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位论原理

区位论原理

时间:2023-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理论基础■本章提示1.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理论构成;2.领会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早期规划中系统论、区位论和美学作为指导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理论已经开始显现其作用。系统理论把风景名胜区看成是一个系统。风景名胜区的系统性主要指风景名胜区结构的系统性。风景名胜区的系统性决定了其规划同样需要系统理论来指导,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风景名胜区和规划风景名胜区。
区位论原理_风景名胜区规划

3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理论基础

■本章提示

1.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理论构成;

2.领会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的发展过程。

3.1 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的发展

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是伴随着风景名胜区事业一起发展起来的。在过去的30多年的时间里,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在实践和探讨中不断地得到充实与完善。

以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早期规划工作来看,主要是结合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申报评定工作,进行了景观资源的调查、评估、鉴定和规划,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积极建立风景名胜区体系。可以看出,在早期规划中系统论、区位论和美学作为指导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理论已经开始显现其作用。

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风景名胜区发挥了旅游活动主要的空间载体的作用,风景名胜区规划已经开始在理论层面借助旅游学的理论在客源市场分析、区域旅游市场组织划分、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游憩项目策划和旅游产品规划方面进行探索,并为风景名胜区在其旅游服务功能的完善及其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上起到积极的科学引导作用。

由于片面追求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各风景名胜区不同程度地出现景观资源屡遭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风景名胜区规划面对发展困境,将研究的视线逐渐向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拓展,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景观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着风景名胜区规划实践,在保护区划、典型景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等的制定上更加科学,更加有效地保护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达到风景名胜资源可持续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演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综合目标。

3.2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理论

3.2.1 系统学理论

1)系统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系统”这个概念来源于原子论的创始人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他在《世界大系统》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系统”这个概念,并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的有秩序的大系统。1945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rtalanffy)《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论文的发表则是现代系统理论形成的标志。

系统论是一门运用逻辑学和数学方法研究一般系统运动规律的理论,从系统的角度揭示了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质和内在规律。

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的并与环境发生联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合)。”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给系统下的定义是:“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系统的定义可以看出,一个具体的系统,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系统必须由2个以上的要素(元素、部分或环节)所组成;二是要素与要素、要素与整体、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三是系统整体具有确定的功能。系统论一经诞生,便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系统科学的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日益运用到科学技术体系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为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整体化、综合化的重要桥梁和工具。系统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从原子到宇宙,从一个景点到整个风景名胜区,从一个家庭到整个社会,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

2)系统的属性

系统有整体性、动态相关性、层次等级性和有序性等属性。

(1)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诸要素集合起来的整体性能,就是系统诸要素相互联系的统一性。要素一旦构成系统,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就获得了各个组成要素所没有的特性。

(2)系统的动态相关性 任何系统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系统状态是时间的函数,这就是系统的动态性。系统的动态性,取决于系统的相关性。系统的相关性是指系统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有机关联性。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3)系统的层次等级性 要素的组织形式就是系统的结构,而结构又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等级。在简单系统之中,结构只有一个层次;在复杂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等级的系统层次关系。一个系统的组成要素,是由低一级要素组成的子系统,而系统本身又是高一级系统的组成要素。系统的层次等级结构是一切物质系统具有的普遍形式。处于不同等级层次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层次等级的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处于辩证的统一之中。

(4)系统的有序性 系统的有序性是指构成系统的诸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按一定秩序组合和排列,由此形成一定的结构,决定系统的特殊功能。系统的有序性是表示系统的结构实现系统功能的程度。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的结构。结构合理,系统的有序度就高,功能就好;结构不合理,系统的有序度就低,功能就差。

3)系统理论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应用

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研究和处理的对象都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同时还特别注意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等因素,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系统理论把风景名胜区看成是一个系统。风景名胜区的系统性主要指风景名胜区结构的系统性。风景名胜区系统包括3个子系统:风景子系统、旅游子系统、居民子系统。其中以风景子系统最为重要,形成风景游赏主体系统,其他二者相对次要,分别形成旅游设施配套辅系统和居民社会经济辅系统。各子系统下面还有更低级的子系统,如风景子系统还有自然景源子系统、人文景源子系统等更低级的子系统。风景名胜区的系统性决定了其规划同样需要系统理论来指导,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风景名胜区和规划风景名胜区。系统理论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指导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规划的要素 规划的内容是什么?规划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清楚风景名胜区的系统性,认清组成这个系统的诸多要素,了解要素之间的联系。规划是一个系统,组成这个系统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本质上讲,规划的过程就是以风景名胜区的“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为基点,不断协调主系统与辅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关系的过程,各子系统关系的协调统一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核心任务。

