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胜利后,1923年间,孙中山先生一度在广州就任大元帅,民心思治,社会各界对革命先驱都表示拥戴,但驻粤的杂牌军队军纪涣散,不听号令,糜烂地方,无论市民或商家都深表痛恨。当时有主理广东内河航运的商船总公会,辖下有三百多艘大小轮船,常被军队随意征用,运粮运兵,最多时竟占了五分之一。军阀部队征用扣押商船实为勒索,视之为一条生财之道。船商在船只被封后,便和军队讨价还价,送上一笔赎金,也还可以把船要回来。但商人赎得越多,军队就封船越卖力,形成恶性循环,到后来船只被封,船主就索性不赎了。船商们行船安全不保,苦不堪言,经常闹到要派代表向孙中山先生请愿,要求下令放船。初时大元帅的命令还比较灵光,到了后来,军阀部队本性不改,阳奉阴违,被扣船只直到孙先生逝世后都未归还。
长此以往情况更趋恶劣,船商为了自保,个别私下通过洋行的关系,从洋行所属国的领事那里,纳款一笔领取了该国国旗悬挂于船上,借以避免军阀部队骚扰。一时此风盛行,洋旗有价。有了洋国旗,投鼠忌器,军阀部队便少来了。看见此法灵验,省内河面的轮船纷纷效仿,挂起了英国、法国、葡萄牙、丹麦、智利等国旗帜,满江洋旗,遂成一大奇观。然而,断了生财之道的军阀部队岂肯就范,当年一艘装饰豪华的“维瑞号”电船,内设风扇、沙发、大吊灯,专供达官贵人租用游江,挂的是葡国旗,由葡国领事馆派出六名头缠红布的“摩罗差”,即印度兵,配备枪械入驻船上。该船所租泊位在东堤码头,也由一班雇来的印度兵站岗守卫。有一次,一伙滇军持枪前来征用“维瑞号”,印度兵并不买账,语言不通,“鸡同鸭讲”,相持不下,终至双方开枪互击。枪声一响,滇军稍作退却撤离码头,十几个印度兵势单力薄也立即驶离,避免轮船遭受枪击连累,电船向东避走白鹅潭,指望常驻该地的英法军舰予以庇护。早有准备的滇军大部队沿着长堤急速追上来,船上和堤岸此时双方互相开枪射击,“乒乒乓乓”,一方志在必得,一方护船有责。枪弹横飞,一直追打到一公里外的西濠口,因已逼近粤海关大钟楼和沙面,靠近英法租界势力范围,滇军才心有不甘收兵回营,豪华游轮此时早已弹痕累累。
旧中国的印度兵“摩罗差”
一场枪战引起珠江河面一度秩序混乱,船只纷纷走避,水静河飞,严重影响社会治安。该船船主怕被追究,连忙躲避于沙面租界半月有余不敢现身。后来通过多方寻找关系,疏通了滇军部队不再追究,之后才敢从沙面走出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广州当年的社会混乱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