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裕祠的历史历史历史历史

广裕祠的历史历史历史历史

时间:2023-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祠堂建筑面积为816平方米,共三进,进深44.20米,每进均有天井相隔。两侧回廊走道,名为四水归堂。广裕祠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裕祠获得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竞赛、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邓氏宗祠邓氏宗祠位于太平镇邓村村东。
历史古祠_名镇太平

三、历史古祠

广裕祠

广裕祠位于钱岗古村,坐北向南,庄严古朴。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与北京故宫同年兴建,距今600多年。它是全国唯一一座有五次重修年代记载的祠堂。

广裕祠是陆氏孟尝公在永乐二年(1404)自舍宅田场选一段方正地块,由曾孙聚平、广平、原英、凤鸾、积忠、积善等人会众协力同心,于永乐四年(1406)十一月壬寅日开工建设。

祠堂前面有宽阔的广场,占地300多平方米。地面用山石铺平,高高的八字形砖砌照壁环抱着广场。祠堂庄严肃穆,屋脊塑有宝珠、鳌鱼、燕尾。

祠堂大门横批上书写着“陆氏广裕宗祠”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大门两边镌刻着一副对联:“诗书开越,忠孝传家。”上联指的是西汉时陆贾说服南越王赵佗归汉,下联说的是南宋末丞相陆秀夫精忠报国。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两段与陆氏相关的历史以及陆姓家族的丰功伟业,族人一直以此为荣。

祠堂建筑面积为816平方米,共三进,进深44.20米,每进均有天井相隔。两侧回廊走道,名为四水归堂。三进(即前厅、中堂、后堂)从外观上看均为悬山顶式建筑,屋面布碌筒板瓦,灰塑屋脊,素胎勾头滴水。堂内雕梁画栋,精雕木刻,有鱼、松、花鸟等雕刻工艺。中堂各处挂有各朝代进士、国魁、举人、贡生等的牌匾,最有价值的是在房顶脊梁上还刻有各朝代重修的确切时间。前厅正梁刻有阳文(凸字)“大清嘉庆十二年重修”(1807年)、中堂大梁刻有“大明嘉靖三十二年重修”(1553年)、后堂大梁刻有“大清康熙六年重修”(1669年)等的字样。中堂还挂着一块非常珍贵的牌匾“广裕名宗”,是明朝万历年间从化知县桂林侯公题赠。左侧后墙镶贴着一块石碑,记载明崇祯年间,陆氏子孙捐资修建祠堂的序文及捐资者芳名。后堂是整个祠堂的重点,后堂的中间建有一个神座,里面供奉着陆氏先祖——南宋末丞相陆秀夫及率先来到钱岗定居的陆从兴和陆广裕的牌位。神座前是一张摆放各种瓜果、祭品的供桌。在神座的两侧后墙上,东侧挂有陆贾画像,西侧挂有陆秀夫画像,供拜祭者瞻仰。在中堂和后堂的木柱上到处刻着颂扬陆贾和陆秀夫功绩的对联,如“宋代词文开百粤,南朝志节亘三忠”、“掉三寸舌能胜百万兵戈开越说佗归汉室,挺一孤身独操完全气节溺江负主仰崖门”等。陆氏后人把先祖的事迹镌刻在对联的字里行间,教育后辈不忘祖先的忠烈铮骨。

广裕祠被文博专家认为是一部“中国从明朝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断代史”,是“岭南建筑历史的一把标尺”,是“非常宝贵的建筑标本”。

广裕祠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化市及太平镇政府非常重视,拨款进行重修。最近的一次重修是在对古民居颇有研究的华南理工大学陆元鼎教授的指导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的。广裕祠现在已基本恢复原貌,以当年的雄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广裕祠获得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竞赛、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它同时还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防御使钟公祠

屈洞村钟公祠奉祀的防御使钟公,名轼,字景秀,号敬轩。原是河南汴梁(今河南开封长葛)唐中书令、越国公钟绍京的第八代孙。生于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卒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娶相国潘仁美的小女为妻。北宋乾德四年(966)中举人,开宝二年(969)中状元。开宝三年(970)官拜防御使。后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与岳丈潘仁美率军南征南汉刘,翌年收复了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60个州和240多个县。后又官拜朝议资政大夫,兼广州防御使,官封正二品,奉命留守广州。