(2)规划的程序与编制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容很多,考虑的要素繁杂,所需的知识体系庞大,将这些内容和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需要系统知识。风景名胜区规划是一个分析和决策的过程,如何使这个过程条理清晰,有条不紊,同样需要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始终贯穿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全过程。

(3)规划者的思维 风景名胜区规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规划任务需要各行业、各学科专家来协同完成,每位专项规划人员都需要具备系统的思维与合作的精神,片面强调各自子系统的重要性,只能使规划任务难以完成,规划目标难以实现。

3.2.2 区位论原理

1)区位论基本概念

(1)区位 “区位”一词来源于德语的“池”(standort),是个复合词。“Stand”为站立场所、立脚地、站立之意,“ort”为位置、点、场所。英文于1886年译为“location”,即位置、场所之意。我国译成“区位”。日本则译为“立地”。有些意译为“配置”或“布局”,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用的。

“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对区位一词的理解,严格地说还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它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放置某事物或为特定目标而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②它还包括人类对某事物占据位置的设计、规划。社会中人类进行活动必须选择各种场所,人类行为场所选择的地点即为区位。可以说,人类在地理空间上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以视为是一次区位选择活动。例如: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种类的选择与农业用地的选择,工厂的区位选择,公路、铁路、航道等路线的选线与规划,城市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活区、文化区等)的设置与划分,城市绿化位置的规划以及绿化树种的选择,房地产开发的位置选择,国家各项设施的选址等。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即区位本身具有的条件、特点、属性、资质,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在区位论研究中,究竟什么条件为区位条件呢?根据区位主体要求不同,区位条件也不尽相同。如选择产业区位时,用地及用水的获取,劳动力的素养和工资水平,原料的来源,接近市场以及交通便利的条件等都是区位条件。

(3)区位因子 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称之为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最早明确地规定区位因子概念的是德国的韦伯(A.weber),他认为区位因子就是在某种因子的作用下,生产在某种场所进行所获得的利益,此利益即为生产费用的节约额。他所追求的区位为生产费用最小地点,节约费用最大地点。据此他提出三组区位因子:①一般区位因子与特殊区位因子;②地域的区位因子与集聚、分散因子;③自然的、技术的区位因子与社会的、文化的区位因子。

(4)区位论 区位论(standortslehre)也称区位理论,是研究区位的理论,就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各种空间活动最佳、效果最大或者说最满意的地点的选择。从人类空间经济活动来看,要选择“投资最小”而“获利最大的地点,就是投入最少而效益最大的地点”。区位论是为寻求合理空间活动而创建的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不仅要在地图上描绘各种经济活动与其他客体(工厂、农场、电站、旅游点等)的位置,而且必须进行充分解释和说明,探讨它们的形成条件与技术合理性。

简而言之,区位论就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人类各种活动区位的选择、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与条件,预测其将来的发展。区位论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有计划地选择最优活动场所。在西欧、北美各国,区位论是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区位论主要解决什么样的人类活动应集中于什么场所的问题,所以它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核心问题。

2)区位论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应用

(1)风景名胜区的区位布局 根据所处的位置,风景名胜区的布局可划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依附于大城市的风景名胜区布局,如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大理苍山—洱海风景名胜区。这种风景名胜区的部分功能可由依托城市来负担,如景区管理、旅馆、商业服务基地等,它的布局可以纳入依托城市的规划之中。第二种风景名胜区距离大中城市较远,如四川九寨沟—黄龙寺国家风景名胜区、云南路南石林国家风景名胜区等。这种风景名胜区的布局及用地结构与前一种差异较大,他们的规划应单独编制。

(2)风景名胜区内的功能区区位布局 理想状态下的风景名胜区是环形布局,其功能区由内向外依次分布为:第一类用地,风景名胜资源最集中的风景名胜核心区;第二类用地,主要由交通设施、旅游接待用地、旅游商业服务用地构成的风景名胜缓冲区;第三类用地,由休养用地、旅游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管理用地、居住用地及旅游产品加工用地等构成的风景名胜保障区。

