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
考点1 陵墓的起源 重点等级★
中国古代习用土葬,墓葬是中国古代最主要丧葬形式。民间常把埋葬死人之地称为坟墓,即筑土为坟,穴地为墓。周代以前的墓葬不树不封,没有坟丘。大约从周代起,开始出现了封土坟头,即“垒土成丘”。春秋战国后,坟头封土越做越大,形状似山丘,于是把墓地称做“丘”,并在坟土上植树立标志,以便祭祀拜奠。战国时代将高大的坟丘称为“陵”。秦汉时帝王陵称“山陵”,比喻君王的形象,以示其崇高。因而君王之死叫做“山陵崩”,发展到后来则称帝王之死为“驾崩”。因此,帝王的坟墓称为陵寝、陵墓。后来,又依照帝王生前起居享乐之所,在墓前造寝宫。在秦汉时期逐渐形成中国帝王的陵墓制度。
自从有了封土之后,陵墓就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面部分包括封土和陵园建筑,地下部分包括墓室结构和随葬品。两部分建筑发展越来越豪华、坚固,尤以历代帝王陵墓最为突出。
考点2 封土的沿革 重点等级★★
周代“封土为坟”。“以爵封丘之度”,按照官爵的等级高低来决定封土的大小,天子、诸侯的陵墓封土是最大的。
秦汉帝王陵墓为“方上”封土形式。“方上”即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使之成为一个上大下小的锥体,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好像被截去顶部,故名“方上”。
唐朝帝王陵墓为“以山为陵”的封土形式。“以山为陵”就是利用地形,以山峰作为陵墓的坟头,在山腰凿石洞为玄宫,山陵四周筑方形陵墙,四面辟门,门外饰石狮:南门朱雀门内建献殿,前筑神道,两侧立石像生示礼守卫。
宋代帝王陵墓恢复“方上”封土形式,但规模要比秦汉时代小得多。
元代帝王不建陵寝,采用“马踏墓坑埋土”形式。这种形式是帝王死后,用两块楠木中间凿成人形葬入死者,外加金线条框紧,然后在茫茫草原中挖坑埋人,上覆新草,并驱马踏平,地面不留痕迹,使踪迹难寻。
明清帝王陵墓采用“宝城宝顶”的封土形式。其建筑方法是在地宫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成圆顶,城墙上设垛口和女儿墙,宛如一座小城,即“宝城”,高出的圆顶称之为“宝顶”。在宝城之前,建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筑方形明楼,称为“方城明楼”,楼内立碑。陵园的围墙也由前代的方形改为长方形。
考点3 陵园建筑 重点等级★★
“封土”形式是帝王陵园的主要标志。此外,在陵前还有一大片建筑物,形成陵园,其面积之大、建筑之豪华,较之生前的人间宫阙毫不逊色。这些地上建筑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1.祭祀区
祭祀区,是陵园建筑的重要部分,作祭祀之用。祭祀区的主要建筑物是祭殿,早期称做享殿、献殿、寝殿、陵殿等,明朝称做祾恩殿,清朝改称陵恩殿,取祖宗的恩德深厚之意。秦始皇陵陵园的北部设有寝殿,开帝陵设寝的先例。明代帝王陵园的祭祀建筑区由祾恩殿、配殿、庑廊、祭坛、朝房、值房等建筑组成,祭坛在棱恩殿后。
2.神道
神道,是通向祭殿和宝城的导向大道,又称“御路”、“甬路”等,供摆排场、壮观瞻之用。每个帝王陵前都有这种神道,但明清时一个陵区只有一条主神道,为陵区内第一个皇帝的神道。唐以前神道并不长,建筑简单,在神道旁置少数石刻,入口设阙门。到了唐朝,陵前的神道石刻得到很大发展,大型的“石象生”仪仗队石刻已经形成,明清时期帝王陵神道发展到顶峰。明十三陵的神道全长7千米,清东陵的神道长达5千米。
3.护陵监
护陵监,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每个帝陵都有护陵监。监的外面有城墙围绕,里面有衙署、市街、住宅等建筑,似一个小城。护陵护墓的建筑起初很简单,一般坟墓均不设专人看守,但由于帝陵规模宏大,殉葬物极多,所以必须设立护陵机构,以防盗掘和破坏,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考点4 墓室结构 重点等级★★
帝王陵墓的地下建筑,即墓穴,是由简单的土墓穴逐渐发展为结构豪华富丽,堪与人间宫殿相比美的地宫。因此,墓穴便称为地宫,又称“玄宫”、“幽宫”。墓室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
1.土穴墓
在原始社会早期,墓葬形式非常简单,只是在地下挖一土坑,墓坑一般都小而浅,无棺椁,尸体也无特殊东西加以包裹。大约从母系氏族公社后期开始,死者才盖树枝等覆盖物,即所谓“厚之以薪”。到了父系氏族公社后期,贫富开始分化,埋葬的方式有了变化,出现葬具。在大汶口文化后期,少数墓坑面积很大,坑内沿四壁用天然木材垒筑,上面还用天然木材铺盖。
2.木椁墓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宏大坚固的大型木椁玄宫。“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室”,为棺之外套。其做法是用砍伐整齐的大木枋子或厚板,用榫卯构成一个扁平的大套箱,下有底盘,上有大盖,在套厢内分成数格,正中放置棺材,四周围绕的方格称为“厢”,是存放殉葬物品的。这种木椁玄宫的构造,从奴隶社会一直沿用到西汉,大约经历了近2000年。至今考古发现,从春秋到西汉初的地宫绝大多数是木椁墓,如长沙马王堆西汉墓。
“黄肠题凑”是木椁玄宫建筑的顶峰。它是西汉帝王陵寝椁室样式,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其基本特点:一是木头层层平铺叠垒,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头皆向内”,即题凑四壁所垒筑的枋木(或条木)全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题凑”的名称,便是由这种特点的构筑方式衍生出来的。“黄肠”,则因题凑用的木材都是剥去树皮的柏木枋(缘),以本色淡黄而得名。黄肠题凑都发现于竖穴木椁墓中,但题凑木的长、宽尺寸及叠垒层数并不一致。
3.砖石墓
由于木椁墓易盗易焚,以及砖石建筑技术的发展,东汉时已经抛弃了木椁玄宫,逐渐以砖石砌筑的地宫取代。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西汉中期,中原一带流行空心砖墓,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石室墓,墓室中雕刻着画像,故称“画像石墓”。墓室的结构和布局也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的住宅样式。从汉到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砖石砌筑的墓室和玄宫不断发展,明清帝陵地宫,规模更宏大,犹似人间宫殿。已发掘的最著名的地下宫殿是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