今屈洞村古属从化马村堡。钟轼见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山清水秀,虎踞龙盘,风凝瑞气,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定居于此,取名龙腾里,后改为屈洞村。

防御使钟公祠始建于北宋年间。经历了宋、元两朝几百年,到明宣德元年(1426)祠堂第一次重修。明末因战乱而遭损毁。直至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第二次重修,历时数载。竣工后祠内设社学,聚子弟而教。

乾隆岁次甲申(1764)季冬毂旦,乾隆皇帝为祠堂亲笔御书“防御使钟公祠”大匾。村民精心保存,该匾至今仍高挂在祠堂大门口上,为钟公祠及钟氏后人增添了不少光彩。

日本侵华,屈洞村沦陷,村民纷纷逃走,房屋被烧或被拆,屈洞村很快变成残垣断壁。钟公祠也同样遭到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族人将其稍作修缮,在内开办小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开宝流芳”牌坊,祠内左右的八音亭,部分屏风、对联、牌匾、神楼等附属物品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古迹、文物保护有了新的认识。钟氏后人在族中长者的倡议和村委会的支持下,于1999年决定重修钟公祠。他们花重金,请名匠,仿旧貌复原建造。重修后的“防御使钟公祠”旧貌换新颜,并以庄严、宏伟、古朴的新貌屹立于龙腾里中。

邓氏宗祠

邓氏宗祠位于太平镇邓村村东。始建于南宋,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现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邓氏宗祠是一座三间三进的砖木石结构,山顶悬针式的古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建筑面积为750.44平方米。门前有一宽阔的广场,广场前是一口半月内环形水塘。站在祠堂门口向前远眺,远处层峦叠嶂,群山簇拥。

登上门廊前的七级花岗岩石阶,便见两侧红砂岩石条铺设的马面和花岗岩石条砌设的马面阶基。廊中两条花岗岩石柱承托着穿墙的梁架,并与左右两边山墙承托着三条檐梁。檐梁悬挂着封口的通花檐口板,门口两侧各有两块大小一样的正方体花岗石墩,内外紧挟约30厘米高的木门槛,门楣顶上横挂着“邓氏宗祠”木制牌匾。门口两侧贴有“三登世系,两秀家声”的对联,廊柱上贴着“支分江左源流远,派演天南叶亦长”的联句。进入门内,正面有四页可开启的木屏风,两柱贴有“祖籍姑苏嘉定县,公为南宋绍兴人”的传世祖联。前厅中堂由一个天井隔开,天井中间由七排石板条铺作垂街,把前厅与中堂连接起来。垂街七排石条两侧的第二排是红砂岩石条,其余各排均为花岗岩石条,因无资料查阅未明其意。天井东南角有一口古井,中堂内堂各有六根由六个红砂岩鼓形柱础承托的古岗松木柱,径粗约40厘米。六根木柱分别承托着两副梁架,每副梁架分别是用三根长短有序的横梁与三个粗细相同,前后低、中间高的瓜柱(又称樽形)及两条斜梁构成的金字梁架,既美观又实用。中堂后面有六扇活动的古木屏风,屏风顶端上的横梁悬挂着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从化县令肖大成亲书的“邓氏立本堂”阴刻木牌匾。中堂内天井两侧建有回廊,供行人进出内堂。中堂内堂的正堂脊梁两头梁架顶端上由斗拱承托,更显朴实大方。内堂前檐正中悬挂着从化县令肖大成草书颂文的阳刻横匾,两端檐花板托衬。正堂内供奉着历代祖先灵位。祠堂一直是邓氏后人怀先祭祖、婚庆嫁娶之所。祠堂历数百载之沧桑,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仅作墙体修饰及广场平整,至今仍保留原貌,这在古建筑中是较少见的。对于古建筑的研究或旅游观光,邓氏宗祠不失为一个好场所。