但是由于受经济发达程度、地形、水源、地理位置、社会效能的影响,风景名胜区的布局形态发生偏离、变形,这就使风景区内的功能区布局呈现出多种形态,如团状、片状或散点状等等。

第一类用地——风景名胜核心区,是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物、人文景物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区域,是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是游客观光、游憩、感受的主要场所,是游人停留时间最长的地区,是风景名胜区存在的关键,也是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最具观赏价值、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风景名胜区的区位优势、区位特征等基本上是由核心区的区位来决定的。

一个景区有若干个具有特质的观赏、游憩地是很重要的。如峨眉十景、嘉州十胜、西湖“三潭印月、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双峰插云”等国内外著名景观区。

划定、安排、布局、保护这一功能区的用地是首要的,否则会削弱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价值,进而直接削弱风景名胜区最基本的旅游功能。

①自然景观游览用地 包括景观的保护点(国家及省市重点保护的自然景观——地景、水景、生景、气景)、游览空间、游览线路、天然及绿化植被等。

②人文景观游览用地 国家、省、市重点保护文物占地,如乐山大佛及大佛寺庙、麻浩崖墓、白塔、乌尤寺等,新建的景观及建筑用地,园林用地及新建景观——东方佛都、佛国天堂、碑、林、壕上大桥等。

③游憩设施用地 包括亭、榭、长廊等用地。如乐山麻浩仿古船形渔村、壁津楼及碑廊、月榭及明代“雨花石”旧址上新建“载酒亭”等。

④文化娱乐设施用地 包括博物馆、名人纪念地等,可丰富游客的旅游文化生活,如乐山灵宝塔西北隅的“沫若堂”、西峦峰上的“东坡楼”、汉崖墓博物馆等。

⑤体育设施用地 根据旅游地的地形特征及其自然条件,可以设置滑雪、滑冰、登山、游泳、划船等活动,如滇池划船、攀登泰山、青岛海滨浴场、西安华清池浴场及峨眉山舍身崖畔的滑翔等。

⑥游览中继点与公共厕所用地 中继点往往是游客休息的地方,因此需要具备一定服务设施。中继点不一定有景可观赏,但是沿途必设的,提供公共厕所、旅游用品小卖部、茶水等。大的风景名胜区,每个景区都要设休息点,以消除游客疲劳,如峨眉山的中继点有:“三里一小站、五里一亭台、十里一食宿”之说。

第二类用地——风景名胜缓冲区,主要由交通设施用地、旅游接待用地、旅游商业服务用地构成,位于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外围。用于满足旅游者生理需求,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购的方便。

①交通设施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主要包括:a.景区主要入口处集中的外部交通设施;b.入内交通,是连接景区主要入口与景区内的接待中心的交通设施;c.停车场、停车库;d.交通附属设施。

②旅游接待用地 旅游接待用地不能占据风景游览用地,应位于主要景区、景点之外。建筑体量宜小巧精致,避免高大建筑破坏由山水、植被所形成的优美天际线。如分散布局,分散在各游憩区附近,则要求不破坏景观;如成片布局,将旅馆分片设在专门区域,相对集中,布局在边缘区域集中开辟为旅游小镇,与管理中心结合。

旅游接待用地包括以下四种形式:a.旅游基地;b.旅馆用地;c.临时接待设施用地;d.野营用地。

③旅游商业服务用地 旅游商业服务用地主要集中在缓冲区外缘,除在景区分散小网点外,在外缘应有一至数个商业服务设施较为集中、完善、综合的商业服务中心,以满足游客吃、穿及购物需求。其规划布局、建筑、景观风貌应体现地域、民族特色,有好的艺术观赏效果。

旅游商业服务用地包括以下三种形式:a.商业中心及网点用地;b.商业服务用地;c.地方集市及农贸市场用地。

第三类用地——风景名胜保障区。此类用地位于景区外缘,对游客和景区起保障作用,一般安排占地面积大的基础设施,间接与旅游者发生关系。如休养用地,供水、供电设施,公安机关,行政机关及旅游工艺品和副食品加工等工业用地。这些设施占地广,建筑物高,而且有废气、废水、噪音等三废污染,因此应位于景区最外缘空间,不宜在景区附近。

