形成了黄梅戏真切、淳朴的田园式抒情风波。黄梅戏主要剧目有《女驸马》、《天仙配》、《牛郎织女》、《打猪草》、《夫妻观灯》等。

(四)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俗名“靠山吼”。它是河南省的地方戏曲,流行于河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豫剧唱腔高亢激昂,吐字清晰,行腔酣畅,节奏鲜明,唱词口语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朴实亲切的艺术风格。豫剧“一代宗师”常香玉,9岁学戏,13岁成名,一生奉行“戏比天大”的艺术箴言,执着于豫剧艺术改革与创新,首创真假声“混合唱法”,为豫剧唱腔的统一合流做出了杰出贡献。豫剧主要剧目有《对花枪》、《花木兰》、《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朝阳沟》等。

(五)评剧

评剧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代表戏种之一,主要在华北、东北等地流行。评剧1910年前后形成于河北唐山,脱胎于冀东的莲花落,基本唱腔中带有浓厚的冀东语言风格,后来又不断吸收带有天津语言特色的数唱莲花落、京韵大鼓、河北梆子等的唱腔和京剧的唱腔,至20世纪30年代,评剧音乐的剧种风格最终确立。评剧表演自然化、生活化,表演程式较其他剧种要少,唱腔以“怎么唱观众爱听,就怎么唱”为原则,对白也尽量做到生动有趣。评剧主要剧目有《花为媒》、《刘巧儿》、《杨三姐告状》、《打金枝》、《秦香莲》等。

(六)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表演朴实粗犷、高昂激越。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喷火是秦腔的传统绝技,其重要性有如变脸之于川剧,一般多用于有妖怪、鬼魂出现的剧目中。秦腔脸谱绘制风格古典独特,体系完整,与京剧脸谱、川剧脸谱并称中国三大脸谱系统,且对国粹京剧脸谱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秦腔的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如“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

(七)粤剧

粤剧,有“南国红豆”的美称,是两广地区最大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和海内外华侨居住地区。该剧受西洋文化影响较深,有别于一般传统戏曲文化。其唱腔音乐安排采取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使用的方法,乐器不但有二弦、沙鼓等民族乐器,而且有小提琴、萨克斯等中低音西洋乐器;表演艺术、舞美和灯光又较多吸收话剧、电影、西洋歌剧特长。主要剧目有《宝莲灯》、《平贵别窑》、《柳毅传书》、《帝女花》、《紫钗记》等。

(八)川剧

川剧,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是由外省传入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和四川的灯戏五种声腔艺术逐渐合流而形成。川剧语言生活气息浓厚,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幽默风趣的特色;表演细腻真实,有完整的自成体系的程式动作,尤其是变脸的表演特技,表现人物内心极度恐慌或愤怒,而且瞬时即变,动作敏捷,扑朔迷离,匪夷所思。主要传统剧目有“五袍”:《猜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等。

知识链接:川剧变脸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分别是“抹脸”、“吹脸”和“扯脸”。

“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上)。随着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

【学生讲坛】

1.日常生活用语中,如“跑龙套”、“喝倒彩”、“唱高调”、“打圆场”、“唱红脸”、“唱白脸”等,都是从戏曲中引借而来的。请你说说戏曲对中华文化深刻的影响和渗透。

2.“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这是《红楼梦・梅花观怀古》里的诗句,借猜谜而感叹《牡丹亭》。昆曲《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巅峰之作,是最能体现昆曲精致浪漫的一部剧目。请讲述《牡丹亭》的唯美爱情故事。

【技能训练】

[训练项目]地方戏曲赏析。

[实训目标]

1.能够利用网络、书刊资料收集整理当地地方戏曲知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赏析地方戏曲。

[实训内容和方法]

1.按生源所在地组合成5—8人的协作团队。

2.通过网络、书刊,收集生源所在地地方戏曲的相关资料。

3.分析该地方戏曲唱腔、表演等艺术特色,制作PPT演示文稿。

4.小组交流。

★学习资源

1.李洪波主编.诗词楹联赏析.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2.朱耀廷主编.中国古代游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诗词在线 http://www.chinapoesy.com

4.中华楹联网 http://www.lnyl.com

5.华夏戏曲网 http://www.xiqu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