考点5 陵园的空间布局 重点等级★★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是建筑、雕刻、绘画和自然环境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空间布局有三种形式:
以陵山(指陵丘)为主体的布局方式。这种布局以陵丘为中心,周围建城垣。以秦始皇陵为代表。
以神道贯穿全局的轴线布局方式。这种布局重点强调正面神道。如唐代高宗乾陵。
以建筑群组布局的方式,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进行布置,陵墓群共用一条主神道,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如明清帝王陵墓。
考点6 现存著名的古代陵墓 重点等级★★★
1.秦始皇陵与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城东5千米,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现存陵体为方锥形夯土台,冢高47.6米,周长2000米。陵体周围有夯土墙垣两重,内城周长2500米、外城周长6200米。秦始皇陵的地官是一座巨大的地下宫殿。陵墓东边是从葬坑群。
秦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从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约1.5千米处先后发现了3个兵马俑坑。兵马俑为陶质,分为弓卒、步兵、骑兵、战车兵4个兵种,另有将军俑,估计达6400多件。兵马俑的泥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所持武器皆为实战真物,用铜锡合金制成。1976年在遗址上修建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博物馆。
2.汉茂陵
汉茂陵,位于陕西兴平县东15千米,是西汉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为西汉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汉武帝于建元二年(前137)在槐里县(今陕西兴平东南)茂乡始筑此陵,历时53年建成。坟丘呈覆斗状,底部东西长229米、南北宽231米、高46.5米,四周筑有夯土垣墙。茂陵周围还有霍去病、卫青等陪葬墓。现建有茂陵博物馆。
3.唐乾陵
唐乾陵,位于陕西乾县城北的梁山,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为唐朝帝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梁山海拔1047.9米,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在陵的东南面有其家族、重臣的陪葬墓区,已出土大量珍贵文物。现建有昭陵博物馆和乾陵博物馆。
4.宋陵
北宋帝王陵,位于河南巩义市嵩山北麓的洛河南岸台地上,总面积约30平方千米。宋陵设集中陵区。北宋陵除徽、钦二宗外,有7座皇帝陵,加上宋太祖之父的陵墓,共有8陵,通称“七帝八陵”,另有后陵20多座,宗室、功臣等陪葬墓等约1000座,形成一个庞大的陵墓区。陵墓前石刻仪仗,雕功精湛、排列整齐、雄伟壮观。
5.明十三陵
明代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有13个皇帝葬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下方圆40平方千米的小盆地上,组成一个巨大的陵区,称“明十三陵”。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是明十三陵的主体,也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一座陵墓。1956年发掘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建立了定陵博物馆。
6.清陵
清朝帝陵共分3处。清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和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郅在沈阳,辽宁新宾县有祖陵永陵。清入关后的皇陵分东陵和西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县马兰峪,是我国现存陵园建筑中规模最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清东陵地面殿宇辉煌,地下宫殿精美。建筑最完整的是顺治皇帝的孝陵。它是整个陵区的中心。地面建筑以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和乾隆皇帝的裕陵最为讲究。裕陵地宫已于1978年正式开放。
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永宁山下,埋葬着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凌)、光绪(崇陵)4个皇帝及其后、妃,规模比清东陵小,陵区总面积22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陵区以泰陵和昌陵并列为中心,建筑豪华。
此外,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传说中黄帝、炎帝、尧、舜、禹等的陵墓都是后世根据传说而建。黄帝陵在陕西黄陵县桥山、炎帝陵在湖南株洲炎陵县、尧陵在山西临汾、舜陵在湖南永州九嶷山、禹陵在浙江绍兴。
真题回顾
唐乾陵,位于陕西乾县城北的梁山,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为唐朝帝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