①休养用地 休养用地根据使用功能可分为:a.休养院用地;b.度假区用地;c.医疗设施用地。

②旅游基础设施用地 旅游基础设施用地是风景区运行的基础,主要有:a.供水、排水设施;b.污染物处理设施;c.电力、能源设施;d.邮政电信设施。

③旅游管理用地 旅游管理用地主要指风景区的行政管理办公、旅行社办公及公安安全机关等用地:a.行政管理办公用地;b.旅行社用地;c.公安安全机关用地,包括公安、消防、护林、车辆监理等。

④居住用地 指直接或间接为旅游服务的居民住宅用地。它是组织游客游览,为游客提供方便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均应安排在景区最外围,严禁进入景区内。包括:a.居民建筑用地;b.居住区道路绿化用地。

⑤旅游产品加工用地 旅游纪念品加工用地是指加工、制造旅游纪念品如人工刺绣、竹编工艺等的工厂、作坊用地,其污染程度较轻。旅游纪念品制作本身就是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宝贵旅游资源,可供旅游者游览、参观,同时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主要包括:a.主副食品加工工业用地;b.地方土特产工业用地;c.旅游工艺品加工工业用地;d.旅游纪念品、日用工业、宣传品工业用地。

⑥旅游农村副业用地 主要有:a.蔬菜、果园、茶园、农场用地;b.花卉、盆景生产用地;c.畜、禽、鱼类饲养场用地。

3.2.3 美学理论

1)美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对应于风景园林学科,美学可理解为从人类的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依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观,以人为本,创造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令人身心愉悦的环境景观。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指艺术家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体验感受中,产生了某种思想感情,通过特殊的艺术构思和形象缔造,把这种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达到一种动人境界,这是艺术家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达到的艺术境界,也是艺术家的精神感受。诗歌、绘画、音乐、电影都有意境美,但他们与自然山水风景意境相比都有局限性。

自然山水风景意境的特点在于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对象,从而使人们的感受更真实,更生动。风景区是多种艺术意境综合集成的产物,但又并非各种艺术意境的简单合并,而是有机地摄入、融合、贯通各种艺术意境并使其升华的结果,最终以自身具象的变化传达主体意象的幽隐和深远,凸现出以有限单纯表现无限丰富的审美特点。

我国的山水审美观源远流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先民对自然景物的认识由最初、原始的自然崇拜,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间,儒家、道家的互补与融合为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被奉为正统的思想,并由此对国人的审美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了山水审美观,为山水审美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形成了我国人民独特的山水审美观。

2)美学理论在风景名胜区中的应用

风景名胜作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可以将其定位为自然环境与人工造物的结合。因为它是人们出于对自然的向往,而创造的“第二自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在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实践中,对审美意识把握的关键就在于对意境的把握。从某种程度上讲,审美的取向过程就是对意境的体验过程,而规划设计就是意境的营造过程。要将重要的因素综合考虑,即对个性化的特征及辅助功能的考虑、因地制宜,做到“因境而成”、“得景随形”。

另外,风景名胜区多源于名山大川,自然而然的成为人们向往之地,这就要求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充分遵循山水观,在尊重自然山水的基础上进行景区的规划,并应注重人文景观的建设,使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构成人文与自然美景交融的交响曲。

3.2.4 旅游学理论

1)旅游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旅游”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南梁诗人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时嘤起稚叶,蕙气动初频。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从沈诗看,旅游一词在当时就有外出游览的涵义。

在《韦伯斯特大字典》中,旅游(tour)一词被解释成“是一个人回到其出发地所经历的旅程;是一次以商务、娱乐或教育为目的所作的旅行,旅行期间通常按计划的线路访问不同的地方。”

1942年,瑞士学者汉泽尔和克拉普夫在他们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将旅游定义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永久居留,而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20世纪70年代“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IEST)采用了这一定义,所以也被称作“艾斯特”定义。关于旅游学的概念,王德刚(1988)认为:“旅游学是以旅游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为核心,研究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涉及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谢彦君在他的《基础旅游学中》将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概括为四个方面:

(1)旅游者 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根据旅游者的来源地不同,一般将旅游者分为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两大类型。

①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1937年,国际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tatistics Experts of the Short-lived League of Nations)将其定义为“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访问旅行超过24小时的人”,并确认以下几种人是国际旅游者:a.为了消遣、家庭事务及身体健康方面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b.参加国际会议的人;c.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d.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前来访问的人员,即使其不足24h亦视为旅游者。不能列为旅游者的人员包括:a.抵达某国就业任职,不管是否订有合同从事营业活动者,均不能列为旅游者;b.到国外学习,膳宿在校的学生;c.居住在边境地区而跨越国界到邻国工作的人;d.临时过境而不停留的旅行者,即使在境内时间超过24h。

