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教建筑文化
道教的宫观建筑是从古代中国传统的宫殿、神庙、祭坛建筑发展而来的,是道教徒祭神礼拜的场所,也是他们隐居、修炼之处所。金元以降,全真道兴起后,建立了道教丛林制度,宫观又成了全真道士出家后集体诵经、修养之地。道教历来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相传这些洞天福地都是仙人居住游憩之处,是通天之境,故后人多在这些地方潜修炼养,兴建宫观。尤其是历代帝王对道教的尊奉,使得道教宫观遍布我国各地,它们虽然规模不等,形制各异,但总体上却不外乎以下三类:宫殿式的庙宇,一般的祠庙,朴素的茅庐或洞穴。三者在建筑规模上有很大区别,但其目的与功用却是统一的。
道教宫观的建筑规格与其所供奉神仙的神阶及封建帝王对道教是否崇奉有着密切的关系。道教是多神教,有着庞大的神团体系,神仙中的长幼尊卑区别也是十分严格的。早在南朝梁时,著名道教学者陶弘景撰写的《真灵位业图》专门记述道教神仙排列次序。根据《真灵位业图》所记,神仙世界分为七个等级,每阶设有一中位主神,左右配有若干诸神。道教认为这些等级不同的神仙居处,也与人间帝王将相居住在不同等级的宫殿、王府、官邸是一样的,故道教官观的建筑也有等级差别。
在世俗世界中,中国古代建筑可分为殿式建筑、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三个等级。殿式建筑即宫殿式样,是帝王、后妃起居之处;大式建筑低于殿式建筑,不许用琉璃瓦,不许描龙画凤,其斗拱、屋顶、基座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限制;小式建筑即普通民房建筑。奉祀道教的天神、帝君,或受到帝王敕封的庙宇多为殿式或大式建筑,一般供奉地方神或专用于修行的小庙,除少数庙宇为大式建筑外,多为小式建筑。如供奉三清、四御、玉皇、五岳、真武等神仙的庙宇和殿堂多是殿式或大式建筑。奉祀东岳泰山神的岱庙(见图6.10),“秦即作畴”,“汉亦起宫”,唐时增建,至北宋宣和年间,岱庙的规模已是“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合八百一十有三楹”,主殿黄瓦朱甍,回廊环绕,古柏参天,碑碣林立。其他四岳,主庙都是红墙黄瓦,殿、寝、堂、阁、门、亭无所不有,与帝王宫殿无异。
图6.10 岱庙
另外,道教宫观的规模、规格还与历朝帝王对道教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道教宫观多为我国传统的群体建筑形式,即由个别的、单一的建筑相互连接,组合成建筑群。这种建筑形式从其个体来看,是低矮的、平凡的,但就其整体建筑群来讲,却是结构方正、对称严谨的。这种建筑形象充分表现了严肃而井井有条的传统理性精神和道教徒追求平稳、自持、安静的审美心理。
这种以单个建筑组成的院落为单元,通过明确的轴线关系串联成千变万化的建筑群体,使它在严格的对称布局中又有灵活多样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又不影响整体建筑的风格。这种有机组合成的群体建筑一步一步地向纵深方向展开,依次递进,突出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效果,使其更加宏伟壮观。北京白云观建筑群是现存道教宫观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道教宫观。
传统道教大型宫观的建筑规制为:中路宫观前建影壁,然后是山门、幡杆、钟鼓楼、灵宫殿(有的背后为戏台)、玉皇殿、四御殿、三清殿,还有各自的祖师殿(并有献殿在前)等;两侧有配殿、执事房、客堂、斋堂和道士住房等。大的庙宇有东西跨院。帝王敕封的大宫观前建棂星门、华表、石狮等。华表,上古称为“谤木”,后又称“华表木”,相传是尧舜时为纳谏而设。后世华表成为宫殿、陵墓的标志,偶尔也见于桥头。一般小庙是不得建华表的。帝王宫殿、陵墓的华表柱上雕有云龙,而道教宫观前的华表多为八角柱体,浮雕多为祥云或八卦图案。多数宫观山门前有一对石狮。狮为百兽之王,放在门前以示神威。东边为雄狮,左蹄下踏一绣球,俗称狮子滚绣球,象征混元一体和无限神权;西边为雌狮,右蹄下踏一小狮,俗称“太师少师”,象征道门昌盛。现存多数宫观、道院的建筑体制是不完整、不严格的,有不少宫观依山势而建,但也不可能完全符合规制。
道教宫观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但又有别于传统世俗建筑,也不同于佛教建筑。道教的信仰特点决定了道教建筑的多样性、神圣性与世俗性的统一;田园式建筑与宫殿式建筑并存,反映了道教“仙道贵生”、出世与入世并重的宗教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