骆氏宗祠

据族人口头相传,骆氏族北徙南迁,几经辗转,到明室初立时,支脉日莘落籍从化西南部马骝山脚的银溪村,以务农为生。日莘公之嫡孙骆丕显在农事之余,携三个儿子玄福、祖昌、祖胜放养蛋鸭为副业,穿乡过岭,四处放养。有一年他们赶鸭出莲塘过流溪,在水岩球村(今水南村)地面放养觅食。因路途较远,赶鸭归家有困难,遂斩茅搭棚,栖宿荒郊,因而结识了已落基于此的周姓太公。一来二往,常得周太公关照。他们在今祠堂基址,劈荒斩茅,再次搭建鸭寮和人居。鸭寮前有小溪流水,潭水汇聚,注入流溪河。河里的鱼虾逆水而上,聚集在潭凼栖息。群鸭常在此觅食,夜幕降临方回巢栖宿。一日,丕显父子收蛋时发现,蛋只多于母鸭。细观数日,蛋数日增,甚感惊奇。于是父子轮流察看,发现每只母鸭夕生一蛋,晓生一蛋。谜团得解,他们认定此处是一风水宝地,是定居的好地方。丕显以长子玄福拜周太公为契爷(干爹)。征得周太公同意,丕显父子在鸭寮周边斩草劈荒,拓土开疆,建设屋舍,并把家眷接来,从此定居水岩球。后人丁日盛,子孙繁衍。于是拓宽坡地,扩建房舍,修建街巷门楼,挖塘立村,拓垦耕地,种稻栽果,发展经济。明孝宗年间(1488—1505),族中各房长者商议,在搭建鸭寮的基址上构建“骆氏宗祠”,以纪念和表彰祖宗繁衍及开村之功德。祠堂初建时是土墙瓦木结构,规模较小。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祠堂已岌岌可危,族中长者商议,挽危祠于倒塌之前,把墙体改为青砖。于是聘请能工巧匠,设计施工,扩大规模,雕梁画栋。清道光八年(1828),再次重修,建成今貌。

骆氏宗祠位于太平镇水南村的中部,坐东北向西南,门前有一个200平方米左右的广场,广场前面是骆族开村时挖掘的鱼塘。左侧有一道连接祠堂的围墙与出入的门楼,外门楼口有雕刻着“水岩头”古村名的花岗岩石板镶嵌在门楣上。门楼外有四季不枯的小溪涓涓细流注入鱼塘。20世纪50年代末,围墙、门楼已拆毁,小溪改成暗流。祠堂主体建筑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祠堂门口悬挂着“骆氏宗祠”横匾,门口有一约40厘米高的花岗岩石门槛,门内外两侧有四块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石墩,夹住石门槛。门前横廊由两条正六角形的石柱支托着檐口梁及三层驼峰雕花梁架、出挑,柱础是四方蜂腰形花岗石。横穿侧墙与石柱的两条横担是径粗约25厘米的昆典木,外侧雕刻着10厘米深的清代“广州江城图”,记录了广州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及郊外乡村生活风情、田园风光、农耕风貌、流溪河上的货运船只等。可惜这一雕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损毁,现残存在画中的人物缺头断臂,船舢垣残桅折,面目模糊。进入前厅也有两条正六边形的石柱支托着两边檐梁及三层驼峰雕花梁架与斗拱出挑。前厅、中堂和内堂由两个天井隔开,中堂前的天井均为花岗麻石铺底,中间铺有高10厘米、宽1米左右的石板通道。中堂最为雄伟,堂前有两根四方形石柱与堂中的六条径粗50厘米的圆柱体的岗松木柱,撑托着两边三层木雕花梁架及出挑,梁架构件是驼峰,多以卷云纹为雀替、斗拱。柱础是腰鼓形花岗麻石。据长者回忆,左右两壁原挂有“岁魁”、“进士”、“举人”、“贡生”四块牌匾,堂中内侧朝外悬挂有翰林编修、清同治元年两广总督骆秉章亲笔题字的“光裕堂”两块大牌匾,今仅保存“光裕堂”一匾,另五匾下落不明。中堂后还立有一个高2米、宽1米的屏风。四面墙壁的顶端有一约30厘米宽的壁画条幅,画有各种虫鱼花鸟、人物山水。中堂脊梁底下两面砖墙上画有相对的彩灯图案。前檐封口有一块约15米长的刻有浅浮雕的檐花板横跨中堂,现仍可见脱了色的栩栩如生的画面。中后堂之间的天井用红砂岩石条铺底,四周用麻石铺成街基。左右两侧有由中堂的拱门进入的回廊,名为四水归堂。内堂安奉骆氏祖宗灵位的神楼、拜桌,神楼左侧安奉着周太公神位。后堂两侧为耳房,供理事人员办公和存放物品。祠堂的建筑为悬山顶式建筑,屋面布碌筒板瓦,勾头滴水,灰塑屋脊,飘篷配以素胎鳌尾,三条脊壁前后绘有龙头凤尾图案,更显宗祠雄伟壮观。祠堂地势胜览,格局非凡。今有流溪河如玉带环腰,105国道从村边而过,前面从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楼林立,村民们新建的楼房在祠堂周边星罗棋布,簇拥护卫,更衬托出祠堂的格局非凡。