1950年,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IUOTO,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Office Travel Organizations)将修学形式的学生视为旅游者,并且界定了一个新的旅游者类型“International Excursionists”(通常译为“短途国际旅行者”或“当日往返国际旅行者”)。短途国际旅行者是在另一个国家访问不超过24h的人。

1963年,联合国在罗马举行的国际旅行与旅游会议对逗留时间超过24h的旅游者(tourists)与逗留时间不足24h的游客(visitors)加以区分,这种划分实际上对应于IUOTO在1950年所做的旅游者(tourists)与不过夜旅游者(excursionists)的划分方法。

1976年,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召开的世界旅游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参加的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visitors、tourists和excursionists的定义。

②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目前对于国内旅游者的界定众说纷纭,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世界旅游组织将国内游客划分为过夜国内旅游者和不过夜国内旅游者。国内过夜旅游者是指在本国某一目的地旅行超过24h的人,其目的是休闲、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国内不过夜旅游者是指基于以上任一目的并在目的地逗留不足24h的人。

(2)旅游资源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资源的理解各有不同,比较公认的概念是:“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旅游资源包括以下基本属性:①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②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吸引力;③旅游资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④旅游资源不管是以单体或复合体的形式存在,都依托于一定的地域空间,是绝对不能移动的。

旅游资源一般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自然旅游资源即是依照自然发展规律天然形成的旅游资源,是可供人类旅游享用的自然景观与自然环境,位于自然界一定的空间位置,有特定的形成条件和历史演变规律,如我国的四大名山。人文旅游资源则是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程中由人类社会行为促使形成的具有人类社会文化属性的悦人事物,其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历史、民族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如敦煌莫高窟、北京故宫等。

(3)旅游产品 对于旅游产品的概念,历来存在极大的分歧。“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按照这一定义,最典型最核心的旅游产品形式就是已经被开发出来的旅游地,它是指出于交换的目的而开发出来的能够向旅游者提供审美和愉悦的空间单元。另一种是组合旅游产品。前者是旅游产品的原初形态,具有能满足旅游者预约需要的效用和价值;而后者是旅游产品的终极形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企业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而做的多重价值追加。

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的区别:旅游资源不同于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具有广泛多样性、区域独特性、群体组合性、季节变异性、价值不确定性、永续性、不可再生性和观赏性,它的旅游价值体现在对游客的吸引,其本体的存在是不以个别人的意志而转移,而旅游产品是旅游资源的具体化。

(4)旅游业 国际上又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六个环节服务的综合性行业。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是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

“按照核心旅游产品定义旅游业,旅游业就是由各个提供核心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的旅游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如果按照组合旅游产品(它所包含的种种追加价值由各种旅游相关企业提供)的概念定义旅游业,旅游业就是一种十分综合的产业,是由各种提供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产品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后者是以往为我们比较一致地认可的旅游业行业构成定义”。这样将旅游业区分为狭义旅游业和广义的旅游业。广义的旅游业涵盖了旅游问讯、运输业、通讯业、饮食业、住宿业等相关产业。

2)旅游学理论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应用

旅游与环境是休戚相关的。旅游发展依赖于环境,优良的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秀丽的碧水、奇特的地形地貌、多姿多彩的动植物景观等,对于大多数旅游者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风景名胜区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在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中也就离不开对它的旅游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在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中须制定风景区专项游览规划,游览是风景区多种功能中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利用量最大、影响最大的功能,也是威胁风景区保护的最大因素,因此,在风景区总体规划中始终将其作为很重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利用旅游学知识,结合游人的需求,设计各有特色的不同游程的游览路线,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包括区外设施齐全的旅游服务基地和区内必要的服务站和服务点,以满足游人游览、欣赏、体验大自然的精神文化及科教活动的要求。在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的同时,对风景名胜的旅游价值开发利用,形成系统的开发模式,建设相应的服务设施,构建区域发展规划,有效地利用风景资源,提高风景名胜区的吸引力。

风景名胜区大多位于城郊或者农村,其规划与开发的目的就在于利用当地的优势风景资源,将潜在的经济效益现实化,以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旅游业作为风景区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通过其集聚和扩散作用将旅游业的关联作用扩展到一个较为广阔的地域空间,使整个风景区向网络系统发展,有利于把经济开发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带动风景区周围区域的发展。旅游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单是经济上的,在环境及社会文化方面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因此,在风景区规划中须对这些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以期提高其积极的影响并尽可能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3.2.5 景观生态学理论

