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食在广州”的诗歌咏叹

“食在广州”的诗歌咏叹

时间:2023-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粤菜和“食在广州”不仅为广州人带来口福,且早已被视为传统和风雅,是粤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不仅仅反映在民间顺口溜这类较通俗易懂的形式上,昔日羊城的本土文学艺术中,骚人墨客都曾以诗词、对联和曲艺等多种形式,对粤菜和“食在广州”这一风雅题材做过大量吟咏。
“食在广州”的诗歌咏叹_老广州,旧时光

早年有一段赞叹粤菜品种多样,美味可口的顺口溜:“食得系福,着得系禄……”可见粤菜和“食在广州”不仅为广州人带来口福,且早已被视为传统和风雅,是粤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不仅仅反映在民间顺口溜这类较通俗易懂的形式上,昔日羊城的本土文学艺术中,骚人墨客都曾以诗词、对联和曲艺等多种形式,对粤菜和“食在广州”这一风雅题材做过大量吟咏。此处录下其中些许雪泥鸿爪,折射出当年的市民心态和时代烙印。

清代广州最早出现的茶楼,“食在广州”开始扬名

记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有一首广州话《过年为食歌》,我从一个其母在永汉路北京楼当点心师的同学处听来的,那是一首流行粤曲的填词,生动形象,“食”味十足:“豉汁炆骨,生菜鱼片汤,走快两步齐齐享叹;脆皮大肠酿糯米,和味嘅生菜胆,翠绿嘅西洋菜,豉油淋切鸡,牛肉剁马蹄上齐;清蒸条大鲩鱼,落埋啲酸荞头,整番碟莲藕炆牛腩,岁岁有今朝,食过知道回味无穷;快啲快啲坐埋来,慢慢叹食咗……”

“食在广州”的最佳场所是酒楼

当时市场物资匮乏,歌中提到的八菜一汤年夜菜式,以猪肉、鱼、鸡和蔬菜唱主角(未提及虾、蟹、鲍、参、翅),当今实属极普通之家常菜,但当年却要等到一年一度年夜饭全家团聚,方有机会上齐,让市民慢慢叹(粤语:品尝),“岁岁有今朝”更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八十年代初,一次电视台春晚,我还见过羊城名艺人张悦楷和卢海潮登台演唱《为食歌》,粤语原汁原味,乐器伴奏,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清末民初,“食在广州”开始风靡,有一副指点江山,文采横溢,劝人登楼品酒,及时享受的绝妙长联: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光阴冉冉,岁月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深潭欲海,即便智赛曹操,力雄项羽,赤壁乌江空嗟叹,请君稍坐片刻,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留些奔波待来日;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青山绕绕,绿水滢滢,保不住红颜白发,带不去美女黄金,纵然富羡石崇,贵如杨素,绿珠红拂皆成梦,为我留下几文,沽半壶,猜三道四,遇饮酒时须饮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旧时西关饮食业翘楚“陶陶居”,酒楼门口亦有一副名联招徕顾客:

陶潜善饮,伊尹善烹,恰相逢作座中君子;陶侃惜分,大禹惜寸,最可惜是杯里光阴。

清代光绪年间,一次堪称羊城近代史上最大的古诗词竞赛雅集,广州地区有多达四五百高手参赛,当中多首生动传情的羊城竹枝词,也留下了当年“食在广州”盛景的咏叹:

1.艳帜高张东复西,陈塘宴罢续长堤,花筵捐重曾无吝,茶楼处处管弦声。

(陈塘,即今沙面北面清平市场、市中医院一带。)

2.宝汉名寮小北张,宾朋从此乐壶殇,肥鱼大酒朝朝醉,谁奠芳魂廿四娘。

(昔日广州小北门外下塘有宝汉茶寮,木棚竹栏,野外小酌,农庄特色。)

3.烟波如画舫如仙,莺燕亭台酒色天,虫二谁题石上字,珠江风月本无边。

(昔日长堤江边对开有海珠石,有“虫二”石刻题字,即“風月”两字去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