欧阳仁山公祠

欧阳仁山公祠位于从化神棋公路旁的钟楼村中轴线上。清咸丰年间,欧阳氏十五世祖凤台公之次子欧阳纪君原居街口城内东华里,里内集居八九姓人。欧阳氏传至欧阳枢、欧阳载一代时,仅男丁就有二十余人,因地窄人稠,四边宅基均属他姓,无法扩展,便立意择地侨迁。欧阳枢曾多次与父亲、伯父商量,两老亦十分赞同。无奈佳地难觅,未及搬迁,其父、伯相继辞世。众兄弟对于搬迁之事各存己见,未得共识。守灵期满,把父之骸骨移至地处神岗之“楼上挂金钟”山上安葬。修砌坟墓时,欧阳枢无意间向下观察,见山麓下原属木棉村人基业的一片土地,甚为开阔舒展,山环水抱,可作阳基。他顿生挥金购置之心。回去与众兄弟商议,大家仍意见不一。欧阳枢耿耿难成寐,况一时也难筹数千之金。便与胞弟欧阳载商量,提出:“迟早都要搬迁,何不学将军行军打仗,来一个破釜沉舟,竭力倾囊,只可进不可退。”欧阳载也是明白事理之人,即予应诺。于是聘请设计高手绘画图纸,明师测度立祠。1856年至1857年四处奔走,备足砖木瓦各项材料,请来能工巧匠,于1858年破土动工,先建祠堂后建住房。经几度艰辛,至1859年祠村落成,1860年护村围墙堞垛竣工,同年农历九月进伙入住。为纪念其父欧阳端(字仁山),祠堂命名为“欧阳仁山公祠”。

该祠堂为五间五进,位于村之中轴线上,左四巷,右三巷,长度与巷头至巷尾七座大屋总长相同,面积1500多平方米。它是目前从化发现规模最宏大的祠堂。祠堂是砖木瓦结构,硬山顶式建筑,灰塑屋脊“一”字横过,不设龙须凤尾之类装饰,屋面布碌筒板瓦,没有翼墙。正面墙壁、大门口、左右码面(即平台)、石阶皆用一块块长方形花岗岩石条砌成。

石阶两边用两个大石狮子守护;大门口由一块高约50厘米、厚10厘米的长方形木板作门槛,门口左右两边由四块各长50厘米、高宽均40厘米的硬木墩紧夹门槛。门口两边镶嵌的麻石板上刻着“庐陵世泽,渤海家声”的传世对联;大门横额刻着“欧阳仁山公祠”六个苍劲的阴文大字。平台上四条方形石柱顶托檐梁,给人以巍峨壮美之感。五间五进祠堂的架构俗称“五龙过脊”,第二、三、四进中间为大厅,两边各设一间厢房,第一、五进两边各设两间厢房,中厅稍小。进与进之间的大厅均用花岗岩石板铺砌的天井隔开,每个天井两侧各有一间厨房和一间厢房。而且一进比一进高,每个天井的上首均砌有五级的石阶供人上下。各个大厅用方砖铺地,左右两边各有一门通向两侧的厢房。第二、三、四进厅的后面都设有4米宽,且雕刻着精致图案及刻上《朱子格言》等警世文字的屏风。各个大厅中间各有四根径长30厘米的岗松圆木柱和两根六面体的石柱,承托厅中两副瓜柱形的金字梁架。柱础为鼓形石墩。木桩上各挂有瓦筒形的木刻对联。第二、三、四进大厅正面二架梁下分别挂有状元林召堂书的仁山祖堂号“奉德堂”及“华萼联辉”、“庆衍兰阶”的匾额。最后一进厅,是供奉至尊祖先牌位及后辈祭祀先祖之场所。祠堂内外,共有99个门口,寓意为“九九归一”和“长长久久”。只可惜,经历了历次政治运动后,祠堂内很多有历史价值的文物遗产已荡然无存。

古村悠悠,古祠悠悠,欧阳仁山公祠从1858年始建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虽历经数劫,仍保留原来面貌,且未作过任何维修,可见其建筑之严谨。2003年它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