1)景观生态学原理

景观生态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生态学分支,它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景观中自然资源的异质性。生态学中景观的定义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景观是指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景观则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一致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广义的景观概念强调空间异质性,景观的绝对空间尺度随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而变化。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

(1)景观结构 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例如,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形状和丰富度,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等。

(2)景观功能 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过程中。

(3)景观变化 即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组成成分、多样性、形状和格局的空间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于运动方面的差异。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原理,可以归纳为结构原理、功能原理和时间原理,表3.1简略概括了其中的主要理论。

表3.1 景观生态学主要原理及原理表述

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变化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 机联系,结构与功能相辅相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制约。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如何影响生态学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景观生态学更突出空间结构和生态学过程在多个尺度上的相互作用。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包括空间梯度、斑块多样性、斑块连接度等)与生理生态过程、生物个体行为、种群动态、群落结构和动态,以及生态系统过程(如能量流动和养分循环)在不同尺度上的关系,构成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其中,与风景名胜区景观关系最为密切的景观生态学内容有:

(1)基本概念—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 生态系统功能的实现,是以空间结构为基础的。景观生态强调水平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把“斑块-廊道-基质”作为分析任何一种景观的模式。斑块、廊道和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城区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这种语言和景观规划及决策相结合,构成了现代宏观尺度的景观规划的理论基础。

(2)斑块原理 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斑块的面积、形状与分布对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学过程影响甚大。大型斑块可以比小型斑块承载更多的物种,特别是一些特有物种可能只在大型斑块的核心区存在。对某一物种而言,大斑块更有能力持续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相对而言,小型斑块则不利于林内种的生存、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不能维持大型动物的延续。但小斑块可能成为某些物种逃避天敌的避难所,因为小斑块的资源有限,不足以吸引某些大型捕食动物,从而使某些小型物种幸免于难。同时,小斑块占地小,具有跳板(steppingstone)的作用,增加了景观的连接度,为许多边缘种、小型生物类群以及一些稀有种提供生境。

(3)廊道原理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型或带状结构,它起着分割或连通空间单元的作用。风景区内常见的廊道有交通廊道、防风林带、防火道、河流、峡谷、输电线路等。人类活动使自然景观被分割得四分五裂,景观的功能流受阻。所以,加强孤立斑块之间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是现代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联系相对孤立的景观元素之间的线性结构称为廊道。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普遍承认廊道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本来是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廊道必须是连续的。

河流沿岸的生态绿带具有良好的生态廊道作用,在这一界面上,分布有大量绿色植物、微生物,有可能还有动物的出没,如果林带达到一定宽度,则为建立良好的生态栖息地提供了保障。河流岸线的生态化处理有利于生物的迁徙与生存。

公路、电缆线和便道通常在空间上是连续的,相对较直,常有人为干扰。因此,它们常把种群分隔为复合种群,主要是耐干扰种活动的通道,是侵蚀、沉积、外来种入侵以及人类对基底干扰的源端。

(4)基质原理 基质指斑块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是背景结构,它一般是面状,也可以是点状单元随机分布形成的宏观背景,是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强的景观元素,具有生态调节功能、生态防护功能、游憩功能、景观功能、文化功能。一般来说,它用凹形边界将其他景观要素包围起来。

基质的判定通常依据相对面积、连通性及控制程度。基质面积在景观中最大,是一项重要指标,常作为定义基质的第一条标准。确认基质的第二条标准,基质的连通性较其他现存景观要素高。判断基质的第三个标准是一个功能指标,看景观元素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基质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

2)景观生态学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是生物生态学与人类生态学的桥梁。景观演化的动力机制有自然干扰与人为影响两个方面,由于当今世界上人类活动影响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所以对景观演化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类活动。景观生态学强调以人类世代的时间尺度与人类视觉的空间尺度作为人类尺度的作用。

景观生态学同时研究生态景观与视觉景观两个方面,注意协调形态与内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它以人类对于景观的感知作为评价的出发点,追求景观的经济、生态与美学多重价值的实现。

