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糟糕的是什么

最糟糕的是什么

时间:2023-1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过来说,很多强调心情最糟糕的人,实际上已经不再处于最糟糕的状况之中。每一个人的心中多少都有些根深蒂固的不合理信念。埃利斯列出过最常见的一些,比如: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最糟糕的是什么

一位被股市折磨得很郁闷的散户在咨询时抱怨:每当我觉得行情糟糕的时候,总是选择割肉出局;可当我出局之后,情况反而朝着好的方向开始改变。

于是我问,到底在哪个阶段她的心情最糟糕呢?是打算出局的时候?还是出局的那刻?抑或是出局之后看到行情好转的时候?

她犹豫了一会说,做出决定之前觉得很担心,感觉情况会变得更糟;可行情好转的时候,才顿生后悔,觉得自己太沉不住气了,这种感受比刚开始还要糟糕。

许多处于心情低谷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因为错误的判断导致恐惧和担忧,然后做出某种选择,本意是想有一个更好的结果;可一旦情形改变之后,选择的偏差却带来了更大的后悔和痛苦。

其实,最糟糕的体验往往都不是发生在最糟糕的处境中,而是在其之后的一段时间。反过来说,很多强调心情最糟糕的人,实际上已经不再处于最糟糕的状况之中。情形业已改善,只是自己尚未察觉,或者宁愿沉湎其中。换句话说,是他以为糟糕,实际情况却并非真的如此。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在其著名的ABC理论中就指出,并不是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直接导致了人们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Consequence),而是因为人们对事件的不正确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信念(Belief)导致了上述结果。所以,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因为有不同的信念,才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每一个人的心中多少都有些根深蒂固的不合理信念。埃利斯列出过最常见的一些,比如: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其实,最糟糕的不是有了这些非理性的信条,而是抱着它们不愿放手。确实,任何一种绝对化、以偏概全的、预设绝对权威的信念都喜欢缠绕那些心智不成熟的人。而一个正常的人,在确定他的信念之前,总要试着去假设有许多种可能。所以,对各种信念的怀疑、探寻和选择,加上包容异见和豁达开放的心胸,才是心理健康的持续动力。

2010年8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