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豆瓣的浮光掠影
算起来,我在豆瓣上认识的朋友已经不下3位数了。所以,记录一些人,勾勒一些剪影,也是蛮有意思的事情。燕子姐姐说过,如果写下来,题目就叫“宁波豆瓣的浮光掠影”吧!确实,假设豆瓣是一株疯狂生长的树,我们都不过是匆匆的过客。我们曾经在树上刻下的痕迹,在时光的流逝中终归不复存在。
我在豆瓣加的第一批好友是小三、老陈、食铁兽、迷雾之晨、roland和天水明夷。接着是子荶、燕子、青原、缘何以及Newtech。Newtech是宁波豆瓣小组的创始人,据说是个牛人,可我从来没见过,很是遗憾。天水明夷是柏田兄,宁波知名的作家,我那时也没和他交流。这两位就不多说。
那时候豆瓣很小众,没那么多小组。记得宁波豆瓣小组的第一个帖子是“宁波比较好的书店、图书馆”,跟帖的那几个人,大家可以去看看,算是宁波豆瓣的骨灰网友了。2005年7月到2006年5月这段期间,宁波豆瓣的话题很少,略显沉闷,近一年时间,也就二三十个帖子,聚会也没有什么。
第一次宁波豆友聚会是在2006年5月5日,当时的活动是剧场版的《暗恋桃花源》,参与者有小三、盲流、食铁兽、迷雾之晨、roland和丁香等。当时记得是在“这里。那里”咖啡吧。我有事情没去参加,但那时宁波豆瓣的QQ群里人倒是不少。每天看着也很热闹。后来一起参与的活动渐渐多了,看《牛虻》、听天一讲堂吴思等人的讲座、去长兴看银杏等等。不过那时候搞了一活动,就喜欢回来在豆瓣写点东西。这习惯养成到现在。
第一次见子荶是roland帮我们一起约的,在姚江公园旁边。远远地看见一个肥硕的胖子,身边带着个娇小的姑娘。那胖子才是子荶,实际姓曹,他那名字在豆瓣和博客上估计蒙骗了不少男人。那时候老曹经常“帮主”“帮主”地乱叫,估计见了我平常模样毫无“帮主”风范,也顿生失落之感。在姚江公园附近打发了些时光,看着大卫裸体像背靠宁波大剧院嘲笑在佛罗伦萨不待人见的文臣武将石刻,我们便转战镇明街清源茶馆和燕子会合了。话说这老曹自从喜欢上了QQ群后,便喜欢一人在其中喋喋不休,经常会让人产生“天上的事情知道一半,人间的事情全部知道”的错觉。
第一次宁波豆瓣的聚餐活动是在镇明路的赣东(现在那里变成仓基饭店了),参加的人除了我和老曹,还有roland和缘何。说起这缘何,我开始以为是个弟弟,没想到倒是个mm。缘何性格随和开朗,有主见,有胆识。她经常一个人背包去旅行,想在哪里停下来,就在那里休息一阵。年前听说在泰国和马来西亚,前个月据说在阳朔,这个月已经去杭州经营一家青年旅社了。驴的习性倒和另一位食铁兽差不多,只不过后者另有一番性格。
燕子总共见过两次。一次是在江东四眼碶一家小酒吧内。另一次便是在刚才提到的清源茶馆。燕子的文字和摄影都很不错的,人也婉约知性。老曹早已把“宁波李清照”的名头送了上去。后来我光顾了好几次燕子在天涯上的博客,“江南燕窝”的燕粉巨多。我常常看到她和羽戈“从黄昏起飞”的博客一起陈列于天涯社区首页。说明宁波确实藏龙卧凤,巴毛联手推出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不完全是空中楼阁。
四眼碶那回,还见着了一位高人。此人叫青原行思,刚从柬埔寨工作归来。他的人和照片,隐隐然有些出尘的味道。怪不得,那年一批实习的丫头们都叫他“大师”。青原给我的印象是敦厚而不沉闷,认真而不计较。2008到2009年,我手上一批非遗的书,他和roland可帮了我不少忙。可那项目终归是个驿站,有聚便也有散。
和迷雾之晨见面时,是在音乐厅。不记得是不是老曹有3张票,反正我记得迷雾老师眼睛雪亮,好像总是温柔地微笑着,全然和我想象的豆瓣上那个较真的迷雾之晨两样。那天听的是钢琴演奏。有一大批孩子在台下,估计是等着求高人指点的,干扰声此起彼伏,也算宁波演出的一种文化景观。
和小三见面的那次,是在文昌食堂。其时出场的还有小药师和roland。小三斯文,颇有书生之风。可惜作为宁波早期的豆友,现在已经很少说话了。估计在集中精力对付新生的孩子,沉醉于天伦之乐而不可自拔。
必须得说说roland。我和许多豆友的认识都是缘于她。roland当时有宁波豆瓣的“百晓生”之称。反正她好像谁都认识,什么事情都知道。roland是个有主见的姑娘,她自己看准的事情能勇敢地走下去,这一点我是很欣赏的。人生在世,若没有努力和坚持过,那不过是一场盛满杯具的筵席,虽然繁华过眼,但终究烙不在记忆的画布上。
速写总是有许多不准确的,浮光掠影中难免会遗漏许多细节。若我有记忆失误之处,诸位不妨一笑而过。往事如烟,与其相濡以沫,还不如相忘于江湖罢。
2010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