风景名胜区是由许多相互关联、依存和制约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构成的,以自然景观属性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生态系统。从景观生态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山地、森林、各种水域和沼泽等景观生态类型。其共同特点是保持着大自然原有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些还有丰富独特的人文过程、浓郁的民俗风情,成为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理想境地。同时,风景名胜区以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这必然向景观生态系统提供更多的能流和物流,对系统内的生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比例和土壤的外部形态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景观面貌,进而影响了景观价值。因此,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点是如何协调景区的旅游价值和维持景观生态系统的生态整合性(结构与功能的完整)的关系,开发建设与景观生态破坏的关系,以及景点、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和建设的关系。目前,我国许多风景旅游区,由于人工干预和开发过度,景观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据研究,风景区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对山体和植被的直接破坏,往往是其基本建筑面积的几倍或十几倍,除建设施工现场的破坏,还有许多间接的损害,如物资运输途中及转运堆放的影响,开山放炮,吓跑鸟兽。由此可见,自然风景区的生态规划必须因景制宜,适度开发。“适度开发”就是要保持不超过景观生态环境容量的开发。适度为合理开发,低度为初级开发,过度为破坏性开发。从本质上讲,开发和保护的目标是一致的,因为开发是为了利用,保护是为永续利用。为此,对风景名胜区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环境容量和景观生态保护为原则,通过总体生态规划,使得人工景观与天然景观共生程度高,真正做到人工建筑的“斑块”、“廊道”与天然的“斑块”、“廊道”和“基质”相协调。

3.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早在22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对于可再生资源持续利用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实践。如《吕氏春秋》有云:“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焉有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孟子·梁惠王上》也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确立与发展则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的工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先进科技与高水平生活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也摆在人类面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传统的资源利用思想造成的。人们在利用资源时只顾当前利益,忘记未来利益;只考虑局部利益,不考虑区域的整体利益;只重视个人或者单方面的利益,忽视团体或者综合利益。

进入20世纪7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思想的严重性,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行为,调整资源利用思想和经济发展方式。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制定的《世界保护战略》中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取得的最有意义的成果是两个纲领性文件:《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广泛,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就多达100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首推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主持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I)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提出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包含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一表述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国际通行的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解释,既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又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使子孙后代安居乐业得以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即自然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

(1)自然可持续性 自然可持续性是从自然资源质量角度出发的,在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不能导致资源质量的退化,这就要求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资源容量决定利用强度,最终保护资源,提高资源质量和生产力。保持资源的自然可持续性可以协调当前和未来的关系,防止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这是持续发展的基础。

(2)经济可持续性 经济可持续性是以自然可持续性为基础的,也就是在资源质量不发生退化的前提下,人们可以持续不断地取得净收益,使整个利用系统可持续保持下去。经济可持续性说明了资源利用效益在不同时段的分享关系,那些仅顾当前高收益,使利用行为产生负影响,导致资源质量下降,未来收益降低的利用方式是不具备经济可持续性的。

(3)社会可持续性 社会可持续性主要说明局部和区域的关系和区域内不同阶层收益的公平性,那些仅顾局部利益而不考虑区域发展,仅考虑部分人利益而不顾社会利益的行为都会破坏系统的社会可接受性,从而失去社会可持续性。

3)可持续发展理论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应用

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蕴涵着某种危险,即这些景观资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损害甚至于毁损。如果开发过度或管理不善,很容易遭到破坏,这种破坏轻者会造成风景名胜区的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其吸引力,重者则会导致这些景区遭到破坏而不复存在,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贯穿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始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发表的《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提倡对树木、森林和林地等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制的各种办法,建议研制、采用和加强核算森林经济和非经济价值的国家方案。”20世纪中期以来,面对全球日益短缺的自然资源储备以及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开始反省自己浪费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思想和行为,并寻找到其根源在于整个社会对资源价值的片面理解和认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彻底推翻了“资源无价”理论作为国家乃至全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并将“资源价值核算”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核心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资源价值观念,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可能。

风景名胜区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连,如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资源的价值的巨大,只有在正确认识风景名胜资源的价值的前提下,才能制定相关措施,采取相应手段来保护并利用好珍贵的风景资源,使风景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为可能。

所以,风景名胜资源和其他类型的资源一样,作为对人类有用而又稀缺的物品,需要树立可持续的风景名胜资源价值观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落实于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各项工作中,对于风景名胜区的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课后习题

1.简单概述风景名胜区规划主要理论内容。

2.结合案例,分析风景名胜区规划主要理论的应用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